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2025年度問卷調查結果與經營方向調整說明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圖片來源:ChatGPT繪製

圖片來源:ChatGPT繪製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主題文章【包括個人研究個股心得、投資觀念分享、市場產業觀點、邏輯投資月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68 元,能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Treads,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大家還記得年初「邏輯投資」專欄進行的問卷調查嗎?


在此感謝讀者們熱情響應填寫問卷,本次問卷調查共計406人填答,以下將說明問卷調查結果以及本專欄的經營方向,也再次感謝讀者們的熱情支持,謝謝你們,「邏輯投資」會持續努力。



2025年度問卷調查結果


-「邏輯投資」專欄未來的週報發布頻率以及經營重點

raw-image
方案一:支持率51.5%
週報改季報,增加新公司/產業/技術/法說會的涵蓋,有利讀者認識更多潛在投資機會
方案二:支持率48.5%
週報改雙週報,維持潛力股月營收變化與近況追蹤,其他種類文章斟酌增加



-是否希望「邏輯投資」定期提供付費訂閱讀者直播

raw-image
無需求:50.7%
有需求:49.3%



-是否支持「邏輯投資」出書?

raw-image
  • 會支持:77.1%
  • 沒興趣:22.9%



-期待「邏輯投資」出書的內容為何?

raw-image
適合有一定經驗的投資人:包括投資體系、選股案例、個股分析方式等:87.6%
適合入門者:包括基本知識、投資心法、選股原則、風險觀念與操作案例等:8.6%


其他意見則包括:資產配置與避險操作/入門、進階都需要/營建股的完整分析教學。

另外也有許多讀者特別表達出書就一定支持,在此特別感謝,這樣至少會讓我有信心一些😅



-希望「邏輯投資」推出完整的線上教學課程嗎?

raw-image
有需求:57.9%
沒興趣:42.1%



-給「邏輯投資」的寶貴意見


感謝許多讀者在這個題目上提供寶貴意見,我嘗試歸納整理如下:


關於週報/雙週報/月報/季報的意見:約占35%

許多讀者提到週報或雙週報,內容相當豐富,但對於作者的負荷似乎太沉重,但如果改成「季報」,時效性又嫌不足,因此建議可以改「月報」,但中間如果有突發消息,就再發文提醒。

也有讀者建議仍維持週報/雙週報形式,但內容大幅簡化,只要針對重大事件分享即時觀點即可。



關心作者健康:約占30%

這部分的意見多到讓我驚訝,以下節錄讀者意見:

案牘勞形的大大多保重身體,這最重要!祝您好人平安健康~
支持邏輯大,但記得身體健康和家人時光是最重要的
健康才是最大財富
研究之餘,請多多休息保重身體
請保持身體健康,我還想再訂閱20年
希望邏輯大要多注意身體健康
身體要顧好,不要常常熬夜

看來真的是讓讀者們擔心了,確實自己的身體狀況明顯走下坡,也是這次想稍微調整專欄經營方向的原因之一。

將近三年的專欄經營期間,除了視力問題外,椎間盤突出、網球肘、頭痛,以及最近因「根尖囊腫」開刀,都讓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另外自己週末與晚上時間也多用在撰寫專欄與資料分析上,雖然家人都能體諒,但內心亦有所虧欠,因此希望能多分配一點時間在培養運動習慣與家人相處,但這個過程也不能影響讀者權益,所以才會做這次的問卷調查。

最近接受朋友建議,已經報名3-4月的飛輪課程,希望未來能維持更穩定的健康狀況,再次感謝讀者們的關心與體諒。



關於專欄選題與內容方面的建議:約占15%

許多讀者針對專欄內容表達自己的期待與建議,摘述如下:

希望多介紹科技股、電子股、營建股
希望分享關於可轉債選擇權(CBAS)的相關標的與投資方式
希望某些產業展望改變(如記憶體)時能即時提供想法
希望分享如何預估EPS與本益比的運用
希望作者分享尋找潛力股的邏輯與背後思考
希望介紹更多投資機會,而非一直拘泥在既有標的上
冷門股介紹變少了,喜歡看冷門股介紹
希望可以有深度教學


很感謝讀者對於專欄內容提供建議與期待,「邏輯投資」每一則建議都有看完,也都記在心上。

首先要強調,作者也有看「電子股」,但確實比較少寫,今年會努力加強這個部分,但關於專欄選題,有一點需要跟讀者說明,就是我自己會傾向避開去介紹「漲多」的個股,例如某檔原本有規劃要寫的公司,短期股價已經上漲30%,上檔空間明顯壓縮且追高風險增加,這種我就會跳掉,改挑其他主題,而電子股波動大、市場對題材反應更早更快,就很容易遇到這種狀況,像最近有一檔自己看好的電子股,股價波動相當劇烈,我就會予以斟酌,或是等到股價回檔再重新納入選題。

其實文章中我都會儘可能地說明自己如何預估公司獲利,包括對於企業營運前景的假設來源與推論邏輯,但我還是會建議讀者也務必嘗試自己推算EPS,這是企業分析的基礎,而且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有基本的財報觀念,相信讀者也能自己估算EPS並據以估值。


另外有讀者提到資訊即時性的問題,這確實是這個專欄的「痛點」,今年我會更積極地將一些市場/產業看法與即時資訊寫在「即時觀點」,也就是以「短文」的方式更新,這裡也提醒讀者要記得定期追蹤「即時觀點」的文章。

raw-image


至於教學性質的文章,作者會努力,但也提醒讀者,很多觀念教學其實不是沒提到過,例如營建股的分析,讀者可以參考「投資策略思考|如何研究高雄土地公-京城建設(2524)建案的獲利貢獻?」一文,應該會得到一些啟發,所以有空不妨翻翻舊文喔!



希望文章長度控制精簡:約10%

這個意見其實有在作者預料當中,也就是反映文章內容太長,希望作者可以講重點就好,少講一些基本觀念,也有讀者很直白地建議作者不要「拼字數」。

關於「字數」或「文章長度」的意見其實一直都存在,讀者也分成兩派,各有支持者,但考量其實提出這項意見的讀者為數不少,未來我會嘗試寫得更「精確」(非精簡),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鋪陳與贅述。

然而考量專欄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完整交代「投資邏輯」並幫助讀者完整理解一家公司或產業,同時考慮到讀者的組成相當多元,專欄還是會維持既有基調,儘可能完整論述一家公司的投資邏輯,因此也要請讀者們多多包涵。



其他經營意見與鼓勵:約10%

這方面的鼓勵與意見很多,請恕我無法一一摘述,但每則意見我都有看完,部分摘述如下:

感謝邏輯專欄,雖然自己還在摸索策略,但感謝提供各種想法及自己的策略,總覺得其他投資人好像都是天生就會投資一樣,只有您的解釋方式比較平易近人好懂
我是研究員,但很喜歡你的文章,也訂閱很久(算是老讀者),謝謝你幫助我認識到以前沒聽過的公司,希望以後有機會交流
希望有Telegram、Line 群,方便讀者彼此交流公司資訊或相互討論
除了個股分析外,還有一些市場上目前的狀況給做參考,所以去年8月有躲過那次下殺,覺得專欄真的做的很用心。
訂閱過很多,你是目前唯一還繼續訂閱的
關注您一兩年,去年才開始訂閱,因為之前都埋頭研究,很謝謝您成為投資路上的良師益友,可以接觸過去比較不會接觸的產業
感謝邏輯大平時花費許多時間寫文章提供有幫助的資訊給大家,一個月不到200很佛,也要給寫文章的人一些喘息空間,當然偶爾想要穿插一些濕別秀給讀者(例如直播),相信長期支持的讀者也都會買單
這兩年投資生涯有幸能認識邏輯大,我覺得收穫最多的是可以從文章看到與外界不一樣的想法,還有就是從0開始完整分析公司,也許不一定會賺錢,但抱著也會知道目前公司狀態,也會越熟悉整個產業面。
對於已經在投資業界的讀者而言,大大的文章很大程度的節省時間,讓我可以短時間就對於公司的經營狀況有相對完整的了解,相當有幫助。
邏輯大大 我在這個專欄學到很多 雖然看你分享很多個股 但是還是會自己再去花時間看看法說會內容 看一下財報跟相關的資訊 再決定是否買進 不再像以往訂閱其他的作者 只是盲目的跟從 謝謝你 也辛苦你了
謝謝邏輯大這1000天的辛苦經營了!我算是很早就訂閱的讀者,從一開始認同你的投資邏輯加上負責任的經營態度,至今都仍未改變真的很佩服你,希望邏輯大照顧好身體,能繼續的在股海中遨遊,並早日達成財富自由的目標
目前潛力股評析的長度已足夠,其他研究材料可提供連結或思考方向讓讀者進一步追蹤,邏輯大是作者不是保姆,有些功課還是留給訂閱者吧,如果都寫成中租那樣會往生。以專欄訂閱價格而言,內容已超值,也謝謝你秉持初心維持專欄水準走到現在,為我們帶來這麼多精彩的篇章,不管是時事脈動或深度剖析,有你在實在令人安心不少。總之一句,加油~愛你。
開始訂閱即將滿2年,可能是因流量變大的關係,感覺節奏快很多,且多了很多時事評論,每周周報越來越不固定。希望內容可以穩定。


其實讀者提供我的意見相當多,有的都像一篇小作文了,所以無法都節錄,請大家多包涵。


有些讀者敏感地覺察到專欄其實一直有一些調整,包括短文增加,以及週報的發文頻率也無法固定,確實是如此,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常常造成週報延遲或改為雙週報(合併號),然後長文也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短文增加,這是因為我不希望影響讀者權益,但必須說寫主題長文真的許多大量的時間(包括資料蒐集、分析、圖文製作與文章編排),再加上我預期讀者會期待資訊的即時性,因此很多內容就改以短文形式發布,但短文的閱讀量一直都低於主題長文,這一點也確實一直困擾著我。

不過這次調查許多讀者反映短文很即時地提供市場觀點,對讀者有幫助,因此這個形式應該還是會維持,我也預期週報發文頻率的調整,應該能夠幫助我釋放更多時間來發掘個股或研究產業,這確實也是許多讀者的期待。


至於是否成立LINE群或Telegram,這一點請容我再評估,如果像是好朋友「Kelvin價值投資」、「營建薯」他們的社群,其實我都很喜歡,因為有很多資訊分享,內容也不會太水,顯示他們都相當用心經營,但這就牽涉到管理的問題,我會再評估看看,如果大家有好的意見或經驗,也歡迎提供給我。



2025年度經營方向說明


最後跟讀者報名並總結「邏輯投資」專欄在2025年的調整方向:


  • 「邏輯投資『週報』」改為「月報」:

    原本問卷調查是寫「季報」跟「雙週報」,且投票結果是「季報」勝出,但後來決定接受部分讀者意見改為「月報」,並呼應「月營收」每月10日前開出,原則上會在每個月的中旬發布當月「月報」。內容則維持「週報」架構,仍會追蹤「潛力股」的月營收與市場資訊,同時分享作者對於市場議題的看法與投資觀念分享,「免費」的文章部分還是會有,老讀者不用擔心。



  • 增加更多公司/產業/法說會的資訊分享與整理

    「週報」改為「月報」,但節省下來的時間作者不會偷懶,今年「邏輯投資」有更多機會能夠參與法說會或私訪活動,會積極將這些資訊整理出來跟讀者分享,也會附上作者的個人觀點,應該能幫助讀者認識更多產業與公司。但要注意這類型主題的文章會比較偏向摘要式介紹,如果你當成「報牌」我覺得會很危險,因為很多法說會或私訪,我是抱著學習心態參加的,並非寫出來就代表我會去投資這家公司或產業,希望讀者不要誤解。



  • 文章篇幅適度修剪

    誠如前面提到的,因為確實有一定程度的讀者反映字數過多的問題,也有讀者提到自己因為這樣反而抓不到重點,所以接下來專欄主題文章的部分會適度修剪,儘量減少不必要的贅述與背景鋪陳,但基本架構跟「投資邏輯」的完整論述還是會保留,這一點請讀者多包涵。


  • 著作出版

    調查結果大多數的讀者都期待「邏輯投資」出書,實際上去年確實有多家出版社來商談,只是當時都暫予婉拒,今年則會納入規劃。至於出書內容,我會問問看出版社有沒有機會分冊出版,兼顧投資入門者與進階者的需求,這一點就請讀者們期待吧!



  • 線上課程

    雖然有近六成讀者支持作者推出線上課程,但這應該不會是短期計畫,我自己也知道一定忙不過來,考慮到自己龜毛的個性,我覺得應該會整死自己。會納入這次問卷調查,也是因為有廠商來接洽,才想說一併調查(自己也好奇),但預期今年或明年能完成著作出版就不錯了。原則上還是會以「專欄」為主,不會以犧牲讀者權益的前提去做其他個人事業,這一點讀者不用擔心。



最後再次感謝讀者響應這次調查,踴躍填寫問卷並表達寶貴意見,過程中也接收到許多讀者給我的鼓勵與支持,讓我有了更多動力撰寫專欄,作者也會努力維持身體健康,繼續與大家共同在「財富自由」的道路上打拼,讓我們一同加油吧!


圖片來源:ChatGPT繪製

圖片來源:ChatGPT繪製



「邏輯投資」文章內容係運用來自公開網路、新聞、財報及聯繫公司所獲資訊歸納之個人心得,目的是分享投資觀念,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絕無任何股票投資勸誘之意圖。投資有風險,文章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
23.8K會員
933內容數
「邏輯投資」發掘潛力股、營建股、定存股與冷門股,分享投資觀念、市場觀察與潛在風險,歡迎訂閱作者的投資專欄,每個月只要一個便當錢(168元)就能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投資機會,降低「韭菜率」,跨越投資痛點!📈
2025/04/25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探討材料-KY(4763)在中美貿易戰中的受損程度與受惠潛力,並分析其在「絲束」、「醋片」等產品供應鏈中的角色及競爭優勢。作者從關稅衝擊、供應鏈調整、市場轉單等角度,深入剖析材料-KY的營運現狀及未來發展。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探討材料-KY(4763)在中美貿易戰中的受損程度與受惠潛力,並分析其在「絲束」、「醋片」等產品供應鏈中的角色及競爭優勢。作者從關稅衝擊、供應鏈調整、市場轉單等角度,深入剖析材料-KY的營運現狀及未來發展。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霍華·馬克思在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和川普貿易戰期間發表的「無人知曉」備忘錄,以及其投資哲學,並提供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霍華·馬克思在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和川普貿易戰期間發表的「無人知曉」備忘錄,以及其投資哲學,並提供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來看看上半年度的資產變化與投資績效等數據...
Thumbnail
來看看上半年度的資產變化與投資績效等數據...
Thumbnail
本篇將分享給訂閱讀者關於作者本身目前之操作 (選股 )邏輯與針對未來一季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本篇將分享給訂閱讀者關於作者本身目前之操作 (選股 )邏輯與針對未來一季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威宏-KY內線、(2)PTT畢業文省思、(3)房地產與營建股未來怎麼看、(4)改編散戶之歌、(5)現在該投資蘋果嗎、(6)台灣錢淹腳目、(7)不要成為股市寵壞的股寶、(8)不要預設高點、(9)投資該了解「合理報酬率」、(10)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1)潛力股追蹤:八方雲集、威宏-KY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威宏-KY內線、(2)PTT畢業文省思、(3)房地產與營建股未來怎麼看、(4)改編散戶之歌、(5)現在該投資蘋果嗎、(6)台灣錢淹腳目、(7)不要成為股市寵壞的股寶、(8)不要預設高點、(9)投資該了解「合理報酬率」、(10)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1)潛力股追蹤:八方雲集、威宏-KY
Thumbnail
本週內容:(1)九州心情雜談、(2)京城銀的機遇、(3)美光與群聯操作思考、(4)高息+動能是好策略?、(5)五年年薪50萬元提升100萬元?、(6)投資簡單就好?、(7)從美國手機銷售思考展望、(8)投資南僑的思考與事後檢討、(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八貫、凱撒衛、新美齊、迅得
Thumbnail
本週內容:(1)九州心情雜談、(2)京城銀的機遇、(3)美光與群聯操作思考、(4)高息+動能是好策略?、(5)五年年薪50萬元提升100萬元?、(6)投資簡單就好?、(7)從美國手機銷售思考展望、(8)投資南僑的思考與事後檢討、(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八貫、凱撒衛、新美齊、迅得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大選後投資思考、(2)收益平準金邏輯混亂、(3)林恩平循環、(4)美國通膨就業啟示、(5)記憶體產業韓廠搗亂、(6)碳費題材與影響性、(7)你又FOMO了嗎、(8)打造自己的ETF、(9)AI電動車趨勢、(10)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1)潛力股追蹤:八貫、勤美、新美齊、潤弘、八方雲集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大選後投資思考、(2)收益平準金邏輯混亂、(3)林恩平循環、(4)美國通膨就業啟示、(5)記憶體產業韓廠搗亂、(6)碳費題材與影響性、(7)你又FOMO了嗎、(8)打造自己的ETF、(9)AI電動車趨勢、(10)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1)潛力股追蹤:八貫、勤美、新美齊、潤弘、八方雲集
Thumbnail
週報內容:(1)2023感想、(2)提醒自己、(3)幫親人做規劃、(4)2024選股、(5)情緒:覺察負面、(6)情緒:忌妒、(7)情緒:擺脫慣性、(8)房價會跌?(9)亞翔法說、(10)孟學苑完銷啟示、(11)降息解讀、(12)探討ETF績效、(13)高股息ETF是白吃午餐?(14)潛力股總整理
Thumbnail
週報內容:(1)2023感想、(2)提醒自己、(3)幫親人做規劃、(4)2024選股、(5)情緒:覺察負面、(6)情緒:忌妒、(7)情緒:擺脫慣性、(8)房價會跌?(9)亞翔法說、(10)孟學苑完銷啟示、(11)降息解讀、(12)探討ETF績效、(13)高股息ETF是白吃午餐?(14)潛力股總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