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Elaine第一次在會議上嚴厲反駁員工的拖延時,這句話從她的男性主管口中冒了出來。她愣了一下,明明她的男性同事拍桌子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是「強勢領導」,為什麼輪到她,就是「太感性」?
社會對女性有很多期待:「好女孩應該溫柔體貼,職場女性要理性克制。」這種潛規則,讓許多女性主管選擇壓抑自己的憤怒,害怕被標籤為「難搞」、「玻璃心」。
Elaine剛升任部門主管時,遇到了一位總是拖延的員工,明明交代的事已經晚了兩次,但對方總是笑著說:「不好意思,這幾天比較忙,下次一定準時。」Elaine心裡很不滿,但她不想當那個「兇巴巴的女主管」,所以選擇委婉提醒,甚至親自幫對方補救。
結果呢?對方的態度絲毫沒有改變,甚至認為她「好說話」,於是拖延變成了常態。直到有一天,她在會議上直接點名:「你已經遲交兩次,這不只是影響你個人進度,而是讓整個團隊承擔後果。這次,我不接受任何藉口。」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對方終於意識到事態嚴重,隔天一早便主動交出完整報告。
「憤怒不是問題,壓抑它才是。」--心理學家Harriet Lerner
在經過諮詢後,Elaine才意識到,當主管不等於要變成暴君,但適當表達憤怒,能讓人知道界限在哪裡。然後她開始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
職場上,女性主管不需要扮演「永遠溫柔」的角色,也不必害怕展現情緒。關鍵不在於「不發火」,而是學會「怎麼發火」。
「溫柔」與「權威」不是對立面,當妳能夠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妳的領導力才會真正被看見。
妳曾因為害怕被貼標籤,而選擇壓抑自己的憤怒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妳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