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鳳囚凰』之後,YouTube又自動亮出于正的另一齣現代劇︰『以家人之名』,欸!網路大神實在是太瞭解我愛看帥哥的心態,這齣戲與『鳳囚凰』同一個演員飾演男主角,就是那一個帥得無法無天的宋威龍,那眉目深邃濃密,雖説性格高冷,深邃就是我的致命傷。
不過我也是看了『鳳囚凰』才認識他。
心想又是狗血淋漓的俗爛片,勉强看了前面十幾集。
卻意外發現,這齣戲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兩個爸爸原本是住樓上樓下的鄰居,出於無奈,搭伙養小孩。一個喪妻,一個離婚,一個開麵店,一個當警察,各自養著一個小孩,一個女孩,一個男孩,女孩叫李尖尖,男孩叫凌霄。後來喪偶的爸爸去相親,卻被這個女人給坑了,丟下自己的兒子捲款而逃,這家爸爸只好見義勇爲,收養了這個被媽媽遺棄的小男孩賀子秋。
三個原本沒有血緣的小孩,彼此成了新的家人,不是親兄妹,感情卻勝似親兄妹。
故事情節意外與我的《許我餘生,自由》,不謀而合,寫的也是青梅竹馬。差別在於,我當初並沒把那個寄人籬下的男孩寫成「家人」,設定是單純的青梅竹馬,並沒有涉及兄妹之情轉男女之情的尷尬。
看這齣戲時,讓我有感而發,讓我衝動地重拾舊文。
兩年前,現代言情之所以寫不下去,是因爲沒信心寫現代,我已經八百年沒看現代劇了,據説臺劇基本上已經停產了,陸劇又看不下去,與現代陸劇又缺乏某種深刻的共鳴感,我想是缺乏共同生活經驗之故。在這個前提之下,至今我還未認真過任何一齣中國製造的現代劇,向來都是專攻古裝的。
古裝所闡述的情境,之所以能讓人有共鳴,那是因爲至少臺海歷史是共同的,而我們的成長經歷卻與現代陸劇欠缺交集,因此現代陸劇不怎麽吸引我。
這次算是勇於嘗試,卻有重大發現︰中國現代劇的對話,出乎意料的文言!寫不出現代言情的我,常覺得自己想出來的對話沒啥現代感,因而放棄,現在才知道,中國現代劇,也沒這麽現代感呀!
古風飽滿。
讓我深感詫異的是,竟然與自己的文風近似,不古不今。
他們的對白有種文言口語不斷穿插交錯的感覺,傾向超短句,而台灣人説話習慣注重分析式描述,傾向超長句,味道非常地不一樣。
不幸的是,當親情轉入三角戀愛時,我就沒辦法追下去了,一直住在樓上的凌霄愛上李尖尖倒是可以接受,至於那個被收養的賀子秋也愛上李尖尖,忽覺原本是重情重義的溫馨倫理戲,突變成日系少女漫畫。
幸好,兩個爸爸的感情沒發展成BL。
原本是舒適躺在客廳沙發、在平緩溫馨氛圍中,品味人生日常中鮮有的溫和情緒,為那種不是家人勝似家人的淳樸感情而感動,後來劇情驟轉為車禍意外+離別重逢+三角戀情,其中還摻雜著過量的情緒勒索,大喜大悲的爛俗虐戀最終流於俗套了。
原本想棄劇,結果怎麽著,兒子要追下去。
『以家人之名』可貴的地方就是這種近似親情的鄰里關係,平淡日常,卻又曖曖内含光,在現代社會中難能可貴,這種情境與我家的狀況極類似,難怪我兒子愛看。
房東領養了兩個女兒(不是法律上的收養,而是代替政府的撫養),我們住在這裏也親身實地經歷了,那種沒有血緣,情感勝似親人的倫理關係。房東的養女與兒子不是手足,卻勝似手足,特點是三人成天吵個不停,吵得屋頂都快掀了。房東還有七個孫女,再加上對面親戚的那兩個女孩,我們這裏一共有十一女,兒子是唯一的男孩。
宛若賈寶玉身置大觀園。
不過,他極討厭跟女生玩,不僅因爲女生對數學、科學、西洋棋、電腦程式沒興趣,他天天還要被一群女生排擠。
在看這齣戲時,我一直猛對兒子說︰「那個凌霄老是孤零零地一個人捧著書,一言不發坐在一旁看書,兒子,你好像他喲!」
結果,造成兒子對這個角色太有認同感了。
再來,就是語言的問題,兒子第一次看現代劇,讓他領受到十足的成就感,不需要英文字幕,中文全部聽得懂!還經常看得捧腹大笑!大笑就是看得懂的證明,還跟我説,要自學中文。果然,這個孩子真是劍及履及,立馬在Duolingo增加中文這一項。
這齣戲,不僅讓我自己在現代漢語上有斬獲,兒子也受益不少耶!
寫於2023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