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藍色是普世的愛,人們沐浴其中──是《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上世紀末知名同志導演德瑞克.賈曼(Derek Jarman)的著作《色度》(Chroma),其中一篇章〈進入藍色〉(Into the Blue)是這樣書寫「藍色」的:

藍色在我眼中閃爍。
藍色的麗蠅嗡嗡叫著
懶惰的時光
天藍色的蝴蝶
在矢車菊上翩然起舞
在藍色熱氣的溫暖中迷失
唱著藍調
安靜而緩慢
我心中的藍
我夢中的藍
緩慢的藍色之愛
在飛雁草的日子。
藍色是普世的愛,人們沐浴其中──是人間天堂。

〈進入藍色〉的文字,有一大部分成為了賈曼最後一部電影《藍》(Blue, 1993)的腳本。在他受愛滋病所苦,進入人生尾端後,藍色在賈曼持續創作的文字與影像作品中,成為憂鬱的汪洋,成為失效的度量,最後落入寂靜,成為生命的寒霜。

藍色是生死間的冥冥之河,是他躺進時間裡,溶進光,真正與生命本質共舞的色度。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而在《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La vie d'Adèle, 2013)裡,藍色又來到另一種精神跨度:成為繆思與靈光,成為愛的創生與幻滅,成為激情與慾望──這些愛情感官的疊合,在阿黛兒與艾瑪之間不斷流淌,融化,再凝結,最後重生成愛情本質的純粹存有樣貌。

電影講述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十五歲的主角阿黛兒(Adéle)正值愛情萌芽的年紀,原本與一般同年齡的女孩無異,和男孩們交往、談戀愛,直到有一天,她遇見染著一頭藍色短髮的女孩艾瑪(Emma),一切開始變得不一樣。愛神突然降臨,阿黛兒和艾瑪快速地進入熱戀,感受前所未有的肉體與心靈歡愉。但同時,面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意識與體現,阿黛兒的搖擺不定對比艾瑪的穩定自信,也替這段關係埋下了衝突別離的種子。

當年,這部由漫畫改編的愛情電影甫推出即造成巨大的轟動。引起討論的,不啻是延伸原著漫畫對於百合之戀的描繪,更多的是電影中出現多次,且長度不短的性愛場景,是否淪為「男性凝視」的爭議。

導演阿布戴・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讓女體多次在畫面中交纏,是否美化了性愛場景、服膺於他者的想像/凝視?確實值得深究。關於男性他者在女性空間內將女性客體化,以滿足男性導演/觀眾視角的慾望想像,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早於著作《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中對此進行批判論述,到了當今社會,我們也需要持續有意識地進行除魅。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回到電影中的愛情,並不如性愛場景充滿幻想泡泡,觀眾反而能在阿黛兒和艾瑪的眼神之間,看見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女性情感動能。

在原著漫畫中,是以可蕾(即電影中的阿黛兒)之死,倒敘回記憶中那段煙火般短暫盛放的愛情;電影則將此改編為一段戀人的相遇、熱戀以至離開的起承轉合。不論漫畫或電影如何編寫、調度這段戀人的走向,都可以看出就算她們身處於無法接受「同性戀愛」的社會氛圍,面對絕對、直接的原始慾望,二人仍以身體驗證,心靈相撫,共創造一次又一次絢爛的煙花。

那是極美的,無關性別。每一次眼神交會,就像是以對方為世界中心,創造了一整座宇宙那樣的美。在愛情裡,愛人眼神總有無限空間,如稜鏡般投射出慾望,佔有,愛撫,以及希望。在那個流動又永恆凝止的再創生空間裡,感受如神祇靈光的沐浴,愛人與被愛之人將永存於此,凝結在愛情概念的想像中,獲得永生。我們謳歌愛情,如我們對它遞出的金蘋果,象徵兩副靈魂共舞時才能感受到的極致的美,極致的想像,以及絕對的感性。

如果說這份愛的靈光在電影中被具現化,那麼賦予愛力量的阿黛兒和艾瑪,則消融了看與被看的差異,消融性/別使其流動,讓她們主動成為生命的敘事者,將自己從現實生活中剝除,飛越進虛實交融的藍色第三空間,試圖長居於此。

愛情似有了色彩形體,其有力量。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但現實是,除了愛情的理想,懷藏在其間許多繁複交織的感官體驗,才是愛的本質。法文原文片名「阿黛兒的生活」正賦予這段天藍色的,靛藍色的,鈷藍色的愛情,從天堂重新降落於真實生活的可能。阿黛兒從在學校和男孩約會,到認識艾瑪與她相戀,除了體認到何為真正的愛情,並透過她看見世間美好外,更需要的是如何「保有自我」地生活。

藍色可以是任何事物。在相愛時,藍色是艾瑪頭髮的顏色,是和愛人共枕於草地上穿的藍色上衣,也是月光照在彼此胴體上的波光粼粼。爭吵時,是陰天的室外鬱鬱藍藍,她蜷縮在教室一隅哭泣的顏色──藍色是愛情的顏色,但當我們的雙眼將所有色彩體認成愛情好的壞的模樣,自我又該定位何處?

當在顏色裡找不到自我,這段關係註定失衡。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電影後半,感覺受到艾瑪冷落的阿黛兒,和一位男性友人接吻,最後導致與戀人關係破裂。她在分手之際哭著說:「對不起,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這樣做。」

在一片使她衝動,讓她愛,最後剩下迷茫的藍色裡,她迷失方向,不知身在何處,因此需要透過與其他人肢體接觸,藉由感官刺激來照見自己。藍色這時變成了另一種模樣,不再是神秘的愛情魔法,而是漸漸被揉製成另一種形體。它冷漠,暴力,堅硬。面對龐大的藍色怪獸,她才意識到關係失去了平衡,而她即將墜落。

深深墜落,她的身軀掉進藍色大海,並以眼淚創造另一個,人類所能創造的最小的藍色海洋。

愛情至此,在極樂的激情後,是極致的悲傷,然後才會慢慢收束。電影裡的阿黛兒,離開和艾瑪共創的愛情空間後,在末尾來到了艾瑪與新女友的另一個愛情空間。就像無法銜接上的拼圖一角,知道有什麼已經錯置,再也不一樣,而那個東西正是曾經充滿無限可能的美妙愛情。

漫畫裡的最後一幕,停格在艾瑪眼中的海洋;電影最後一幕,離開艾瑪畫展開幕日的阿黛兒,身穿一襲靛藍色洋裝,轉身進街角,漸漸走遠。儘管原著與電影的敘事結構並不同,但那一刻,漫畫的艾瑪雙眼看進的,彷彿是電影中阿黛兒逐漸遠去的背景,兩者逐漸交會成型,從中長出花苞,花瓣中懷揣著阿黛兒自己的藍色,到了屬於自己的遠方。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劇照/MyVideo 影音 提供

劇照提供/MyVideo 影音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怒》是吉田修一這條路上的經典作。如今為片子配樂的坂本龍一已向人世辭別,到新的世界遠行。知名日本小說家朝井遼曾為原著寫過一篇短短的推薦文,他提到讀完本作的心境:「我彷彿抓住了自己內心最在乎的東西。而且我知道,當我快要失去它,或無法再信任它時,我會大聲的將心中對自己、對世界的怒火表現出來。」
我想以「雌競」作為三十多年後重新切入《青蛇》的方法,正是因為當年沒有這個「名字」,但女性之間的競爭想必存在已久。如今,我們有了形容這種競爭關係的「名字」,是否就能更精準地描述、更深入地了解白素貞和小青的關係呢?
看著杜瓦知名的那張戴有長長下睫毛的照片,我看見的是某種拒絕被框架的女性銀幕形象,她尖叫、哭泣,以焦慮、恐懼與脆弱,予以自己逃脫的動能,她閃動雙眼,曼妙身體姿態換上一套又一套鮮豔奪目的衣著,成為不同的女人,在各式景/鏡框中釋放不同的女人,她既是鏡中那些女人,也都不是。
於人生的不同處境中看《花神咖啡館》就像一面鏡子,在經歷相愛的炫目神迷與分離的絕望當中,浮沉在對自己或他人的背棄感到強烈失望。我們可能會像安東身處於纏綿在新歡的巨大幸福與背叛舊愛的罪惡感;像卡洛要努力說服自己,靈魂伴侶遇上了更想望的對象;像蘿絲擁有了靈魂伴侶的平靜,卻也籠罩在傷害了卡洛的恐懼之中。
洪常秀的電影裡,無論是情慾暗自流動,還是逢場作戲;是平行時空,抑或是在夢中,人們都像是兩杯裝滿酒水的容器,放在容易搖晃的桌子上──稍稍碰到桌子便灑了出來,那樣真切的感情。我們無法確切分辨到底是那時對、這時錯,還是這時對、那時錯?是夢境或是平行時空?
李滄東導演的首部電影《青魚》透過物件與空間的運用來刻畫人物情感與心理狀態,並挖掘電影中關於命運與自我認同的命題,以及電影語言背後的藝術價值與哲學思考。而片名「青魚」同時也是貫穿全片的重要符號,是電影語言中的能指,指向沫東心底平凡恬逸的生活嚮往,是那只存在於過去,一去不復返的純真年代。
《怒》是吉田修一這條路上的經典作。如今為片子配樂的坂本龍一已向人世辭別,到新的世界遠行。知名日本小說家朝井遼曾為原著寫過一篇短短的推薦文,他提到讀完本作的心境:「我彷彿抓住了自己內心最在乎的東西。而且我知道,當我快要失去它,或無法再信任它時,我會大聲的將心中對自己、對世界的怒火表現出來。」
我想以「雌競」作為三十多年後重新切入《青蛇》的方法,正是因為當年沒有這個「名字」,但女性之間的競爭想必存在已久。如今,我們有了形容這種競爭關係的「名字」,是否就能更精準地描述、更深入地了解白素貞和小青的關係呢?
看著杜瓦知名的那張戴有長長下睫毛的照片,我看見的是某種拒絕被框架的女性銀幕形象,她尖叫、哭泣,以焦慮、恐懼與脆弱,予以自己逃脫的動能,她閃動雙眼,曼妙身體姿態換上一套又一套鮮豔奪目的衣著,成為不同的女人,在各式景/鏡框中釋放不同的女人,她既是鏡中那些女人,也都不是。
於人生的不同處境中看《花神咖啡館》就像一面鏡子,在經歷相愛的炫目神迷與分離的絕望當中,浮沉在對自己或他人的背棄感到強烈失望。我們可能會像安東身處於纏綿在新歡的巨大幸福與背叛舊愛的罪惡感;像卡洛要努力說服自己,靈魂伴侶遇上了更想望的對象;像蘿絲擁有了靈魂伴侶的平靜,卻也籠罩在傷害了卡洛的恐懼之中。
洪常秀的電影裡,無論是情慾暗自流動,還是逢場作戲;是平行時空,抑或是在夢中,人們都像是兩杯裝滿酒水的容器,放在容易搖晃的桌子上──稍稍碰到桌子便灑了出來,那樣真切的感情。我們無法確切分辨到底是那時對、這時錯,還是這時對、那時錯?是夢境或是平行時空?
李滄東導演的首部電影《青魚》透過物件與空間的運用來刻畫人物情感與心理狀態,並挖掘電影中關於命運與自我認同的命題,以及電影語言背後的藝術價值與哲學思考。而片名「青魚」同時也是貫穿全片的重要符號,是電影語言中的能指,指向沫東心底平凡恬逸的生活嚮往,是那只存在於過去,一去不復返的純真年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色彩斑斕的花花世界 是那熱情的紅純情的白 青澀的模樣少女心花開 上演著我們的愛情電影 剛萌芽的心意
沒有Cyan我不是愛!是!倒霉兒又開始他的動畫構思了,走到樓台看藍天,是自由,一種人類內在的需求,進入念頭世界。笨巧對能量說:想看藍色,蘊情兒還在藏著,我們如何找到他?能量說:要德行出來,我們就要給他愛。能量看著笨巧又說:你有嗎?內在的魔性?笨巧捉捉頭,思考愛了。 倒霉兒思考:內在的魔性?不就是B
Thumbnail
3/27(三) - 藍色 你最愛的顏色是藍色, 我沒有想過要寫一篇關於他的故事, 但寫下來感覺會好一點, 我不知道我一直都很害怕失去他, 因為彷彿失去他以後,世界會沒有了顏色, 失了色的世界,我不想待, 我們說很要好也不算,說不好也不算, 跟對方待在一起,氣氛特別不一樣, 嘴角會微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色彩斑斕的花花世界 是那熱情的紅純情的白 青澀的模樣少女心花開 上演著我們的愛情電影 剛萌芽的心意
沒有Cyan我不是愛!是!倒霉兒又開始他的動畫構思了,走到樓台看藍天,是自由,一種人類內在的需求,進入念頭世界。笨巧對能量說:想看藍色,蘊情兒還在藏著,我們如何找到他?能量說:要德行出來,我們就要給他愛。能量看著笨巧又說:你有嗎?內在的魔性?笨巧捉捉頭,思考愛了。 倒霉兒思考:內在的魔性?不就是B
Thumbnail
3/27(三) - 藍色 你最愛的顏色是藍色, 我沒有想過要寫一篇關於他的故事, 但寫下來感覺會好一點, 我不知道我一直都很害怕失去他, 因為彷彿失去他以後,世界會沒有了顏色, 失了色的世界,我不想待, 我們說很要好也不算,說不好也不算, 跟對方待在一起,氣氛特別不一樣, 嘴角會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