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日記丨真道教會-主日聚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大學時期走入教會7年受洗成為神兒女3年多,感謝主,在母會被很好的建造、牧養、扶持,也有很好的肢體關係,一起參與各樣的服事。但在今年初起心動念,和牧者交通之後,決定挑選幾個週末,去到其他幾個一直覺得不錯的雙北市教會「體驗主日崇拜」,其中有包含幾間較為年輕化的教會、有幾間明白走在真理上的教會、也有幾間是母會的友好教會。第一週,去到了在西門的「真道教會」,沒想到領受的比預期的更多,也就順勢把感受紀錄下來。

  • 聚會氛圍:感覺參加的這堂人數不多,不知道是補班日的關係,還是真道的人數本來就不多。年輕人大概有7成,可能各堂主日有分族群經營。整體來說大家都蠻專心在敬拜神與聽道,也很愛聽牧師的故事哈哈,只是沒有像母會會積極回應台上「Amen」的氛圍。
  • 講道方式:與之前廖文華牧師來母會講道的方式類似,會先透過小故事帶入,引人入勝,讓人置身情景中,更能吸收信息,會覺得信息跟自己有關,這堂信息長度高達1小時。我覺得這不僅是信息分享的好方式,也是各種演講的好範本!另外,今天的道跟活動報告真的比較少講到「建立教會」這類,都是圍繞在「個人屬靈生命」的議題,我蠻喜歡!
  • 信息內容:今天分享內室的禱告、禁食禱告的大能,用多節經文串接分享內室禱告,牧師藉由求學時期與朋友的關係、目前與妻子的關係⋯⋯等揭幕,鼓勵大家回到個人經營與神更親密的關係,那是一種渴慕,不是一種教條。不要只是在聚會中、在服事中向神禱告,是要在自己的內室禱告尋求,內室禱告會有大能發生、會帶下死裡復活、會有健康的關係,透過禁食的禱告,也會更多領受神。
  • 敬拜與回應:他們年輕人的敬拜跟禱告好冷靜,害我也不敢太激動哈哈 (?),但是屬靈氛圍是好的,回應有層次,一樣有把人呼召去台前,但好像比較沒有一一按首。
  • 教會的接待:留名卡、喜樂的打招呼,都提醒我以後擔任回到母會擔任招待要更加和藹,用心及微笑接待每一個新舊朋友,一個好的招待絕對可以讓人對神敞開心!也有特別被一位看起來是青少年輔導的姊妹為我禱告「歡迎回家」XD,感謝他的禱告,非常有趣,也提醒我未來更要作一個勇敢用愛心跟信心接待新朋友的主人,總論,真道教會很棒的招待與歡迎,讓我重新反思要如何作一個教會的主人、好好的接待客旅。
raw-image


avatar-img
3會員
20內容數
電影、影集、電視劇、動畫簡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法蘭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公民團體/NGO以倡議議題為核心,採用不同方式在社會各階層努力擴張影響力,常需要與相關夥伴團體合縱連橫,但同時也須在競爭激烈的權力競技場中,找到存續下去的運作模式。作為一個曾擔任組織結盟20週年大活動的主責,分享一點學習與看見。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本文介紹了研討會所需的媒體器材、其他器材和工作人員用器材,幫助你快速建立研討會器材SOP。
籌備一場百人級別的研討會需要注意哪20個細節?本篇將詳細介紹從會議主題、時間、地點、議程、講者、餐飲資訊、宣傳預備到會後結案等籌備過程中需要留意的重要細節。
NGO記者會是提升組織知名度和推動議題的有效方式,但需要精心規劃。本文列出NGO記者會的十大要點,包括主題設定、人員安排、流程規劃、時間地點選擇、籌備工作、會前準備、分工協作和結束後的工作。閱讀本文,讓您的NGO記者會事半功倍!
公民團體/NGO以倡議議題為核心,採用不同方式在社會各階層努力擴張影響力,常需要與相關夥伴團體合縱連橫,但同時也須在競爭激烈的權力競技場中,找到存續下去的運作模式。作為一個曾擔任組織結盟20週年大活動的主責,分享一點學習與看見。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本文介紹了研討會所需的媒體器材、其他器材和工作人員用器材,幫助你快速建立研討會器材SOP。
籌備一場百人級別的研討會需要注意哪20個細節?本篇將詳細介紹從會議主題、時間、地點、議程、講者、餐飲資訊、宣傳預備到會後結案等籌備過程中需要留意的重要細節。
NGO記者會是提升組織知名度和推動議題的有效方式,但需要精心規劃。本文列出NGO記者會的十大要點,包括主題設定、人員安排、流程規劃、時間地點選擇、籌備工作、會前準備、分工協作和結束後的工作。閱讀本文,讓您的NGO記者會事半功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注:如不能接受宗教故事的可以略過本篇,因個人認為所有都是人的經歷,應不分宗教信仰,本人廣為接受,所以特別紀錄,如不能認同可以略過唷!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Thumbnail
單身營會-見證·黃毓雯姊妹 我是在2012年六月二十四日受洗的,在受洗八年左右的時間,我都盡力地扮演一個好基督徒,所有能服事的事,我都會服事。在營會期間我經常覺得很有共鳴,當少軒哥講到,他如何將一個好基督徒的標準,套用在自己身上的時侯,在他身上所有的掙扎,我都同樣有過。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約莫九年前,在住家附近遇見了國小同學,當時萬事不順的我,聽了他的建議,去尋找宗教的慰藉,沒幾天我就跟他到了,他口中所說的,很厲害的精舍, 我一進門,看到一張很大的照片,當下反應就是我被騙了,完全沒有他們說的心安心定,更沒有什麼神奇的幻象,我只有想著怎麼脫身。 精舍裡的信徒,每個都掛著笑容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至從我大學開始,因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只相信祂若保佑我,我就相信祂,故像去教會、廟宇,甚至神祕宗教,都會去參一腳,看看裡面運作是什麼狀況,而下面的故事,是一個友人非常認真的告訴我這些話,讓後來的我,也因為這些話改變了我後面拜拜的狀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注:如不能接受宗教故事的可以略過本篇,因個人認為所有都是人的經歷,應不分宗教信仰,本人廣為接受,所以特別紀錄,如不能認同可以略過唷!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Thumbnail
單身營會-見證·黃毓雯姊妹 我是在2012年六月二十四日受洗的,在受洗八年左右的時間,我都盡力地扮演一個好基督徒,所有能服事的事,我都會服事。在營會期間我經常覺得很有共鳴,當少軒哥講到,他如何將一個好基督徒的標準,套用在自己身上的時侯,在他身上所有的掙扎,我都同樣有過。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約莫九年前,在住家附近遇見了國小同學,當時萬事不順的我,聽了他的建議,去尋找宗教的慰藉,沒幾天我就跟他到了,他口中所說的,很厲害的精舍, 我一進門,看到一張很大的照片,當下反應就是我被騙了,完全沒有他們說的心安心定,更沒有什麼神奇的幻象,我只有想著怎麼脫身。 精舍裡的信徒,每個都掛著笑容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至從我大學開始,因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只相信祂若保佑我,我就相信祂,故像去教會、廟宇,甚至神祕宗教,都會去參一腳,看看裡面運作是什麼狀況,而下面的故事,是一個友人非常認真的告訴我這些話,讓後來的我,也因為這些話改變了我後面拜拜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