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決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家裡刷B站,偶爾刷到了電影《出走的決心》剪輯。之前第一次看電影時就很感動,很想為女主原型(蘇敏阿姨)寫一篇文章,只是當時沒有找到她的生辰资料只好作罷。今天再看到這部電影的片段,未料更加感慨萬千。


raw-image


我不太願意從女性或女權角度去解讀這部電影,儘管這一視角可能更貼合導演的本意。當我們把電影的情節只是視作一種意象(或者神話、童話),我們的視野會一下子寬廣許多。每一個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成人還是孩子,都會在生命中經歷被限制、被約束、無可奈何地妥協的時刻。而站在我們對面陪伴我們同時也壓迫我們、勒索我們的人,不僅會是我們的伴侶或者孩子(如同這部電影),也可能是我們的父母、雇主、師長,與我們相濡以沫的朋友,乃至更高階層的權威人物、社會輿論、從小耳濡目染、信以為然的信仰體系。

 

這些掙扎的關係當中,相對而言更容易“處理”的或許是與雇主的關係。而其它各類關係總是被各種各樣直接或間接的情感所裹覆,很多時候,我們感覺對方是對我們很好的,是真心真意關愛著我們的。於是我們自欺欺人地甘願“聽命”於他們——直到有一天,我們被迫著去面對殘酷的真相。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沒有勇氣去拿出有力的行動,我們害怕失去內心深處的依靠,我們恐懼孤獨。

 

終於,等到了火山爆發的時刻。所有的矛盾積壓到最強的那一點,我們忍無可忍,掙脫了所有理智與情感、道德與倫理的枷鎖,我們釋放了鬱結日久如岩漿一般堅硬又滾燙的憤怒,我們駕著自己的快車駛向高遠的無人之巔。

 

我們開始享受出走的決心。

 

是的,這種決心很容易被帶偏,變成固執、自私、狂野。但是,堅守內心的出走,不僅不會喪失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中每個個體反而會更共情、更包容、更尊重。


raw-image


☸☸☸ 

 

這部電影呼應著春節裡浸透著我的情緒。

 

今年的春晚我抱著滿滿的期許,幾乎是正襟危坐等待著晚八點的到來。但除了幾個舞蹈讓我感到精緻、出彩之外,許多節目令我失望。春晚的“調性”我自然是知道的,我不敢抱著不切實際的期許。但今年的春晚令我尤其感到“不真實、不喜慶”。但是,隨後各大平臺對春晚的回饋似乎全線飄紅,許多節目備受讚譽。

 

跟家人一同看的一部賀歲片,我覺得挺不錯。可是不僅家人們不喜歡,網路上這部電影的口碑及票房也是幾乎墊底。而叫好一片的另一部賀歲電影,不管輿論和票房怎麼猛烈,我就是提不起興趣。

 

此外,作為凡夫俗子,我不明白為何大眾對AI如此熱情。儘管我也會使用它們,但一直對AI本身保持著距離冷眼觀之。這段時間一家AI領域的黑馬的一鳴驚人,讓我作為國人頗為自豪,但我自己的試用結果:別致之處確實有;但有些問題的回答,實話實說,其漏洞非常明顯。我個人使用體驗,與其他AI工具差別並不大。與之對比,網路上鋪天蓋地的都是介紹其如何厲害如何影響國際資本甚至政治局勢的報導或者截圖。

 

……

 

我不想在這個當口說一些煞風景的話。我也不是習慣張揚個性、跟大眾叫板的人。但是,這些個人經驗,確實讓我懷疑:到底是我的感知太過膚淺甚至另類,因此應該靠近大眾,還是應該不顧一切,堅持自己的感受?為何我與大傢伙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差別這麼大?

 

在這時我腦海總是浮現出《駭客帝國》第一部的那個著名的橋段。我不知道我身邊經歷的一切,真實和虛妄的界限到底在哪裡?我自己,我身邊的人,甚至幾乎所有人,總有讓我們亢奮的事、讓我們深以為然的事。可是這些亢奮總是讓我感到些許荒謬。這些亢奮的緣起,在我看來,都欠乏足夠的真實,都被強烈的、積極或消極的情緒裹覆,相互傳染、撞擊、擴張、扭曲

 

與此同時,我又看到了電影《出走的決心》。當女主遇到她身邊所有人——尤其那些與之相濡以沫的親人——與她價值觀不同,而且以各種情緒的、語言的方式證明(或強迫)他們的價值觀有多正確,她的價值觀有多謬誤的時候,這所有人幾乎以壓倒性的方式全都這樣做的時候,起初她也是屈服的。(儘管也有過暫時的鬥爭)

 

可是最終,她拿回了自己的價值觀。而且,她頭一次體會到,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有多美好。她不必依附他人,也不必與他人發生摩擦和碰撞。她完全享受著身為自己的自由。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
——《莊子•養生主》

 

看到這裡,我呆楞了許久。女主的故事並非只是發生在女性身上。其實是發生在你我每個人身上。可是,下定出走的決心的人,卻永遠寥寥。很多人還沒有醒。醒的人又未必有勇氣。

 

所以,如果當所有人都狂歡、大喜時,你卻冷淡、悲涼;

 

如果當所有人都選擇一個方向,你卻背離大隊伍,背道而行;

 

如果當所有人都頭頭是道、清晰又縝密地分析某個是或非,而你卻一片茫然,或者不以為然……

 

那麼,此時先捫心自問,你這麼做,是否傾聽並堅守自己的內心(還是一時情緒使然)?

 

也許,你只是在準備自己的快車,就要駛向高遠的無人之巔。

 

也許,你只是比常人多了一點如金子般珍貴的勇氣,試圖衝破牢籠,不管它是恐怖腐朽還是溫適芳香。

 

也許,你只是在培養、孕育那令天崩地裂的——

 

出走的決心。


raw-image


謹以此文獻給2025年1月31日的天王星順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rek 用占星學指引人生的沙龍
53會員
83內容數
職業占星師。逾四十之不惑,遊暗夜以星火。立占師之招牌,修醫者之精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循當代占星之務,導靈魂進化之旅。非商賈術士,惡卜測玄虛。但解惑授方,和日出之光。有難深應,攜手煉金。愈人愈己,融二為一。我命由我不由天,失意得意歡不離。derekzhang0618@gmail.com索取占星諮詢及占星課程資料。
2025/04/26
續前篇:第六宮宮主星全解析:你的健康危機、職場轉機與安身立命之道藏在哪個宮位?(中)  六宮主落第九宮、第十宮、第十一宮、第十二宮
Thumbnail
2025/04/26
續前篇:第六宮宮主星全解析:你的健康危機、職場轉機與安身立命之道藏在哪個宮位?(中)  六宮主落第九宮、第十宮、第十一宮、第十二宮
Thumbnail
2025/04/13
因為,我本圓滿。就在這一刻。
Thumbnail
2025/04/13
因為,我本圓滿。就在這一刻。
Thumbnail
2025/04/11
續前篇:第六宮宮主星全解析:你的健康危機、職場轉機與安身立命之道藏在哪個宮位?(上) 六宮主落第五宮、第六宮、第七宮、第八宮
Thumbnail
2025/04/11
續前篇:第六宮宮主星全解析:你的健康危機、職場轉機與安身立命之道藏在哪個宮位?(上) 六宮主落第五宮、第六宮、第七宮、第八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到底是我的感知太過膚淺甚至另類,因此應該靠近大眾,還是應該不顧一切,堅持自己的感受?為何我與大傢伙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差別這麼大?
Thumbnail
到底是我的感知太過膚淺甚至另類,因此應該靠近大眾,還是應該不顧一切,堅持自己的感受?為何我與大傢伙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差別這麼大?
Thumbnail
就如果真的不是做了什麼自己也過不去的舉動,那別人的觀感問題,就沒必要從自己身上挖原因。
Thumbnail
就如果真的不是做了什麼自己也過不去的舉動,那別人的觀感問題,就沒必要從自己身上挖原因。
Thumbnail
離群的人,並非真的想離群,他想離的,只是那個他不想要的群。 有時甚至不一定針對群,只是想離開某個人。 比如說,偶然我也是個頗為離群的人。最初自己也不理解為何就是不想合群,越長大才越明白,其實只是那個群,或那個群裡有我不想接觸的人罷。 在原生家庭,我是個十分冷漠的存在,尤其後來自己成家之後,「整
Thumbnail
離群的人,並非真的想離群,他想離的,只是那個他不想要的群。 有時甚至不一定針對群,只是想離開某個人。 比如說,偶然我也是個頗為離群的人。最初自己也不理解為何就是不想合群,越長大才越明白,其實只是那個群,或那個群裡有我不想接觸的人罷。 在原生家庭,我是個十分冷漠的存在,尤其後來自己成家之後,「整
Thumbnail
某天開始,我不再對人感到好奇,我無法分辨真偽,即使是真,我也無法代替你承受你的悲傷、無法替你走一段;即使是假,我也分不清。所以保持一段美的距離,因著距離我們維持著友好的禮貌與尊重;因著距離我們維持著仍舊朦朧的美好印象
Thumbnail
某天開始,我不再對人感到好奇,我無法分辨真偽,即使是真,我也無法代替你承受你的悲傷、無法替你走一段;即使是假,我也分不清。所以保持一段美的距離,因著距離我們維持著友好的禮貌與尊重;因著距離我們維持著仍舊朦朧的美好印象
Thumbnail
離開群眾久了,容易忽略 “數量”觀念 過度放大自己與外界的矛盾 偶爾與人見面時,才會發現 自己過度「執著」於想法本身 卻忘記,社會上許多人的狀態 他們在意的,關注的,三觀價值等 都和我預設的差很多 差距 這有時候,是一個悖論 待在群眾裡,或許比較能清楚 究竟大家想什麼,要什麼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 往
Thumbnail
離開群眾久了,容易忽略 “數量”觀念 過度放大自己與外界的矛盾 偶爾與人見面時,才會發現 自己過度「執著」於想法本身 卻忘記,社會上許多人的狀態 他們在意的,關注的,三觀價值等 都和我預設的差很多 差距 這有時候,是一個悖論 待在群眾裡,或許比較能清楚 究竟大家想什麼,要什麼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 往
Thumbnail
在人群中我很難被看到,我很習慣也喜歡這樣的安全距離,所以後來的工作成了顧問及講師,對我的成長是很強的挑戰。 內向的人在完成一件與個性相反的事情之後,強烈需要安靜的空間來調適,所以下課後的我是不太講話的,聽旁人說落差感很大。 直到有一天覺得:「夠了!每個人終究還是會回到自己的本性」,廢話!
Thumbnail
在人群中我很難被看到,我很習慣也喜歡這樣的安全距離,所以後來的工作成了顧問及講師,對我的成長是很強的挑戰。 內向的人在完成一件與個性相反的事情之後,強烈需要安靜的空間來調適,所以下課後的我是不太講話的,聽旁人說落差感很大。 直到有一天覺得:「夠了!每個人終究還是會回到自己的本性」,廢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