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欄位整理了我最近讀到很不錯、具啟發的內容,但短期無法連結在文章中提供給大家,或者看了那些書,但沒有太多個人回饋,但依然在我的推薦書單中,這些作家或文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這個月主要想分享閱讀書評相關。
目前打算是設定成限時閱讀,在月中選出並整理,十五天後除精選部分則須付費開啟。
這個月整個 Threads 上都在燒男同志找女性代理孕母和女性懷孕與墮胎權力相關問題,我也爬了不少文章。
代孕不是「我努力五次終於成功」——而是孕母的身體在承擔風險
愛鈴Eileen的文章
代孕並非單純的「努力嘗試終於成功」,而是孕母在承擔懷孕與生產的風險。然而,averychang2014 這篇文章的敘事方式卻將孕母的痛苦隱形,彷彿這場歷程僅是委託方的個人奮鬥。即使表面上感謝孕母,整體語調仍讓人覺得她只是輔助者,而非這場懷孕的核心角色。
真正經歷懷孕、流產與生產的是孕母,她的身體風險、心理壓力卻被輕描淡寫地帶過,取而代之的是委託方的「為母之路」。當代孕被敘述為個人勝利時,孕母的付出是否被合理呈現?這是代孕討論中不可忽視的關鍵。
▶︎ 原文連結
特派員來開箱|EP.14 代理孕母合法化,台灣卡在哪?|公視 20231121
台灣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了搶救低迷的生育率,不僅凍卵是熱門話題,「代理孕母法制化」等人工生殖議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你願意出借你的身體,甚至是無償方式供三等親使用嗎
▶︎ 影片連結
▶︎ Threads 討論
我為何堅決反代孕並推崇孔融《父母無恩論》
夏河東渡的影片
夏河東渡身為同志,即便身邊許多人建議他找尋代理孕母,留下屬於自己的子嗣,但他認為代孕其本質上涉及女性剝削,特別是貧困女性的身體商品化 。
此外,他指出代理孕母可能對兒童的身分認同造成困擾,質疑透過財務和技術手段決定生命的公平性 。對於同性伴侶尋求代理孕母,他批評某些人出於孤獨或炫耀動機,將孩子視為地位象徵 。主持人建議收養作為更道德的替代方案 ,並挑戰父母有權獲得子女感激的觀念 。他進一步質疑無條件的父母之愛,認為其根植於控制與自我實現 ,並駁斥人類滅絕的恐懼,強調人口過剩才是真正問題 。
▶︎ 影片連結
《凍卵:保留自己未來的選擇權》—女性生育的全新選擇,打破傳統角色框架
陳怡霖 Eriene 的文章
《凍卵:保留自己未來的選擇權》探討現代女性如何透過凍卵技術掌握生育自主權,應對生涯規劃與健康因素的不確定性。書中解析了凍卵的科學背景、技術發展及其社會文化影響,並指出女性的生育時鐘與年齡息息相關,30-35 歲是凍卵的關鍵時機。透過現代醫療科技,女性能夠在適合的時間孕育生命,避免生育壓力影響職涯與個人選擇。本書不僅提供實用的資訊,也是女性在現代社會中提升自主權的重要指南,幫助讀者做出更從容的生育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