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 這些文字,寫給你,也寫給曾經的自己
我在 Threads 上,這類文章累積 100 萬次瀏覽、2 萬個愛心,但數字之外,我更在意的是,這些文字是否真正觸動了你。
我曾經也是逃避型人格。
童年時的 PUA、體罰、壓抑,讓我習慣了壓抑情緒、不敢表達,總覺得只要不開口,就不會被傷害。但現實是,這種「保護」反而讓人與世界越來越遠,甚至讓親密關係變得疏離。
如果你和我一樣,曾經選擇逃避,或是正試圖理解一個逃避型人格的伴侶,這篇文章,或許能讓你更看清自己,或更理解對方。
這次,不只是分享,而是一場療癒。
希望這些文字,能幫助你,也幫助過去的我,讓我們都能從過去的枷鎖中走出來,成為更自由、更勇敢的自己。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你為什麼不像以前那麼熱情?」
如果你曾經愛過一個像我這樣的人,
或許你也問過這些問題,卻始終得不到答案。
感情剛開始時,一切都很順利,
我甚至比你還要積極,
是我主動靠近,是我先釋出好感,
是我讓你相信,這段關係值得擁抱。
但當關係進入穩定期,當你開始對未來產生期待,
你會發現,我的態度逐漸轉變,
回應變慢了,熱情減少了,
不像以前那樣主動,甚至開始顯得冷淡。
你困惑,你焦慮,你開始懷疑自己,
但其實,問題不在你,而是在我。
我並非不愛,而是當關係變得越來越親密,我的心裡就開始升起一股難以言喻的不安。
你還記得嗎?
在《當有人對我太好,我反而會不安》裡,我說過:
「我想要被愛,但又怕承受不起你的期待」
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
而是一種深植於內心的本能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