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主義、法西斯、噪音音樂】:實驗藝術狂人 — Boyd Rice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在長達四十年的職業生涯中,Boyd Rice 是後龐克時代最具爭議和挑釁的地下傳奇,他是虛無主義者、披著狼鉤十字符號的法西斯分子,也是撒旦教會中位階最高的成員之一,除此之外最著名的是他身為知名廠牌 Mute Records 的音樂人身份,以 NON 作為音樂計劃之名,幾乎不接受訪問,也不會特別提及自己的表演日期,甚至為了繼續寫作而取消巡迴演出。

不知何故,Boyd Rice 似乎不需要接受資助來支撐他的創作生涯,也不需要刻意製造話題去騷擾社會,這種孤僻神秘的行事作風與他狂放具爭議的音樂形成強烈對比:

「我的工作就是把創作丟出來,如果有人理解,那很好;如果他們不理解,我也懶得在意,那是他們的問題,與我無關。」

作為噪音音樂的先驅和反主流文化的領軍人物,從 70 年代末至今,他涉足了各種領域,更是首波工業音樂的奠基者之一,涉獵了大量藝術、概念和意識形態領域,其作品至今仍深刻影響著整個地下音樂圈,既啟發也激怒了許多保守派人士:

「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即人生的真理是獨立於信仰之外,真實的事物或狀態不需要被信仰,只有謊言才需要。」
raw-image


但即使你自以為理解 Rice 那些黑暗宣言和 NON 影響深遠的噪音工業計畫,你很可能也只是霧裡看花,當舞台籠罩在陰影與煙霧中,軍國主義色彩的旋律響起之時,Boyd Rice 究竟是誰?是一個單純喜歡挑釁社會的小丑?一個致力於打破常規的挑戰者?還是偽裝成凡人的魔鬼?



《 The Black Album 》 (1977)


raw-image


有人說噪音音樂的起源正是來自於此,Rice 開創了取樣、拼貼藝術、將專輯本體作為藝術物件以及工業音樂的先河,每首曲目都由一至三個取樣循環組成,每次聆聽都會因轉速與唱盤的擺放位置而細微影響音高與節奏,這也證明他從來不是正統的音樂人,而是運用聲音媒材來表達藝術宣言的叛道龐克。




《 Pagan Muzak 》 (1978)


raw-image


適合在黑暗無光的房間中播放,循環再循環,不斷重複的聲音取樣,變得越來越具侵蝕性,濃稠的聲音碎片和無調性噪聲像是緩緩飄散的毒氣逐漸令人窒息。該專輯與《 The Black Album 》有著相當緊密的聯繫,就像是後者更為成熟的版本,使用相同的聲音語彙,但開始顯現出 NON 之後特有的聲音風格。



《 Physical Evidence 》(1982)


raw-image


延續並實現了《 Pagan Muzak 》所開啟的過渡階段,從最初極簡主義的循環聲音逐步演變為之後 NON 所代表的明顯 noise/ambient 風格。最終呈現的是一個處於轉折點上的奇妙實驗性聲音作品,既粗暴又充滿靈性。



《 Blood & Flame 》(1987)


raw-image

這張專輯就是 NON 的支柱,所有經典特徵和元素都在此盛開綻放:聲音循環、具體噪音、更偏環境音樂的傾向,在實驗上展現了無限多樣性,卻保持始終如一的 Boyd Rice 風格:「你越漠不關心,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漠不關心。

整張專輯就像是創世熔岩般流動,我們再次目睹了嬉皮夢想的終結,或是以另一種形式的延續,過往那些象徵和平的鳥鳴與流水聲,如今皆被巨大的轟鳴和咆哮所取代,呼應專輯封面的銜尾蛇,一種永無止境、自我吞噬的貪婪音樂,將我們帶回萬物永恆燃燒的烈焰之中。




《 In the Shadow of the Sword 》(1992)


raw-image


除了收錄經典歌曲〈 Total War 〉之外,也是 NON 最佳入門專輯之一,其聲音風格獨具一格,與過往作品截然不同。雖然主題和基本素材依舊,但音質的處理變得更加壓抑,彷彿試圖賦予這張錄音室專輯一種略帶粗糙的現場感,意外地在過程中達到一種有趣的溫熱聲音效果,與冰冷的軍國工業意象形成了自然對比。




《 God & Beast 》(1997)


raw-image


當《 Blood & Flame 》呈現了 80 年代末噪音音樂的現狀時,《 God & Beast 》則在即將到來的新世紀做了相似的探索,在聲音中增添色澤和細化,賦予這些噪音更多層次的質感,並大幅減少了環境音樂的元素,轉而偏好更具軍事色彩的節奏,經典之作 〈 Total War 〉再次收錄於此,被認為是最終的錄音室定版。

《 God & Beast 》是 Rice 生命中動盪時期的最終表現,無論您的政治立場和哲學信仰為何,這都是一張難以忽視的作品:

「人類既是神,也是野獸。無數世紀以來,人類人格的這兩個層面一直在互相交戰,戰爭導致的傷亡無處不見,卻無處不被認可。然而,在靈魂中卻存在著一處被遺忘已久的地方,在那裡上帝與野獸互相交錯,和我一起去到那裡,見證一個世界的死亡和另一個新世界的誕生。」



《 Easy Listening for the Hard of Hearing 》(1984)


raw-image


Boyd Rice 和 Frank Tovey 的「抽離」作品,呈現出噪音的多種化身。這類噪音遠非即興之作,反而將對細節的精雕細琢作為主要的創作手法。一旦找到那個精心打磨的甜蜜點,便開始大量扭曲,讓聲音在整張專輯的時間裡向聽眾釋放出強烈的訊息。



《 Receive the Flame 》(1999)


raw-image


仍然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噪音作品,每一首曲目都是一件小巧的藝術品。此時的 NON 稍微捨棄了 80 年代的工業噪音,轉向更為純粹的聲音處理,保留了電影配樂般的風格,高度重複和攻擊性的音樂將你拉入另一個世界,創造出新的想法,這種噪音既吸引人卻又令人反感,讓人聽得入迷,就像火一樣,美麗但致命,是奴僕也是主宰,帶來淨化與毀滅。



《 Music, Martinis and Misanthropy 》(1990)


raw-image


一張實驗性極強且帶有憂鬱氛圍的專輯,儘管主題依然陰暗,聆聽體驗卻相當柔和沈浸,Boyd Rice 的風格在這裡顯得更加暮氣沉沉,作品在神秘的音景與 Douglas Pearce 演奏輕柔的吉他聲相互交替,是 Boyd Rice 最具虛無主義色彩但又富有詩意的特殊作品。




《 The Way I Feel 》(2000)


raw-image


專輯未收錄曲目的合輯,對於不熟悉噪音音樂的聽眾來說相對容易入門,這張專輯展現了 Boyd Rice 更加原聲和朗誦詩詞的優雅一面,雖然不是我偏好的風格,但他與 Death in June 的合作品質極高。

「是否我們共同的母親真心希望建立這種弱者拼命追求的平等?若她真的想要公平地分配財產,那她為什麼創造了兩個階級,一個強大,一個弱小?她難道不是在證明,她的計劃是讓一切集中在一方,而另一方一無所有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8會員
254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The Jesus Lizard 由德州龐克/噪音搖滾樂團 Scratch Acid 的部份成員組成,他們將龐克搖滾的豪邁、對實驗噪音的熱愛結合成為一種粗糙原始的嶄新美學,成為 90 年代興起的另類搖滾浪潮中的佼佼者,而今天要介紹的 《 Down 》被普遍是他們中後期簽約主流廠牌前的最後傑作。
Thumbnail
The Jesus Lizard 由德州龐克/噪音搖滾樂團 Scratch Acid 的部份成員組成,他們將龐克搖滾的豪邁、對實驗噪音的熱愛結合成為一種粗糙原始的嶄新美學,成為 90 年代興起的另類搖滾浪潮中的佼佼者,而今天要介紹的 《 Down 》被普遍是他們中後期簽約主流廠牌前的最後傑作。
Thumbnail
縱觀音樂歷史,有些藝術家滿足於中庸之道,為了主流聽眾的商業利益,創作出可口的流行音樂;然而,另一群則勇於挑戰聽眾的接受界限,他們想要震撼和顛覆期望。在當下龐克搖滾已成為陳腔濫調之時,蓋瑞·威爾遜(Gary Wilson)的怪異實驗風格仍無出其右。
Thumbnail
縱觀音樂歷史,有些藝術家滿足於中庸之道,為了主流聽眾的商業利益,創作出可口的流行音樂;然而,另一群則勇於挑戰聽眾的接受界限,他們想要震撼和顛覆期望。在當下龐克搖滾已成為陳腔濫調之時,蓋瑞·威爾遜(Gary Wilson)的怪異實驗風格仍無出其右。
Thumbnail
The Pop Group 在70年代末的英國後龐克樂團中崛起,以其狂野、偏執、暴力和痛苦的音樂而著稱。專輯《Y》融合了牙買加 Dub、放克和自由爵士等元素,充滿前瞻性。在此將帶領各位樂迷深入剖析專輯錄製以及曲目之間的表達,並探討了專輯對當時和後輩樂團的影響,展現樂團在音樂創作和融合方面的革新突破。
Thumbnail
The Pop Group 在70年代末的英國後龐克樂團中崛起,以其狂野、偏執、暴力和痛苦的音樂而著稱。專輯《Y》融合了牙買加 Dub、放克和自由爵士等元素,充滿前瞻性。在此將帶領各位樂迷深入剖析專輯錄製以及曲目之間的表達,並探討了專輯對當時和後輩樂團的影響,展現樂團在音樂創作和融合方面的革新突破。
Thumbnail
1980年,樂團發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四張專輯 《 Remain In Light 》,與前兩張專輯的製作人 Brian Eno 將吉他、合成器、打擊樂器無限量地堆疊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非洲節奏、放克音樂、藝術搖滾和新浪潮的高塔,給人的感覺既細緻曲折,且又極具內涵,在新浪潮才剛成形就率先打破邊界。
Thumbnail
1980年,樂團發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四張專輯 《 Remain In Light 》,與前兩張專輯的製作人 Brian Eno 將吉他、合成器、打擊樂器無限量地堆疊在一起,形成了一座非洲節奏、放克音樂、藝術搖滾和新浪潮的高塔,給人的感覺既細緻曲折,且又極具內涵,在新浪潮才剛成形就率先打破邊界。
Thumbnail
狂熱的實驗主義如同創造了一個萬花筒般的聲音陣列,提煉成五彩繽紛的拼貼畫,至今仍讓人目眩神迷,即使以現代標準來看,Holger Czukay 仍然不可思議地將我們所熟悉的事物給徹底翻轉。
Thumbnail
狂熱的實驗主義如同創造了一個萬花筒般的聲音陣列,提煉成五彩繽紛的拼貼畫,至今仍讓人目眩神迷,即使以現代標準來看,Holger Czukay 仍然不可思議地將我們所熟悉的事物給徹底翻轉。
Thumbnail
創作出偉大藝術的,並不是半神半人,而是不可靠的人類,這些人往往神經質,而是性格不健全。 -阿多諾(Theodor Adorno)
Thumbnail
創作出偉大藝術的,並不是半神半人,而是不可靠的人類,這些人往往神經質,而是性格不健全。 -阿多諾(Theodor Adorno)
Thumbnail
有一個傳奇的團體,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同時享有極高的名譽;乍聽像是一團糟,但是卻能養成讓人喜歡垃圾的品味;引響力跨足迷因、演藝界,連葛萊梅獎歌王Tyler, The Creator跟歌后Björk都被圈粉,他們就是來自加州的實驗饒舌樂團Death Grips。
Thumbnail
有一個傳奇的團體,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同時享有極高的名譽;乍聽像是一團糟,但是卻能養成讓人喜歡垃圾的品味;引響力跨足迷因、演藝界,連葛萊梅獎歌王Tyler, The Creator跟歌后Björk都被圈粉,他們就是來自加州的實驗饒舌樂團Death Grips。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