「為什麼我總愛上不適合的人?」心理學幫你找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愛情是一種神奇的情感,讓我們既期待又害怕。你是否曾問自己,為什麼總是愛上那些不適合的人?愛情的錯誤選擇,其實並不只是運氣問題,而是心理模式在背後起作用。今天,讓我們透過心理學解讀愛情的秘密,並提供改變愛情模式的具體建議,幫助你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幸福。


愛情模式解密:三大心理學理論與實用建議

1. 吊橋效應:你的心跳,可能是錯誤的信號

吊橋效應正式名稱為「生理激發的錯誤歸因效應」(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由心理學家 Donald Dutton(唐納.達頓) 和 Arthur Aron(亞瑟.阿倫) 提出,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現象。實驗內容我就不再此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尋。他們的實驗發現,當人處於生理亢奮的狀態(例如,心跳加速或呼吸急促)時,更容易對與他們互動的人產生吸引力。簡單來說,我們可能會將「刺激」誤認為「愛情」。

這種效應在愛情中很常見,尤其是在一些高壓或刺激的場景中(例如,和對方一起經歷困難或危機)。然而,這種吸引往往是短暫且基於錯誤解讀的。如果你經常被那些讓你情緒起伏不定的人吸引,很可能是吊橋效應在作祟,而非真正的喜歡或愛。

我可以怎麼做?

  1. 分辨感覺的來源:當你感覺對某人產生強烈吸引時,試著問自己:「這是因為對方真的適合我,還是我因為情境的刺激而對他產生好感?」記住,愛情需要穩定的基礎,而不只是短暫的激情。
  2. 多樣化互動情境:不要只在刺激的情境中與對方相處,嘗試觀察對方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例如,一起做平靜且輕鬆的事情(如散步、喝咖啡),看看你是否仍然被他吸引。
  3. 避免以劇烈情緒為基礎的決定:如果你發現自己容易因為「一時的心跳加速」而迅速進入一段關係,試著緩下腳步。給彼此更多時間了解,看看這段感情是否能在激情消退後依然穩定。

2. 投射心理:你的內在需求被反映在對方身上

投射心理(Projection)是一個經典的心理學概念,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經常被某些人深深吸引。因為他們滿足了我們內心深處尚未解決的需求。例如,如果你渴望被欣賞與肯定,可能特別容易被那些剛認識時熱情對待你的人吸引,但這些人後來往往會逐漸冷淡,讓你感到失望。這種投射讓我們在關係中尋求救贖,但往往是徒勞無功的。

我可以怎麼做?

  1. 探索內在需求:找個時間反思-「我真正希望從愛情中得到什麼?」是陪伴、安全感,還是認同感?清楚自己的需求能幫助你辨別真實的吸引力與投射的錯覺。
  2. 培養自我價值:不要只依靠伴侶來滿足你的情感需求,嘗試通過其他途徑建立內在的穩定感。例如,參加有興趣的課程、投入喜愛的活動或與朋友建立支持性的關係。
  3. 學習健康的依賴:當你發現自己過度依賴伴侶時,試著練習「小分離」,例如給彼此空間,將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長上,這能讓你更加獨立,也能讓關係更健康。

3. 完形治療的未竟事宜:那些未解的情感,會牽制你的現在

完形治療(Gestalt Therapy)強調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是我們未解決的情感或事件,這些問題可能會持續影響我們的現在。例如,若你在童年時經歷了父母情感上的忽視,這種缺失感可能會讓你在成年後不自覺地選擇那些無法全心投入關係的人,試圖透過這段關係修復過去的傷痛。然而,未解的情感常常讓我們陷入重複的模式,而非真正找到答案。

我可以怎麼做?

  1. 辨識未解情感:回想過去是否有未解的傷痛在影響你的選擇。例如,是否對某段關係中無法獲得的關注或認同感到執著?將這些情感寫下來,有助於釐清它們的來源。
  2. 與過去和解:對未解的情感進行具象化處理。例如,寫一封信給過去傷害過你的人(不需要寄出),表達你一直想說的話,然後告訴自己,這段關係已經結束,現在是時候放下了。
  3. 專注當下的關係:學習辨別現在的感情需求與過去的影響之間的差異。當你專注於當下,並選擇健康的互動模式,你會發現自己逐漸擺脫過去的束縛。
當你不再渴求被拯救,愛情才會自然流動。

別害怕愛情中的挫折,反而可以視為我們成長的契機。透過心理學原理,你可以看見自己的愛情模式,並採取具體行動打破循環。找到真愛的關鍵,不是尋找完美的另一半,而是學會愛自己並與過去和解。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為自己創造更健康、更幸福的愛情生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娜我陪你談心室
1會員
17內容數
HI.ᐟ.ᐟ 我是♡佳宜心理師♡,歡迎來到這裡!這是放鬆心靈、提升自我的理想空間。作為一名專業心理師,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無限潛力,透過學習心理學原則與自我關愛技巧,可以創造健康、充滿活力的生活。在這裡,我會分享情緒管理、人際關係、壓力調適、職場自信與溝通技巧等實用方法。讓我們一起探索心理學的世界,走向理想生活!
娜我陪你談心室的其他內容
2025/01/20
在親密關係中,有些人總是習慣保持距離,避免過度情感的依賴或過於親密的互動。他們可能在衝突時選擇沉默,或在關係過於親密時感到不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迴避型依附者。我深知與這樣的伴侶建立關係的過程並不容易。那些時而疏離、時而冷靜的表現,可能讓人感到挫折或孤單。今天,讓我陪你一起讀懂他們的內心。
Thumbnail
2025/01/20
在親密關係中,有些人總是習慣保持距離,避免過度情感的依賴或過於親密的互動。他們可能在衝突時選擇沉默,或在關係過於親密時感到不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迴避型依附者。我深知與這樣的伴侶建立關係的過程並不容易。那些時而疏離、時而冷靜的表現,可能讓人感到挫折或孤單。今天,讓我陪你一起讀懂他們的內心。
Thumbnail
2025/01/14
愛情似乎是命中注定,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尋找理想伴侶其實可以採取更科學的方法,而不僅僅依靠祈求月老或上天的保佑。以下結合心理學與人際關係理論,提供實用建議,讓你更有方向地邁向幸福!
Thumbnail
2025/01/14
愛情似乎是命中注定,但心理學告訴我們,尋找理想伴侶其實可以採取更科學的方法,而不僅僅依靠祈求月老或上天的保佑。以下結合心理學與人際關係理論,提供實用建議,讓你更有方向地邁向幸福!
Thumbnail
2025/01/13
與迴避型依附伴侶相處的愛情指南。文章探討迴避型依附風格的成因與特徵,並提供處理情感交流困難、衝突退縮等常見情境的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建立安全感、增進溝通技巧,最終目標是共建親密關係,讓愛情不再是獨角戲。
Thumbnail
2025/01/13
與迴避型依附伴侶相處的愛情指南。文章探討迴避型依附風格的成因與特徵,並提供處理情感交流困難、衝突退縮等常見情境的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建立安全感、增進溝通技巧,最終目標是共建親密關係,讓愛情不再是獨角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交友軟體中的情感錯覺與信任崩解,揭露曖昧關係裡最難面對的真相:你放不下的,不是那個人,而是自己曾經相信愛情的模樣。從情緒錨點到自我拆解句,本篇提供五大覺察視角與具體行動指引,幫助你停止執著、不再自責,真正走回理性與尊嚴的自己。適合所有在感情中卡關、無法抽身、想釐清自己情緒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交友軟體中的情感錯覺與信任崩解,揭露曖昧關係裡最難面對的真相:你放不下的,不是那個人,而是自己曾經相信愛情的模樣。從情緒錨點到自我拆解句,本篇提供五大覺察視角與具體行動指引,幫助你停止執著、不再自責,真正走回理性與尊嚴的自己。適合所有在感情中卡關、無法抽身、想釐清自己情緒的人閱讀。
Thumbnail
探討愛情中反覆的模式,以及如何找到真正適合的伴侶。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學習放下過去、寬恕、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調整內在能量頻率,並強調找到能滋養心靈、互補彼此不足的伴侶才是長久之道的理念。
Thumbnail
探討愛情中反覆的模式,以及如何找到真正適合的伴侶。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學習放下過去、寬恕、換位思考的重要性,調整內在能量頻率,並強調找到能滋養心靈、互補彼此不足的伴侶才是長久之道的理念。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愛情的挫折是因為遇到「錯的人」,但心理學告訴我們,真正的原因往往藏在內心深處。無論是錯誤吸引、投射心理,還是過去未竟事宜的影響,這些模式都影響了我們的愛情選擇。唯有與自己和解,辨識情感中的盲點,才能打破循環,建立健康、穩定的關係。愛情不是救贖,而是兩個完整的靈魂共同前行的旅程。
Thumbnail
我們總以為愛情的挫折是因為遇到「錯的人」,但心理學告訴我們,真正的原因往往藏在內心深處。無論是錯誤吸引、投射心理,還是過去未竟事宜的影響,這些模式都影響了我們的愛情選擇。唯有與自己和解,辨識情感中的盲點,才能打破循環,建立健康、穩定的關係。愛情不是救贖,而是兩個完整的靈魂共同前行的旅程。
Thumbnail
 愛情的開始,都要來自「被吸引」。但「被吸引」是怎麼發生的呢? 如果「被吸引」的是自己拒絕與壓抑的負面特質或性情,那麼,你會很討厭這個人,不構成愛情,構成的是對這個人的成見或是歧視。 愛情的發生,是你「被吸引」的,是對方的「優異」和「美好」之處,也就是你放大及美化的部份....
Thumbnail
 愛情的開始,都要來自「被吸引」。但「被吸引」是怎麼發生的呢? 如果「被吸引」的是自己拒絕與壓抑的負面特質或性情,那麼,你會很討厭這個人,不構成愛情,構成的是對這個人的成見或是歧視。 愛情的發生,是你「被吸引」的,是對方的「優異」和「美好」之處,也就是你放大及美化的部份....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一個看似很完美的對象,有相同的興趣、生活方式、職業等等,但是這段關係卻沒有讓你感到安全或滿足?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伴侶,但是卻總是選擇了“錯誤”的人?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那麼這篇文章可能會讓你有所啟發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遇到過一個看似很完美的對象,有相同的興趣、生活方式、職業等等,但是這段關係卻沒有讓你感到安全或滿足?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伴侶,但是卻總是選擇了“錯誤”的人?如果你有這樣的經驗,那麼這篇文章可能會讓你有所啟發
Thumbnail
人們常說「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剎那的動情,令我們心如鹿撞;但相處的磨擦,卻令我們輕易放棄。若果這是愛情的定律,那麼婚姻經歷半世而且還甜蜜地相處的夫妻,又如何解釋呢?
Thumbnail
人們常說「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剎那的動情,令我們心如鹿撞;但相處的磨擦,卻令我們輕易放棄。若果這是愛情的定律,那麼婚姻經歷半世而且還甜蜜地相處的夫妻,又如何解釋呢?
Thumbnail
“人類有一種定錨謬論,誤以為愛情的難處在於找到對象。殊不知,實際的困難是找到之後──該如何去愛。”—出自癮君子Movie Addict的文章。 這是人的常態也是人最難理解的東西,往往遇到對的人卻因為不對的相處方式而不歡而散。 有的人因為緣分走到一起,卻不知道怎麼去和對方相處,就更別提去愛對方去珍惜對
Thumbnail
“人類有一種定錨謬論,誤以為愛情的難處在於找到對象。殊不知,實際的困難是找到之後──該如何去愛。”—出自癮君子Movie Addict的文章。 這是人的常態也是人最難理解的東西,往往遇到對的人卻因為不對的相處方式而不歡而散。 有的人因為緣分走到一起,卻不知道怎麼去和對方相處,就更別提去愛對方去珍惜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