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愛情的開始是投射,之後才有可能走到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愛情的開始,都要來自「被吸引」。但「被吸引」是怎麼發生的呢?

 

如果「被吸引」的是自己拒絕與壓抑的負面特質或性情,那麼,你會很討厭這個人,不構成愛情,構成的是對這個人的成見或是歧視。

 

愛情的發生,是你「被吸引」的,是對方的「優異」和「美好」之處,也就是你放大及美化的部份,那是來自你內心渴慕也嚮往的「完美自我」,你身上可能也有這些部份,因此你其實是自戀,然後在對方身上看見自己,這是你愛上對方的原因。

 

然而,若你深覺自己身上欠缺這些完美的部份,不夠好,而投射在對方身上,認定對方是完美與絕對美好、是絕對的優異與理想,那麼這時的投射,是來自你的自卑陰影,你渴望與對方結合,救贖你自身的可悲與對人生的絕望。

 

如果,對方真的接受了你,他那麼完美,都願意愛你,那就表示你沒有那麼糟、沒價值,這麼棒的人都願意與你在一起,和你分享親密情感,那就表示你其實有自己不知道的價值,而這個人深愛你,因為懂得你的價值,而接受了你。

 

這無疑是對你極大的救贖,救你脫離平淡、乏味、庸庸碌碌的人生,即將帶給你人生的翻轉與渴慕的幸福。

 

然而,但這裡為止,都僅僅是投射與幻覺。這是發生愛情的必要條件,卻不是真實的愛,與成熟的愛。更多是來自幼兒心靈的幻想,心智未轉化前的浪漫與幼稚想像。

 

愛的發生,是從真正進入關係後才開始的。可惜的是,童話故事的篇章從來不講王子與公主終於完成婚禮之後的故事。因為那之後的故事,才是煎熬與各種顛簸,才是考驗究竟倆個人能否攜手共進、共創未來。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8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2K會員
211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人若無法認識到他的心智,是如何因為過往的創傷經歷和早年被怪罪與被否定的遭遇所制約及塑造,他勢必也無法覺知後來形塑的自我譴責與自我歸咎會如何的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停反覆出現與循環....   這就像是一個人出生在空氣和水源已受汙染的環境,長期生長其中,又如何能知道何謂乾淨空氣、清澈水源?就他的
即使到了現今,仍有許多人不知道、不清楚,無從覺察「人」是如何形塑而成的。除了先天基因,出生時頭幾年的主要照顧者和環境,還有成長各階段中的社會環境(人際間的互動),特別是家庭環境的教養對待,都在不間斷的形塑和影響一個人的長成。 即使人會忘記過往的記憶,卻不表示不受過往影響....
 文化上,我們長期被教導要「為別人」存在、要掏空自己、竭盡所能的為別人付出,因此,我們成為內在匱乏、情感飢餓的人,空洞的內在、乏味無趣的人生,感受不到生命活著的意義和美好。 就因為「為別人」而活,自己成了空虛、空洞的人,於是更加不滿和埋怨為什麼沒有另一個人來「為我而活」?
親密關係是具有靈性的人類,因為有情感的能力,包括感受的能力、關懷的能力、付出的能力,以及心靈互動的能力,才漸漸隨著文明的發展所建構而成的。 因此,親密關係不是只著重性行為與生殖本能,而是在生理方面的安全、可信任、可坦承親近的接觸與靠近,還包括心理層面彼此的契合、交流與心意相通。
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是我們情緒消耗(無論是內耗或是被他人的情緒消耗)很常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往往代表著與客觀事實差異很大,又因為它是來自於主觀經驗以及個人內在的資訊處理系統,因此當一個個體慣用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時,就容易產生自我中心的偏執,與無法適度彈性調整的思維。
極端的情緒就像是極端氣候,當我們經歷時如臨狂風暴雨,被席捲、被侵襲,待風雨漸停,卻要面對浩劫過後的場面,面對災難後的慘況。 極端情緒也猶如一個私人暗房,往往理智離得遠遠的,不參入。而在這個猶如恐怖屋的情緒空間裡,挾持我們的自我為人質,要我們不要輕舉妄動。 有許多時候,極端情緒又像一個恐怖情人,要
一個人若無法認識到他的心智,是如何因為過往的創傷經歷和早年被怪罪與被否定的遭遇所制約及塑造,他勢必也無法覺知後來形塑的自我譴責與自我歸咎會如何的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停反覆出現與循環....   這就像是一個人出生在空氣和水源已受汙染的環境,長期生長其中,又如何能知道何謂乾淨空氣、清澈水源?就他的
即使到了現今,仍有許多人不知道、不清楚,無從覺察「人」是如何形塑而成的。除了先天基因,出生時頭幾年的主要照顧者和環境,還有成長各階段中的社會環境(人際間的互動),特別是家庭環境的教養對待,都在不間斷的形塑和影響一個人的長成。 即使人會忘記過往的記憶,卻不表示不受過往影響....
 文化上,我們長期被教導要「為別人」存在、要掏空自己、竭盡所能的為別人付出,因此,我們成為內在匱乏、情感飢餓的人,空洞的內在、乏味無趣的人生,感受不到生命活著的意義和美好。 就因為「為別人」而活,自己成了空虛、空洞的人,於是更加不滿和埋怨為什麼沒有另一個人來「為我而活」?
親密關係是具有靈性的人類,因為有情感的能力,包括感受的能力、關懷的能力、付出的能力,以及心靈互動的能力,才漸漸隨著文明的發展所建構而成的。 因此,親密關係不是只著重性行為與生殖本能,而是在生理方面的安全、可信任、可坦承親近的接觸與靠近,還包括心理層面彼此的契合、交流與心意相通。
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是我們情緒消耗(無論是內耗或是被他人的情緒消耗)很常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往往代表著與客觀事實差異很大,又因為它是來自於主觀經驗以及個人內在的資訊處理系統,因此當一個個體慣用非理性認知判斷和解讀時,就容易產生自我中心的偏執,與無法適度彈性調整的思維。
極端的情緒就像是極端氣候,當我們經歷時如臨狂風暴雨,被席捲、被侵襲,待風雨漸停,卻要面對浩劫過後的場面,面對災難後的慘況。 極端情緒也猶如一個私人暗房,往往理智離得遠遠的,不參入。而在這個猶如恐怖屋的情緒空間裡,挾持我們的自我為人質,要我們不要輕舉妄動。 有許多時候,極端情緒又像一個恐怖情人,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喜歡是一種相對輕快的情感,通常是基於對某人的欣賞、吸引力或短暫的感覺。喜歡可能是愛的初步表現,但不一定具有愛的深度和持續性。 1、吸引力:對對方的外貌、個性或某些特質感到欣賞。 2、興奮感:與對方相處時感到開心快樂。 3、短暫:喜歡可能隨時間減弱,尤其是當新鮮感消失時。 4、輕鬆:喜歡通常不
Thumbnail
人永遠不會因爲優秀而被愛。真正的愛,恰恰是建立在彼此的脆弱和缺失之上,而非所謂的“優秀”
我內心一直有一個疑惑,有些文學作品中,男女主角初次見面就對對方一見鍾情,可到底是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 可能因為我覺得感情是需要培養的,感覺初次見面就喜歡上另一個人,是件很詭異的事情。 初次見面,對方對你來說就是個陌生人,除非是別人介紹認識的人,否則你幾乎對對方一無所知。 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個性
Thumbnail
以顯化來說,你不需要給別人愛你的理由,你只需要預設對方就是會愛上你。而結果就是他會自己找理由。 你如果什麼都不好,他就會說他什麼都不好,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好愛。 你如果什麼都好,他會說你是完美的伴侶所以好愛。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以顯化原理來說比「你值得無條件的愛」更好懂,因為「值得
Thumbnail
在你的關係裡,你是否活在情緒的興奮感中,而不是活在基於現實的承諾? 對於我們當中一些強烈渴望進入關係的人,有時我們會愛上「愛」這個想法,多過於實際與我們約會的那個人。
從互猜心意到建立戀愛關係往往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1)如何判斷對方對自己的態度? 在思考這個話題的時候,我能明顯感受到性別、性格、觀念的重要影響。 首先,一般來說,男生喜歡哪個女生,對哪個女生有好感,其實是比較明顯的,他會特地注意那個人,如果女生和他有一定的生活、學習的交集,也會主動地去接
喜歡是理想的投射,愛情是自我的投射。 想找愛情,要先找到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喜歡是一種相對輕快的情感,通常是基於對某人的欣賞、吸引力或短暫的感覺。喜歡可能是愛的初步表現,但不一定具有愛的深度和持續性。 1、吸引力:對對方的外貌、個性或某些特質感到欣賞。 2、興奮感:與對方相處時感到開心快樂。 3、短暫:喜歡可能隨時間減弱,尤其是當新鮮感消失時。 4、輕鬆:喜歡通常不
Thumbnail
人永遠不會因爲優秀而被愛。真正的愛,恰恰是建立在彼此的脆弱和缺失之上,而非所謂的“優秀”
我內心一直有一個疑惑,有些文學作品中,男女主角初次見面就對對方一見鍾情,可到底是為什麼會喜歡上對方? 可能因為我覺得感情是需要培養的,感覺初次見面就喜歡上另一個人,是件很詭異的事情。 初次見面,對方對你來說就是個陌生人,除非是別人介紹認識的人,否則你幾乎對對方一無所知。 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個性
Thumbnail
以顯化來說,你不需要給別人愛你的理由,你只需要預設對方就是會愛上你。而結果就是他會自己找理由。 你如果什麼都不好,他就會說他什麼都不好,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好愛。 你如果什麼都好,他會說你是完美的伴侶所以好愛。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以顯化原理來說比「你值得無條件的愛」更好懂,因為「值得
Thumbnail
在你的關係裡,你是否活在情緒的興奮感中,而不是活在基於現實的承諾? 對於我們當中一些強烈渴望進入關係的人,有時我們會愛上「愛」這個想法,多過於實際與我們約會的那個人。
從互猜心意到建立戀愛關係往往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1)如何判斷對方對自己的態度? 在思考這個話題的時候,我能明顯感受到性別、性格、觀念的重要影響。 首先,一般來說,男生喜歡哪個女生,對哪個女生有好感,其實是比較明顯的,他會特地注意那個人,如果女生和他有一定的生活、學習的交集,也會主動地去接
喜歡是理想的投射,愛情是自我的投射。 想找愛情,要先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