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Hen重視勞動力的農耕社會,家族中的各項活動,往往圍繞著男性進行(畢竟是可以下田耕種的高智能牛馬)。而女性則在大部分時候,擔任著家中的輔助角色,這種生活型態長期下來,就形成了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
在這種背景下,出嫁的女兒也往往被視為夫家的私產,即使再怎麼想家,受限於禮教也難以自由探望,只有規定的時間內,才得以回去看看那塊畫滿了童年的小天地,以及自己想念的家人們。
相當無奈,也相當不人道喔。
這些規定,我們可以在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窺見一二,譬如八月十五「祭月」,那天是怎麼說的內?
「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喔。
既然人團圓,女兒當然是可以回家的,但怎麼樣?
「是日必返其夫家」,當天就要返回夫家,不然光厝邊頭尾的口水就能淹死你。
這種單日往返的要求,對於嫁得稍微遠一些的女兒來說,根本是看得到吃不到,光一個台北嫁台南就好,古代那種沒高鐵的環境,你讓他一天來回,啊是在拚鐵人三項嗎?
那麼除了八月十五,還有什麼日子可以回去呢?
下一個日子,就來到我們的九九重陽節。這天的記載是這樣子的:「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來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則詬,女則怨詫,小妹則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兒節」。
這一段是說九月九日這天你要讓我女兒回家看看呀、吃吃媽媽做的糕點呀,她如果沒辦法回來,那我這個當媽媽的會很難過的(可能會難過得跑去夫家幹譙),這位女兒本人也有資格發脾氣喔,家裡未嫁的小妹也會因此哭泣,因為他的姊姊很難得很難得,才能回家看一次。
同時這天也是少數以女性為主角的節日,你看母、女、妹、姊,整串文字都是女性角色,故又稱女兒節。
除了這種散落在各月之中的零碎機會以外,女兒回娘家最為人所重視的日子,就是過年期間了,那麼以前過年回娘家的規範,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來看看當年的記載。
唐代時,有位叫李晟的大將軍,他的女兒嫁給了吏部尚書崔樞,有次大年初一就跑回家看爸媽啦,結果不但被李晟念了一頓,還不開門直接叫她回去夫家,《新唐書》的評價是「達禮敦教類若此」,意思是讚揚李晟實在教育的太好了(WT……)。
而到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已出嫁的女兒,也是趁著大年初一回來皇宮看朱爸爸跟馬皇后,同樣被朱元璋狠狠訓斥了一頓,然後立刻趕回去夫家。
這兩位當爸爸的,或許是受限於時代背景,又或許是擔憂女兒在夫家落下了一個不好的評語,才只能讓時代的束縛壓過了為人父母的情感。但我想,看著自己女兒默默打道回府的背影時,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也覺得鼻頭有些發酸呢?
兒女成家之後,就也代表著彼此相聚的次數漸漸在倒數了,女兒願意回來看看,老父母又怎麼會不心裡高興呢?實在是有苦衷,想見的人兒明明就到了眼前,卻還是得故作視而不見。
那是一個講「規定」的年代,卻不是一個可以大聲講「愛」的年代。
但在千百年後,時代不同了。
從一個家到另一個家,這個時代的女性跟古代一樣,都有兩個家。
但那些陳舊古老的規定,卻在現代化的門外止步了,它們不再緊緊跟在身後,而是靜靜地站在原地,任由光陰流轉,讓人們與它們的距離越拉越遠。
於是各位站在兩個家之間的女兒,終於可以鬆了口氣,不再有這麼多的應該與不應該。
家,本來就是一個只適合講愛,而不是一個講應該的地方。
因此不論是大年初幾,甚至不是過年,那又怎麼樣呢?一個地方有你掛念的人、也有人掛念著你,那才是你回去的真正理由、那裡就叫做家。
裝滿了回憶的家,是娘家;乘載著未來的家,是你們的新家。只要心有所感,就隨時推開家門,不要等待也不要為難,那可是你家,是要為難什麼?
至於那些什麼大年初幾回家會給娘家帶賽的傳聞,某以一個道士的身分,很負責任地跟各位報告:
過年過節時,沒有愛還硬要碰面,那種大家假來假去的互動,才真的是會帶賽。
(所以叫你主管過年別打電話來煩謝謝)
基於愛與親情的見面,那是這個世間最吉利、也最溫暖的畫面,絕不會有什麼碗糕負面影響,切勿迷信。
要過年了,帶著你的愛,回家讓愛你的人抱一抱,趁他們都還在。
不管大年初幾,家裡餐桌上的飯菜,永遠等你。
新年快樂!
歡迎回家。
A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