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鼓勵=不被重視?」職場裡,你的價值沒這麼脆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他就這樣一句"不切實際"?不能委婉一點嗎?


Leo 熬夜準備的提案,在會議上被主管冷漠的說了一句「不切實際,先暫緩吧」直接否定。沒有肯定,沒有建議,甚至連一句「辛苦了」都沒有。

下班後,Leo 憤憤不平:「他說話這麼冷漠,誰還有動力工作?」

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也經歷過?當主管的回應不如我們所期待時,我們容易覺得:「他不尊重人」「他冷漠無情」。但主管真的有義務安撫我們的情緒嗎?


職場不是「情緒托兒所」,但你的感受仍然重要


理想的主管應該有同理心,但現實是,職場的核心目標是產出成果,而不是提供情緒支持。這並不代表你的感受不重要,而是——你的情緒,首先是你的責任


「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有一個空間。在那個空間內,我們有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與能力。」-心理學家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


當主管的話語讓你感到受傷,你有兩種選擇:

  1. 讓情緒主導,陷入「他不重視我」的內耗
  2. 接納情緒,然後思考如何主動改變現狀


與其期待主管來安慰,不如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


  • 你的「情緒真相」是什麼?
    主管的冷淡,讓你憤怒或委屈,但底層可能是——害怕努力不被看見,害怕自己不夠好。意識到這一點,你會發現,主管並沒有真正「攻擊」你,真正讓你難受的,是你的期待落空了


  • 主管不誇你,不代表他不認可你
    有些主管是結果導向,他們可能認可你的努力,但不一定會明確表達。比如,他雖然沒稱讚你,但還是讓你繼續負責這個案子,這其實就是一種信任。
    不要因為缺少「情感回饋」,就否定自己的價值。


  • 讓情緒成為動力,而不是阻力
    如果主管的一句話讓你受挫,你可以選擇抱怨,或者把它當成調整策略的機會。與其糾結主管為何冷淡,不如問自己:「我怎麼讓方案更有說服力?」或「我能不能主動詢問主管的真正擔憂?」
    當你從「等待被安慰」轉變為「主動找解法」,你的掌控感會提升,職場焦慮也會減少。


你的感受重要,但別讓它決定你的職場價值


職場不是沒有溫度的戰場,但也不是一個隨時提供情緒撫慰的地方。

你的感受很重要,但比起期待別人來安撫你,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自己安撫自己。

所以下次主管沒有「顧及你的感受」時,不妨先問自己:

「我現在的情緒,真的需要主管來負責嗎?」

也許,你會找到讓自己成長的答案。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感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72會員
312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2025/04/28
在人生與職場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卻忽略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仍然存在。承認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責怪自己,而是重新取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停止自我批評,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勇氣與努力,才能真正擁抱自己,走向更自由、有力量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8
在人生與職場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卻忽略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仍然存在。承認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責怪自己,而是重新取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停止自我批評,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勇氣與努力,才能真正擁抱自己,走向更自由、有力量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7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習慣用堅強與壓抑來帶領團隊,卻忽略了真正拉近彼此的力量,其實來自於「敢於展現脆弱」。當主管願意承認自己的恐懼與無助,不但能化解隔閡,更能建立深層的信任感。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團隊共同承擔。勇敢示弱,反而讓團隊更有力量,一起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7
在職場上,許多主管習慣用堅強與壓抑來帶領團隊,卻忽略了真正拉近彼此的力量,其實來自於「敢於展現脆弱」。當主管願意承認自己的恐懼與無助,不但能化解隔閡,更能建立深層的信任感。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團隊共同承擔。勇敢示弱,反而讓團隊更有力量,一起走得更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職場上,許多人將主管的認可視為自我價值的標準,卻忽略了「內在價值才是真正的競爭力」。外在認可是變動的,而內在價值來自專業能力、影響力與全局觀。與其埋頭苦幹、不被看見,不如透過「價值日誌、主動溝通、提升視野」等方法,展現自身影響力,讓主管看到你的價值。真正的成長,來自於相信自己,而非等待他人認可。
Thumbnail
在職場上,許多人將主管的認可視為自我價值的標準,卻忽略了「內在價值才是真正的競爭力」。外在認可是變動的,而內在價值來自專業能力、影響力與全局觀。與其埋頭苦幹、不被看見,不如透過「價值日誌、主動溝通、提升視野」等方法,展現自身影響力,讓主管看到你的價值。真正的成長,來自於相信自己,而非等待他人認可。
Thumbnail
當主管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迎合他人,最終只會失去影響力,甚至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工具人」。長期忽略自我,會讓主管在關鍵時刻無法堅定立場,導致團隊失去方向,自己也累積壓力直至崩潰。真正的領導力來自於清晰的界線、適時表達需求、勇敢拒絕不合理要求。當你開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團隊才會真正尊重你。
Thumbnail
當主管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迎合他人,最終只會失去影響力,甚至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工具人」。長期忽略自我,會讓主管在關鍵時刻無法堅定立場,導致團隊失去方向,自己也累積壓力直至崩潰。真正的領導力來自於清晰的界線、適時表達需求、勇敢拒絕不合理要求。當你開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團隊才會真正尊重你。
Thumbnail
當員工情緒低落、抱怨連連,你是否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才能維持團隊氛圍?但事實是—你不是情緒保姆,員工的感受不是你的責任!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取悅所有人,而是幫助團隊成長。與其無限遷就,不如建立界限,專注解決問題,讓團隊回歸專業,而非被情緒綁架。下次面對負面情緒時,記住:你的價值,不取決於別人的心情!
Thumbnail
當員工情緒低落、抱怨連連,你是否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才能維持團隊氛圍?但事實是—你不是情緒保姆,員工的感受不是你的責任!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取悅所有人,而是幫助團隊成長。與其無限遷就,不如建立界限,專注解決問題,讓團隊回歸專業,而非被情緒綁架。下次面對負面情緒時,記住:你的價值,不取決於別人的心情!
Thumbnail
當員工情緒低落時,你是不是總忍不住說:「想開點,這沒什麼!」但你越想安慰,對方卻越抗拒?問題不在於說服無效,而是它本質上是一種控制——讓對方改變,好讓自己安心。 真正有影響力的主管,不是急著讓員工「想開」,而是先接納情緒,給予選擇權,讓對方自己找到答案。當你放下「說服」,員工才會真正信任你。
Thumbnail
當員工情緒低落時,你是不是總忍不住說:「想開點,這沒什麼!」但你越想安慰,對方卻越抗拒?問題不在於說服無效,而是它本質上是一種控制——讓對方改變,好讓自己安心。 真正有影響力的主管,不是急著讓員工「想開」,而是先接納情緒,給予選擇權,讓對方自己找到答案。當你放下「說服」,員工才會真正信任你。
Thumbnail
職場中的威脅式管理,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當主管用情緒勒索來施壓,員工不僅會失去信心,團隊信任也會逐漸瓦解。本文透過實際案例,探討威脅式管理的隱形傷害,並提供換位思考、具體建議和正向反饋等解決方案。「領導者不是用恐懼來驅動團隊,而是用信任和尊重來激發潛能。」你的管理方式,將決定團隊的未來。
Thumbnail
職場中的威脅式管理,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當主管用情緒勒索來施壓,員工不僅會失去信心,團隊信任也會逐漸瓦解。本文透過實際案例,探討威脅式管理的隱形傷害,並提供換位思考、具體建議和正向反饋等解決方案。「領導者不是用恐懼來驅動團隊,而是用信任和尊重來激發潛能。」你的管理方式,將決定團隊的未來。
Thumbnail
「主管不是冷漠,只是不會哄你?」你的努力被主管一句「不切實際」否定,沒有鼓勵,沒有肯定,讓你感到挫敗。但「職場不是情緒托兒所,主管沒有義務安撫你的感受」。與其期待主管改變,不如學會辨識「情緒真相」:你是因為期待落空而受傷,而非真的被否定。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調整,讓情緒成為動力,而不是阻力。
Thumbnail
「主管不是冷漠,只是不會哄你?」你的努力被主管一句「不切實際」否定,沒有鼓勵,沒有肯定,讓你感到挫敗。但「職場不是情緒托兒所,主管沒有義務安撫你的感受」。與其期待主管改變,不如學會辨識「情緒真相」:你是因為期待落空而受傷,而非真的被否定。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調整,讓情緒成為動力,而不是阻力。
Thumbnail
職場中,主管面對挑戰時一直壓抑情緒,不僅損害自己的威信,還可能導致團隊氛圍失衡。適度表達情緒力量,透過清晰回應、數據支持或創造性轉化,能將壓抑的不安化為推動成長的動力。學會以平衡的方式應對挑戰,既保護專業形象,又促進團隊合作,因為「情緒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如何駕馭。」
Thumbnail
職場中,主管面對挑戰時一直壓抑情緒,不僅損害自己的威信,還可能導致團隊氛圍失衡。適度表達情緒力量,透過清晰回應、數據支持或創造性轉化,能將壓抑的不安化為推動成長的動力。學會以平衡的方式應對挑戰,既保護專業形象,又促進團隊合作,因為「情緒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如何駕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