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之前的「過渡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之前寫了一篇關於「父母要不要幫子女繳大學學費」的文章,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流量又開始往上跑?回頭看看自己的文章,加上家有兩個小孩,一個已經大學畢業,一個還在就學,底下是我自己對於小孩上大學之後,究竟要不要幫他們繳學費(房租、生活費)的一點淺見。

前言


  家長若有能力,不妨協助小孩一把。我所指的能力並不光指金錢,而是如何指導小孩在求學時,如何邊打工、邊讀書的能力,以及在求學時打工的態度。讓小孩上大學後去打工,甚至靠自己的力量完全獨立,我是贊同的。

  只是我會思考的是,如果小孩一進大學,一沒有存錢(不是每個小孩上大學前就有一筆資金。)或知道如何理財,二在先前沒有教導謀生技能,一上大學,就開始為了需要生存的錢煩惱,這個學業就不清楚能不能在時間之內完成了。

範例:


  為什麼會這麼說,這也是我自己求學時的經驗。有邊求學邊打過工的人,應該都明白,就算是半工半讀,雖然工作只佔一半的時間,如果工作太過疲累,影響了課業,那就本末顛倒了,所以我自己是有給小孩「過渡期」。

  這個過渡期是指小孩剛上大學時,先給予一段時間學費和生活費的支助,但是在這個時候,要求他們去打工,然後再慢慢抽手。

  像小孩大一跟大二這兩年,我選擇提供房租跟生活費的原因,是因為我認為如果這個孩子一開始沒有任何存款,或是任何謀生技能的情況下,一下子就全部放手,為了「生存」,可能會偏移重心。

以前聽過先休學,去打工上班,之後再回來讀書的例子。有回來讀書還好,如果已經享受到金錢所帶來的自由滋味,後來就乾脆不回來求學,也有這類的人吧?或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棄學業,因為在「求學」跟「生存」面前,怎麼想也是選擇「生存」吧?

  那之所以會有個過渡期,是結合、檢討我自己求學時的經驗,從PART TIME到全職,我都有經驗過,我明白為了打工結束,趕著回去上課,那課還不一定趕得到的痛苦……(那時候可沒什麼捷運啊!)就算趕得到教授點名,大半的精神與體力都在工作時,甚至趕車,都用得差不多,那回到課堂前,有保留一半就不錯了。所以那陣子還得學習安排時間及體力管理。

回想當時的自己,雖然剛進大學,家裡當時有給一點生活費,但還是迅速去找份簡單的工作,一方面養活自己,一方面也減輕家裡的壓力。

所以如果一下子斷了所有的援助,大學新鮮人光是為了生存,再去責備沒有好好讀書,也挺委屈的。

先填飽肚子,才能談其它及未來。


我怎麼看待大學打工這回事?


  「我不想一下子就完全不給你們錢,是因為我不想你們沒有錢的時候,只想到賺錢,為了打工而打工,而挑選沒什麼成長性的工作。所以在能力還允許的範圍,先給過渡期,在這期間,你們還擁有工作的選擇權。」對兩個小孩子,我都說過這種話。

  因為暫時有後盾,所以小孩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或結合自我專長,或是跟科目相關,甚至是未來有發展性的打工。像女兒的打工也換了好幾種型態,而在這期間,我除了慢慢縮減零用錢,也去觀察她的工作,以及觀察她用錢的消費習慣,如果覺得不適合就開口點醒一下;如果做得很棒,還是要鼓勵。(不要吝嗇讚美啊!)

  所以,在小孩上了大學後,父母究竟要不要幫小孩繳學費,我個人的想法及作法是,可以不繳,但在截斷所有金援之前,可以給小孩一段過渡期,而這段過渡期是讓他們磨練謀生技能就算是餐飲業,大學之前,在家也要幫忙做家事,去餐飲業才能更快上手吧?如果有其它技能,如繪圖、網路,在大學之前早就擁有,那大學時打工或上班就更方便了。以及協助理財的時候,甚至可以點醒或分析這份工作對他未來有沒有幫助?


重點不是在繳或不繳學費,而是……


  所以,光從字面上來看「父母究竟要不要幫小孩繳學費」,其實不單是要不要繳學費的問題,而是觀察在繳或不繳學費之後,這個小孩的工作技能及態度。像打工的技能及態度,不是打工的時候才開始,而是在打工之前就要培養啊!從小在家裡做家事就是一種訓練。

只要確認工作是否正當,而且求學階段的重點是將學業完成。畢竟,為了錢而選擇直接走上工作的道路,也失去求學的意義。

結論……


  所以,與其糾結繳或不繳學費,放手之前,先給謀生技能及態度、觀念;放手之後,給予引導。

  曾經有人觀察過,老鷹為了讓小鷹學會飛翔,先將牠們從山崖上推下去,於是就覺得當放手的父母才能讓小孩快速的獨立。但是,老鷹們這麼做的意思是,在墜下去的時間,要張開翅膀。

  但如果小鷹無法成功飛翔,老鷹會迅速俯衝,讓孩子掉在自己的肩上,回到山崖上再來一次,而不是任憑牠墜到谷底。

  所以,我的重點不在於我到底有沒有幫小孩繳學費,而是就算父母有足夠的支援,而小孩也有自己的能力獨擔大任。要讓小孩展翅高飛,也要在他們快掉下去的時候去接住他們,然後--

  再摔一次。

**************************************

  父母要不要幫小孩繳學費這件事,可以從許多方面來看,比如:單方面認為理所當然繳或不繳、家長和小孩的消費價值觀、小孩所在地的消費水準等等,這篇文章完全就是以父母要不要幫小孩繳學費這件事來講。畢竟,這件事可以談的層面太廣了,甚至還可以再談到家庭教育等等。

  因為可以談的層面太廣了,所以在這裡就盡量單純化,不再將其它觀點拉進來談。


avatar-img
88會員
298內容數
提供新手創作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梅洛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裡所談的催錢,指的是自己透過心力或勞力,所該獲得,卻因故被延遲收到的款項,才不得不催的錢。如果給錢的一方能夠在講定的時間給付款項,就不會有催錢這回事了。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催款時,記得同理,然後再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的目地。語氣要委婉溫和,態度則要堅定。催款是催自己付出心血所獲得的錢,所以催款可以心安理得。
雖然第二季評價兩極,若是不把它當第一季的延續,而只從第二季來看,故事是仍保有它的完整性。或許在第三季上映,再回頭來看第二季的話,又有不同的評價吧?
從2021年就在日本巡迴的《Animage雜誌和吉卜力展》,現在從1/8~4/6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2C、D棟展出。
這裡所談的催錢,指的是自己透過心力或勞力,所該獲得,卻因故被延遲收到的款項,才不得不催的錢。如果給錢的一方能夠在講定的時間給付款項,就不會有催錢這回事了。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催款時,記得同理,然後再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的目地。語氣要委婉溫和,態度則要堅定。催款是催自己付出心血所獲得的錢,所以催款可以心安理得。
雖然第二季評價兩極,若是不把它當第一季的延續,而只從第二季來看,故事是仍保有它的完整性。或許在第三季上映,再回頭來看第二季的話,又有不同的評價吧?
從2021年就在日本巡迴的《Animage雜誌和吉卜力展》,現在從1/8~4/6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2C、D棟展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怎麼做子女教育規劃 前篇說道,以大學時提供一桶金的方式準備,而在實務做法上,我的作法是幫小孩開證券戶、銀行戶,透過這方式投入資金操作。這個好處是,日後直接給子女帳號就可以,不用有什麼贈與的問題,畢竟就算真的查,也在每年贈與的額度內。而在給子女帳號前,其實也無法動用,所以也避開亂花的問題。 小孩
關於子女教育要知道的事情 子女教育要先知道各階段支出 學齡前: 物品(衣服、鞋子、嬰兒車、奶嘴、奶瓶、襪子、嬰兒床)、耗材(尿布)、飲食(奶粉、副食品)、托育(保母費)、保險、醫療、教育(學費、課後留園、才藝) 小學:飲食、保險、醫療、教育(學費、才藝、安親)、娛樂(小人國...) 中學:飲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放手,不放養:離家出走、不想上學也可以?用準大人的視角一起生活,讀懂他們不說、不問、不談的心裡話 作者從實務經驗得到的心得,提出以VSAI來建構解析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怎麼做子女教育規劃 前篇說道,以大學時提供一桶金的方式準備,而在實務做法上,我的作法是幫小孩開證券戶、銀行戶,透過這方式投入資金操作。這個好處是,日後直接給子女帳號就可以,不用有什麼贈與的問題,畢竟就算真的查,也在每年贈與的額度內。而在給子女帳號前,其實也無法動用,所以也避開亂花的問題。 小孩
關於子女教育要知道的事情 子女教育要先知道各階段支出 學齡前: 物品(衣服、鞋子、嬰兒車、奶嘴、奶瓶、襪子、嬰兒床)、耗材(尿布)、飲食(奶粉、副食品)、托育(保母費)、保險、醫療、教育(學費、課後留園、才藝) 小學:飲食、保險、醫療、教育(學費、才藝、安親)、娛樂(小人國...) 中學:飲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放手,不放養:離家出走、不想上學也可以?用準大人的視角一起生活,讀懂他們不說、不問、不談的心裡話 作者從實務經驗得到的心得,提出以VSAI來建構解析孩子成長獨立的過程。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