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猶豫是否讀碩的你:一場思辯、邏輯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之旅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人為甚麼要讀書? 到底什麼是讀書? 不讀書可以嗎? 不曉得一路跟隨教育體制成長的你,是否問過自己這些問題?

筆者就讀四中的財金所,上學期的課程內容包括財務管理、數量方法、財務計量、行為財務學、期貨與選擇權、專題演講以及旁聽大二總體經濟學,在這些課程中,最主要就是要看論文、做團體報告及讀書考試。以下分述筆者的收穫,將從學習知識、思辨能力等著手。

知識學習

在筆者就讀半學期後,發現考研準備的學科知識不過是冰山一角,在浩瀚論文海中,還有厚到會砸死人的原文書內,筆者深刻感受到就算一天擁有48個小時,學也無涯,既然無涯,那又為何要讀呢?反正也讀不完不是嗎?

經歷幾番的思索後,筆者得到的體悟是,讀書是為了學習如何看待世界,比方說人人會買股票,韭菜跟風隨便買,但是財金領域是在研究股票的真正的價值,你可以相信「市場是效率的」,股價已反映公司的內含價值,你也可以相信「市場是不理性的」,總是有雜訊交易者或者是人們集體的偏誤造成異常現象。透過讀書也許能使一個人從腦袋空空的韭菜,變成稍微了解市場運作的韭菜。

而下個問題是什麼是讀書? 我們學校裡有位即將退休的資深教授,教授他讀了非常非常多的書,不光是財金領域,甚至跨足心理學、生物學、宗教等等,我問教授:「讀這麼多書,可是感覺自己看過就忘了,能幹嘛嗎?」,他說:「要融會貫通」。

筆者頗有體悟,有時候一本書讀了好幾遍,突然某刻就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啊課本裡的、老師說的,原來是這個意思嗎? 有時候不同本書交叉讀,儘管不同作者的說明不同,但是卻能使看到同一個問題的不同面相跟解讀的方式。那種腦袋一剎那接通的感覺,應該是筆者所追求,亦是讀書的最高境界-融會貫通

學與思-問題

儘管筆者出社會的工作是記者,但仍深感自己對「提問」能力的不足,怕被別人笑、被別人覺得問題不好等等,重重的心理障礙,導致自己遇到大場合、採訪前都要列好幾個問題、練習好幾次才敢發問。

然而進到碩班,老師們的上課方式都非常鼓勵同學提問,老師們也會提出很多發人深省的問題給同學們思考,筆者認為那正是學習的樂趣所在。比方說:老師曾提過一道問題:樹林中的樹倒下來了,會發出聲音嗎? 同學們有的人表示,會有聲音是因為有人在那裏,也有人用薛丁格的貓來解釋,儘管沒有正確答案,但那種討論的氛圍才像是求學真正的意義--追逐真相

邏輯思考

筆者自認過去邏輯思考能力滿差,比方說在面對未來的不同選擇,儘管法律系的朋友建議筆者應列出各種可能性及發展並評分,但筆者每當開始列就覺得腦袋卡卡的,過不多久便放棄,現在想想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用腦,而訓練邏輯思考能力就是在練習如何使用腦袋。

這項能力正確來說應該是考研的時候發掘的,因為考研的範圍很廣,每道題目要解得答案所需要的知識點很多,摸了半年後,腦中雖有很多知識但非常雜亂,於是自然而然就開始畫心智圖、做架構表、練習梳理解題步驟,之後發現自己開始能將一段話更有邏輯的表達出來,腦袋好像更習慣做很長鏈的思考。

人之所以短視近利,難以規劃未來,筆者認為或許能隨著邏輯思考力的提升而能改進,如果想要達到大目標,就得先規劃小目標、中目標,而如何把各層級目標串聯起來,就非常需要能夠擴展延伸思考的能力,而在碩班面對如此龐大的知識,筆者正學習如何用串聯的方式,減輕記憶的負荷。

正視劣根性

回顧2023年中離職的這些日子,除了備考與上課外,更多時間是與自己對話,慢慢理解到從大學以來到現在所碰到的困難,其實正是源自於某種劣根性,因著研究所對思維的訓練以及疑問-解答的過程,開始能正視自己的問題並思考如何改進。

比方說,筆者過去時間觀念非常差,也有很嚴重的拖延症,追根究柢,為甚麼會這樣呢?因為筆者非常害怕失敗,所以總想做到完美,但其實不該要求自己一次100分,而應該要先求有再慢慢修改,才能趨於完美。正如同想要完成大目標,就該從小目標著手。

如果說研究所獲得什麼超能力,我絕對會說是思考力(當然有人更早就獲得),過去雖碰到困難,但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於是愁眉苦臉怨天尤人,而現在思考力的提升,練習分析挫折,並從書中網路等資料的尋找,思考自己該如何改進。

結語

也許各位讀者想點進來,是想了解財金所的課程(或許之後有機會會更新),抱歉了。當然知識上也有莫大的收穫,但更重要的是文中所提的那些能力,有了這些能力在面對未來險惡的環境也一定能克服。

另外,筆者也想告訴有志唸碩班的朋友,不要放棄向更高處挑戰。筆者並非學霸(此指一路都唸第一志願的勝利組),只是一個國小、國中維持班上前幾名,高三突然發奮想唸書,但現在回看當時其實不得要領,僅是傻讀書的屁孩,而今通過研究所考試,能夠一窺財金所的面紗,學無止盡,但唸碩班學習到的能力,讓我深刻感受到我整個人正在面臨從腦袋瓜開始的改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小姐的顆顆世界的沙龍
32會員
29內容數
2018年,是盡情闖蕩的一年,是拉著一只7吋行李箱、揹上後背包,行走天涯的一年。 參與學校交換學生計畫,課餘之際,走遍英國,而計畫結束時,又再次踏上旅程,遊歐80天。 那一年的美好,保存在我的相片跟字裡行間,援引新聞「黃金100秒」概念,邀請你用短短的時間,跟我一起環遊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唸大學的目的與價值,以及大學生活的重要性。針對唸大學對於提升社會階層的幫助逐漸極主,提供了關於大學領導力培訓、參加繫上或社團等活動、大學換專業的建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唸大學的目的與價值,以及大學生活的重要性。針對唸大學對於提升社會階層的幫助逐漸極主,提供了關於大學領導力培訓、參加繫上或社團等活動、大學換專業的建議。
Thumbnail
——身為文組畢業生的層層剖析。 1.有歷練再去讀,才知道自己要什麼2. 我不想把讀碩士當作「逃避面對自我」的管道
Thumbnail
——身為文組畢業生的層層剖析。 1.有歷練再去讀,才知道自己要什麼2. 我不想把讀碩士當作「逃避面對自我」的管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留學的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思考。當面對留學這個問題時,應先問自己為何要留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目標等問題,而非簡單回答「要」或「不要」。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對自己的抉擇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留學的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思考。當面對留學這個問題時,應先問自己為何要留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目標等問題,而非簡單回答「要」或「不要」。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對自己的抉擇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這堂課程將解密商學院科系差異以及共同的必修科目,以議題角度帶你深入淺出的認識商學院必修科目: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透過這門課程,讓你瞭解金融業的熱門議題及商學院的校系課程內容及差異,幫助你探索大學科系並規劃未來,並提供自主學習計畫表參考範本。
Thumbnail
這堂課程將解密商學院科系差異以及共同的必修科目,以議題角度帶你深入淺出的認識商學院必修科目: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透過這門課程,讓你瞭解金融業的熱門議題及商學院的校系課程內容及差異,幫助你探索大學科系並規劃未來,並提供自主學習計畫表參考範本。
Thumbnail
▌為何會選擇兼職讀碩士? 害怕自己這幾年都在啃老,消耗自己跟家裡的錢。 想要透過打工、實習跟家教去練習課業以外的能力。 練習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讓自己轉換讀書的狀態。 ▌代價是甚麼?有捨才有得 掙扎在課業跟工作之間,會影響課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經驗能應付多長
Thumbnail
▌為何會選擇兼職讀碩士? 害怕自己這幾年都在啃老,消耗自己跟家裡的錢。 想要透過打工、實習跟家教去練習課業以外的能力。 練習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讓自己轉換讀書的狀態。 ▌代價是甚麼?有捨才有得 掙扎在課業跟工作之間,會影響課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經驗能應付多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