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筆記 | 你沒那麼堅強,只是習慣了偽裝 | 關於迴避型依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迴避型依戀的特徵

有些人會將自己的獨立性視為首要之事,他們習慣自己承擔大部分的事情,並不期待他人的關心,更害怕麻煩他人。他們常常將他人的親近和關心誤解為打擾和控制,他們的情緒感知能力普遍較弱,外在變化和內心情緒的反應往往不同步。他們給人的印象是情緒穩定、獨立且成熟,通常是理性優於感性,因此常常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容易自卑,無法接受自己的缺點,不敢展現脆弱的一面,努力維持表面上的情緒穩定,不失控,並小心地隱藏自己的弱點。他們害怕一旦示弱,就會遭遇更糟糕的結果。這通常與他們的原生家庭環境或成長後的生活環境有較大的關聯。他們將確定關係、結婚等事情視為自由的剝奪,並認為這將帶來額外的責任。


迴避型的五大特點:

  • 自我界線明確:他們的自我界線過於僵化,很少敞開內心,對他人的信任和依賴程度較低。
  • 親密關係的疑慮:他們難以從固定的關係中獲得穩定感,對長期的親密關係存有疑慮,傾向於逃避問題,並對爭吵感到恐懼。
  • 自我價值優先:他們會將自我價值放在情感需求之前。
  • 貶低伴侶以維持心理平衡:他們習慣對伴侶進行負面評價,通過貶低來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並避免欠太多人情債。
  • 獨處優於親密:他們缺乏主動積極的意願和行動力,相比與他人親密,他們更喜歡獨處,並且不擅長進行情感交流。


迴避型依戀的成因

迴避型依戀的成因,主要是與童年時期的經歷有關。迴避型依戀的人,通常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關注,也沒有建立起安全和信任的感覺。

他們可能遭遇過以下的情況:

  • 父母或監護人對他們冷漠、嚴厲、拒絕或虐待,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懷和鼓勵,也沒有回應他們的情感需求。
  • 父母或監護人之間的關係不和諧,經常爭吵、分離或離婚,沒有給予他們一個穩定和溫暖的家庭環境。
  • 父母或監護人過早地離開他們,或者是經常變換照顧他們的人,沒有給予他們一個持續和可靠的依附對象。


這些經歷,讓迴避型依戀的人,形成了一種貧窮的人格,內心並不富足,悲傷時不能被理解,快樂時還被潑冷水。他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不相信別人能夠真心愛他們,所以他們選擇了逃避,而不是面對自己的情感需求。


迴避型依戀的影響

迴避型依戀,對自己和別人都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例如:

  • 會錯過了許多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無法享受到愛與被愛的快樂,也無法獲得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只能孤獨地面對生活的困難和挑戰。
  • 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感到不自信,無法發揮自己的潛力,也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不敢嘗試新的事物和挑戰。
  • 對別人的感受和需求漠不關心,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無法給予別人適當的關懷和尊重,只能與人保持距離,不敢深入交流和分享。
  • 他們會對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例如焦慮、抑鬱、失眠、食慾不振、免疫力下降等,只能用一些不健康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壓力,例如吸煙、喝酒、沉迷網路等。


迴避型和渣的區別

迴避型和渣的人,有時候會讓人混淆,但是其實他們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有以下三點不同:

  • 面對未來,迴避型能避則避,不會給出明確的承諾,也不會主動提出計劃。渣的人則會用甜言蜜語來綁住對方,或者用各種藉口來拖延,或者用分手來威脅對方。
  • 通常不喜歡你付出,不喜歡麻煩欠人情。迴避型的人,不會期待或要求對方為他們做什麼,也不會接受對方的幫助,他們覺得這樣會讓自己虧欠對方,或者讓對方有控制他們的權力。渣的人則會無恥地索取對方的付出,不管是金錢、時間、精力,或者是身體,他們只會想著自己的利益,不會考慮對方的感受。
  • 不會為了喜歡你而主動改變,冷落會從頭到尾。迴避型的人,不會因為對方的要求或建議而改變自己的習慣或行為,他們覺得這樣會失去自己的個性或自由,他們也不會因為對方的不滿或抱怨而感到內疚或悔改,他們會覺得對方是在無理取鬧或干涉他們的生活。渣的人則會用改變來吊住對方的胃口,他們會在對方想要放棄的時候,突然表現出一些好的跡象,讓對方覺得他們有悔意或進步,但是這些都只是表面的,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改變,只是為了繼續利用對方。


迴避型依戀的相處之道

迴避型依戀的人,並不是無可救藥的,只要他們願意改變,並且得到適當的幫助和引導,他們就有可能從迴避型慢慢地走向安全型,成為一個更加開放和自信的人。


可以嘗試的一些方法:

  • 尊重他們的自我界線,不要強迫他們做不想做的事,也不要過度干涉他們的私事,讓他們感覺到你不會威脅他們的自由和獨立。
  • 給予他們一些正面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感覺到你欣賞和尊重他們的能力和價值,也讓他們知道你有信心和他們建立一個穩定和長久的關係。
  • 與他們分享一些你的興趣和喜好,找出一些你們共同的話題和活動,讓他們感覺到你們有共鳴和默契,也讓他們知道你們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 適時地表達你的感受和需求,讓他們了解你的想法和期待,也讓他們知道你不會隱藏或壓抑自己的情緒,也不會因為他們的反應而改變自己的態度
  • 遵循他們的溝通節奏,不要太在乎他們的情感回饋,保持自己的情緒穩定,也不要過度追問或質疑他們的行為和動機,讓他們感覺到你不會給他們太多的壓力或責任。
  • 固定的頻率和方式與他們保持聯繫,讓他們知道你不會消失,也不會突然出現,讓他們感覺到你是一個可靠和穩定的人,也讓他們知道你關心他們的狀況和感受。


總結

迴避型依戀是一種常見的依戀風格,它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和人際關係。迴避型依戀的人,通常是因為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和安全感,所以他們對親密關係產生了恐懼和不信任。他們會選擇逃避,而不是面對自己的情感需求,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關心和支持。這樣的行為模式,會讓他們和別人都感到孤獨和不快樂,也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和潛力。


如果你想要和迴避型依戀的人相處,你需要有一些耐心和技巧,讓他們感覺到你是一個可靠和穩定的人,也是一個平等和包容的人。你需要尊重他們的自我界線,給予他們一些正面的肯定和鼓勵,與他們分享一些你的興趣和喜好,適時地表達你的感受和需求,遵循他們的溝通節奏,以固定的頻率和方式與他們保持聯繫,當他們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先詢問他們是否需要你的支持,當他們表現出親密的舉動時,以一種自然和平和的態度回應他們。這樣,你就有可能讓他們感受到你的真誠和溫暖,也讓他們學會如何去愛和被愛。


迴避型依戀的人,並不是無可救藥的,只要他們願意改變,並且得到適當的幫助和引導,他們就有可能從迴避型慢慢地走向安全型,成為一個更加開放和自信的人。如果你是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或者你身邊有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你可以嘗試用這篇文章中的一些方法,來改善你們的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R Design
20會員
29內容數
試著用文字來了解紀錄這個世界
N&R Design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如何運用《金剛經》智慧於商業及人生,闡述「銘印法則」影響個人感受及行為,並提出具體方法提升自我及團隊效能,最終目標在於如何在紅塵中修行,達到圓滿智慧。
Thumbnail
2025/04/29
如何運用《金剛經》智慧於商業及人生,闡述「銘印法則」影響個人感受及行為,並提出具體方法提升自我及團隊效能,最終目標在於如何在紅塵中修行,達到圓滿智慧。
Thumbnail
2025/04/22
要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贏,從瞭解個性優缺點開始。尋找相對優勢,發掘個人潛力,並以自身血淚史提醒投資風險。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Thumbnail
2025/04/22
要活下來你才有機會贏,從瞭解個性優缺點開始。尋找相對優勢,發掘個人潛力,並以自身血淚史提醒投資風險。文章並非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Thumbnail
2025/04/19
選擇的真相:思想疆域的地圖邊界,探討潛意識與選擇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目標設定、精神校準、能量流動、觀察力提升、語言轉換等方法,提升自我認知,做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19
選擇的真相:思想疆域的地圖邊界,探討潛意識與選擇的關聯,以及如何透過目標設定、精神校準、能量流動、觀察力提升、語言轉換等方法,提升自我認知,做出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異地戀不僅有情感上的孤獨,還可能面臨溝通的挑戰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本文將闡述這些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
Thumbnail
異地戀不僅有情感上的孤獨,還可能面臨溝通的挑戰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本文將闡述這些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困惑與掙扎,尋找真心與依賴的平衡。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需要真心的朋友或家人的支持,但同時也需要學會獨立與自立。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在人際關係中的掙扎與尋找出口的心情。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惑,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困惑與掙扎,尋找真心與依賴的平衡。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需要真心的朋友或家人的支持,但同時也需要學會獨立與自立。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在人際關係中的掙扎與尋找出口的心情。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惑,歡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Thumbnail
有些時候 當依賴症找上門 你會想依賴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Thumbnail
有些時候 當依賴症找上門 你會想依賴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Thumbnail
觀察到不少單身男女,他們身上總有著固執與難以溝通的倔強... 也有很重的自我保護與怕吃虧的反擊性格,而且如此執著性格,沒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對這類型的人來說,好好的廣結善緣更是不太容易... 也許這種不服輸的個性,在職場上順風順水,但在情感上卻是極度匱乏... 在我們生命的旅途中,要
Thumbnail
觀察到不少單身男女,他們身上總有著固執與難以溝通的倔強... 也有很重的自我保護與怕吃虧的反擊性格,而且如此執著性格,沒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對這類型的人來說,好好的廣結善緣更是不太容易... 也許這種不服輸的個性,在職場上順風順水,但在情感上卻是極度匱乏... 在我們生命的旅途中,要
Thumbnail
人終究是寂寞的,所以在你身邊的人請一定要是你喜歡的,也喜歡你的。表裡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和自我批評,讓你活得真實、不需要委屈自己、討好的關係。害怕表達真實是因為沒有建立有效的表達。真實不代表冒犯和不禮貌,直接的回答也可以有溫柔的詮釋。
Thumbnail
人終究是寂寞的,所以在你身邊的人請一定要是你喜歡的,也喜歡你的。表裡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和自我批評,讓你活得真實、不需要委屈自己、討好的關係。害怕表達真實是因為沒有建立有效的表達。真實不代表冒犯和不禮貌,直接的回答也可以有溫柔的詮釋。
Thumbnail
回想過去在曖昧關係裡的自己時常感到恐懼跟不自信,這些恐懼包含了害怕錯過一個人的訊息、害怕對方其實內心有其他人,更害怕無法確立的關係就這樣無止盡的消耗著,腦袋裡的負面小劇場總讓自己疲憊不堪。
Thumbnail
回想過去在曖昧關係裡的自己時常感到恐懼跟不自信,這些恐懼包含了害怕錯過一個人的訊息、害怕對方其實內心有其他人,更害怕無法確立的關係就這樣無止盡的消耗著,腦袋裡的負面小劇場總讓自己疲憊不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