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S 流感猝逝警世!成人預防保健必看:114 年免費健檢下修至 30 歲|小蹭話題 #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S流感猝逝警世!成人預防保健必看:114 年免費健檢下修至 30 歲|小蹭話題 #4

大S流感猝逝警世!成人預防保健必看:114 年免費健檢下修至 30 歲|小蹭話題 #4


2025 年新春大事莫過於 大 S 流感猝逝 的消息,不僅震驚各界,同時也引發大眾對於流感的討論及關注,也讓大眾再次意識到健康管理與預防醫學的重要性。


日本入冬以來流感疫情大爆發,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 1 月 31 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從 2024 年 9 月起至 2025 年 1 月,累積患者人數已經突破 952.3  萬人大關。

知名藝人 大S 徐熙媛 就是在今年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發病後短短 5 天即猝逝於日本,享年 48 歲。


疾管署表示,通常 65 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慢性病患者等,都會是流感重症高危險群。其中,慢性病中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在重症案例中佔的比例較高。

大S 現年 48 歲的年紀並不高,然而,因曾患有癲癇症狀、險些命喪手術台的病史,也會是高感染風險的族群。


流感併發嚴重肺炎的情況,可能引發呼吸衰竭、心臟衰竭等併發症。

各界醫師提醒,若流感併發肺炎等嚴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症狀。一旦有出高燒不退、意識不清,都需要立即就醫治療。



台灣流感速訊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每週都會網站上更新疫情的監測數據和報告。
台灣流感速訊資料庫也可以查詢到歷年的疫情狀況。

以 2025 年第 3 週週報為例 (2025/1/12 – 2025/1/18):
近期流感疫情呈上升趨勢,以感染 A 型 H1N1 為主。
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
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上升。
本季流感累計 525 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 107 例死亡。


現在政府資料都有公開流感疫情的現況,國民健康署也呼籲民眾對疫情勿過度恐懼。

除了疫情期間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之外,更應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的情形。


「定期健康檢查」就是維護健康的最佳防線,透過定期篩檢,我們能及早發現身體潛在問題,及時採取適當的預防或治療措施,避免小病演變成大病。

許多慢性病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若能透過健檢及早掌握健康數據,就能調整生活習慣,降低健康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讓自己與家人更安心!

政府推出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已經行之有年,自 114 年開始,新制更將免費健檢擴大服務至 30 歲民眾!




預防勝於治療,善用政府免費健檢資源!


台灣政府為提升國民健康,提供多項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讓符合條件的民眾能夠免費健檢,及早發現潛在健康風險。服務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


誰可以參加免費健檢?



  1. 30 歲以上未滿 40 歲:每五年可享有一次免費成人健康檢查。
  2. 40 歲至 64 歲的民眾:每三年可享有一次免費成人健康檢查。
  3. 65 歲以上長者:每年可進行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4. 55 歲以上原住民:每年可進行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5. 罹患小兒麻痺,且年齡在 35 歲以上者:每年可進行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如何申請「成人預防保健健檢」?


民眾可憑健保卡至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檢查,檢查過程簡單且無需額外支付費用。

透過這些健檢,能及早發現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等風險。



全國健保特約醫療機構查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推出的線上查詢功能網站,
可以根據縣市別查詢:兒童預防保健、成人預防保健、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
孕婦產檢、兒童牙齒預防保健、婦女乳房檢查、口腔黏膜檢查、
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的相關醫療院所。


「成人預防保健健檢」有哪些項目?


政府提供的免費健檢包含以下內容:


  1. 基本資料:問卷(疾病史、家族史、服藥史、健康行為、憂鬱檢測等)
  2. 身體檢查:一般理學檢查、身高、體重、 血壓、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
  3. 實驗室檢查:
    (1) 尿液檢查: 蛋白質
    (2) 腎絲球過濾率(eGFR)計算
    (3) 血液生化檢查:
    GOT、GPT、肌酸酐、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尿酸。
    (4) B 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 C 型肝炎抗體(anti-HCV):
    45 歲至 79 歲(原住民 40 歲至 79 歲),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 1 次檢查。
  4. 健康諮詢:
    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含 150 分鐘/每週)、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含我的健康餐盤)、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腎病識能衛教指導。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建立健康習慣,降低疾病風險!!


除了定期健檢,日常健康管理亦不可忽視。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與接種疫苗,能有效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與慢性病風險。


大S的流感住院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身體健康無法忽視,預防醫學才是長久之計。

政府提供的免費健檢服務是一項很珍貴的資源!也很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善加利用,為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

現在就預約健檢,掌握健康主導權,讓生活更安心無憂!


Hey, Suppork!正在努力整理幾年來擔任政府補助顧問的工作心得,製作好懂的圖文祕笈,讓你了解「政府補助」的方方面面,前面、後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有任何疑問也歡迎在我們的臉書私訊留言給我們唷!



Suppork 是一款真人翻譯政府補助資訊和實戰教學計畫書撰寫的線上助理服務。 此服務使用流暢好理解的白話文書寫技術,讓使用者可以輕鬆讀懂政府補助規章,以及字面外的未竟之言。 從各種補助相關資訊、觀點,到申請政府補助小撇步,所有你會用上的工具都尬你攢便便。 現在就追蹤 Hey, Suppork!呼叫政府補助線上助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蛇年大吉 #過年旅遊 新年到~蛇來蛇去蛇去哪!當然是蛇去玩呀~ 最新的 2025 旅遊補助也開跑了~!快安排出國渡假吧!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從 113 年就開始了「出國登錄月月抽」抽獎活動! 為鼓勵民眾多加利用「出國登錄」服務,每個月都會抽出「最高5000元的購物禮金」!
2024 年 11 月 24 日,中華隊在東京巨蛋奪下世界棒球 12 強賽冠軍,創下歷史性里程碑。此次奪冠不僅贏得榮耀,也帶來台灣體壇創紀錄的 3 億台幣獎金。本篇文章將帶讀者了解本次中華隊奪冠的 4 大獎金來源,並簡介目前政府制定的體育賽事獎金制度。 
2024.10.31 超級強颱康芮颱風籠罩全台灣!你家的屋頂、地板還好嗎?對於颱風帶來的災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損失呢?本篇文章將提出當讀者遇到颱風災害時,可以採取的 3 步驟 SOP 與可以申請的 3 種補助類型,並整理目前全台各政府單位公告的康芮颱風 & 山陀兒颱風補助政策。
#蛇年大吉 #過年旅遊 新年到~蛇來蛇去蛇去哪!當然是蛇去玩呀~ 最新的 2025 旅遊補助也開跑了~!快安排出國渡假吧!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從 113 年就開始了「出國登錄月月抽」抽獎活動! 為鼓勵民眾多加利用「出國登錄」服務,每個月都會抽出「最高5000元的購物禮金」!
2024 年 11 月 24 日,中華隊在東京巨蛋奪下世界棒球 12 強賽冠軍,創下歷史性里程碑。此次奪冠不僅贏得榮耀,也帶來台灣體壇創紀錄的 3 億台幣獎金。本篇文章將帶讀者了解本次中華隊奪冠的 4 大獎金來源,並簡介目前政府制定的體育賽事獎金制度。 
2024.10.31 超級強颱康芮颱風籠罩全台灣!你家的屋頂、地板還好嗎?對於颱風帶來的災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損失呢?本篇文章將提出當讀者遇到颱風災害時,可以採取的 3 步驟 SOP 與可以申請的 3 種補助類型,並整理目前全台各政府單位公告的康芮颱風 & 山陀兒颱風補助政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我的體質是不容易感冒,可一旦感冒就一發不可收拾那種,且事前通常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就直接從發燒開始,這次確診新冠不外乎也是相同的劇情。
Thumbnail
關於流感/新冠肺炎的到了今年2024年,仍持續的有確診,因為仍有一堆民眾在問這類相關問題,我把去年至今年的流感/新冠肺炎的做成一個FAQ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常遇到的,已及分享經驗的)
這個星期身邊很多朋友都病了,有些是流感,有些是新冠,有些是腸胃不適,各有各的辛苦。儘管大家都不會再像疫情期間如臨大敵,但防範意識實在不宜拋諸腦後,如果家中有長者或幼兒,更要事事小心。
Thumbnail
上個月月中得了A型流感,一直以來對於流感無感的我,嚇著了! 這次中獎的難受程度完全不雅於COVID-19,睡睡睡睡睡,做啥事都提不起勁, 甚至到中後期還有點憂鬱的傾向,想者好像就這樣死去也無所謂。
Thumbnail
隨著新冠疫情的過去,雖仍有少數的情況下仍有持續確診COVID-19,不過就目前確診量,似乎沒有流感來的嚴重。 接著我(護理師)以臨床上的經驗分享一下目前流感的症狀及治療方式、病患的感受。
Thumbnail
近日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持續的出沒,只能說出門在外場所多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有防護,以免又2確.3確診的持續,雖然再次確診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病患)感覺就跟疫苗一樣,頂多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等),但身旁仍有年長的長輩呀!希望不要傳染給長輩,畢竟長輩還會夾雜很多症狀跟慢性病問題,所以我還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有在關注版主文章的格友應該都知道版主是名熱愛運動、生活作息正常(扣除假日熬夜打牌)、飲食還算均衡且不菸不酒的乖寶寶,但版主自認有輕微慮病症,再加上疫情過後,時常被健康資訊轟炸,每天電腦一打開首頁就會跳「年輕藝人OOO罹癌,不到一年離世」、「不菸不酒健康作息也會罹癌,早期發現成功抗癌O年」之類的新聞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我的體質是不容易感冒,可一旦感冒就一發不可收拾那種,且事前通常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就直接從發燒開始,這次確診新冠不外乎也是相同的劇情。
Thumbnail
關於流感/新冠肺炎的到了今年2024年,仍持續的有確診,因為仍有一堆民眾在問這類相關問題,我把去年至今年的流感/新冠肺炎的做成一個FAQ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常遇到的,已及分享經驗的)
這個星期身邊很多朋友都病了,有些是流感,有些是新冠,有些是腸胃不適,各有各的辛苦。儘管大家都不會再像疫情期間如臨大敵,但防範意識實在不宜拋諸腦後,如果家中有長者或幼兒,更要事事小心。
Thumbnail
上個月月中得了A型流感,一直以來對於流感無感的我,嚇著了! 這次中獎的難受程度完全不雅於COVID-19,睡睡睡睡睡,做啥事都提不起勁, 甚至到中後期還有點憂鬱的傾向,想者好像就這樣死去也無所謂。
Thumbnail
隨著新冠疫情的過去,雖仍有少數的情況下仍有持續確診COVID-19,不過就目前確診量,似乎沒有流感來的嚴重。 接著我(護理師)以臨床上的經驗分享一下目前流感的症狀及治療方式、病患的感受。
Thumbnail
近日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持續的出沒,只能說出門在外場所多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有防護,以免又2確.3確診的持續,雖然再次確診的經驗來說(大部分病患)感覺就跟疫苗一樣,頂多呼吸道症狀(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等),但身旁仍有年長的長輩呀!希望不要傳染給長輩,畢竟長輩還會夾雜很多症狀跟慢性病問題,所以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