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連結的重要性」─光合教會主日講道:透過創造七日的再省(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5年2月2日,光合教會舉行主日聚會,由莊婉茜牧師主講,主題為「透過創造七日的再省(二)」。以《創世記》的奧秘為起點,帶領聽眾踏上一段重塑生命的旅程。她不僅闡述了神創造的原則,更指引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神建立更深的連結,並在祂的愛中找到真正的安息。

「神是一切的開端」:回歸本源,尋求生命解答

莊婉茜牧師開宗明義地指出:

「一切都出於上帝,本於上帝,所有一切的答案來自於上帝。」

她強調,在天地萬物尚未成形之時,唯有神存在。這意味著,我們生命的意義、價值,以及所有問題的解答,都必須從神那裡尋求。如同亞伯蘭築壇敬拜的故事,我們也要將神擺在首位,知道祂是一切的根源。

raw-image


「混亂是創造的必經之路」:在黑暗中看見希望

牧師接著引導聽眾思考:在創世之初,世界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她指出:

「沒有次序不代表是邪惡,混亂的開始是為了神要開始做更新次序的工作。」

這啟示我們,即使在生活中遭遇混亂,也不必灰心喪志,因為這可能是神創造新事物的過程。她以教會會堂裝潢的例子,說明所有看似混亂的過程,都可能是神創造的必經之路。

「聖靈引導生命」:開啟屬靈的智慧

在混亂的世界中,我們需要聖靈的引導。牧師強調:

「我們必須讓聖靈住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必須被神的靈來引導。」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擁有啟示和智慧,明白神的心意。如同拿西爾人一樣,當我們願意分別為聖、被神引導時,就能看見不一樣的事物。

「用神眼光宣告」:啟動創造的力量

牧師進一步指出,我們需要從神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並用口宣告神的美好心意:

「你必需要明白一件事,你的嘴巴是有權柄的,你講出的每句話都是有權柄的。」

她鼓勵會眾,要學習從神的角度看見藍圖,並透過聖靈的引導,將這藍圖成就。

「獨特的你,寶貴的生命」:在神眼中看見價值

莊婉茜牧師引用《詩篇》139篇:

「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我受造奇妙可畏。」

強調神在我們未成形體時就認識我們,並且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計畫。她鼓勵會眾要明白自己在神眼中是寶貴的,並且神對我們懷的意念是祝福。她分享了一個小女孩聲音的故事附註1,說明神可以使用我們看似的軟弱成為祝福,並提醒我們即使像小驢駒般微小,在神眼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活出神的形象」:愛的連結與展現

牧師強調,我們是按著神的形象所造,因此要活出神的榮耀。她說:

「看見耶穌等於看見天上的上帝。」

這意味著,我們要透過耶穌基督來認識上帝,並在生活中活出耶穌的樣式。她分享了千慧姊妹和她孩子的故事附註2,說明當我們被愛充滿時,會自然地想要回應神的愛。牧師指出,基督徒的生命不是被動的遵守規條,而是發自內心對愛的自然回應。

「安息在神裡面」:尋求心靈的平靜

在講道的尾聲,牧師特別強調了安息的重要性。她說:

「安息日要我們停止追求生產力與成就,也幫助我們用不同的價值觀來看待自己與他人。」

她提醒聽眾,真正的安息不僅是身體的休息,更是心靈的平靜。她引用律師經歷喪子之痛的故事附註3,說明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唯有回到耶穌基督裡,才能尋求心靈的安寧與依靠。


影響與啟示:在變動的時代,找到永恆的價值

莊婉茜牧師透過《創世記》的創造故事,提醒我們在混亂的世界中,要回歸神,尋求生命的解答。她的講道鼓勵我們用神的眼光看待一切,讓聖靈引導我們的生命,並在神的愛中找到真正的安息。

raw-image



附註1:小女孩的故事

在日本,有一位小女孩,她的聲音尖銳刺耳,與其他孩子不同,因此常常被人嘲笑,沒有人願意與她做朋友。這讓她深感自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是上帝的失誤之作,對自己的聲音充滿厭惡。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她漸漸接觸到舞台劇表演,並在其中找到一絲自信。就在此時,一位知名漫畫家——藤子不二雄(《哆啦A夢》的創作者)偶然聽見了她的聲音,並邀請她試音。結果出人意料,她獨特的聲線竟完美契合角色需求,成功為動畫配音。哆啦A夢的廣受歡迎,也讓曾經嘲笑她的人跌破眼鏡,原本被視為缺陷的聲音,反而成為她人生的祝福與轉機。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不要輕視自己的軟弱與缺點,因為神的眼光與人的眼光不同。我們以為的不足,可能正是神要使用來成就美好計畫的關鍵。

正如那隻被耶穌選中騎進耶路撒冷的小驢駒,或許它自己並未察覺自己的價值,但在神的安排下,它成就了極大的使命。同樣地,我們或許會質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價值,但神看見我們內在的獨特,並已為我們預備了一條奇妙的道路。

無論我們的生命中有哪些軟弱或不被理解的部分,都可能是神計畫中的一部分。祂能夠使用我們的有限,彰顯祂無限的恩典,使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因此,我們應當用信心仰望神,相信祂在我們生命中的計畫,並勇敢擁抱自己的獨特性。



附註2:千慧姊妹和她孩子的故事

千慧姊妹的孩子錄了一段影片,影片裡他帶著深情演唱了一首詩歌,還搭配了一些精心設計的動作。這段影片是他獻給媽媽的,透過歌聲和動作,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愛和感謝。千慧姊妹的信仰不僅透過話語來表達,她還透過行動來活出愛。她的孩子之所以製作這段影片,正是因為他深受母親愛的感動,也因此愛上了母親所信仰的上帝。這讓我們看到,愛是可以傳遞的,當我們被愛充滿時,會自然而然地回應這份愛並將它分享給別人。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當我們活出神的愛時,我們的生命會對周圍的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千慧姊妹的愛不僅感動了她的孩子,連牧師也感受到了這份愛的力量。牧師提到,有時我們不需要直白地傳福音,透過我們的生命見證與行動展現神的愛,就足以讓人心被感動。

牧師提到,千慧姊妹的愛傳遞給她的孩子,讓孩子愛上了媽媽所信仰的上帝,並回應上帝的愛。牧師提醒我們,當我們以愛去對待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他們也能因為這份愛感受到神的存在,並可能因此更了解祂。



附註3:律師經歷喪子之痛的故事

150年前,有一位律師,他將大筆資金投資於海邊的房地產,卻不幸在一夜之間,所有的房產都被大火摧毀。律師和他的家庭,尤其是他的四個孩子和妻子,都承受了極大的壓力。為了讓家人休息,律師決定將妻子和孩子們送去度假。

然而,當律師處理完自己的事務,準備與家人團聚時,他卻收到了悲痛的電報,得知妻子和孩子所搭乘的船隻沉沒了。律師的四個孩子全部喪生,唯一倖存的是他的妻子。

在這場極度的悲痛中,這位律師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歌「我心靈得安寧」。

正如這首詩歌所傳達的,即使外在環境動盪不安,我們的心靈仍然可以在神裡面找到真正的平安。莊婉茜牧師透過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當我們面對困難時,應學會回到耶穌基督裡,尋求心靈的安寧和依靠。唯有在神裡,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平安,並在困境中得著力量。

avatar-img
5會員
16內容數
風翦樹,生長在強風中的屏東大地,象徵堅韌與不屈。它在困境中彎曲生長,展現生命的力量。對基督徒而言,這是信仰的象徵,提醒我們依靠神,無論風雨如何,都能在逆境中成長。風翦樹也與屏東土地緊密相連,代表我們與自然、文化的和諧共生,將神的愛與祝福傳遞給這片土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翦之間 的其他內容
2024年12月1日,光合教會舉行主日講道,講道題目為「認識神與被神認識」,由黃國瑞牧師與張瑋牧師主講,深入剖析認識神的核心意涵,強調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並提醒信徒預備自己迎接神的來臨。
在 2024 年 12 月 14 日的光合教會主日聚會的講題「我們是玩真的」,莊婉茜牧師以《以弗所書》一章 15-23 節為基礎,分享了教會在上帝永恆旨意中的角色。她強調,信仰不只是表面的認識,而是一種深入、親密的「真知道」,鼓勵會眾在信仰中不斷追求更深的理解。
在2025年1月26日的光合教會主日崇拜中,林銘敬牧師以「勝過生命的挑戰」為題,帶領會眾進入一場深刻的信仰反思。他透過聖經中的大衛故事,探討人如何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並以生命見證上帝的恩典。
「十一奉獻」,這個對許多信徒而言既熟悉又略帶挑戰性的話題,經常在教會中引發討論。到底奉獻的十分之一是信仰的必需,還是道德的束縛?2025年1月12日,光合教會的主日證道以這一主題出發,林銘敬牧師帶領會眾重新檢視「十一奉獻」的核心意義,從聖經的教導到實踐的挑戰,深度探索何為真正的蒙福之道。
莊婉茜牧師以《創世記》為基礎,分享「透過六日創造的再省(一)」的信息。講道探討創造過程中的秩序與建造,並延伸至信仰生活與教會建設的實踐。牧師指出,從混沌到秩序的轉變是生命成長的必經歷程,信徒應學習從神的眼光看待挑戰,順服神的法則,以神的話語為根基建造生命與教會,將神的秩序帶入世界。
2024年12月1日,光合教會舉行主日講道,講道題目為「認識神與被神認識」,由黃國瑞牧師與張瑋牧師主講,深入剖析認識神的核心意涵,強調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並提醒信徒預備自己迎接神的來臨。
在 2024 年 12 月 14 日的光合教會主日聚會的講題「我們是玩真的」,莊婉茜牧師以《以弗所書》一章 15-23 節為基礎,分享了教會在上帝永恆旨意中的角色。她強調,信仰不只是表面的認識,而是一種深入、親密的「真知道」,鼓勵會眾在信仰中不斷追求更深的理解。
在2025年1月26日的光合教會主日崇拜中,林銘敬牧師以「勝過生命的挑戰」為題,帶領會眾進入一場深刻的信仰反思。他透過聖經中的大衛故事,探討人如何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並以生命見證上帝的恩典。
「十一奉獻」,這個對許多信徒而言既熟悉又略帶挑戰性的話題,經常在教會中引發討論。到底奉獻的十分之一是信仰的必需,還是道德的束縛?2025年1月12日,光合教會的主日證道以這一主題出發,林銘敬牧師帶領會眾重新檢視「十一奉獻」的核心意義,從聖經的教導到實踐的挑戰,深度探索何為真正的蒙福之道。
莊婉茜牧師以《創世記》為基礎,分享「透過六日創造的再省(一)」的信息。講道探討創造過程中的秩序與建造,並延伸至信仰生活與教會建設的實踐。牧師指出,從混沌到秩序的轉變是生命成長的必經歷程,信徒應學習從神的眼光看待挑戰,順服神的法則,以神的話語為根基建造生命與教會,將神的秩序帶入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神創造了世界與萬物!神到底用了什麼方法或方式,創造了一切?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造物主會先結盟,清除掉所有可能成為造物主的人,然後諸神會戰時...
Thumbnail
參加了教會的生命成長營,終於稍微明白為何這麼多人的生命因著這個信仰而有巨大的轉變。 從一開始自我探索、生命根基的重建、生命清理,乃至自我價值認同,都在述說著一件最核心的概念:「神無條件愛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按著神心中獨一無二美好的形象造的。」 凡人的愛有其極限與缺陷,但神的愛源源
Thumbnail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變化而來,神就是宇宙本身,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神、神就是我們。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Thumbnail
早晨走在神光的園子裡,萬物孕生其上~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說「要有…」「就有…」這是神的創造 要有…就有…,「話」就是顯化就是實際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
Thumbnail
如果世界上有神,神應該怎麼樣子? 神全能,神有優點、有缺點,神有故事,神彼此之間有一個群體,神會互相合作、溝通。 你會發現,不論是東方西方,也不論是哪個教派,跟神相關的形象,一直都離不開人的影子...
Thumbnail
佇創世的源起頭,上帝講:「著有光」,就有光。這是聖經創世記內面所描述上蓋偉大充滿權能的畫面。若轉來看咱逐工的生活情境,有光,咱才看會著世間萬項物的媠佮䆀,嘛予咱看會著花草樹木豐富的色彩。古早人看著日頭光、月光、星光,除了對上帝造的世間萬項物深深敬畏,心內嘛咧思考:「光的本質到底是啥物?」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神創造了世界與萬物!神到底用了什麼方法或方式,創造了一切?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造物主會先結盟,清除掉所有可能成為造物主的人,然後諸神會戰時...
Thumbnail
參加了教會的生命成長營,終於稍微明白為何這麼多人的生命因著這個信仰而有巨大的轉變。 從一開始自我探索、生命根基的重建、生命清理,乃至自我價值認同,都在述說著一件最核心的概念:「神無條件愛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按著神心中獨一無二美好的形象造的。」 凡人的愛有其極限與缺陷,但神的愛源源
Thumbnail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變化而來,神就是宇宙本身,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神、神就是我們。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在上一次的聚會中,我們談到了〈世界的起初─創世的由來〉,討論了天主教會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演進竟然是搭得上的:因為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紀》是以神話文學體裁寫下的以色列祖先思考人生筆記。(畢竟沒電燈沒電視沒網路的時代,除了思考人生和鬥鬥嘴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玩的事情呢?)
Thumbnail
早晨走在神光的園子裡,萬物孕生其上~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說「要有…」「就有…」這是神的創造 要有…就有…,「話」就是顯化就是實際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
Thumbnail
如果世界上有神,神應該怎麼樣子? 神全能,神有優點、有缺點,神有故事,神彼此之間有一個群體,神會互相合作、溝通。 你會發現,不論是東方西方,也不論是哪個教派,跟神相關的形象,一直都離不開人的影子...
Thumbnail
佇創世的源起頭,上帝講:「著有光」,就有光。這是聖經創世記內面所描述上蓋偉大充滿權能的畫面。若轉來看咱逐工的生活情境,有光,咱才看會著世間萬項物的媠佮䆀,嘛予咱看會著花草樹木豐富的色彩。古早人看著日頭光、月光、星光,除了對上帝造的世間萬項物深深敬畏,心內嘛咧思考:「光的本質到底是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