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信仰的萌芽:李秋元(細狗)的傳奇與信仰傳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台灣內埔的客家庄,有一位被稱為「細狗」的李秋元,他的故事不僅是個人信仰的歷程,更是信仰如何改變命運並傳承下去的縮影。李秋元的生命經歷,見證了信仰力量如何在貧困與迫害中點亮希望,並成為一個信仰家族的典範。

貧困中遇見福音

李秋元出生在東片村的一個小作農家,家境貧寒,生活艱難。為了養家,他不得不外出工作,其中在杜君英庄的糖廠擔任傭工,成為他信仰旅程的起點。在糖廠裡,李秋元認識了來自福佬的基督徒廠東及來訪傳福音的「紅毛人」。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李秋元聽聞福音並接受了基督信仰,成為一名基督徒。1872年,他開始參與杜君英設教的福音工作,踏上了信仰的道路。

信仰的試煉與堅守

李秋元的信仰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當他在信仰的引領下辭去福德會的管理職位時,當地鄉親的反應並不友好。鄉人們對他進行言語攻擊,甚至有暴力威脅,對他的信仰提出強烈質疑。有些人甚至唆使業主收回他家租用的耕地,令家中的生活困苦。當時,李秋元一家有時只能依靠簡單的食物,如以粗石磨成雞腿狀的食物來充飢。面對這些困難,李秋元依然堅守信仰,未曾放棄。

上帝奇妙的作為

儘管面臨重重困難,李秋元的信仰堅持最終迎來了上帝的祝福。一日,糖廠的廠東注意到李秋元長子聰慧過人,遂願意借出三百銀元,幫助他開設糖廠。李秋元利用這筆資金,於景興村創立了糖廠,並在三年內還清了借款。隨著事業的穩定,他又在隘寮外開設了另一家糖廠,生意興隆。

更加神奇的是,李秋元在東片村購置的土地,曾因洪水而被淹沒,但水退後,這片土地反而增生了五、六寸肥沃的泥土,變成了良田。這塊土地的收成年年增長,不需施肥,每次收割都超過往年。同時,曾經想藉由打樁將其土地淹沒的鄉人,反而自食惡果,他們的土地被洪水沖毀。

信仰的傳承與影響

李秋元的信仰故事不僅是他個人的經歷,更深刻地影響了他的家族。他經常教導子女:「當我貧窮受逼害時,上帝為我開路,假使當時沒有信主,也沒有人幫忙開設糖廠把握時機,便沒有今天的成就,上帝是應該敬畏的,願您們不可離開上帝。」李秋元的子女尊重並遵從父親的教誨,繼續堅守信仰,並從上帝的恩典中獲得祝福。

李秋元的後代在教會中也擔任了重要角色。許多後輩成為了教會的長老、牧師及傳道者等職位,繼續在教會服事。他的曾孫李喜祥,曾擔任內埔鄉長及教會長老,並撰寫了「巴克禮博士二崙蒙難碑記」,見證了信仰的力量和延續。

觀點與啟示

在 19 世紀末的台灣,基督教在客家地區的傳播並不容易,李秋元的故事展現了早期客家基督徒在面對社會壓力與貧困時,如何堅守信仰並將其傳承下去。他的故事也是早期台灣基督徒信仰歷程的一個縮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教和文化背景。

在李秋元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如何在貧困與迫害中依然保持堅定的信仰,並經歷了事業的興旺和土地的奇蹟。他的一生不僅是信仰的見證,也是信仰傳承的典範,顯示了信仰如何在一個家族中延續並影響後人。



參考資料

  1. 賴永祥(1999)。《教會史話第五輯:431 內埔李細狗的傳奇》。取自:http://www.laijohn.com/book5/431.htm
  2. 賴永祥(1999)。《教會史話第五輯:432 繼承李秋元的信仰》。取自:http://www.laijohn.com/book5/432.htm
avatar-img
5會員
17內容數
風翦樹,生長在強風中的屏東大地,象徵堅韌與不屈。它在困境中彎曲生長,展現生命的力量。對基督徒而言,這是信仰的象徵,提醒我們依靠神,無論風雨如何,都能在逆境中成長。風翦樹也與屏東土地緊密相連,代表我們與自然、文化的和諧共生,將神的愛與祝福傳遞給這片土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翦之間 的其他內容
莊婉茜牧師於2025年2月2日的光合教會主日聚會中,以創世記為基礎,講述了關於神創造、聖靈引導、以及在神愛中尋求安息的道理。講道中穿插了小女孩聲音的故事、千慧姊妹和她孩子的例子,以及律師喪子後尋求心靈平靜的故事,闡述了即使在混亂和痛苦中,也能在神裡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當朋友向我們訴苦時,我們往往直覺地給予建議,認為這就是幫助。然而,心理學家杰拉德·伊根(Gerard Egan)在《助人技巧》(The Skilled Helper)中指出,真正的幫助並非提供現成答案,而是陪伴對方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
2024年12月1日,光合教會舉行主日講道,講道題目為「認識神與被神認識」,由黃國瑞牧師與張瑋牧師主講,深入剖析認識神的核心意涵,強調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並提醒信徒預備自己迎接神的來臨。
在 2024 年 12 月 14 日的光合教會主日聚會的講題「我們是玩真的」,莊婉茜牧師以《以弗所書》一章 15-23 節為基礎,分享了教會在上帝永恆旨意中的角色。她強調,信仰不只是表面的認識,而是一種深入、親密的「真知道」,鼓勵會眾在信仰中不斷追求更深的理解。
在2025年1月26日的光合教會主日崇拜中,林銘敬牧師以「勝過生命的挑戰」為題,帶領會眾進入一場深刻的信仰反思。他透過聖經中的大衛故事,探討人如何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並以生命見證上帝的恩典。
杜君英教會的歷史,不僅是一段信仰的發展史,更是一個多元族群交織的故事。自1872年創立以來,教會在不同族群的共同參與下,逐步發展並面對各種挑戰。從福佬人、客家人到平埔族,這些族群的融合與互動,不僅形塑了教會的信仰實踐,也深刻影響了其社會功能與發展軌跡。
莊婉茜牧師於2025年2月2日的光合教會主日聚會中,以創世記為基礎,講述了關於神創造、聖靈引導、以及在神愛中尋求安息的道理。講道中穿插了小女孩聲音的故事、千慧姊妹和她孩子的例子,以及律師喪子後尋求心靈平靜的故事,闡述了即使在混亂和痛苦中,也能在神裡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當朋友向我們訴苦時,我們往往直覺地給予建議,認為這就是幫助。然而,心理學家杰拉德·伊根(Gerard Egan)在《助人技巧》(The Skilled Helper)中指出,真正的幫助並非提供現成答案,而是陪伴對方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
2024年12月1日,光合教會舉行主日講道,講道題目為「認識神與被神認識」,由黃國瑞牧師與張瑋牧師主講,深入剖析認識神的核心意涵,強調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並提醒信徒預備自己迎接神的來臨。
在 2024 年 12 月 14 日的光合教會主日聚會的講題「我們是玩真的」,莊婉茜牧師以《以弗所書》一章 15-23 節為基礎,分享了教會在上帝永恆旨意中的角色。她強調,信仰不只是表面的認識,而是一種深入、親密的「真知道」,鼓勵會眾在信仰中不斷追求更深的理解。
在2025年1月26日的光合教會主日崇拜中,林銘敬牧師以「勝過生命的挑戰」為題,帶領會眾進入一場深刻的信仰反思。他透過聖經中的大衛故事,探討人如何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並以生命見證上帝的恩典。
杜君英教會的歷史,不僅是一段信仰的發展史,更是一個多元族群交織的故事。自1872年創立以來,教會在不同族群的共同參與下,逐步發展並面對各種挑戰。從福佬人、客家人到平埔族,這些族群的融合與互動,不僅形塑了教會的信仰實踐,也深刻影響了其社會功能與發展軌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無意間接觸了「意公子」這個頻道,在柔和平靜的氛圍,徐徐道出偉人的故事,思想,經歷,困境與喜悅。在如此宏大的逆境裡,古人能面對,我也要能。
Thumbnail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我一直不喜歡造神運動,可是媒體喜歡這一套,只要一個人紅了,就開始選擇性地為他造神,什麼樣善良、溫馨的事蹟都會出現在他身上,也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假的,還好我很早就看清這一切。 這一切都應該感謝國小的畢業獎品,那時我領的是縣長獎,得到了一套革命偉人的傳記,裡面講到的民國偉人或黃花崗烈士幾乎無一例外,從小
每個人出生時,運氣各有不同,有的是投胎富貴之家,有的是窮苦人家。比如說,藍優羊出生於小康家庭,但從小求學順遂,一路過五關斬六將,考上一流大學,拿到博士,甚至得到夢想的職位。他目前任職於台沙經濟綜合研究院,沒幾年,高升研究員。根據他祖父的轉述,優羊出生當天,延請助產士來接生,身後竟然跟隨著一位挑著
Thumbnail
若能以「牛馬」精神服務大衆,必為大衆尊敬; 若能以「龍象」姿態成就事業,必為社會中堅。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水良講述了他的人生故事,以星宿與運勢為背景,細緻描繪了生平中的吉凶起伏。他分享了家庭背景、學業經歷、事業掙扎、感情歷程,並交織其中的佛法與思想探討。 當佛讀到水良之後,這不是第一次他們了解新人類了。佛法的依據,當然要有新的詮釋方法了,憑什麼?就憑我是水良?不是!就憑他們是佛。佛
Thumbnail
這是一趟佈滿無業各國人馬,以及富爸的朝聖之路。有錢人跟你想的真的不一樣!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無意間接觸了「意公子」這個頻道,在柔和平靜的氛圍,徐徐道出偉人的故事,思想,經歷,困境與喜悅。在如此宏大的逆境裡,古人能面對,我也要能。
Thumbnail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我一直不喜歡造神運動,可是媒體喜歡這一套,只要一個人紅了,就開始選擇性地為他造神,什麼樣善良、溫馨的事蹟都會出現在他身上,也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假的,還好我很早就看清這一切。 這一切都應該感謝國小的畢業獎品,那時我領的是縣長獎,得到了一套革命偉人的傳記,裡面講到的民國偉人或黃花崗烈士幾乎無一例外,從小
每個人出生時,運氣各有不同,有的是投胎富貴之家,有的是窮苦人家。比如說,藍優羊出生於小康家庭,但從小求學順遂,一路過五關斬六將,考上一流大學,拿到博士,甚至得到夢想的職位。他目前任職於台沙經濟綜合研究院,沒幾年,高升研究員。根據他祖父的轉述,優羊出生當天,延請助產士來接生,身後竟然跟隨著一位挑著
Thumbnail
若能以「牛馬」精神服務大衆,必為大衆尊敬; 若能以「龍象」姿態成就事業,必為社會中堅。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水良講述了他的人生故事,以星宿與運勢為背景,細緻描繪了生平中的吉凶起伏。他分享了家庭背景、學業經歷、事業掙扎、感情歷程,並交織其中的佛法與思想探討。 當佛讀到水良之後,這不是第一次他們了解新人類了。佛法的依據,當然要有新的詮釋方法了,憑什麼?就憑我是水良?不是!就憑他們是佛。佛
Thumbnail
這是一趟佈滿無業各國人馬,以及富爸的朝聖之路。有錢人跟你想的真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