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分析《盛夏光年》vs《盛夏未來》#戀愛の格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青春校園題材向來是影視作品的重要類型,學生族群也是進入電影院的主力觀眾群。

陳正道導演的兩部作品《盛夏光年》(2006)與《盛夏未來》(2021),同樣是細膩探討青春與性別議題的電影作品,分別展現了相隔15年、不同時代的青春面貌與導演風格的成熟遞進。


一、導演風格與影視語言

從《光年》到《未來》陳正道的導演風格明顯體現出在敘事技巧、影像語言與市場適應能力上的成長。

  • 《光年》時期:感性細膩的青春敘事
    早期的陳正道擅長以細膩的鏡頭語言與詩意的氛圍來描繪角色的情感世界,他在《光年》中運用了大量的冷色調與柔和光線,營造出一種憂鬱而夢幻的氛圍。
    同時,他也嘗試了非線性敘事,讓回憶與現實交錯,強調青春的迷惘與情感張力。
  • 《未來》時期:市場導向與類型探索
    在經歷多年影視行業的發展後,陳正道的作品風格更加商業化,並展現出更強的市場適應能力。在《未來》中,他運用了更飽和的色彩與流行化的剪輯節奏,使整部電影更符合年輕觀眾的觀影習慣。
    此外,敘事方式也更加傳統,減少了非線性敘事的運用,而是採用了較為線性且流暢的故事鋪陳。
  • 導演技術的提升
    陳正道在影像表現上更加成熟,特別是在光影、運鏡、剪輯節奏的掌握上,他展現出更強的穩定性與流暢度。
    相較於《光年》的實驗性質,《未來》的視覺風格更加精煉,更符合現代(商業)青春電影的視覺審美標準。


二、性別議題的表現

1.《光年》同志題材的隱晦與真摯

2006年,台灣的同志題材實驗性電影,導演選擇以角色間的曖昧互動和眼神交流,來呈現青春的探索與矛盾。

  • 對白與鏡頭語言:許多角色情感的表達,並不直接,而是通過眼神、身體語言來傳遞。
  • 劇情安排:沒有直白地強調角色的性向,而是聚焦於青春成長過程中的迷惘與探索。

2.《未來》在中國審查制度下的擦邊球

2021年,在中國嚴格的影視審查制度下,無法明確地展現同性戀題材,但導演仍然試圖通過對白、字幕等方式,讓角色間的關係帶有曖昧與多義性。

  • 審查制度的影響:中國大陸對LGBTQ+題材仍有限制,因此片中以友情為主線,但不乏曖昧細節。
  • 角色塑造:男女主角的互動既是友情也是愛情,為觀眾留下解讀空間。
  • 字幕與隱喻:片中部分台詞與字幕設計,增加了神秘感,讓熟悉這類題材的觀眾能夠捕捉到暗示。


三、劇情核心與角色塑造

1. 《光年》是青春迷惘與自我認同:劇情圍繞三位主角之間的情感糾葛與自我探索,是電影的核心。

  • 康正行(張睿家):外表冷酷但內心脆弱,他的性向探索與內心矛盾是劇情亮點。
  • 余守恒(張孝全):與康正行之間的微妙情感關係,成為電影的情感主線。
  • 杜慧嘉(楊淇):功能性的電影女主角,對比兩位男主角之間情感的突出。

2. 《未來》聚焦於成長與青春的選擇:故事主線圍繞陳辰與鄭宇星之間的友情成長、家庭變故。

  • 陳辰(張子楓):因一個謊言與鄭宇星產生交集,兩人從陌生到熟悉。
  • 鄭宇星(吳磊):看似陽光大男孩,但內心糾結十足的一個角色。
兩部作品皆是名為「成長」的青春校園片,但在表現手法上《光年》更具內斂與詩意,而《未來》則偏向商業市場。


四、總結

導演的成長與風格轉變

陳正道從《光年》到《未來》,展現了導演風格的成熟與變遷。

  • 從感性敘事到市場導向:早期的陳正道注重內斂、細膩的情感表達,而後期的他更加關注市場趨勢,使作品更具商業價值。
  • 影像與敘事技術提升:導演在光影、剪輯、節奏掌控上愈發純熟,使電影更符合當代觀眾的觀影習慣。
  • 對青春議題的不同演繹:從《光年》到《未來》,導演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嘗試以不同方式呈現青春情感的多樣性。
🌟這些變化與成長,體現了導演的多面向發展,也讓他的作品在不同時代中各自展現出獨特的價值。🌟

🌹#情人節快樂 ☀️#戀愛影劇 📝#戀愛の格式

內容總結
盛夏光年
3
/5
Elizabeth KT Wang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研究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1年的《失戀33天》不僅獲得了當年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更成為許多觀眾心目中的經典愛情電影。 本文將從劇本分析的角度,探討本片如何在敘事結構、角色塑造、台詞設計及節奏把控等方面展現出色的編劇技巧。 🌹 #情人節快樂 ☀️#戀愛影劇
4/5失戀33天
📽️上學期的《影視與性別》期末報告,我選了兩部不同時代的影視作品來探討:性別束縛與其他社會形式壓迫 🎭 #羅密歐與茱麗葉 #影后史艾瑪
5/5羅密歐與茱麗葉1996
2011年的《失戀33天》不僅獲得了當年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更成為許多觀眾心目中的經典愛情電影。 本文將從劇本分析的角度,探討本片如何在敘事結構、角色塑造、台詞設計及節奏把控等方面展現出色的編劇技巧。 🌹 #情人節快樂 ☀️#戀愛影劇
4/5失戀33天
📽️上學期的《影視與性別》期末報告,我選了兩部不同時代的影視作品來探討:性別束縛與其他社會形式壓迫 🎭 #羅密歐與茱麗葉 #影后史艾瑪
5/5羅密歐與茱麗葉1996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Netflix出品的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近日掀起熱潮,橫掃全球排行榜,在19個國家奪下收視第一的殊榮。有別於傳統醫療劇,快節奏的劇情加入動作場景,呈現醫護人員為救人而奮不顧身的故事。此劇有三個發人省思的議題,看看這些角色教會我們哪些人生課題。
光是看到笨蛋節奏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追 ON 檔啊!如果你也喜歡編劇《重啟人生》或是《入侵者們的晚餐》的風格,那你一定也會喜歡這部!目前 Netflix 出到第三集,完全是非常順暢地看完~維持編劇一貫的風格,滿滿細鎖又生活化的對話,卻一點都不覺得無聊冗長,讓人忍不住一集接一集!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劇場版上映,本文探討其結局的爭議性、始祖尤米爾的動機、以及作品中關於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文章同時也點評動畫製作品質,並提及電影版獨有的彩蛋內容,推薦給已熟悉劇情或準備觀影的讀者。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白江赫不只在跟醫院挑戰,也是向整個社會經濟挑戰,畢竟,病患不是進到醫院才生病或受傷;而是生病或受傷,才不得不進入醫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素人劇場導演面對新文本、集體創作、非典型文本的挑戰,以及探索對直覺的自信和文本的詮釋,對演出中的能量把握。
Thumbnail
所謂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面臨不一樣的困境與得手優勢。在歷經解嚴與經濟起飛年代的小莊認為這年齡層的這群人正好像跨越綑緊的橡皮筋與瞬間鬆弛的界線,又或是「關籠許久的野獸突然被放出」,有股燃燒不完的衝勁,再加上資金充裕,整個大環境是願意為了訓練人才、培養人才的經驗……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2024TIFA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慶演,以創新思維透過文學、音樂、演出、美術、舞臺等方式呈現崑曲藝術唯美細膩,開拓新世代觀眾,期待持續引入新血及新意,延續「崑曲文藝復興運動」。演出由衷感謝能再次回味少女時期的青春夢,呼籲珍惜每一次演出,懷念美好時光。
Thumbnail
《成功補習班》是導演致敬恩師陳俊志的作品(我亦充份感受到導演真的很喜歡老師(笑)),去年12月無聲無息地在香港上映正場;個人認為前段的確令人開懷大笑一番,而且有不少香港90年代的流行元素,香港觀眾應有不少共鳴,可惜越說越多越雜
Thumbnail
「階級」與「青春」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最重要的母題,階級代表著文革時代,作為一種政治性的呈現,姜文打從他的首部劇情長片開始,便擅於將時代背景、政治情境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符號」敘事已是姜文電影的個人風格與作者印記,一個物件、一首禁歌、一部電影,甚至是一句對白,處處隱晦而不外顯,藏得極深。
Thumbnail
陸劇《覺醒年代》有一幕頗值得玩味。
Thumbnail
年輕時看不懂《花樣年華》和《2046》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那就追追看王家衛的《繁花》吧。西裝筆挺的寶總在外貿和股票市場裡混的風生水起。一支414股票,開啟了一系列的爾虞我詐。畫面依舊藝術感十足,配樂到位,上海腔嗲的好聽。是時候該再去上海踩踩黃河路,上和平飯店喝頓下午茶了。 太喜歡《昨日的美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
Thumbnail
素人劇場導演面對新文本、集體創作、非典型文本的挑戰,以及探索對直覺的自信和文本的詮釋,對演出中的能量把握。
Thumbnail
所謂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都面臨不一樣的困境與得手優勢。在歷經解嚴與經濟起飛年代的小莊認為這年齡層的這群人正好像跨越綑緊的橡皮筋與瞬間鬆弛的界線,又或是「關籠許久的野獸突然被放出」,有股燃燒不完的衝勁,再加上資金充裕,整個大環境是願意為了訓練人才、培養人才的經驗……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2024TIFA 青春版《牡丹亭》二十週年慶演,以創新思維透過文學、音樂、演出、美術、舞臺等方式呈現崑曲藝術唯美細膩,開拓新世代觀眾,期待持續引入新血及新意,延續「崑曲文藝復興運動」。演出由衷感謝能再次回味少女時期的青春夢,呼籲珍惜每一次演出,懷念美好時光。
Thumbnail
《成功補習班》是導演致敬恩師陳俊志的作品(我亦充份感受到導演真的很喜歡老師(笑)),去年12月無聲無息地在香港上映正場;個人認為前段的確令人開懷大笑一番,而且有不少香港90年代的流行元素,香港觀眾應有不少共鳴,可惜越說越多越雜
Thumbnail
「階級」與「青春」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最重要的母題,階級代表著文革時代,作為一種政治性的呈現,姜文打從他的首部劇情長片開始,便擅於將時代背景、政治情境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符號」敘事已是姜文電影的個人風格與作者印記,一個物件、一首禁歌、一部電影,甚至是一句對白,處處隱晦而不外顯,藏得極深。
Thumbnail
陸劇《覺醒年代》有一幕頗值得玩味。
Thumbnail
年輕時看不懂《花樣年華》和《2046》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那就追追看王家衛的《繁花》吧。西裝筆挺的寶總在外貿和股票市場裡混的風生水起。一支414股票,開啟了一系列的爾虞我詐。畫面依舊藝術感十足,配樂到位,上海腔嗲的好聽。是時候該再去上海踩踩黃河路,上和平飯店喝頓下午茶了。 太喜歡《昨日的美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