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七〕理性結構主義–農藝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農藝系的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隸屬於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設有「作物學講座」由磯永吉教授負責、「育種學講座」由市島吉太郎和安田貞雄教授負責,以及「工藝作物學講座」由澀谷常紀教授負責。
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三個講座合併後,正式成立「農藝學系」,成為臺灣最早且最重要的農藝教學與研究單位。

位於水杉道上,與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相鄰的農藝館

位於水杉道上,與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相鄰的農藝館


農藝館/1976年
1976年完工的農藝系館,位於校總區水杉道上,與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相鄰,建築採一字型平面,左右對稱。最醒目的設計是挑高兩層樓、氣派十足的車寄,彷彿彰顯其崇高地位,同時也反映出農藝系在當時臺大學術體系中的重要性。

現代主義建築代表作
農藝館是王大閎作品中的指標型案例,是一棟非常標準的結構理性主義的作品。可以讀到許多經典的建築語彙。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蔣雅君表示:「從立面可以看到,他把柱子很明顯地表現在外面」外露的柱子,區隔出內部空間,每個空間單元如同模組化的元素,一塊塊被複製、拼貼上去,並與室內功能密切相關。

整個立面都運用相同的邏輯去運作,是一棟典型的現代主義建築。

在設計這棟建築時,王大閎同時希望轉化中國傳統的特色,因此在設計上展現了一些巧妙的特性。例如屋頂部分,柱子往上的區域呈現外凸,使得女兒牆的設計形成一個極具趣味的折線造型,同時也帶有一絲Art Deco的風格韻味。

沿著突出的柱子往下延伸,車寄部分也遵循相同的設計邏輯,以垂直的元素來呈現木結構的意象,並透過鋼筋混凝土的材料轉化加以實現。

外露的柱子,模組化的單元,一個個單元像是被複製、拼貼上去。

外露的柱子,模組化的單元,一個個單元像是被複製、拼貼上去。

高聳的車寄,氣派十足

高聳的車寄,氣派十足


像木結構卡榫概念的車寄柱子

像木結構卡榫概念的車寄柱子

像木結構卡榫概念的車寄柱子

像木結構卡榫概念的車寄柱子

女兒牆設計形成折線造型,帶有Art Deco的味道

女兒牆設計形成折線造型,帶有Art Deco的味道


立面建築語彙:十字形

在這棟建築中,王大閎展現了許多精巧的細節設計。例如,外露的柱樑兩側加了一堵同材質的牆,像是義大利矯飾主義的「投影柱」,不僅增添了牆面的律動感,也模糊了內外結構的一致性。

使用「十字形」的立面語彙,例如車寄的柱子斷面就是十字形,而不是方型。這樣的設計並非結構所需,顯然是王大閎巧思安排,增加整棟建築的細膩度。

除了柱子,磁磚貼面和斬石子也運用了十字形的設計。仔細看農藝館的磁磚,王大閎選擇了與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同樣大小的磁磚,但這次表面是十字形的小方格,而非垂直溝槽。

立面的斬石子也是十字紋路,跟建築的「十」字主題相呼應。

外露的柱樑兩側加了一堵同材質的牆,呈現立體感

外露的柱樑兩側加了一堵同材質的牆,呈現立體感

車寄與門柱的關係

車寄與門柱的關係

十字格紋的白色磁磚

十字格紋的白色磁磚

十字紋路切面的斬石子

十字紋路切面的斬石子

逐漸消失的斬石子工法

關於王大閎喜歡的「斬石子」工法,在50到70年代台灣建築裡曾經很流行。這種工法是在水泥胚體表面塗上一層混和小石子的水泥,再用斬刀刻劃出長條紋路,模擬天然石材的粗糙感。

「斬石子」有兩種方式:線斬和面斬。線斬是刻劃出紋路,線與線之間保留粉刷面;面斬則是完全斬去表面,呈現更完整的質感。與洗石子、磨石子、抿石子等工法不同,斬石子可以創造出多種不同的線條紋路,展現豐富的視覺裝飾變化。例如農藝館的外立面就用了橫線和豎線的斬石子,形成十字紋路,這種斬石子工藝需要以手工一刀一刀鑿出,十字紋路更是要鑿兩次。相當費工。

★這段影片展示了2025年國父紀念館修復過程中的斬石子工法師傅拿著刃型的斧頭工具,手工輕斬表面水泥,慢慢的鑿出一條條斬痕觀看影片

從農藝館可見到王大閎對現代主義建築的奉行,透過建築材料的選擇、構造、比例表達得非常清楚,呈現一種直白、誠實但也非常簡單又禁慾的特性;另一方面,王大閎展現了對細節的獨到見解,他總是精心挑選一個元素,並貫徹他的想法在每個設計細節中。設計簡約,在低調中求變化,且極為講究品質,這種精神態度值得後人尊敬學習。

raw-image

◎感謝蔣雅君副教授專業講解
◎感謝李思薇老師專業講解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
2024.12.20-2025.3.24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二樓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3/01
這一系列真是精彩,內容非常豐富,也把一位有理想又多才多藝的建築師對台灣最高學府建物的貢獻做了完整的介紹。 這麼細膩深入的寫作也只有kiki才能勝任。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1
Angela Chen  林燃(創作小說家) 謝謝讚賞,這麼偉大的建築師、經典的建築作品,真的不介紹不行。最近在讀他譯寫的小說《杜連魁》,改編自愛爾蘭作家王爾德的《格雷的畫像》,非常精彩,文筆太好了。他不只是建築師,更是詩人、作家、思想家、哲學家!
Sylvia-avatar-img
2025/03/01
我的天!在kiki的文字引導下看到更多的細節,太感謝了!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1
Sylvia 不客氣,我也是邊看邊讚嘆,原本就很欣賞王大閎,現在對他又更加崇拜了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01
kiki是學建築的嗎? 很專業!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1
李英華 謝謝您的肯定。我並不是建築專業的,但很希望大家能夠一起體會並理解這些建築的獨特與奧妙,以及背後的故事。
avatar-img
Kiki Chen的沙龍
44會員
55內容數
Kik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農藝系的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隸屬於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設有「作物學講座」由磯永吉教授負責、「育種學講座」由市島吉太郎和安田貞雄教授負責,以及「工藝作物學講座」由澀谷常紀教授負責。 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三個講座合併後,正式成立「農藝學系」,成為臺灣最早且最重要的農藝教學
Thumbnail
農藝系的前身可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隸屬於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設有「作物學講座」由磯永吉教授負責、「育種學講座」由市島吉太郎和安田貞雄教授負責,以及「工藝作物學講座」由澀谷常紀教授負責。 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三個講座合併後,正式成立「農藝學系」,成為臺灣最早且最重要的農藝教學
Thumbnail
臺大農藝系歷史悠久,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作物學講座」(磯永吉教授)、「育種學講座」(市島吉太郎、安田貞雄教授)及「工藝作物學講座」(澀谷常紀教授),是日本在台灣進行農業研究發展的重要單位。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並將這三個講座合併,正式命名為「農藝學系」
Thumbnail
臺大農藝系歷史悠久,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作物學講座」(磯永吉教授)、「育種學講座」(市島吉太郎、安田貞雄教授)及「工藝作物學講座」(澀谷常紀教授),是日本在台灣進行農業研究發展的重要單位。1946年,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並將這三個講座合併,正式命名為「農藝學系」
Thumbnail
清治時期 治臺前期 從荷蘭治台時期所引進的西方生產方式、生產項目加上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稻米一年二熟、三熟。台灣又盛產蔗糖及茶;在水產有烏魚,每年所生產的烏魚子是世界名產,全世界僅有俄羅斯所生產的魚子醬可與比擬;在礦產上又有金、煤、硫磺等;在林產上有極為高貴的檜木木材及樟腦,故在經濟上有極重大的
Thumbnail
清治時期 治臺前期 從荷蘭治台時期所引進的西方生產方式、生產項目加上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稻米一年二熟、三熟。台灣又盛產蔗糖及茶;在水產有烏魚,每年所生產的烏魚子是世界名產,全世界僅有俄羅斯所生產的魚子醬可與比擬;在礦產上又有金、煤、硫磺等;在林產上有極為高貴的檜木木材及樟腦,故在經濟上有極重大的
Thumbnail
今早我下廚煮的早餐 手癢啊,今天從早餐開始讓Nancy體驗一下台東在地的農特產,龍鬚菜、栗子南瓜…最重要的是幫她特別熬煮一鍋南瓜粥。 大公雞,中午就拿到手,哈哈😄,好吃的池上放山雞要開吃了。 文青的池上:蔣勳書房、福原國小、五洲戲院 蔣勳,對池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很重要的人。到池上,不能不
Thumbnail
今早我下廚煮的早餐 手癢啊,今天從早餐開始讓Nancy體驗一下台東在地的農特產,龍鬚菜、栗子南瓜…最重要的是幫她特別熬煮一鍋南瓜粥。 大公雞,中午就拿到手,哈哈😄,好吃的池上放山雞要開吃了。 文青的池上:蔣勳書房、福原國小、五洲戲院 蔣勳,對池上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很重要的人。到池上,不能不
Thumbnail
2024.05.03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為保存縣內文化資產不遺餘力,於今(5/3)日上午在彰化市農會舉辦「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市農業倉庫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彰化市農會理事長林水木、常務監事劉仁民、總幹事白閔傑等人出席共同見證,一同祈求開工大吉、工程順利,
Thumbnail
2024.05.03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政府為保存縣內文化資產不遺餘力,於今(5/3)日上午在彰化市農會舉辦「彰化縣縣定古蹟彰化市農業倉庫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彰化市農會理事長林水木、常務監事劉仁民、總幹事白閔傑等人出席共同見證,一同祈求開工大吉、工程順利,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台灣花磚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卻面臨被拆除與全面消失的命運。這篇文章介紹了花磚的歷史、起源以及挽救花磚文化的努力。
Thumbnail
台灣花磚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卻面臨被拆除與全面消失的命運。這篇文章介紹了花磚的歷史、起源以及挽救花磚文化的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