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孝順父母,除了物質奉養還能怎麼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代社會中的孝道與傳統的二十四孝有所不同,但事親、榮親和顯親這些孝道表現形式,並不會隨時間而過時


🌈事親:以行動照顧父母

用科技陪伴年邁的父母
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因工作繁忙無法經常回家,但他為家中的父母設置了一個智慧家庭系統,讓父母能輕鬆使用電子設備。並教父母使用視訊通話工具,無論在哪裡,都能隨時「見面聊天」。這樣的行動既體現了對父母的關心,也讓父母跟上時代,生活更便利。

raw-image



🌈榮親:用自身成就讓父母感到驕傲

  1. 回饋社會的老師
    一名老師通過不懈努力,獲得了「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稱號。在頒獎典禮上,他特地提到父母對自己的支持,並將榮譽分享給父母,感謝他們對自己的培養,讓父母感到歡喜欣慰及成就感。
  2. 分享父母的故事
    一名記者在自己的專欄中撰寫文章,講述父母在農村如何艱辛地將他養大,並強調父母對誠實與勤奮的價值觀教導。他的文章廣為傳播,不僅讓父母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曉,也讓父母深感驕傲。

🌈顯親:讓父母的美德傳承與彰顯

  1. 創辦以父母命名的慈善基金會
    一位企業家為了感謝父母的辛勞與教誨,設立了一個以父母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專門幫助貧困地區的兒童接受教育。這樣的行動不僅傳承了父母的善心,也將父母的名字與善舉聯繫在一起。
  2. 書寫父母的回憶錄
    透過文字或影片,將父母的故事整理出來,記錄他們克服困境、挑戰的經歷,成為傳家寶,也讓更多人了解到父母的美德。

🌈現代孝道的關鍵精神

  1. 情感的真誠表達:即使是短短的一句「媽媽,我愛你」,或每天的一通問候電話,都能傳遞深厚的親情。
  2. 尊重父母的獨立與選擇:現代孝道不僅是對父母的奉養,更是尊重他們的想法與生活方式,例如支持他們參加社團或旅行。
  3. 結合自身專業與能力:以自己的專業技能或資源,為父母帶來更好的生活,例如健康管理、科技支持或情感陪伴。

現代的「世間孝」不僅是物質層面的奉養,更是情感與精神上的支持,強調陪伴、理解與尊重。這種孝道精神更符合當代生活方式,同時也讓父母感到滿足與快樂。


 🌸記憶小幫手🌸

以愛為根,以行為孝。

avatar-img
2會員
87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月光下的許願池 的其他內容
AI時代求職指南:史丹佛、哥大教授建議學生培養人際互動、多元技能、專案管理、適應力及創新思維,才能在AI時代不被淘汰。
😊值此新春期間,讓我們藉由與「蛇」相關的成語,反思並提升在人際關係、做事態度與個人修養上的智慧與能力。
🔵🟢🟠🟣🔴🔵🟢🟠🟣 2025年香光尼僧團自在喜相隨 🔵🟢🟠🟣🔴🔵🟢🟠🟣 快樂 來自內心的單純 放下煩惱 無拘無束 順逆境 都是成長的機緣 正念面對 覺察當下 有信 有願 有踐行 自然福慧 慈悲綿長
自在喜相隨:2025新春祝福與啟示 願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伴隨我們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與挑戰,活出生命的意義。
香光尼僧團悟因長老尼114年元旦於香光山開示「自在喜相隨」的意涵,與大家共勉在新的一年,透過修行學習自在,讓歡喜相隨於身心。修自在,喜相隨。
台灣人的DNA是賭博和迷信?廟中600元母錢真能改變命運?神明放款、打屁股贖罪的民俗背後,隱藏了哪些心理秘密?藉由秦老闆的深入觀察,帶你看透信仰與人性的真相!
AI時代求職指南:史丹佛、哥大教授建議學生培養人際互動、多元技能、專案管理、適應力及創新思維,才能在AI時代不被淘汰。
😊值此新春期間,讓我們藉由與「蛇」相關的成語,反思並提升在人際關係、做事態度與個人修養上的智慧與能力。
🔵🟢🟠🟣🔴🔵🟢🟠🟣 2025年香光尼僧團自在喜相隨 🔵🟢🟠🟣🔴🔵🟢🟠🟣 快樂 來自內心的單純 放下煩惱 無拘無束 順逆境 都是成長的機緣 正念面對 覺察當下 有信 有願 有踐行 自然福慧 慈悲綿長
自在喜相隨:2025新春祝福與啟示 願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伴隨我們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與挑戰,活出生命的意義。
香光尼僧團悟因長老尼114年元旦於香光山開示「自在喜相隨」的意涵,與大家共勉在新的一年,透過修行學習自在,讓歡喜相隨於身心。修自在,喜相隨。
台灣人的DNA是賭博和迷信?廟中600元母錢真能改變命運?神明放款、打屁股贖罪的民俗背後,隱藏了哪些心理秘密?藉由秦老闆的深入觀察,帶你看透信仰與人性的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觀音山在父親節前夕舉辦「報父恩──長壽三尊祛病聚福增壽法會」,最主要目的在於喚起大眾對孝道的重視。如果無法返家,也別忘了打電話跟父母聊一聊天,他們最需要的是兒女們的關心。現在的我們重視孝道,同時也是為子女做好榜樣。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Thumbnail
積功德方法|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意思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Thumbnail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親子時光,可以做什麼呢? 雙薪家庭普遍,陪伴孩子的時間更為緊縮,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最適合、最歡樂、最有建設性的陪伴,是目前每個父母應多思考的議題。 傳承,是我們東方文化很重要的一環,代代相傳,到底要傳的是什麼?能留給子孫的又是什麼?什麼對他們的未來最有意義?這些一直是我們在身為人母、人父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觀音山在父親節前夕舉辦「報父恩──長壽三尊祛病聚福增壽法會」,最主要目的在於喚起大眾對孝道的重視。如果無法返家,也別忘了打電話跟父母聊一聊天,他們最需要的是兒女們的關心。現在的我們重視孝道,同時也是為子女做好榜樣。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福田,這句話已經應徵不少,只不過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人做到呢?
Thumbnail
積功德方法|什麼是孝順? 孝順的意思 「孝」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父母待我有恩,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父母待我有德,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父母待我有情有義,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但求良心上,毫無缺欠,就是「孝」。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於父母心懷感恩,懂得回報恩情,方能無愧於天地
Thumbnail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親子時光,可以做什麼呢? 雙薪家庭普遍,陪伴孩子的時間更為緊縮,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最適合、最歡樂、最有建設性的陪伴,是目前每個父母應多思考的議題。 傳承,是我們東方文化很重要的一環,代代相傳,到底要傳的是什麼?能留給子孫的又是什麼?什麼對他們的未來最有意義?這些一直是我們在身為人母、人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