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曾說:「聽不到,使我與人隔絕!」
聽覺,是人與人之間,聆聽、溝通、交流的橋樑與紐帶。
雖然聽覺系統和其他器官系統比起來,非常渺小,卻是人體最精細的構造之一。沒有它!會大大影響一個人的生活。
耳朵的作用是接收、轉換並傳送聲波。
當聲音從外界進入耳朵後,它會經過,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腦幹,最終到達大腦的聽覺皮質。
過程中,聲音經歷多次的能量轉換與增強。最終,大腦會根據音源、音量和內容等因素進行判斷,告訴我們聽到的是什麼聲音,讓我們能理解別人的談話內容。
中耳的構造對於放大聲音與平衡壓力有重要作用。
中耳包含三個互相連接的聽小骨,分別是錘骨、砧骨與鐙骨,它們是人體中最小的骨頭。
當聲音從外耳傳入後,透過耳膜與聽小骨的傳導機制,不僅放大聲音能量,還能有效傳遞聲音至內耳。
中耳還有一個關鍵結構—耳咽管。
耳咽管連接著中耳腔與鼻咽部,通常在平時是封閉的,但在吞嚥、打哈欠或噴嚏時會自動打開,幫助調節中耳腔內的氣壓,維持中耳與外界的壓力平衡。
決定聽力的關鍵角色,就是內耳裡的感受器:毛細胞!能將聽覺訊息往內傳送至大腦。
隨著老化、生病或過大聲音等等外界刺激,會使得毛細胞受損而死亡,聽力也就會逐漸降低,所以,記得要好好愛惜,並珍惜自己的聽力喔!
原文網址:如何聽見聲音呢?探索耳朵裡精密構造的運作/原文撰寫:黃鈺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