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神與被神認識」—光合教會主日講道:與神建立雙向的親密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4年12月1日,光合教會舉行主日講道,講道題目為「認識神與被神認識」,由黃國瑞牧師與張瑋牧師主講。他們不僅是光合教會林銘敬牧師及莊婉茜牧師的屬靈父母,也在本次講道中深刻剖析了認識神的核心意涵。

認識神與被神認識——黃國瑞牧師與張瑋牧師的分享

在講道中,黃國瑞牧師與張瑋牧師強調,認識神並非單向的理解,而是一種雙向、親密的關係。

raw-image

認識是雙向的關係

黃國瑞牧師指出,許多人以為「認識神」只是單方面地知道祂的存在,然而,在聖經的語境中,認識是一種親密的交流。他引用創世紀的經文,說明「認識」的希伯來文「亞大」(yada)首次出現在亞當與夏娃的結合,象徵著最深層的關係。因此,認識神不僅是知識上的了解,更是靈裡的合一。

敞開的心與永生的定義

「我們無法隱藏自己,因為神已完全知道我們的一生。」黃國瑞牧師強調,人可以選擇逃避或迎接神的光照。他引用約翰福音 17:3,「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強調永生的核心在於與神建立關係,而非僅僅指向死後的生命。

竭力追求認識神

何西阿書 6:3 說:「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祂。」黃國瑞牧師指出,神的同在如同晨光與春雨,帶來滋潤與盼望。他進一步比較啟示錄中「淫妓」與「新婦」的形象,說明交易式的關係與神所期待的盟約關係截然不同。婚姻是盟約,而非契約,反映了神對人類誠信與愛的期待。

懷疑的破壞性與真理的確據

黃國瑞牧師提醒,撒旦最擅長用懷疑來破壞信仰,就如同在伊甸園中誘導夏娃的方式。然而,詩篇 100:5 提醒我們:「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即使在困境中,信徒仍應堅信神的良善與慈愛。


raw-image

信靠與預備——張瑋牧師的分享

張瑋牧師的分享側重於如何實踐對神的認識,並強調信靠與預備的重要性。

認識是一種信靠

「真正的認識是一種全然的信任。」她指出,人際關係中最難維繫的便是信任,一旦破壞,就很難修復。同樣地,與神的關係也需要真實的信靠,而非僅僅建立在行為與知識上。

警惕「不認識」的危險

張瑋牧師提醒,在聖經中,有兩處耶穌曾說「我不認識你」,帶出嚴重的警訊。

  • 馬太福音 7 章:即便有人奉主名傳道、趕鬼、行異能,若不是真正認識神,仍會被主拒絕。
  • 馬太福音 25 章:十個童女的比喻中,沒有預備油的五個童女被新郎拒於門外,因為「我不認識你們」。

「我們不能僅僅參與教會活動或服事,卻忽略與神建立真正的關係。」她提醒信徒,認識神並非單靠外在行為,而是內在生命的轉變。

預備自己迎接神的來臨

「我們要像預備婚禮一樣預備自己。」張瑋牧師強調,屬靈生命的預備不僅關乎知識,而是對神旨意的明白與順服。她引用啟示錄的異象,說明信徒應從「知識善惡樹」的框架(對錯論)轉向「生命樹」的領域(領受神的生命),活出真正的信仰。

祝福光合教會的未來

在分享的最後,張瑋牧師特別為光合教會禱告,並宣告神的計畫:「我們要成為合一且有影響力的群體,讓屏東成為屬神的地方,得救人數天天加增。」她鼓勵會眾,盼望每位信徒都能成為得勝者,並真實地說:「我學會愛了,也學會信任。」

avatar-img
5會員
13內容數
風翦樹,生長在強風中的屏東大地,象徵堅韌與不屈。它在困境中彎曲生長,展現生命的力量。對基督徒而言,這是信仰的象徵,提醒我們依靠神,無論風雨如何,都能在逆境中成長。風翦樹也與屏東土地緊密相連,代表我們與自然、文化的和諧共生,將神的愛與祝福傳遞給這片土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翦之間 的其他內容
在 2024 年 12 月 14 日的光合教會主日聚會的講題「我們是玩真的」,莊婉茜牧師以《以弗所書》一章 15-23 節為基礎,分享了教會在上帝永恆旨意中的角色。她強調,信仰不只是表面的認識,而是一種深入、親密的「真知道」,鼓勵會眾在信仰中不斷追求更深的理解。
在2025年1月26日的光合教會主日崇拜中,林銘敬牧師以「勝過生命的挑戰」為題,帶領會眾進入一場深刻的信仰反思。他透過聖經中的大衛故事,探討人如何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並以生命見證上帝的恩典。
「十一奉獻」,這個對許多信徒而言既熟悉又略帶挑戰性的話題,經常在教會中引發討論。到底奉獻的十分之一是信仰的必需,還是道德的束縛?2025年1月12日,光合教會的主日證道以這一主題出發,林銘敬牧師帶領會眾重新檢視「十一奉獻」的核心意義,從聖經的教導到實踐的挑戰,深度探索何為真正的蒙福之道。
莊婉茜牧師以《創世記》為基礎,分享「透過六日創造的再省(一)」的信息。講道探討創造過程中的秩序與建造,並延伸至信仰生活與教會建設的實踐。牧師指出,從混沌到秩序的轉變是生命成長的必經歷程,信徒應學習從神的眼光看待挑戰,順服神的法則,以神的話語為根基建造生命與教會,將神的秩序帶入世界。
在 2024 年 12 月 14 日的光合教會主日聚會的講題「我們是玩真的」,莊婉茜牧師以《以弗所書》一章 15-23 節為基礎,分享了教會在上帝永恆旨意中的角色。她強調,信仰不只是表面的認識,而是一種深入、親密的「真知道」,鼓勵會眾在信仰中不斷追求更深的理解。
在2025年1月26日的光合教會主日崇拜中,林銘敬牧師以「勝過生命的挑戰」為題,帶領會眾進入一場深刻的信仰反思。他透過聖經中的大衛故事,探討人如何在跌倒後重新站起來,並以生命見證上帝的恩典。
「十一奉獻」,這個對許多信徒而言既熟悉又略帶挑戰性的話題,經常在教會中引發討論。到底奉獻的十分之一是信仰的必需,還是道德的束縛?2025年1月12日,光合教會的主日證道以這一主題出發,林銘敬牧師帶領會眾重新檢視「十一奉獻」的核心意義,從聖經的教導到實踐的挑戰,深度探索何為真正的蒙福之道。
莊婉茜牧師以《創世記》為基礎,分享「透過六日創造的再省(一)」的信息。講道探討創造過程中的秩序與建造,並延伸至信仰生活與教會建設的實踐。牧師指出,從混沌到秩序的轉變是生命成長的必經歷程,信徒應學習從神的眼光看待挑戰,順服神的法則,以神的話語為根基建造生命與教會,將神的秩序帶入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欲入佛門,先學關公。以忠義的情操,取代淡薄、自私的人性,具足人格、天格,自可邁向佛格。」人生在世,不可不學 伽藍菩薩的精神,若是缺乏忠義之心,猜忌、嫉妒等種種惡心必將隨至,於個人生命毫無增益,對社會族群更是大不利,少於和諧、見異思遷、背恩絕義之事頻仍,則鬥爭、天災人禍亦永無
Thumbnail
之前聖靈降靈節,牧師很理所當然的用了聖靈作為講道主題,然後講了從小聽到大的加拉太書第五章內容,有關聖靈的果子。 雖然是從小聽到大的經節,我甚至為教會夏令營服裝設計過聖靈的果子的圖案,所以才找了不少資料,但果然自己這樣摸索有盲點,牧師有上過神學院(我是說,正牌牧師)果然知道一些眉角,反正就是雖然我讀
Thumbnail
課程簡介:「分別為聖」是基督宗教中相當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以區別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差別,也是人們用以檢驗自身靈魂是否得救的重要方法論。在當代的政治哲學中,一種接近於俗、聖之別的思考邏輯也總是支配著政治行動的一切政治事務上的趨向或價值。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Barry和Lori在教導的同時也會試著活出真理,在本影片當中Barry和Lori分享了以弗所書的經文,也提到如何活出對神分別為聖的真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閲讀了《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激勵人心的崇拜 〕〔充滿熱忱的靈性 〕兩個章節之後,對於教會的崇拜,以及如何建立充滿熱誠的靈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欲入佛門,先學關公。以忠義的情操,取代淡薄、自私的人性,具足人格、天格,自可邁向佛格。」人生在世,不可不學 伽藍菩薩的精神,若是缺乏忠義之心,猜忌、嫉妒等種種惡心必將隨至,於個人生命毫無增益,對社會族群更是大不利,少於和諧、見異思遷、背恩絕義之事頻仍,則鬥爭、天災人禍亦永無
Thumbnail
之前聖靈降靈節,牧師很理所當然的用了聖靈作為講道主題,然後講了從小聽到大的加拉太書第五章內容,有關聖靈的果子。 雖然是從小聽到大的經節,我甚至為教會夏令營服裝設計過聖靈的果子的圖案,所以才找了不少資料,但果然自己這樣摸索有盲點,牧師有上過神學院(我是說,正牌牧師)果然知道一些眉角,反正就是雖然我讀
Thumbnail
課程簡介:「分別為聖」是基督宗教中相當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以區別神聖與世俗之間的差別,也是人們用以檢驗自身靈魂是否得救的重要方法論。在當代的政治哲學中,一種接近於俗、聖之別的思考邏輯也總是支配著政治行動的一切政治事務上的趨向或價值。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Barry和Lori在教導的同時也會試著活出真理,在本影片當中Barry和Lori分享了以弗所書的經文,也提到如何活出對神分別為聖的真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閲讀了《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激勵人心的崇拜 〕〔充滿熱忱的靈性 〕兩個章節之後,對於教會的崇拜,以及如何建立充滿熱誠的靈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