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孩不發脾氣?當主管後,我才明白憤怒的價值

好女孩不發脾氣?當主管後,我才明白憤怒的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hoto from: Macz.com

photo from: Macz.com

「你是不是最近壓力太大?怎麼那麼情緒化?」


當Elaine第一次在會議上嚴厲反駁員工的拖延時,這句話從她的男性主管口中冒了出來。她愣了一下,明明她的男性同事拍桌子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是「強勢領導」,為什麼輪到她,就是「太感性」?

憤怒,是主管的天敵,還是武器?


社會對女性有很多期待:「好女孩應該溫柔體貼,職場女性要理性克制。」這種潛規則,讓許多女性主管選擇壓抑自己的憤怒,害怕被標籤為「難搞」、「玻璃心」。

但壓抑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Elaine剛升任部門主管時,遇到了一位總是拖延的員工,明明交代的事已經晚了兩次,但對方總是笑著說:「不好意思,這幾天比較忙,下次一定準時。」Elaine心裡很不滿,但她不想當那個「兇巴巴的女主管」,所以選擇委婉提醒,甚至親自幫對方補救。

結果呢?對方的態度絲毫沒有改變,甚至認為她「好說話」,於是拖延變成了常態。直到有一天,她在會議上直接點名:「你已經遲交兩次,這不只是影響你個人進度,而是讓整個團隊承擔後果。這次,我不接受任何藉口。」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對方終於意識到事態嚴重,隔天一早便主動交出完整報告。

憤怒,本質上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如何使用它。


「憤怒不是問題,壓抑它才是。」--心理學家Harriet Lerner



溫柔與權威,不是對立面

在經過諮詢後,Elaine才意識到,當主管不等於要變成暴君,但適當表達憤怒,能讓人知道界限在哪裡。然後她開始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

  • 區分問題:針對行為,而不是個人。例如:「你的行動影響了團隊」,而不是「你總是這麼懶惰。」
  • 冷靜但堅定:避免情緒失控,而是用沈穩的聲音說出關鍵點,讓人感受到權威感。
  • 適時發怒,避免積累:與其長期忍耐到爆發,不如在事情初期就清楚表達不滿,讓對方明白你的底線。

妳的憤怒,值得被看見


職場上,女性主管不需要扮演「永遠溫柔」的角色,也不必害怕展現情緒。關鍵不在於「不發火」,而是學會「怎麼發火」。

「溫柔」與「權威」不是對立面,當妳能夠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妳的領導力才會真正被看見。

妳曾因為害怕被貼標籤,而選擇壓抑自己的憤怒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妳的經驗!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63會員
261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主管常常因為團隊表現不好而感到憤怒,但壓抑情緒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問題。本文探討主管害怕表達憤怒的原因,以及如何健康地表達憤怒,並以「事實+影響+期望」的溝通方式為例,說明如何避免單純指責,建立更有效的團隊合作。
職場憤怒的雙面刃:如何在職場有效管理憤怒情緒,避免負面影響,並將其轉化為正向力量。文章探討憤怒的破壞性和建設性,並提供具體方法,例如冷靜三秒、使用『我』開頭的語言、制定行動計劃等,協助讀者學習駕馭憤怒,將其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動力。
你以為壓抑憤怒是理智的表現?事實上,它可能正悄悄摧毀你的職場關係。當主管選擇冷靜以對,團隊卻可能因無法揣測情緒而焦慮不安,甚至降低主動性。真正高情商的主管,懂得以冷靜但堅定的方式表達不滿,提供建設性解決方案,而不是選擇冷漠或壓抑。憤怒不是你的敵人,關鍵在於如何駕馭它,讓它成為推動團隊成長的動力。
「主管不是冷漠,只是不會哄你?」你的努力被主管一句「不切實際」否定,沒有鼓勵,沒有肯定,讓你感到挫敗。但「職場不是情緒托兒所,主管沒有義務安撫你的感受」。與其期待主管改變,不如學會辨識「情緒真相」:你是因為期待落空而受傷,而非真的被否定。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調整,讓情緒成為動力,而不是阻力。
許多主管在追求高效和權威時,無意中讓團隊陷入「沉默服從」- 表面服從,缺乏真實的信任與主動性。這種現象常源於高壓管理和缺乏情感連結,讓團隊感到心理不安全,選擇壓抑意見、被動完成任務。要破解這種困局,主管需要學會用信任取代恐懼,通過營造心理安全感、接納反饋和協作設立共享目標,讓團隊感受到被尊重和支持。
憤怒,就像一頭猛獸,壓抑只會讓它暗中破壞你的領導力。主管在壓抑情緒後,無聲的憤怒容易導致團隊士氣低迷、效率下降。可以坦然面對情緒、健康釋放壓力,以及將憤怒轉化為建設性行動。憤怒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駕馭它,讓情緒成為你解決問題的力量,而非破壞關係的毒素。
主管常常因為團隊表現不好而感到憤怒,但壓抑情緒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問題。本文探討主管害怕表達憤怒的原因,以及如何健康地表達憤怒,並以「事實+影響+期望」的溝通方式為例,說明如何避免單純指責,建立更有效的團隊合作。
職場憤怒的雙面刃:如何在職場有效管理憤怒情緒,避免負面影響,並將其轉化為正向力量。文章探討憤怒的破壞性和建設性,並提供具體方法,例如冷靜三秒、使用『我』開頭的語言、制定行動計劃等,協助讀者學習駕馭憤怒,將其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動力。
你以為壓抑憤怒是理智的表現?事實上,它可能正悄悄摧毀你的職場關係。當主管選擇冷靜以對,團隊卻可能因無法揣測情緒而焦慮不安,甚至降低主動性。真正高情商的主管,懂得以冷靜但堅定的方式表達不滿,提供建設性解決方案,而不是選擇冷漠或壓抑。憤怒不是你的敵人,關鍵在於如何駕馭它,讓它成為推動團隊成長的動力。
「主管不是冷漠,只是不會哄你?」你的努力被主管一句「不切實際」否定,沒有鼓勵,沒有肯定,讓你感到挫敗。但「職場不是情緒托兒所,主管沒有義務安撫你的感受」。與其期待主管改變,不如學會辨識「情緒真相」:你是因為期待落空而受傷,而非真的被否定。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調整,讓情緒成為動力,而不是阻力。
許多主管在追求高效和權威時,無意中讓團隊陷入「沉默服從」- 表面服從,缺乏真實的信任與主動性。這種現象常源於高壓管理和缺乏情感連結,讓團隊感到心理不安全,選擇壓抑意見、被動完成任務。要破解這種困局,主管需要學會用信任取代恐懼,通過營造心理安全感、接納反饋和協作設立共享目標,讓團隊感受到被尊重和支持。
憤怒,就像一頭猛獸,壓抑只會讓它暗中破壞你的領導力。主管在壓抑情緒後,無聲的憤怒容易導致團隊士氣低迷、效率下降。可以坦然面對情緒、健康釋放壓力,以及將憤怒轉化為建設性行動。憤怒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駕馭它,讓情緒成為你解決問題的力量,而非破壞關係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