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看到水性百合白的素利康嗎?對了,中透(中性透明的素利康)也來三支,水白(水性純白的素利康)也要⋯⋯就這樣來來回回走了幾趟才補齊我們這次要用的素利康顏料,剛來公司的時候常有這樣的狀況,所以我也花時間做些整理
系統櫃裡素利康是我們最後修邊的好朋友,區分「水性」跟「中性」,主要的概念就是針對需要再上水泥漆能夠完成上漆的動作就是用水性,通常都是客廳、書房或是臥室的空間居多,中性的素利康沒有辦法再上水泥漆或是乳膠漆,因為本身材質防水,塗上這一層中性的素利康再上漆會有種刷不上去的無限循環,所以中性的功能大多是用在浴室或廚房的空間
知道乾燥的空間用水性、會使用到水的空間用中性的概念之後,就來選擇是要搭配什麼顏色,通常臺灣室內牆壁都偏好百合白這種色系,比純白多一些溫潤,偏淡淡的黃也多些暖色調,重點是「耐看」,即便是放個三年這樣的空間有點髒汙不至於落差太大,換作是玫瑰白、純白的色系只要牆面有點髒汙就會格外明顯,但是換來換去就大多是百合白跟純白這兩種顏色在跳
至於比較特別的顏色諸如廚房牆面是黃色、紅色、粉色磁磚表面,就會選擇用中性透明來修邊,讓系統櫃體跟牆面中間不會出現第三種顏色,視覺上看起來就是兩種色調的反射直覺,除非業主挑選的櫃體是純白色,而牆面是剛剛說比較花的色系,如果也是在廚房就會用中白(中性純白)的素利康來修邊,等於是依附在櫃體讓牆面的縫隙消失
素利康這樣的補縫作法基本上小於5mm的縫隙都還可以救的過去,但是牆面或是天花板真的斜到出現大於5mm縫隙的時候,就會在縫裡塞填充物像是海綿來做基底再來填補素利康,再出現更大縫隙(類似大魔王等級1公分以上),就要在側面直接來幾刀裁切平行的板材,用長條形的側板填補縫隙讓整體看起來是完整的畫面
素利康基本上就是收尾的重點,因爲公司之前請的各種不同的代工師傅來來去去,很多素利康用完就隨處丟,有些剩下1/3,有些還有一半,甚至有些才擠1/10的量就被遺忘在角落!基於血液裡留這客家人的血液(笑),已經乾掉的丟棄,還可以用的將缺口封好分類,下次需要的時候優先處理,秉持先進先出的概念,雖然看似省沒多少錢的小動作,但是長時間的累積下來也是很可觀的數字
除了省錢之外,這樣的分類也可以讓下次、下下次、下下下次⋯⋯要使用的時候可以更清楚的知道要優先使用哪些,我喜歡這種一看就很清楚的模式,簡單又俐落,分類做得好,要用沒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