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檳榔」?Pinang Tanah?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之前介紹了「地瓜」(Cucumis humifructus)這種把瓜結在地下20公分的非洲植物,現在要來介紹另一種把果實結在地的的植物。不過,它不是瓜,而是一種棕櫚。


「地瓜」與花生有個共同處是:它們的花都開在地面上,授粉以後鑽到地下結果。這種在地下結果的特性稱做geocarpy,geo-是土的意思,-carpy是雌蕊。


當然,本文要介紹的棕櫚也是geocarpy,但是,它不只是果實在地下成熟,它連花都開在地下。這種現象稱為geoflory,-flory是花的意思。


這種棕櫚科的植物學名稱為Pinanga subterranea,原產於婆羅洲西部,包括馬來西亞砂拉越和印尼加里曼丹,當地人稱呼它為Pinang Tanah,如果直接翻譯的話,就成了「地檳榔」。


奇妙的事情是,之前介紹的「地瓜」其實在20世紀初就已經被歐洲人發現並命名了,但是我們的「地檳榔」卻直到2023年才被注意到這是從未被注意過的新種。但是,它有名字,而且在地人會把它拿來當點心,據說它的果肉甜美多汁,所以人們會咀嚼果肉、將堅硬的種子吐出。


一旦被植物學家發現,當然就會被詳細的研究。植物學家發現,「地檳榔」的花序短且生長在葉冠下方,通常完全在地下發育;其果實成熟時呈鮮紅色,即使在地下也保持這種顏色。不過,與「地瓜」不同的是,「地檳榔」的果實並不是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所以它的成熟果實之所以是鮮紅色的,或許是為了要吸引動物的注意。


研究團隊就發現,除了當地人會採食以外,鬚豬(Sus barbatus)也會吃它。當然,因為裡面的種子很硬,所以鬚豬也不會把種子咬碎,而是隨糞便排出。


不過,「地檳榔」的授粉機制尚不清楚,可能依賴昆蟲或自花授粉?畢竟花朵埋在地下,雖然並沒有埋得很深,但可能不是那麼容易找到授粉者。


雖然研究團隊很想瞭解到底鬚豬是怎麼找到「地檳榔」的果實的,不過果實本身好像沒有明顯的氣味。或許是因為並沒有埋藏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所以成熟時轉紅大概就看得到了?


想到婆羅洲這麼多年一直都有人住,而且當地人會吃它,所以「地檳榔」幾十年來一直在大家的眼前晃來晃去,卻從沒有人注意到...呵。


我想到之前看過的一本書《一詞一宇宙》,裡面提到保存不同語言的重要性。作者說:有些植物,只有在地的原住民知道怎麼用,當這種語言消失了,知道這種植物如何使用的資訊,也就跟著消失了。


這就讓我想到,每次聽到我們的孩子用Q來代替台語的口感詞時,我感到的淡淡的哀傷。


參考文獻:


Kuhnhäuser, B. G., Randi, A., Petoe, P., Chai, P. P. K., Bellot, S., & Baker, W. J. (2023). Hiding in plain sight: The underground palm Pinanga subterranea. Plants, People, Planet, 5(6), 815-820. https://doi.org/10.1002/ppp3.1039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71會員
910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地下結果不稀奇,還有在地下開花的植物! 而且,這種植物就在婆羅洲,當地人還當零食吃呢! 不過,這種零食植物,卻一直沒有被植物學家記錄下來,直到2023年...
Thumbnail
在地下結果不稀奇,還有在地下開花的植物! 而且,這種植物就在婆羅洲,當地人還當零食吃呢! 不過,這種零食植物,卻一直沒有被植物學家記錄下來,直到2023年...
Thumbnail
Commiphora pteleifolia的產地位於非洲的坦尚尼亞,生長在林地與灌木叢的灌木,是好種又長得快的植物。
Thumbnail
Commiphora pteleifolia的產地位於非洲的坦尚尼亞,生長在林地與灌木叢的灌木,是好種又長得快的植物。
Thumbnail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流行歌曲〈採檳榔〉曾風行一時。閩南話「一元垂垂」形容的是檳榔樹,又稱「青仔欉」,因其單一主幹,沒有側枝,樹冠固定少變化,所以也作為人憨厚,不知變通的戲稱。當您踏進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祇園區及樟樹林區,就能見到這敦樸的筆直樹木。
Thumbnail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流行歌曲〈採檳榔〉曾風行一時。閩南話「一元垂垂」形容的是檳榔樹,又稱「青仔欉」,因其單一主幹,沒有側枝,樹冠固定少變化,所以也作為人憨厚,不知變通的戲稱。當您踏進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祇園區及樟樹林區,就能見到這敦樸的筆直樹木。
Thumbnail
這是一株睽違十年的高山稀有蕨類,上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和朋友到傑哥口中那個「很多」的地點朝聖時,時節不對,只找到一棵爛得差不多的個體,記錄之餘難掩失望之情。而這次偶然間全憑自己的眼力看見這小傢伙呈現正要盛放的姿態時,有種終於把曾經的失落圓滿的心情。
Thumbnail
這是一株睽違十年的高山稀有蕨類,上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和朋友到傑哥口中那個「很多」的地點朝聖時,時節不對,只找到一棵爛得差不多的個體,記錄之餘難掩失望之情。而這次偶然間全憑自己的眼力看見這小傢伙呈現正要盛放的姿態時,有種終於把曾經的失落圓滿的心情。
Thumbnail
葫蘆科植物在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經濟物種,像是西瓜、冬瓜、金瓜、絲瓜、苦瓜、佛手瓜等等都是此家族中重要成員。紅紐子屬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家族成員僅有4種,台灣僅見一種-天花。廣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西非到澳大利亞,台灣分布低至中海拔地區山地,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攀緣或蔓生。
Thumbnail
葫蘆科植物在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經濟物種,像是西瓜、冬瓜、金瓜、絲瓜、苦瓜、佛手瓜等等都是此家族中重要成員。紅紐子屬植物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家族成員僅有4種,台灣僅見一種-天花。廣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西非到澳大利亞,台灣分布低至中海拔地區山地,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攀緣或蔓生。
Thumbnail
櫻花大戟(Euphorbia primulifolia),跟樱花樹沒有半毛錢關係。反而和多肉塊根類植物類同,種植起來也比較容易,看看是不是你的心頭好吧!
Thumbnail
櫻花大戟(Euphorbia primulifolia),跟樱花樹沒有半毛錢關係。反而和多肉塊根類植物類同,種植起來也比較容易,看看是不是你的心頭好吧!
Thumbnail
帶著兩個幼稚園女兒回鄉生活,嫌出門買菜很麻煩,菜又種不活,一氣之下開始吃草,從此開啟新世界,發現很多草根本就可以吃呢! 於是放下對種菜的執著,開始研究野菜的功效,目前家園旁種(長)滿了草,是一周七天也輪不完的野菜,從此進市場不用再買綠色蔬菜。 #野草除不盡~那就吃掉它 #教你認野菜 #吃草 #野菜
Thumbnail
帶著兩個幼稚園女兒回鄉生活,嫌出門買菜很麻煩,菜又種不活,一氣之下開始吃草,從此開啟新世界,發現很多草根本就可以吃呢! 於是放下對種菜的執著,開始研究野菜的功效,目前家園旁種(長)滿了草,是一周七天也輪不完的野菜,從此進市場不用再買綠色蔬菜。 #野草除不盡~那就吃掉它 #教你認野菜 #吃草 #野菜
Thumbnail
菊科石胡荽屬分布自澳大利亞、紐西蘭,向北延伸至亞洲,橫跨太平洋延伸至南美洲南部。此屬有4種,台灣產1種,分布低海拔地區,多生長於稻田、平野、路旁等。此草鵝皆不食,又稱鵝不食草,與台灣另產一種鵝不食草外觀近似,零星分布於低海拔地區,數量稀少,在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中被列為瀕危(EN)稀有植物
Thumbnail
菊科石胡荽屬分布自澳大利亞、紐西蘭,向北延伸至亞洲,橫跨太平洋延伸至南美洲南部。此屬有4種,台灣產1種,分布低海拔地區,多生長於稻田、平野、路旁等。此草鵝皆不食,又稱鵝不食草,與台灣另產一種鵝不食草外觀近似,零星分布於低海拔地區,數量稀少,在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中被列為瀕危(EN)稀有植物
Thumbnail
翻白以葉之形名。薔薇科翻白草屬有超過300種以上物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涼爽溫帶地區,部分物種分布在北極高寒地區,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位在中國大陸,台灣目前可見7種,分布從海濱、低海拔到高海拔。在中國,嫩莖葉、根皆可供食用,在傳統醫學中提取物被廣泛應用,甚至作為排毒藥物,在醫藥功能上有強力有效的效果。
Thumbnail
翻白以葉之形名。薔薇科翻白草屬有超過300種以上物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涼爽溫帶地區,部分物種分布在北極高寒地區,物種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位在中國大陸,台灣目前可見7種,分布從海濱、低海拔到高海拔。在中國,嫩莖葉、根皆可供食用,在傳統醫學中提取物被廣泛應用,甚至作為排毒藥物,在醫藥功能上有強力有效的效果。
Thumbnail
土(假)人參其主根粗大狀如「人參」而得名。它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圍,是一種相當常見的野花,而另外一種稜軸土人參更是一種新興葉菜類植物,過去甚至有人假冒高麗人參來販售牟利。它們的生長環境、分布空間,幾乎與人類活動範圍息息相關,也因此經常被認為是一種雜草。檸檬綠葉子,在夏季總是帶來一種涼爽感,小小的粉紅
Thumbnail
土(假)人參其主根粗大狀如「人參」而得名。它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圍,是一種相當常見的野花,而另外一種稜軸土人參更是一種新興葉菜類植物,過去甚至有人假冒高麗人參來販售牟利。它們的生長環境、分布空間,幾乎與人類活動範圍息息相關,也因此經常被認為是一種雜草。檸檬綠葉子,在夏季總是帶來一種涼爽感,小小的粉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