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所的學習與研究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某些「自嗨型碩博士生」。他們往往口若懸河,和同儕或指導教授討論時,總能滔滔不絕地展現看似豐富的知識面,彷彿已經對某領域有了全方位的掌握。然而,一旦有人稍微深入追問:「你所引用的文獻出處是什麼?」或者「你提到的理論依據有文獻支持嗎?」對方便開始支支吾吾,或者迅速轉移話題,彷彿一秒鐘就失去了先前自信滿滿的口條和條理。
這類型的研究生之所以令人感到「自嗨」,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缺少紮實的研究功力,也與他們缺乏一套有效的知識整理與管理方式有關。如果把知識比作森林,那麼「自嗨型碩博士生」就像剛進林子還沒走多遠,就自以為已經看透整座森林的全貌,一旦有人要他們說出某株植物的科屬或特徵,他們就很快暴露出缺乏依據、基礎薄弱的弱點。
事實上,若能善用類似 Obsidian 這樣的數位筆記工具,將平時的閱讀筆記與思考做系統化的梳理,並從中構建出屬於自己的知識框架,自嗨型碩博士生也能快速脫胎換骨,大幅提高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本文以下將透過「自嗨型碩博士生」常見的三大特徵,深入說明他們為何不斷在同一個「淺知識圈」打轉,以及該如何透過 Obsidian 的強大功能,在閱讀與研究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都建立更扎實的認知基礎。最終,我們希望能啟發每位讀者,讓大家透過更優化的筆記工作流,走向真正能「言之有物」、經得起考驗的研究之路。
研究所的課業繁重,我們經常需要同時涉獵多個議題或領域,這在學術研究中再正常不過。然而,「自嗨型碩博士生」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往往「讀得多」但「消化不良」。有些人雄心勃勃地同時翻好幾本理論專著或研究論文,卻沒有花時間去做扎實的思考,也沒有把重點內容做妥善的紀錄與統整。於是,他們雖然自認看了大量書籍,但實際面對深度討論時,才發現自己對書中理論或數據的掌握非常淺薄。這種「貪多嚼不爛」的學習模式,正是「自嗨」的根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一來是因為學術界知識量龐大,研究生很容易因為焦慮,擔心自己跟不上進度或落後同儕,就盲目地購買或下載大量電子書、論文,企圖快速掃讀;二來則是很多人缺乏有效的學術筆記習慣,讀完一段就算「完成」,卻並未將核心概念梳理、反思並記錄下來。結果,面對指導教授或同儕的質詢:「你所提到的理論出自哪個學者?」他們只能勉強回想,卻再也說不清細節。在一個強調文獻依據的研究環境裡,這種表面功夫很快就會露出破綻。
若要避免淪為「讀得多、卻無法深入理解」的狀態,關鍵在於「系統化地整理」。Obsidian 是一款以「Markdown 筆記」為基礎,並透過「雙向鏈接(Bidirectional Links)」功能串聯所有筆記資訊的工具。它就像是一座知識的「地圖與樞紐」,可以大幅提升研究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深度與精準度。實際落地做法可包含以下步驟:
[[ ]]
語法將兩者互相鏈接起來。比方說,當你在讀到某位學者對「人工智慧演算法公平性」的觀點,聯想到先前另一位學者對「倫理與演算法偏見」的論點,就可在筆記中建立雙向鏈接。如此一來,你在任何一本書或文章的筆記中,都能直接跳轉到其他相呼應的概念,形成「知識網絡」。簡言之,Obsidian 是一個讓「廣泛的閱讀」與「深入的理解」完美結合的好幫手。它能幫助研究生將原本散落在腦海中的資訊點系統化地組織起來,也讓日後撰寫論文或與人討論時,能快速找到所需的引文依據,自然不會陷入「一問文獻就支吾」的尷尬局面。
研究領域不論大小,必然有不同學者從各種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和價值取向出發,對同一主題提出不盡相同的見解。若只依賴單一觀點,常會導致理解失衡或片面,尤其在跨學科研究越來越被重視的時代下,更需要多重視角的交叉觀察。然而,「自嗨型碩博士生」往往缺乏比對不同作者觀點的習慣。他們可能只看過一兩位權威學者的書,就自認「已掌握這個領域」,缺少對其他學者觀點的關注。
這種單一視角的學習方式,就像在看一座山的某一面,雖然能看到山的某些特徵,但絕不能代表你已看清整座山的全貌。很多時候,深度研究的價值往往就在於能綜合與比較多位學者不同的觀點,進而找出新的切入角度或研究缺口。如果一直只看同一派學者的意見,可能就會忽略了來自另一批學者的反對證據或相反論點。缺少這樣的比較與思辨,最終就會讓研究生的知識體系非常脆弱,難以在學術場合中經得起質疑。
要養成良好的「多面向思維」習慣,核心關鍵還是在於筆記與整理的技巧。過去許多人或許也知道要比較不同學者的觀點,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往往淪為雜亂無章的筆記堆裡找不到重點。Obsidian 的便利之處,正好能在「比對觀點」的過程中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多面向比對所帶來的好處,遠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龐大。它讓研究生能更貼近學術界的真實狀態:大多數議題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存在多種爭論、待驗證的灰色地帶。唯有把不同作者的觀點放在同一個平台進行交叉對照,並透過筆記工具不斷追蹤、更新,才能打造一套真正「活著」的知識網絡,進一步深化自己的學術視野。
「自嗨型碩博士生」常常面臨的第三大問題,就是筆記淪為「靜態的紀錄」,而不是「動態的知識系統」。很多人或許確實有寫筆記的習慣,但那些筆記可能散落在紙本筆記本、電腦資料夾、手機記事 App,甚至是雲端文件夾的各個角落。由於缺乏一個有系統的索引與架構,這些筆記在回顧時幾乎毫無用武之地,導致每次需要文獻或引文來源時,都得從頭開始翻找。
如此一來,每當他們在跟別人討論某個研究議題,或者需要撰寫期末報告、論文大綱時,就只能憑印象「好像在哪裡看過」,卻沒有辦法快速地引用或比對,更無法從縱深角度去連結已經學過或整理過的內容。這種「缺乏系統化的索引筆記」的習慣,不僅使知識的累積難以成形,也讓「自嗨」持續發酵:因為沒有有效的知識記錄機制,便很難知道自己到底「知道多少」,更不容易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麼」,久而久之就會陷入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
要破解這樣的困境,關鍵在於「把筆記當成一種有機的研究資料庫,而不是單純的備忘錄」。Obsidian 的強大功能,能讓研究生建立一套既靈活又系統化的索引筆記體系,以下是幾個具體做法:
以上三大特徵,可以說是「自嗨型碩博士生」最常見的習慣漏洞:他們想要快速擁有廣博的知識,卻忽視了深入理解的重要;他們只看單一權威的觀點,導致見解過於狹隘;他們缺乏一套有組織的索引筆記系統,於是無法精準地回溯和引用文獻。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若沒有一套完善的數位筆記方法,大多數人都很難真正掌握自己所閱讀、所學習到的內容。
研究所的學習之所以不易,正是因為它要求的不僅是「讀多」,更要「讀深」。每當教授或同儕問:「你的論點出處是什麼?」若你能毫不猶豫地打開 Obsidian,點幾下就找到具體文獻連結,並且能進一步分析不同作者對於該議題的差異觀點,那麼對方一定能感受到你在這個領域確實有下苦功,也證明了你不只是「自嗨」,而是真正能在學術殿堂裡進行對話與貢獻的人。
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討論時總是記不清楚引文、搞混不同理論的脈絡,或者面對口試時提不出具體依據,那麼大可嘗試使用 Obsidian,從建立基礎的讀書筆記,到主題頁、索引頁的佈局,再到最後利用 Graph View 來檢視整體關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動態更新與自我修正,相信你能逐步擺脫「自嗨」的學習模式,真正站穩研究的根基。
綜觀整體,Obsidian 所帶來的價值不僅僅是技術上的便利,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它讓我們跳脫「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的心態,轉而著眼於如何透過筆記系統化地累積並管理我們的知識資產。透過交互的「雙向鏈接」與「標籤系統」,我們得以將平常看似零散的靈感、讀書心得逐漸編織成一張有條理的知識網路,讓每個概念都能在其中找到定位,也能與其他概念互相對話。更重要的是,這套系統能幫助我們時刻反思,哪些面向的文獻與議題尚未深入探討,哪些作者的觀點值得再行比較。如此一來,不僅能在研究所階段強化自己的學術思辨能力,也為未來的研究或職場生涯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若你不想在研究生涯中陷入「自嗨」,卻又找不到有效提升研究品質的方法,或許就該從安裝並熟悉使用 Obsidian 開始,搭配既精讀又多元比較的閱讀策略,以及隨時動態更新的索引筆記習慣。如此一來,你的學術之路將不再只是撿到哪本書就看哪本書、囫圇吞棗地「試圖擁抱所有知識」,而是能有條不紊地吸收、整合並產出新見解,也更能在面對任何質疑時迅速提出依據,展現出一名真正的研究生所應有的底氣與自信。
總而言之,「自嗨型碩博士生」之所以招致批評,往往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投入心力,而是缺乏一種能夠持續檢視與校準自己的系統性方法。Obsidian 的價值正在此——它並非僅僅是個簡單的筆記軟體,而是一個能不斷自我進化的知識管理平台。透過反覆整理、對比、深度閱讀以及批判思考,研究生可以把原本散亂的知識斷片鏈接成「能自我增生」的知識網絡。當你真正駕馭了這套流程,就能在學術場合信心滿滿地分享見解,再也不怕別人「一問文獻出處就裝死」,因為你的每句話,都有確切的理論根基與文獻佐證。
最後,讓我們一起勉勵:學術之路漫長而艱辛,與其淪為「自嗨」的浮沙,不如把時間與精力投資在一個扎實有序的筆記系統。只要堅持不懈地更新與優化,終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從當初那個不斷喊口號的研究生,蛻變成能在任何場合縱橫捭闔、條理清晰又有理據說服力的專業學者。祝福所有奮鬥在研究所的同學,都能透過 Obsidian,建立屬於自己的深度研究力,真正享受知識探索的樂趣,而不再只是「看似知道很多」,卻「一問就馬上破功」的自嗨型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