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朝北盟會編》中,收入了一段真假未定的史料,描述了大石與金人的最後一場大戰。該則史料記為「粘罕獄中上書」——這就是個讓人疑竇的地方,因為黏罕沒有下獄,只是被冷遇而已。
粘罕(粘沒喝),漢名完顏宗翰,是從金太祖阿骨打時代就很活躍的金國大將。
據這則「上書」所言,耶律大石興兵東進,粘罕則受命領兵征討。雙方在荒涼的沙漠之中相遇,激戰三天三夜,但不分勝負。(不期耶律潜伏沙黨復反,交攻凡三晝夜,其勝負未分)
然而,金國和西遼對陣永遠的戰略缺陷又來了:金國大軍「糧草已斷,人馬凍死。」結果「王師失利」,大敗而歸。
另一個左右勝負的關鍵,是在金國軍隊中,契丹人副將外家得趁機反水到西遼軍中,以部下的數千騎兵擾亂金軍陣營。粘罕以此為戰敗開脫,說「此大敗之罪也,非臣悖慢。」
這也顯示西遼對金人為何有這麼大的威脅:契丹人在金國控制的區域中,還是有一定勢力的。
不過,這則「粘罕獄中上書」沒有寫下大戰年代,加上前述的「粘罕沒有下獄」問題,並不是所有人都肯定記載確實。只能說存疑。
&
圖片:女真人狩獵圖。實際出自明朝時代,但圖太少了,用來墊檔一下。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A Tartar Huntsmen on His Horse.jpg"
資料來源:
魏良弢,《中國歷史:喀喇汗王朝史、西遼史》,頁272-273。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