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三國演義》已經寫得很白話了,但畢竟用字遣詞不是現代人習慣的表達。
即便對故事有興趣,應該不會有人沒事去看原文。
但ChatGPT是翻譯的小天才,英翻中、日翻中、各種語言翻譯通通難不倒他。
何不用AI來把文言文寫成現代小說 呢?
從《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取一小段來試試。
魯肅緊張地打量著夜晚的江面,濃霧如厚重棉被般瀰漫,帶來微涼的濕氣。他準備好二十艘輕快船,每艘載有三十名士兵,身著便於行動的短打服,船上堆滿用布幔遮蓋的稻草。他心裡雖有些不安,卻不敢多言,只是靜靜等待孔明的命令。然而,第一日江面靜悄悄無一動靜;第二日也未見任何異常,這讓他越發感到情勢詭異。
到了第三日四更天,江上夜色濃得如墨,四周只有水聲幽幽。就在此時,孔明差人來請魯肅登船。魯肅見孔明時,對方神情鎮定,臉上帶著淡淡笑意,似乎對一切早已成竹在胸。他忍不住問道:「孔明先生,這麼晚找我來,是有什麼計畫嗎?」孔明微笑,不慌不忙地說:「子敬,隨我一同去取箭吧。」語氣輕描淡寫,卻透著不可撼動的自信。
魯肅一愣,眉頭微皺,疑惑道:「取箭?這箭從何而來?」孔明笑意不減,略微抬了抬下巴,指向濃霧深處:「先不必多問,隨我去就是。」他隨即下令將二十艘船用長索相連,首尾相接,向曹操的水寨進發。船隻滑行江面,宛如夢魘世界,水聲模糊,彷彿巨物沉睡於霧中,隨時可能甦醒。
江面上的濃霧愈發沉重,遮天蔽日,天地盡隱。漁火搖曳,煙霧蒸騰,遠處水聲若隱若現,仿若巨鯨藏匿於霧中吐息。待船隻駛至曹營水寨附近時,孔明揮手示意船隊就位。二十艘船一字排開,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他隨即下令擂鼓,鼓聲如驚雷般在寂靜的江面炸開,隨著濃霧擴散,回蕩在迷霧中,帶著神秘與威脅。
魯肅聽到這聲勢浩大的鼓聲,心中不禁一陣驚顫,急忙靠近孔明,低聲問:「若是曹軍趁勢殺出,該如何應對?」孔明不慌不忙,嘴角帶笑:「放心吧,這般大霧,曹操決計不敢輕舉妄動。」顯然這霧氣也在他計算之中。「我們不妨飲酒取樂,稍後再回。」語氣輕鬆自若,宛如閒庭信步。
曹操的水寨裡,毛玠和于禁聽見這驚天動地的鼓聲,連忙奔去報告。曹操眉頭緊鎖,眸中閃過疑惑,思索片刻後冷靜道:「敵軍霧中來襲,必有詭計,不可輕舉妄動。讓弓箭手朝霧中放箭以策安全。」隨後又派人去召張遼和徐晃,令他們帶領三千弓箭手前來支援。不到片刻,水寨前的弓箭手便開始向江中放箭,箭如雨落,穿霧而去。
孔明看著兩側船身上插滿的箭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滿意的笑容。他指示船隻掉頭,將另一側稻草面向曹營。鼓聲不絕於耳,響徹江面,如滾雷般回響在濃霧中。直至天色漸亮,濃霧逐漸散去,孔明見時機已到,便下令返航。
二十艘船的兩側草束密密麻麻插滿箭枝,儼然如移動的箭垛。船上士兵高聲呼喊:「多謝丞相贈箭!」聲音響亮,滿帶歡愉與調侃。曹營士兵聽到後慌忙稟報曹操,曹操大驚,連忙命人追擊,卻見孔明的船隻順水而下,輕快無比,早已遠去二十餘里。曹操望著江面,雙拳緊握,懊悔不已,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孔明遠去。
<ChatGPT生成內容完>
不知道各位讀完後的感謝如何?
我感到很興奮!像是感覺挖到礦。
古文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精華,但礙於語言的變遷,現代人要閱讀的話障礙很高。ChatGPT這樣的科技,非常有潛力打破這個困境。
當然《三國演義》屬於簡單的案例,不確定更文言的文章,ChatGPT能不能正確解讀。有機會再試試其他的古典著作。
除了要求ChatGPT寫成現代文以外,還需要求場景的描繪和人物的刻畫。
具體步驟有三,提示詞如下:
【步驟一】傳達基本需求
將以下文言文改寫成現代小說,用字遣詞保持精練但易讀。
"""
(放入原文)
“””
【步驟二】改寫
進一步的在不更動劇情和敘述結構的前提下,
強化對人物的刻畫,和場景的描繪,力求寫實與生動。
且保有文學層次的精煉性。
【步驟三】反覆打磨精修
(開一個新的對話窗)
檢查並列出以下文章是否有語意不通順的地方,或是冗贅的字詞。
"""
鐵砧區(放入步驟二生成的內容)
"""
步驟三我會反覆地將結果,放回去鐵砧區送出,重複三~五次。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