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白話文
踮起腳尖想讓自己站得更高,反而站不穩;邁開大步想要走得更快,反而難以前行。自我炫耀的人反而無法真正看清事物,固執己見的人難以被世人認可,誇耀自己功績的人終究無法成就大事,驕傲自滿的人難以長久立足。這些行為在大道之中,就像多餘的殘食和贅生的器官,世間萬物都厭惡它,因此真正遵循大道的人不會停留於這樣的狀態。
3.解釋
這段話揭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道理:凡事過度用力,反而適得其反。人生如同行走於道,保持自然與平衡才是長久之道。踮腳企立,雖然一時站得高,但終究難以長久穩住腳步;跨步過大,雖然看似快速,卻反而容易失去平衡。這些都是急於求成、過度用力所帶來的問題。
同樣地,為人處世也是如此。過於炫耀自己,反而會讓自己陷入迷失,無法看清真正的現實。固執己見的人,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卻忽略了他人的智慧與見解,最終難以得到真正的認同。誇耀自己成就的人,容易沉溺於過去的榮耀,卻無法持續進步;驕傲自滿的人,則因為缺乏謙遜與反思,最終會被時代淘汰。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大道的自然法則。在自然界中,多餘的食物容易腐壞,無用的贅生組織會影響生物的正常運作,最終會被淘汰。同樣地,過於炫耀、自大、固執己見的行為,就像身上的贅肉與累贅之物,不但無法帶來實質上的幫助,反而讓自己失去真正的價值。因此,有智慧的人從不讓自己陷入這樣的狀態,而是順應自然,謙遜自守,讓一切回歸平衡,這才是長久之道。
這段話提醒我們,真正的成就來自於平衡與自然,而不是急於表現或過度用力。學會謙卑、內斂,才能夠穩步前行;保持低調,不與人爭,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這正是大道所倡導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