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又變了》39個經典的人生金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金句:「莫因渴望你沒有的,而錯過你已擁有的;你現在擁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伊比鳩魯

  

作者背景

丹尼爾‧克萊恩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畢業於哈佛大學哲學系。他寫過二十幾本書,作品多與哲學思考有關,文風輕鬆幽默。例如,他的暢銷書《柏拉圖和鴨嘴獸一塊去酒吧》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


作者寫書動機

丹尼爾‧克萊恩希望將那些高深的哲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並使這些哲學思考變得更加親近和有趣。他認為,如果偉大的哲學家提出的真知灼見被晦澀的哲學術語掩蓋,將是非常可惜的。這本書源於他年輕時摘抄的一些哲學名言,隨著年歲漸長,他決定重新整理這些金句,探討生命的意義。


本書內容

《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又變了》以39個經典的哲學金句為目錄,探討了許多重要的哲學命題,如生與死、愛與孤獨、道德與倫理、存在與意義等。作者透過這些金句講述了自己的觀點和困惑,也體現了思考本身的樂趣。本書分為三大哲學命題:

1.     幸福快樂的生活是什麼?

2.     道德是否是一種更聰明的自私自利?

3.     生命的意義究竟存在嗎?

這本書用幽默輕鬆的方式將深奧的哲學問題呈現給讀者,激發讀者對生命、道德和快樂等重要問題的思考。

 

一、什麼是快樂

 

《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又變了》這本書中的第一個命題是探討什麼是幸福快樂的人生。書中作者丹尼爾‧克萊恩透過一些實際例子來解釋這個命題。以下是幾個重要的例子:

例子:兩種快樂的觀點

哲學家有兩種主流觀點來定義快樂:

1.     快樂是平和寧靜的狀態,沒有痛苦、恐懼和焦慮。這種觀點認為心靈的寧靜勝過短暫的快樂。

2.     快樂是狂放不羈的狀態,是無拘無束和及時行樂。這反映出對原始和本能的崇尚,對於理性和道德的厭惡。

 

二、什麼是幸福快樂的人生?

 

在《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又變了》這本書中,作者透過多個哲學家的觀點來說明幸福快樂的人生。以下是一些書中的例子:

  1. 伊比鳩魯
    • 金句:「莫因渴望你沒有的,而錯過你已擁有的;要知道,你現在擁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
    • 解釋:伊比鳩魯的觀點認為,幸福快樂的人生是平和寧靜的狀態。我們應該珍惜現有的事物,節制自己的慾望,以獲得長久的幸福。
  2. 亞里斯提卜
    • 金句:「生活的藝術在於及時行樂,而最強烈的快樂不是智識上的,也並不總是道德的」。
    • 解釋:亞里斯提卜的觀點認為,幸福快樂的人生是狂放不羈的狀態。我們應該拋開理性和道德的束縛,及時行樂,享受快感。

 

三、用技術手段獲取快樂值得追求嗎?

 

在《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又變了》這本書中,丹尼爾‧克萊恩探討了用技術手段獲取快樂的問題,並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這是否值得追求。

1. 體驗機實驗

設想:哈佛大學的「體驗機」實驗提出了一個設想:如果有一台機器,可以提供任何你想要的快樂體驗,只需將大腦插上電極,就能感受到這些快樂是真實的。無論是享受美食、閱讀偉大小說,還是結交知心朋友,這台機器都能讓你感覺到這些事情真實地發生了。

結果:大部分參與實驗的人不願意連上機器,寧願自己親身經歷那些事情,而不是只獲得「感覺」。這說明我們不僅關心快樂的結果,也關心快樂的來源和過程。我們希望快樂的體驗是真實發生的,而不是被他人操縱設計的。


2. 迷幻藥的研究

現象:迷幻藥的研究顯示,這些藥物可以讓人出現幻覺,改善情緒狀態。雖然憂鬱症患者可以藉助藥物緩解痛苦,但一般人透過藥物來改變自己的感受,卻被認為是不誠實的選擇。這是因為快樂被看作可以隨意更改和控制的東西,這樣的快樂缺乏真正的價值。

觀點:這些例子表明,用技術手段獲取快樂雖然可以實現,但它往往缺乏真實性和價值。人們不僅希望獲得快樂的感覺,更希望這些快樂是真實經歷的結果,而不是人為操縱的結果。

書中指出,用技術手段獲取快樂的過程往往不值得追求。這是因為真實發生的快樂過程和來源更具價值,人造快樂無法滿足我們對於真實性的追求。

 

結語

 

《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又變了》這本書透過三個核心命題,引導我們深入思考幸福快樂、道德與生命意義。

首先,幸福快樂的人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持久和平靜的幸福,另一種是直接和狂放的快感。然而,不論哪一種快樂,我們都希望它是真實發生的,而不是人為操控的,因此人造快樂無法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其次,道德往往出自自利的動機,無論是為了利益回報還是情感滿足。但同時,我們基因中確實存在著利他主義的成分,只不過這種利他主義通常只作用於家人和好友,而很少延伸到其他人。

最後,探討生命的意義是最嚴肅的哲學問題。要了解生命的意義,我們必須思考死亡,因為「無意義」往往是逃避人生的藉口。事實上,我們能夠也必須主導自己生命的意義。

透過這些思考,書中強調了哲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並激勵我們在追尋生命意義的過程中保持反思和探索的態度。每當我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也許會改變,但正是這種不斷追尋的過程,賦予了我們生命豐富的意義。

 

******【免費下載試讀中】艾螽斯的第一件電子書商品,歡迎免費下載:

電子書 《關於幸福的50本書:人生指南 【試讀版】》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products/e-book-01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avatar-img
178會員
152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句:再極限的苦難,一旦找到意義,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本書的核心重點之一是意義療法。弗蘭克認為,幫助精神崩潰的人找到生命的意義,是戰勝痛苦的關鍵。這種療法強調,即使在極端環境下,人們也能透過發現生命的意義,找到內在的精神力量,並由此轉化痛苦,使生活變得有意義。
針對高敏感人士的特質(深度思考、易受刺激、共感能力強、對細節感知能力強)提出了應對策略。文章詳細闡述如何運用這些特質,例如透過創作(寫作、繪畫、音樂等)將思考轉化為輸出,選擇適合的工作(職涯規劃師、人生教練等),以及學會保護自身能量場等。文章最後鼓勵高敏感人士接納自我,發揚優勢,在現代社會找到幸福。
金句:如果把「堅持」這件事本身也變成一種習慣,那麼無論什麼習慣都可以培養了。 本書,旨在解決人們在習慣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特別是堅持不下去的問題。作者詳細介紹了習慣培養中的三個階段(反抗期、不穩定期和倦怠期),幫助讀者了解如何克服習慣引力,進而更容易地養成新的習慣。
奧贊·瓦羅爾的《為自己思考》探討如何透過自主選擇和創造性思維保持終身成長,並強調剔除成見、謹慎攝取資訊以及運用「第一原理」的重要性。文章闡述瞭如何辨識並克服來自身份、信念和所屬部族的成見,避免被情緒化的資訊所影響,並透過找到自身「第一原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最終達成終身成長的目標。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是指透過理解和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找到解決複雜問題的關鍵槓桿點。彼得‧聖吉強調,系統思考是前四項修煉的基礎,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問題和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第五項修煉》中,「找關係」是掌握系統思考的核心方法。系統思考主要涉及三種基本的關係模式:正回饋、負回饋和延遲。
金句:再極限的苦難,一旦找到意義,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本書的核心重點之一是意義療法。弗蘭克認為,幫助精神崩潰的人找到生命的意義,是戰勝痛苦的關鍵。這種療法強調,即使在極端環境下,人們也能透過發現生命的意義,找到內在的精神力量,並由此轉化痛苦,使生活變得有意義。
針對高敏感人士的特質(深度思考、易受刺激、共感能力強、對細節感知能力強)提出了應對策略。文章詳細闡述如何運用這些特質,例如透過創作(寫作、繪畫、音樂等)將思考轉化為輸出,選擇適合的工作(職涯規劃師、人生教練等),以及學會保護自身能量場等。文章最後鼓勵高敏感人士接納自我,發揚優勢,在現代社會找到幸福。
金句:如果把「堅持」這件事本身也變成一種習慣,那麼無論什麼習慣都可以培養了。 本書,旨在解決人們在習慣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特別是堅持不下去的問題。作者詳細介紹了習慣培養中的三個階段(反抗期、不穩定期和倦怠期),幫助讀者了解如何克服習慣引力,進而更容易地養成新的習慣。
奧贊·瓦羅爾的《為自己思考》探討如何透過自主選擇和創造性思維保持終身成長,並強調剔除成見、謹慎攝取資訊以及運用「第一原理」的重要性。文章闡述瞭如何辨識並克服來自身份、信念和所屬部族的成見,避免被情緒化的資訊所影響,並透過找到自身「第一原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最終達成終身成長的目標。
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是指透過理解和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找到解決複雜問題的關鍵槓桿點。彼得‧聖吉強調,系統思考是前四項修煉的基礎,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問題和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第五項修煉》中,「找關係」是掌握系統思考的核心方法。系統思考主要涉及三種基本的關係模式:正回饋、負回饋和延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古希臘人認為,人活著就是為了過上幸福的生活。 什麼是幸福的生活?那就是可以想像得到,可以維持到天長地久的人生。 什麼事情都可以預測,一切都可以維持不變。多簡單呀。不。太難了。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話這麼說: 〔讓自己開心的秘訣:不強求,不在意,不討好。〕 人生在世,除了過生活,有兩樣很重要,一個是快樂,一個是健康。 如果你把這兩樣東西都弄没了,那麼你的人生基本上就是一無所有。 有錢生活固然很重要,但沒了快樂與健康,真的日子生活會很無意義,因為從來不是只有愛自己,而是不開心快
人生最幸福的是:不是活的像別人 而是努力之後活得更像自己 在靜心處 會看見不ㄧ樣的世界 會有不ㄧ樣的心情 在歲月靜好中安享生活美好 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 會品味人生的意義 生活不論好壞 每天都是限量版 如果不如意 需要我們釋然看淡 學會包容 允許ㄧ切發生 隨遇而安 放大格局和心量
雖然沒有這些過程,你也能夠享受,也能夠呼吸, 但因為你是有意識地調整、成長與改變, 你會對眼前的更加珍惜,對擁有的充滿感激, 對所見的給予欣賞,對感受到的充滿仁慈。
Thumbnail
關於幸福 很多人認為現在一定要怎麼樣 以後才會幸福 我想 他們是誤會了人生 幸福沒有額度 想要體會幸福 前提是生命還在進行式
Thumbnail
對你來說幸福的生活是甚麼樣子? 如果【幸福就是已擁有想要的一切】 那你想擁有甚麼?  
Thumbnail
曾經看過這麼幾句話 〔如果每一秒都快樂 那麼快樂就失去意義了 水的清澈不是因為不含雜質 而是懂得沉澱 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 這兩段話說的真好 快樂如果垂手可得也失去意義的存在 就是因為快樂是昂貴的 所以就不讓悲傷佔滿 人生總是無限的
Thumbnail
成功的感覺來自於得到,一旦得到,那個狀態就會變成靜態,因為它没有更高的層次可以攀登,連再增加一絲滿足也很難,反要時刻擔憂已經到手的會不會怱然失去。故而在許多的宗教信仰裡,都異曲同工的教導我們不要去追求外物上的得到,應該將一切的心思意念全都放在「天上」。    
最重要的是自己本身是否因為當下而感到幸福 不是因為幸福了才快樂 而是因為快樂了才幸福 幸福的人 不是因爲對什麼都滿意了 而是知道人生本來就無法什麼都滿意 想想 遺憾的事之所以美好 是因為虛構在 沒有發生的想像中 如果有機會重新來過 或者有智慧的重新選擇 沒有人可以確定事情的發展就會更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古希臘人認為,人活著就是為了過上幸福的生活。 什麼是幸福的生活?那就是可以想像得到,可以維持到天長地久的人生。 什麼事情都可以預測,一切都可以維持不變。多簡單呀。不。太難了。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話這麼說: 〔讓自己開心的秘訣:不強求,不在意,不討好。〕 人生在世,除了過生活,有兩樣很重要,一個是快樂,一個是健康。 如果你把這兩樣東西都弄没了,那麼你的人生基本上就是一無所有。 有錢生活固然很重要,但沒了快樂與健康,真的日子生活會很無意義,因為從來不是只有愛自己,而是不開心快
人生最幸福的是:不是活的像別人 而是努力之後活得更像自己 在靜心處 會看見不ㄧ樣的世界 會有不ㄧ樣的心情 在歲月靜好中安享生活美好 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 會品味人生的意義 生活不論好壞 每天都是限量版 如果不如意 需要我們釋然看淡 學會包容 允許ㄧ切發生 隨遇而安 放大格局和心量
雖然沒有這些過程,你也能夠享受,也能夠呼吸, 但因為你是有意識地調整、成長與改變, 你會對眼前的更加珍惜,對擁有的充滿感激, 對所見的給予欣賞,對感受到的充滿仁慈。
Thumbnail
關於幸福 很多人認為現在一定要怎麼樣 以後才會幸福 我想 他們是誤會了人生 幸福沒有額度 想要體會幸福 前提是生命還在進行式
Thumbnail
對你來說幸福的生活是甚麼樣子? 如果【幸福就是已擁有想要的一切】 那你想擁有甚麼?  
Thumbnail
曾經看過這麼幾句話 〔如果每一秒都快樂 那麼快樂就失去意義了 水的清澈不是因為不含雜質 而是懂得沉澱 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 這兩段話說的真好 快樂如果垂手可得也失去意義的存在 就是因為快樂是昂貴的 所以就不讓悲傷佔滿 人生總是無限的
Thumbnail
成功的感覺來自於得到,一旦得到,那個狀態就會變成靜態,因為它没有更高的層次可以攀登,連再增加一絲滿足也很難,反要時刻擔憂已經到手的會不會怱然失去。故而在許多的宗教信仰裡,都異曲同工的教導我們不要去追求外物上的得到,應該將一切的心思意念全都放在「天上」。    
最重要的是自己本身是否因為當下而感到幸福 不是因為幸福了才快樂 而是因為快樂了才幸福 幸福的人 不是因爲對什麼都滿意了 而是知道人生本來就無法什麼都滿意 想想 遺憾的事之所以美好 是因為虛構在 沒有發生的想像中 如果有機會重新來過 或者有智慧的重新選擇 沒有人可以確定事情的發展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