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想和你分享我的迴避型人格》04-當有人對我太好,我反而會不安

林思齊-avatar-img
發佈於極光🪢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

📌 這些文字,寫給你,也寫給曾經的自己


我在 Threads 上,這類文章累積 100 萬次瀏覽、2 萬個愛心,但數字之外,我更在意的是,這些文字是否真正觸動了你。


我曾經也是逃避型人格。


童年時的 PUA、體罰、壓抑,讓我習慣了壓抑情緒、不敢表達,總覺得只要不開口,就不會被傷害。但現實是,這種「保護」反而讓人與世界越來越遠,甚至讓親密關係變得疏離。


如果你和我一樣,曾經選擇逃避,或是正試圖理解一個逃避型人格的伴侶,這篇文章,或許能讓你更看清自己,或更理解對方。


這次,不只是分享,而是一場療癒。


希望這些文字,能幫助你,也幫助過去的我,讓我們都能從過去的枷鎖中走出來,成為更自由、更勇敢的自己。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ig的一封讀者私訊。


她說,她的伴侶總是在她表現出愛意時退縮,當她熱情時,他冷淡,當她放手時,他又靠近。她不明白,為什麼愛一個人,卻像是一場追逐遊戲?


「他明明對我有感情,但每次關係變親密,他就會開始找藉口疏遠。」


這讓我想起自己曾經的掙扎——在愛裡計算、在關係裡拉扯,害怕給予太多,也害怕失去退路。


這篇文章,寫給那些愛上迴避型人格的人,也寫給那些還不確定該如何承受愛的人。因為愛,不應該是一種壓力,而是能讓人安心的自由。

------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你為什麼總是在我對你好的時候,變得冷淡?」

「……我不知道。」


不,我知道。只是這個答案太複雜,複雜到我自己都無法完全理解。


我不是不喜歡被對待得很好,不是不渴望那種毫無保留的愛與關心,而是—當你對我太好,我的內心會感到不安。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心理:

  • 我想要被愛,但又怕承受不起你的期待。
  • 我感動於你的溫柔,但又害怕如果有一天我無法回應同樣的愛,你會不會受傷?
  • 我很珍惜你,但你的愛越多,我反而越有「該不該離開」的想法。


我不是不愛,而是這份愛,對我來說,不只是幸福,還可能是一種壓力。


🖤 你的好,讓我開始害怕自己不夠好


我害怕你的愛,因為它讓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回應。當一個人對我特別好時,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太好了,他真的喜歡我」,而是「這樣下去,我能不能給他一樣的回報?」


  • 如果有一天,我沒有辦法像你愛我那樣去愛你,你會不會失望?
  • 如果我讓你習慣了這種關心,但哪天我無法持續了,你會不會覺得被我欺騙?
  • 如果你對我越來越好,但我卻開始感到壓力,我該怎麼辦?


這些問題,沒有人逼我想,但它們就是會不斷在腦海裡盤旋,

讓我開始懷疑,「這段關係真的適合我嗎?」、「我是不是應該早點抽身,避免最後讓你失望?」


所以,我選擇退縮,選擇冷淡,不是因為不想要你的愛,而是因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擔這份愛的重量。


🖤 你的好,讓我失去了「退出」的餘地


付費解鎖35+文章
本篇內容共 250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極光🪢、凌星|迴避型特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382會員
579內容數
脆上累積超過 「1億」次閱讀、300萬次互動,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思›語室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06
給那些從不討愛,卻一直渴望被愛的人。你不是太敏感,也不是太脆弱。你只是努力學會不再逃,卻還在學習怎麼穩穩接住自己。願這一篇,讓你知道:愛,不必靠壓抑,也不必靠索求,你本來就值得被好好愛著——完整的你,全然的你。
2025/04/06
給那些從不討愛,卻一直渴望被愛的人。你不是太敏感,也不是太脆弱。你只是努力學會不再逃,卻還在學習怎麼穩穩接住自己。願這一篇,讓你知道:愛,不必靠壓抑,也不必靠索求,你本來就值得被好好愛著——完整的你,全然的你。
2025/02/27
曾經,我害怕靠近,以為「不投入就不會受傷」;我習慣退縮,認為愛是一場消耗。但後來我才明白,真正的親密,不是無法逃脫,而是即使可以離開,卻仍然選擇留下。 這篇文章,獻給曾經害怕愛、害怕被愛,卻仍渴望愛的人——願我們都能學會如何安心地待在愛裡。
2025/02/27
曾經,我害怕靠近,以為「不投入就不會受傷」;我習慣退縮,認為愛是一場消耗。但後來我才明白,真正的親密,不是無法逃脫,而是即使可以離開,卻仍然選擇留下。 這篇文章,獻給曾經害怕愛、害怕被愛,卻仍渴望愛的人——願我們都能學會如何安心地待在愛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去愛別人。 因為你也會無法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就像你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
Thumbnail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去愛別人。 因為你也會無法接受別人的不完美,就像你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前幾天在女人迷podcast聽到一段話,明確的揭示了一段關係怎麼樣挖掘出真實的內在自我。 「我原本以為自己是沒什麼情緒的人,直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我才發現自己的快樂可以很極端,悲傷也可以很極端」
Thumbnail
前幾天在女人迷podcast聽到一段話,明確的揭示了一段關係怎麼樣挖掘出真實的內在自我。 「我原本以為自己是沒什麼情緒的人,直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我才發現自己的快樂可以很極端,悲傷也可以很極端」
Thumbnail
是一種迷失,總以為我愛妳或你 對方就必需接受我的要求 期待對方符合期許與要求 而事實上應該是尊重的扶持 愛讓依附要求與需求有一個完美的借口 愛讓人迷失在自我的意識裡 為難著自己與對方 多少年少情懷 多少初萌青春 毀在愛的誓言裡 如果有一天 喪失愛的能力 並不是不愛了 是成熟
Thumbnail
是一種迷失,總以為我愛妳或你 對方就必需接受我的要求 期待對方符合期許與要求 而事實上應該是尊重的扶持 愛讓依附要求與需求有一個完美的借口 愛讓人迷失在自我的意識裡 為難著自己與對方 多少年少情懷 多少初萌青春 毀在愛的誓言裡 如果有一天 喪失愛的能力 並不是不愛了 是成熟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最近常會想 「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 或是 不配擁有愛情」
Thumbnail
最近常會想 「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 或是 不配擁有愛情」
Thumbnail
愛自己,是有層次的,是會挫折的,是需要勇敢的,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磨合,然後碰到,那個卡點,是願意,是我願意嘗試看看,我願意勇敢看看,我願意呼吸,我願意放手,我願意面對,我願意承擔,我願意承認,我願意請求,我願意痛,我願意穿越幻象,進入真實,我願意碎裂而完整,我願意讓愛與信任臨在與此時此刻
Thumbnail
愛自己,是有層次的,是會挫折的,是需要勇敢的,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磨合,然後碰到,那個卡點,是願意,是我願意嘗試看看,我願意勇敢看看,我願意呼吸,我願意放手,我願意面對,我願意承擔,我願意承認,我願意請求,我願意痛,我願意穿越幻象,進入真實,我願意碎裂而完整,我願意讓愛與信任臨在與此時此刻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需要是一種索求;需要並不是愛 愛是給予,是一種付出 你願意給自己,你需要的情感支持嗎?
Thumbnail
需要是一種索求;需要並不是愛 愛是給予,是一種付出 你願意給自己,你需要的情感支持嗎?
Thumbnail
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愛,很多人卻無法體驗到愛。那些來自過去、充滿罪惡感的恐懼,阻礙了我們在當下給予並接受愛。我們不可能同時感受到恐懼與愛。
Thumbnail
儘管每個人都想要愛,很多人卻無法體驗到愛。那些來自過去、充滿罪惡感的恐懼,阻礙了我們在當下給予並接受愛。我們不可能同時感受到恐懼與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