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的同頻共振效應

Zorya-avatar-img
發佈於蛻變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基因設計注定了人是群居的動物,而我們又是少數會意識到個體「我」的生物,所以在群體裡怎麼安放自己就衍生出什麼樣的「關係」。

媒體與社群時代讓我們在關係建立上有更多的主動權,可以選擇要追蹤什麼樣的人、成為什麼組織的會員、加入什麼樣的社群,但讓我們選擇加入的認同感是哪裡來的?讓我們一直待下去的驅動力又來自哪裡?前陣子看的一本書《影響力原則》就談到蠻多社群建立與管理的技巧,但這邊先來談個人參與過兩個社群後的觀察與體會。

兩個都基於相似的初衷但從截然不同的角度切入、採用完全不同的形式展開,帶來的最大差異是參與者間的互動帶動的社群氛圍,這是社群最難被掌握的一部分,也是一切活動規劃與社群設計的最終目的,但有趣的是,在所有人都是高度自主性的社群中,這可能不是靠設計就能達到的,因為重點是彼此相互建立關係與維持的意願,而意願的起源與各自的頻率有關。

共鳴來自人與人之間某些時刻的同頻,如果驅動言談、外表形象和行為的價值觀是花,那讓花長出來的那片土壤就是頻率,頻率體現的就是內在的狀態與品質,這讓我理解到調頻的真實含義。

讓自己待在一個對自己狀態無異的人際環境卻甘之如飴會有很多表層的原因(A),同理,讓自己無法融入一個其他人都很敞開與融洽的社群(B)也可以有很多「可是...」的緣由,但當你的頻率由A轉到B之後,原本讓你在A甘之如飴的原因會瞬間瓦解而讓你能果斷地離開,而原本讓你覺得在B裡格格不入的緣由也不知怎麼地不見了,你自然地能更自在地敞開自己與別人互動,我覺得最為貼切的解釋就是物理學裡的同頻共振原理,至於人體能量與調頻是什麼?未來一起慢慢解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界之境
2會員
11內容數
放下對生命有限的遐想,回到內在靜默的永恆,聆聽無界之境中的脈動 當你觸及這些文字 "Everything Is Meant to Be" 有意識的生活會自然走向當下所需之事 別讓心智的評價系統干預你覺察生命的真實
無界之境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被櫻花渲染的東京,似乎一開始就是被祝福前來體驗日本完整精神性的獨旅。
2025/04/18
被櫻花渲染的東京,似乎一開始就是被祝福前來體驗日本完整精神性的獨旅。
2025/03/22
這場調解與溝通完全勾不上邊,只能說是一次非常糟的談話經驗,而這樣的結果是在調解員的主導下誕生的。
2025/03/22
這場調解與溝通完全勾不上邊,只能說是一次非常糟的談話經驗,而這樣的結果是在調解員的主導下誕生的。
2025/03/21
原來我們在同一場車禍中的平行時空
2025/03/21
原來我們在同一場車禍中的平行時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際網路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是有的人誤會了「人脈」的意思,覺得只要每天都有不同的局,跟越多人吃過飯、拍過照,就是擁有了人脈,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擁有了「名片」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會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想跟厲害的人多相處、多學習 「向上社交」指的不應該只是針對「社經地位」⋯⋯
Thumbnail
人際網路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是有的人誤會了「人脈」的意思,覺得只要每天都有不同的局,跟越多人吃過飯、拍過照,就是擁有了人脈,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擁有了「名片」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會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想跟厲害的人多相處、多學習 「向上社交」指的不應該只是針對「社經地位」⋯⋯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少數敵多交友,是生存在社會上的入門。 一沒背景,二沒背景,三沒背景,所以就是沒背景,就是沒靠山,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在社會上,有些時候,從眾比對立還要容易多了。 這並不是沒主見,而是一種順勢而為且為之。 有許多事並不是樣樣要爭,樣樣要強,有時候讓位給更適合的人去做,更適合的人去上
Thumbnail
少數敵多交友,是生存在社會上的入門。 一沒背景,二沒背景,三沒背景,所以就是沒背景,就是沒靠山,你最大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在社會上,有些時候,從眾比對立還要容易多了。 這並不是沒主見,而是一種順勢而為且為之。 有許多事並不是樣樣要爭,樣樣要強,有時候讓位給更適合的人去做,更適合的人去上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思想、觀念還有信念都是一種能量跟頻率,交流時顯現的思想更是如此。 有時候即使是喜歡獨處的人,也會有感到孤單的時候,但令人疑惑的是,來到人群中,有時卻感到孤單和消耗,我們會用「合不來」、「不對盤」、「頻率不對」來形容。 其實,當我們獨處時,因為少了周圍影響,比較容易調到自己覺得舒
Thumbnail
尤其把善於合群當作很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指標就更可笑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Thumbnail
尤其把善於合群當作很會處理人際關係的指標就更可笑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為什麼人們需要社交的目的,不是解決情緒問題、社交障礙,而是從社會支持的角度來看的,達到真正的顯化。與朋友聚會和聊天有助於釋放壓力,增強情緒的穩定性,提高顯化的效率是花時間與一般好友互動的價值所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為什麼人們需要社交的目的,不是解決情緒問題、社交障礙,而是從社會支持的角度來看的,達到真正的顯化。與朋友聚會和聊天有助於釋放壓力,增強情緒的穩定性,提高顯化的效率是花時間與一般好友互動的價值所在。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生活在群體社會裡,人際關係的好壞決定了我們的情緒好壞,甚至會左右事業成敗;無論是哪一種人際關係,如果溝通不良,總在雞同鴨講,想要與之疏遠的感覺就會漸漸地在無形中增長。人與人間的相處,透過一段良好關係的發展,無論是家庭、職場或交友,不僅可以為我們帶來溫暖和支持,也是個人成長和實現夢想的重要推手
Thumbnail
生活在群體社會裡,人際關係的好壞決定了我們的情緒好壞,甚至會左右事業成敗;無論是哪一種人際關係,如果溝通不良,總在雞同鴨講,想要與之疏遠的感覺就會漸漸地在無形中增長。人與人間的相處,透過一段良好關係的發展,無論是家庭、職場或交友,不僅可以為我們帶來溫暖和支持,也是個人成長和實現夢想的重要推手
Thumbnail
生活有各式各樣的需求 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也不同 自然擁有的知識經驗各有所異 因此我們可以是他人的小幫手 也會有接受他人幫助的時候 沒有任何人永遠是單一角色 幫忙的時候 就是一種彼此能力交流 互相麻煩、提供協助、幫忙彼此、接受幫助 就是這個社會運作的基礎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落在恰到好處的平衡點呢?
Thumbnail
生活有各式各樣的需求 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也不同 自然擁有的知識經驗各有所異 因此我們可以是他人的小幫手 也會有接受他人幫助的時候 沒有任何人永遠是單一角色 幫忙的時候 就是一種彼此能力交流 互相麻煩、提供協助、幫忙彼此、接受幫助 就是這個社會運作的基礎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落在恰到好處的平衡點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