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書中提到蹺課,學生應該知道那些課程對於自己是否有用,把間投入有價值的事情,有些人都沒有蹺課,可能只是看似每堂課程都上了,卻只是打造出有努力的假象
作者觀察到真正優秀學生,不會每堂課都聽,而是多數時間在自習,並且私下向老師問問題,解決自身疑惑。建議學生要培養自學能力,獨自發現問題和解決,要不斷對自己發問,要有自己見解,培養獨立思考,分析對錯。
這點讓我想到幾個大學的經驗,我自己也有蹺課的經驗,我不認為蹺課不好,蹺課可以換取到一些優勢,可以將這些時數投入學習更多事物,例如這段時間內,或許可以到圖書館讀書,這樣環境更加安靜,或者如果當天只有一門課程,蹺課的話當天就能減少通勤往返時間,爭取到更多時間,所以就是看同樣時間內,是否能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不過有些課程因為會有點名、課程有隨機小考或加分機會,或者是會看出席印象打分數(特別是人數較少的課程),因此我蹺課的大部分是人數多且非上述情況的課程,或者老師有明確說明不會看出席給分的課程
而另一種方式,就是去上課,但是不一定要聽課,這段時間內也可以用來做更多事情,例如可以閱讀教材或打報告,就能有更多時間從事更多活動,有時課內東西讀累之後,也可以選擇寫作或進行些課外學習,這也都是屬於一種學習
畢竟有時候其實上課聽課之後,會發現上課的東西,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吸收,或者作業很多,就真的需要判斷是否需要聽課,可以評估一下價值來決定,如果聽課能帶來更多價值就聽;如果否,就利用這個時間自習或課外學習等,這個價值不限於成績,也可以是很有意思、實用、有啟發的內容。
其實我國高中的經驗也是如此,上課是屬於一種資訊吸收,但是從課本上也可以吸取很多內容,且也會需要練習題目,因此我高中的時候,也經常會在上課時讀課本和刷題目,可以依照自己情況調整,例如我發現我文言文比較適合安靜環境下讀、數學和社會就可以在上課有聲時做,干擾較少,就依照自身情況調整
學歷是敲門磚,你要有超乎學歷的東西代替學歷,變成敲門磚,此時此刻,學歷就不那麼重要了。可惜的是,多數人沒有那麼強的技能背書,沒有那麼光亮閃閃的能力,那麼學歷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敲門磚。
讀大學只是為了那幾節課嗎?只是為了那個學位嗎?不是,讀大學最重要的是遇見同領域的人才,主修是人才在相同領域的聚集
教育制度的確存在問題,但有一條是十分公平的,就是任何人都在義務教育後可以考高中,大學畢業後可以參加研究所考試,這條路是一個階層變更的通道。因此作者建議正視考試,正視學歷,但別認為這就是生命的全部
這段內容也讓我對於學歷省思,到了大學之後也會聽見有許多大幾屆的同學(不論是實體或是網路論壇等),也都會提到成績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謂的GPA,對於未來會有影響,但同時如果只將自己的價值都壓在成績上,在上面投入太多時間,而失去很多課外事情,也會錯過很多,因此成績確實重要,但課外有很多事情也都值得學習或嘗試
例如我認為幸福、壓力管理、時間管理、理財、人生意義等內容,這些可能學校沒有開設相關課程,或者是沒選上,因此自主學習就會變得很重要了,自行課外學習和作筆記,此外也能夠發展一些能提升自我且對於日後有益的興趣,例如我選擇寫文章,因為寫文章可以為訓練自己管理知識和表達、日後可以回顧和作為素材再次利用等
不過關於錯過,只要花時間在一件事情上,也必然會錯過許多事情,而大學也確實遇到許多人,每個人都有不同活動,都可以做為參考,不過還是需要評估自己的情況,做出符合自身的選擇,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或目標都有所不同,做出行動也有差異,
例如我曾經有參加過服務型社團,不過因為周末起床對我來說比較累加上需要時間,後來退出,而相比之下,我後來開始讀課外書、作筆記、寫文章等等,對我來說這些帶來收穫更大,也具有可累積性,筆記和文章素材有經過整理後,日後能繼續使用和持續更新,因此我目前課外就會以這些活動為主,我認為這個階段可以先學習更多內容和充實自我,將來能有更大能力幫助更多人
這本書雖然提到幾點方法,但聽取意見的時候,還是不要只聽一方說法,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其實對於書中某些內容,也不一定認同,而且大學後老師和同學建議中,也都會有相同和不同處,對任何人建議都需要經過思考而非全部相信,所以保持批判性思考能力,就會相當重要
例如前面提到要知道哪些東西對於自己有用和沒有用,但其實有時候,我們不一定能預測未來這些東西是否有用,我有聽過有教授說,有些理論性內容可能和實務差比較多,不會馬上有用,但對於思考能力的培養(特別是上層次的通盤思考方面)有幫助,這可能會到一段時間後才會有所用
所以我認為就兩者都可以參考,要說任何東西都有用都要聽,並非如此,要花太多時間了,有些內容完成報告或考試就可以了,且課程講義也都有檔案,日後可以再看,而且課外也有許多事情要做(不論是需要或想要的事情),但有些內容在學習時,就不能太過執著看眼前是否有用
我自己的話是課內學習以分數為主(考試或報告),因為這部分內容對分數一定有用,而日後也是有機會有用;課外的話一部分著眼於有用(例如理財 幸福 時間管理等),另一部分則依照興趣自由探索和學習,例如有些哲思或生物學內容,都能讓我看待事情採取更多觀點,從中獲得啟發,對於生命能有更多思索,這也多少會對人生有益,且有用和沒用如何定義,其實也值得思考
而像是在書中也有提到一些考證書的部分,但自己真的需要這麼多證書嗎? 每張證書都需要花時間投入,或者是關於參加社團,也需要投入時間,有時候加入社團起初很新奇,但是到後來就變成例行公事,反而變成一種負擔,時間安排如果不當,可能就會影響到課業或是其他個人活動,所以就需要自己情況做調整
例如我自己是有一種散場後空虛的感覺,就是有時候和某些他人一起,有些話就會不太能說,結果就會有種沒有談到心理或興趣的感覺,要找到能夠談心或是談興趣的對象,其實有難度,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做些能成長或樂趣的事情,例如寫日記、準備報告考試、看課外書、寫文章、看影片和動漫、為興趣社群貢獻等等,雖然獨自,但是仍有很多方式能與人連結,接觸作品就如同作者交心,或是與網路興趣社群的大家交流,算是我常用的方式
最後是想說書看這本書的書名,雖然這本書書名叫做大學不迷茫,但我自己感覺是到了大學後很多時候,也都是會有很多迷茫,例如我現在也會擔心未來的生活,或者是對於各類事情活動時間和精力分配比例,也都常常會有所迷茫,認為我這樣做真的對嗎?
我認為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檢視自己,例如可以寫小日記,真實傾聽自己的聲音,他人建議可以學習和參考,但同時自己的感受和價值,也只有自己知道,因為人可能會有所變,所以需要定期檢視和聆聽
另外行動也能減少迷茫感,有時不確定未來,就能去給自己些時間嘗試看看,即使未來方向改變,這段時間也讓自己知道合不合適,而行動的方向,可以著眼於下一步可以做什麼,有些事不一定起先就有熱情,而是在行動過程中逐漸找出熱情
例如我認為我課外閱讀和寫文章,過程中也能了解到自己合適和不合適的部分,以及有哪些能力可以從中培養和提升,就都是一種探索和成長的過程
不過即使是這樣,我覺得都還會迷茫的,不過上面方法都能減少迷茫感,而我認為迷茫感可能是對於自己的一種探索吧,所以迷茫不會完全消除,迷茫不是有和沒有,而是一個漸進程度的感覺
其實我回望我的日記或記憶中,不論是在國中或高中時,也都有過迷茫時期,例如對於學業,或是對於人生意義,也都會有所迷茫,不過有許多課外的資源以及採取的行動,也讓我對於迷茫感有所減低
以上觀念也就提供大家參考
(其他參考資料: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5/09/08/uni-ad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