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問文獻出處就裝死的「自嗨型碩博士生」:如何透過 Obsidian 打造深度研究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在研究所的學習與研究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某些「自嗨型碩博士生」。他們往往口若懸河,和同儕或指導教授討論時,總能滔滔不絕地展現看似豐富的知識面,彷彿已經對某領域有了全方位的掌握。然而,一旦有人稍微深入追問:「你所引用的文獻出處是什麼?」或者「你提到的理論依據有文獻支持嗎?」對方便開始支支吾吾,或者迅速轉移話題,彷彿一秒鐘就失去了先前自信滿滿的口條和條理。

這類型的研究生之所以令人感到「自嗨」,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缺少紮實的研究功力,也與他們缺乏一套有效的知識整理與管理方式有關。如果把知識比作森林,那麼「自嗨型碩博士生」就像剛進林子還沒走多遠,就自以為已經看透整座森林的全貌,一旦有人要他們說出某株植物的科屬或特徵,他們就很快暴露出缺乏依據、基礎薄弱的弱點。

raw-image


事實上,若能善用類似 Obsidian 這樣的數位筆記工具,將平時的閱讀筆記與思考做系統化的梳理,並從中構建出屬於自己的知識框架,自嗨型碩博士生也能快速脫胎換骨,大幅提高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本文以下將透過「自嗨型碩博士生」常見的三大特徵,深入說明他們為何不斷在同一個「淺知識圈」打轉,以及該如何透過 Obsidian 的強大功能,在閱讀與研究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都建立更扎實的認知基礎。最終,我們希望能啟發每位讀者,讓大家透過更優化的筆記工作流,走向真正能「言之有物」、經得起考驗的研究之路。


一、同時讀多本書卻沒有深入理解

1. 貪多嚼不爛:知識斷層與「自嗨」的根源

研究所的課業繁重,我們經常需要同時涉獵多個議題或領域,這在學術研究中再正常不過。然而,「自嗨型碩博士生」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往往「讀得多」但「消化不良」。有些人雄心勃勃地同時翻好幾本理論專著或研究論文,卻沒有花時間去做扎實的思考,也沒有把重點內容做妥善的紀錄與統整。於是,他們雖然自認看了大量書籍,但實際面對深度討論時,才發現自己對書中理論或數據的掌握非常淺薄。這種「貪多嚼不爛」的學習模式,正是「自嗨」的根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來是因為學術界知識量龐大,研究生很容易因為焦慮,擔心自己跟不上進度或落後同儕,就盲目地購買或下載大量電子書、論文,企圖快速掃讀;二來則是很多人缺乏有效的學術筆記習慣,讀完一段就算「完成」,卻並未將核心概念梳理、反思並記錄下來。結果,面對指導教授或同儕的質詢:「你所提到的理論出自哪個學者?」他們只能勉強回想,卻再也說不清細節。在一個強調文獻依據的研究環境裡,這種表面功夫很快就會露出破綻。

2. Obsidian 的解決之道:深度閱讀與「雙向鏈接」

若要避免淪為「讀得多、卻無法深入理解」的狀態,關鍵在於「系統化地整理」。Obsidian 是一款以「Markdown 筆記」為基礎,並透過「雙向鏈接(Bidirectional Links)」功能串聯所有筆記資訊的工具。它就像是一座知識的「地圖與樞紐」,可以大幅提升研究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深度與精準度。實際落地做法可包含以下步驟:

  1. 選擇關鍵文獻,先求精再求多
    首先,可以設定一段時間內的閱讀計畫,專注在最重要的關鍵書籍或論文。每讀完一個章節或一篇論文,就在 Obsidian 中開啟一則新的筆記檔案,將自己對該章節或論文的理解寫下來,包括關鍵概念、引文重點、作者立場、理論基礎等。
  2. 運用「雙向鏈接」聚合相關概念
    當發現某些概念或理論,與先前讀過的文獻內容有關聯時,可以使用 Obsidian 的 [[ ]] 語法將兩者互相鏈接起來。比方說,當你在讀到某位學者對「人工智慧演算法公平性」的觀點,聯想到先前另一位學者對「倫理與演算法偏見」的論點,就可在筆記中建立雙向鏈接。如此一來,你在任何一本書或文章的筆記中,都能直接跳轉到其他相呼應的概念,形成「知識網絡」。
  3. 定期回顧與批判思考
    定期重新翻閱你的 Obsidian 筆記,檢視是否有新的見解可以補充、是否有新的文獻可以補足。這讓你隨時保持對自己過去所學的反思與更新,也避免囤積式閱讀,只會記得「我好像看過」,卻講不出具體依據或理論細節。透過有意識的批判思考,你也能逐漸培養出「開闊又深入」的學術視野。

簡言之,Obsidian 是一個讓「廣泛的閱讀」與「深入的理解」完美結合的好幫手。它能幫助研究生將原本散落在腦海中的資訊點系統化地組織起來,也讓日後撰寫論文或與人討論時,能快速找到所需的引文依據,自然不會陷入「一問文獻就支吾」的尷尬局面。


二、不比較不同作者的觀點與背景

1. 單一視角的陷阱:表面功夫無法通往深度

研究領域不論大小,必然有不同學者從各種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和價值取向出發,對同一主題提出不盡相同的見解。若只依賴單一觀點,常會導致理解失衡或片面,尤其在跨學科研究越來越被重視的時代下,更需要多重視角的交叉觀察。然而,「自嗨型碩博士生」往往缺乏比對不同作者觀點的習慣。他們可能只看過一兩位權威學者的書,就自認「已掌握這個領域」,缺少對其他學者觀點的關注。

這種單一視角的學習方式,就像在看一座山的某一面,雖然能看到山的某些特徵,但絕不能代表你已看清整座山的全貌。很多時候,深度研究的價值往往就在於能綜合與比較多位學者不同的觀點,進而找出新的切入角度或研究缺口。如果一直只看同一派學者的意見,可能就會忽略了來自另一批學者的反對證據或相反論點。缺少這樣的比較與思辨,最終就會讓研究生的知識體系非常脆弱,難以在學術場合中經得起質疑。

2. Obsidian 的解決之道:觀點比對與「標籤系統」

要養成良好的「多面向思維」習慣,核心關鍵還是在於筆記與整理的技巧。過去許多人或許也知道要比較不同學者的觀點,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往往淪為雜亂無章的筆記堆裡找不到重點。Obsidian 的便利之處,正好能在「比對觀點」的過程中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1. 用「標籤系統」拆解主題
    每當你讀到某位學者的觀點,不論是贊成或反對某理論,都可以為該筆記加上一或多個標籤(Tag),例如「#AI_公平性」「#經濟學_供給面」「#社會科學_研究方法」等等。如此一來,你就能在 Obsidian 中快速篩選出同屬某一領域或類似主題的筆記檔案,一次性看到多位學者對相同議題的看法。
  2. 建立「作者專頁」,連結至各自觀點筆記
    可以在 Obsidian 中為每位重要學者或研究者建立一個「作者專頁」,收錄該學者的生平、研究背景、核心理論與代表著作。然後,再把每則引用該作者理論或觀點的讀書筆記連結到這個「作者專頁」。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在比較不同作者觀點時,不再需要四處翻資料,只要點進作者專頁,立即可看見所有與此作者相關的筆記連結。此外,也可以再往外鏈接到其他學者的作者專頁,快速掌握不同學者的相似或相異處。
  3. 將「比較筆記」獨立出來,發揮綜合分析的效果
    有些研究生在寫文獻綜述或讀書報告時,習慣先分章節看不同作者的觀點,然後最後在腦海裡做出總結。相較之下,你可以在 Obsidian 中建立一份專門用於「觀點比較」的筆記檔案,把每個作者對某議題的主要論述摘錄或摘要放在一起,並附上連結,然後加上自己的分析與想法。透過這種方式,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誰的觀點在何處產生衝突、誰的研究方法最完整、又有誰在此議題上提供了最有深度的數據支持。如此,你的論證基礎也會更加穩固,而非只建立在某一兩位權威身上。

多面向比對所帶來的好處,遠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龐大。它讓研究生能更貼近學術界的真實狀態:大多數議題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存在多種爭論、待驗證的灰色地帶。唯有把不同作者的觀點放在同一個平台進行交叉對照,並透過筆記工具不斷追蹤、更新,才能打造一套真正「活著」的知識網絡,進一步深化自己的學術視野。


三、沒有建立系統化的索引筆記

1. 雜亂無章的筆記習慣,讓「自嗨」持續發酵

「自嗨型碩博士生」常常面臨的第三大問題,就是筆記淪為「靜態的紀錄」,而不是「動態的知識系統」。很多人或許確實有寫筆記的習慣,但那些筆記可能散落在紙本筆記本、電腦資料夾、手機記事 App,甚至是雲端文件夾的各個角落。由於缺乏一個有系統的索引與架構,這些筆記在回顧時幾乎毫無用武之地,導致每次需要文獻或引文來源時,都得從頭開始翻找。

如此一來,每當他們在跟別人討論某個研究議題,或者需要撰寫期末報告、論文大綱時,就只能憑印象「好像在哪裡看過」,卻沒有辦法快速地引用或比對,更無法從縱深角度去連結已經學過或整理過的內容。這種「缺乏系統化的索引筆記」的習慣,不僅使知識的累積難以成形,也讓「自嗨」持續發酵:因為沒有有效的知識記錄機制,便很難知道自己到底「知道多少」,更不容易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麼」,久而久之就會陷入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

2. Obsidian 的解決之道:索引筆記與 Graph View

要破解這樣的困境,關鍵在於「把筆記當成一種有機的研究資料庫,而不是單純的備忘錄」。Obsidian 的強大功能,能讓研究生建立一套既靈活又系統化的索引筆記體系,以下是幾個具體做法:

  1. 建立「主題頁」與「索引頁」
    「主題頁」可以是某個領域的核心議題,比如「人工智慧倫理」「行為經濟學理論」「性別研究方法論」等等。在主題頁中,可以列出該議題下的所有關鍵理論、重要研究方法、主要學者,以及各自的筆記連結。一旦你在 Obsidian 中寫了任何跟此主題相關的新筆記,就可以把連結更新到主題頁。至於「索引頁」,則可以做為更高層次的目錄或索引,列出所有重要主題及其連結,協助你快速導航整個筆記系統。
  2. Graph View 直觀顯示知識連結
    Obsidian 的 Graph View 功能是一個相當視覺化的工具,它能即時繪製出整個筆記庫中,哪些筆記之間存在相互鏈接。在這個視圖下,你能像看地圖般查看整個研究領域的脈絡。相比於在資料夾裡層層翻閱,Graph View 能讓研究生很快地找到某些遺忘許久的筆記,並在腦中重新串接起關聯的觀念。這對於需要不斷更新與回顧的學術研究過程尤其重要。
  3. 動態更新,定期重構筆記結構
    所謂「活的筆記系統」,絕不只是新建筆記時丟上去就結束,而是要隨著你對領域的理解越來越深,不斷地去重整、優化。例如,有些原本分散在不同筆記的概念,後來發現其實可統合到同一個主題頁下;或者有些主題頁過於龐雜,可以拆分成兩個更精準的小主題。透過持續的動態更新,你會發現自己的知識脈絡越來越清晰,再也不會出現那種「讀了很多卻無從下手」的焦慮。
  4. 研究寫作與答辯:迅速調用有根據的筆記
    當面臨論文寫作或口試答辯時,系統化的索引筆記與 Graph View 會成為你的最佳利器。因為你可以輕鬆查找每一個關鍵點曾在哪個章節或哪篇論文被討論到,並可以追蹤到最原始的文獻出處。這也是徹底擺脫「自嗨」困境的關鍵:你已經建立起「每一個觀點都有具體依據」的知識體系,不再只靠著模糊印象或模仿權威句型來敷衍了事。

以上三大特徵,可以說是「自嗨型碩博士生」最常見的習慣漏洞:他們想要快速擁有廣博的知識,卻忽視了深入理解的重要;他們只看單一權威的觀點,導致見解過於狹隘;他們缺乏一套有組織的索引筆記系統,於是無法精準地回溯和引用文獻。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若沒有一套完善的數位筆記方法,大多數人都很難真正掌握自己所閱讀、所學習到的內容。

研究所的學習之所以不易,正是因為它要求的不僅是「讀多」,更要「讀深」。每當教授或同儕問:「你的論點出處是什麼?」若你能毫不猶豫地打開 Obsidian,點幾下就找到具體文獻連結,並且能進一步分析不同作者對於該議題的差異觀點,那麼對方一定能感受到你在這個領域確實有下苦功,也證明了你不只是「自嗨」,而是真正能在學術殿堂裡進行對話與貢獻的人。

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討論時總是記不清楚引文、搞混不同理論的脈絡,或者面對口試時提不出具體依據,那麼大可嘗試使用 Obsidian,從建立基礎的讀書筆記,到主題頁、索引頁的佈局,再到最後利用 Graph View 來檢視整體關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動態更新與自我修正,相信你能逐步擺脫「自嗨」的學習模式,真正站穩研究的根基。

綜觀整體,Obsidian 所帶來的價值不僅僅是技術上的便利,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它讓我們跳脫「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的心態,轉而著眼於如何透過筆記系統化地累積並管理我們的知識資產。透過交互的「雙向鏈接」與「標籤系統」,我們得以將平常看似零散的靈感、讀書心得逐漸編織成一張有條理的知識網路,讓每個概念都能在其中找到定位,也能與其他概念互相對話。更重要的是,這套系統能幫助我們時刻反思,哪些面向的文獻與議題尚未深入探討,哪些作者的觀點值得再行比較。如此一來,不僅能在研究所階段強化自己的學術思辨能力,也為未來的研究或職場生涯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若你不想在研究生涯中陷入「自嗨」,卻又找不到有效提升研究品質的方法,或許就該從安裝並熟悉使用 Obsidian 開始,搭配既精讀又多元比較的閱讀策略,以及隨時動態更新的索引筆記習慣。如此一來,你的學術之路將不再只是撿到哪本書就看哪本書、囫圇吞棗地「試圖擁抱所有知識」,而是能有條不紊地吸收、整合並產出新見解,也更能在面對任何質疑時迅速提出依據,展現出一名真正的研究生所應有的底氣與自信。

總而言之,「自嗨型碩博士生」之所以招致批評,往往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投入心力,而是缺乏一種能夠持續檢視與校準自己的系統性方法。Obsidian 的價值正在此——它並非僅僅是個簡單的筆記軟體,而是一個能不斷自我進化的知識管理平台。透過反覆整理、對比、深度閱讀以及批判思考,研究生可以把原本散亂的知識斷片鏈接成「能自我增生」的知識網絡。當你真正駕馭了這套流程,就能在學術場合信心滿滿地分享見解,再也不怕別人「一問文獻出處就裝死」,因為你的每句話,都有確切的理論根基與文獻佐證。

最後,讓我們一起勉勵:學術之路漫長而艱辛,與其淪為「自嗨」的浮沙,不如把時間與精力投資在一個扎實有序的筆記系統。只要堅持不懈地更新與優化,終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從當初那個不斷喊口號的研究生,蛻變成能在任何場合縱橫捭闔、條理清晰又有理據說服力的專業學者。祝福所有奮鬥在研究所的同學,都能透過 Obsidian,建立屬於自己的深度研究力,真正享受知識探索的樂趣,而不再只是「看似知道很多」,卻「一問就馬上破功」的自嗨型學習者。

avatar-img
535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太棒了! 我的Obsidian啟發者之一的Nick Milo,在他的Youtube影片「A Notes System for Your Ideas (Obsidian Template)」分享了Ideaverse的設計哲學! 你我都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管理自己的想法就變得至關重要。 很多人
本文章共計約五千字,將從「如何徹底荒廢一天」的角度,帶領你反向思考並檢視自己在碩博士生涯中的時間管理與專注力維持。請留意,若你真心想要荒廢時間,這五大秘訣可說是保證高效「擺爛」的絕佳方法;但若你希望提升效率,亦能從中反向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前言:當研究撞上拖延,時間成了奢侈品 在攻讀碩士
從 Markdown 的基礎到數學公式與程式碼筆記,探索 Obsidian 的無限可能 Obsidian 是為 Markdown 語法設計的數位筆記工具,而 Markdown 的應用對學術筆記特別友好! ▋ Markdown 與數學公式 Markdown 支援 LaTeX 語法,能優雅地撰寫數
真正的思考並非僅僅存在於腦海中,而需要經過某種形式的「外顯化」。對於碩博士生而言,寫作是外顯化思考的最佳方式,它能幫助你釐清思路、建立邏輯,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學術論述。 在盧曼的卡片盒(Zettelkasten)系統中,思考的外顯化尤其重要。 他通過將「外部記憶」存儲在卡片盒中,再用清晰的連結
寫作和研究並不是單純的數據堆疊,而是用一個清晰、有吸引力的故事來表達你的想法。特別是對理工科碩博士生來說,學會將研究轉化為「故事」,能讓你的論文、簡報和答辯更具說服力。 以下是根據 National Geographic 的「故事元素」,分解出的 5 個步驟,幫助你將研究內容打造成有力的故事。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無數的新聞、頭條充斥我們的生活。但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過多的新聞只會分散注意力,讓人感到焦慮和疲憊。與其浪費時間刷新聞,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更深度、更有價值的事情上——讀書。 記住這條法則:多讀書,少看新聞。以下是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會讓你更專注、更高效。 ▋
太棒了! 我的Obsidian啟發者之一的Nick Milo,在他的Youtube影片「A Notes System for Your Ideas (Obsidian Template)」分享了Ideaverse的設計哲學! 你我都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管理自己的想法就變得至關重要。 很多人
本文章共計約五千字,將從「如何徹底荒廢一天」的角度,帶領你反向思考並檢視自己在碩博士生涯中的時間管理與專注力維持。請留意,若你真心想要荒廢時間,這五大秘訣可說是保證高效「擺爛」的絕佳方法;但若你希望提升效率,亦能從中反向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前言:當研究撞上拖延,時間成了奢侈品 在攻讀碩士
從 Markdown 的基礎到數學公式與程式碼筆記,探索 Obsidian 的無限可能 Obsidian 是為 Markdown 語法設計的數位筆記工具,而 Markdown 的應用對學術筆記特別友好! ▋ Markdown 與數學公式 Markdown 支援 LaTeX 語法,能優雅地撰寫數
真正的思考並非僅僅存在於腦海中,而需要經過某種形式的「外顯化」。對於碩博士生而言,寫作是外顯化思考的最佳方式,它能幫助你釐清思路、建立邏輯,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學術論述。 在盧曼的卡片盒(Zettelkasten)系統中,思考的外顯化尤其重要。 他通過將「外部記憶」存儲在卡片盒中,再用清晰的連結
寫作和研究並不是單純的數據堆疊,而是用一個清晰、有吸引力的故事來表達你的想法。特別是對理工科碩博士生來說,學會將研究轉化為「故事」,能讓你的論文、簡報和答辯更具說服力。 以下是根據 National Geographic 的「故事元素」,分解出的 5 個步驟,幫助你將研究內容打造成有力的故事。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無數的新聞、頭條充斥我們的生活。但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過多的新聞只會分散注意力,讓人感到焦慮和疲憊。與其浪費時間刷新聞,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更深度、更有價值的事情上——讀書。 記住這條法則:多讀書,少看新聞。以下是3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會讓你更專注、更高效。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