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難題:到底要不要生小孩?」— 《要不要生小孩?:給那些不確定是否、何時或如何成為父母的人》|閱讀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要不要生小孩?:給那些不確定是否、何時或如何成為父母的人》by 喬丹‧戴維森

原文:So When Are You Having Kids? The Definitive Guide for Those Who Aren’t Sure If, When, or How They Want to Become Parents

出版社#日出出版

「決定是否要生孩子是你一生中的第一個,也可能是最終的育兒決定。我們無法預測自己或孩子的未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力而為」

我認為這本書比較適合的受眾,應該是內心已經有決定,但還是有點稍微猶豫的人。

而這本書—是幫助你去了解你做出最後的決定時所會面臨到的狀況。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到了一定年紀,身邊的朋友開始結婚生小孩。而我們也開始遇到開始做決定,那就是要不要生小孩

我身邊有一些朋友,是堅定的不生小孩派;我也有朋友,生了一個還想生第二個。

我內心其實已經有決定,但我還是很猶豫。

生小孩會遇到的問題

作者主要是以美國地區作為調查範本,訪談了上百個家庭,也包含同性伴侶、收養、代理孕母、借精生子等。

根據美國調查,第一胎孕婦的年齡一直在往上提升。大家都說早點生比較有體力帶,可早點生會面臨到經濟狀況不穩定,以及小孩出生後需要有人照顧而媽媽常常要中斷職涯。

再來是婚姻跟家庭,以前人普遍早婚,但現在的人比較晚婚,晚婚就意味著會比較晚決定生子(但也有些人是選擇不結婚生小孩)。

金錢費用部分,在美國從懷孕、產檢、生產到寶寶出生後的托育,可能就要到上萬鎂(沒有保險的狀況下,有保險也只會支付部分費用)。

假設有結婚、經濟狀況無虞、職涯發展OK,上述條件都已達到,為什麼還是有人選擇不生小孩?

養育小孩的責任

有生小孩的人都知道,小孩出生後基本上是沒有完整的睡眠時間。作者訪問的其中一個新手爸爸說,他已經整整三年,沒有睡超過4個小時。

除了睡眠跟自己的時間外,養育小孩的責任似乎也越來越重。

以前的人都說「小孩就隨便養啊!」,「你以前不就是這樣長大的?」

可現在的父母,責任越來越重。越來越在意寶寶的發展、飲食、生長曲線跟教育,深怕小孩輸在起跑點。

如果選擇不生小孩呢?

養育小孩,必須附上龐大的責任、金錢和時間。

有些人選擇不生小孩,但必須與伴侶有共識。

「現實就是,你不可能在tinder配對時,就跟對方說『嘿!我不生小孩喔!』」因為通常這個話題,都是感情比較穩定,大概一年之類的才會聊到。」

好像還蠻有道理的(?)因為剛見面就講說不生小孩,會讓人覺得有點怪怪的。

就算雙方都有共識「不生小孩」,然而時間會讓人改變。其中一方可能會反悔想要小孩。

「在女方不想生小孩但男方卻不確定的異性戀夫妻關係中,男方通常都會『等著看』,並假設母性的本能將發揮作用並改變女人的想法。」作者如是說。

從不生小孩到想要小孩

其中一個訪談一個讓我印象深刻,擔任醫師的亞裔第二代「阿奴琵雅」因工作勞累過度及累積龐大壓力之下,阿奴琵雅罹患血癌。因為接受治療有可能導致她無法生育。

她說,不管是父母家人還是論及婚嫁未婚夫,似乎都無法接受。

後來她與未婚夫分手、搬家,重新開始。身心疲倦阿奴琵雅,決定不要生小孩。為了不要「欺騙」對方,也不會被要求,阿奴琵雅決定坦率的告訴所有人,也分享給交往的對象。但常常會受到嚴厲的批評。

直到她遇見了「內森」,沒有因為退縮、有沒有口出惡言,就是這樣接受她現在的樣子。

這時阿奴琵雅才發現,「或許自己還是想生孩子」

阿奴琵雅說:「我希望能被全然的接受,只因為我是我,而不被嚴格的學習成績成就,以及許多讓我覺得扭曲的事情所束縛,這些事情都不曾發生在我的非亞洲朋友身上。」

後記:要不要生小孩?

要不要生小孩,其實內心十分猶豫。

我很擔心自己沒有辦法照顧好小孩,很擔心自己無法負擔費用及責任,也很擔心如果小孩身體有狀況…

股癌(EP.514)正好把我的煩惱說了出來。

股癌說他最近常常會思考生小孩這件事。他說他一直不想讓太太養狗,不是因為負擔不了,是因為他看到狗狗老去會很難過。

但太太跟他說,如果沒有領養他們家的狗狗(秋口),狗狗可能還關在收容所不見天日,不會明白這世界上有好吃的東西,也不會體驗到有很大的公園跟奔跑的快樂。

股癌也無法體會到,看到狗狗快樂的表情、體驗的表情,他自己會有多快樂。

他一直以為領養狗很麻煩、生小孩很麻煩。

生了小孩就會有問題產生,在學校或生活中也會出現問題變成煩惱。

正因為有煩惱,所以就不要養狗也不要生小孩—是這樣嗎?

他說自己以前不懂,什麼叫做有小孩才知道愛?

然而股癌說他現在懂了,當他的小孩出狀況時,他只希望用所有去交換孩子平安健康

後記的後記

雖然童年沒有很快樂。因為胖和長相,讓我受到霸凌。又不是特別聰明的人,讀書比其他人花很多時間。

但我還是平安長大,現在的我,有家人、朋友跟伴侶(還有卯咪)

如果有孩子,我會努力好好陪伴他長大。

我會跟他一起閱讀,我相信他也會有很多的朋友、家人的愛,未來也會遇上自己的另一伴。

推薦給大家!

歡迎大家追蹤我的閱讀帳號(IG:@lydiabooksday),不定期分享閱讀心得

raw-image

如果喜歡我的閱讀心得或教學,歡迎按下「愛心」支持與轉發

也歡迎用一杯咖啡錢贊助我🫶🏻

可以追蹤/Follow我,本專欄會持續撰寫閱讀筆記😉⁡


avatar-img
43會員
43內容數
培養閱讀的習慣就是為你自己構建一座避難所,讓你得以逃離人世間幾乎所有痛苦與不幸
留言1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閱讀避難所 的其他內容
⁡ 《麵包&奶油(Bread & Butter)》 作者: 芦原妃名子 是Threads上一排人都推薦的漫畫,讓我產生共鳴、使我想看的原因,是有一則留言說:「《麵包與奶油》是25歲以上的女性看了會很有感覺的漫畫」。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作者: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 挪威國民作家的自傳式小說!!號稱每個挪威人家裡都有一本的小說!必須說,這本小說倘若沒有吳明益老師的導讀,可能我完全看不下去,我只覺得挪威人的口味真奇怪....
《正常人的條件》 先說….開頭第一章我腦袋是滿滿的「蛤?我到底看了什麼???」想棄書但又想說再看一下下好了…再看一下下好了….然後就莫名其妙整本都看完了!!這本書獨特的隱喻,讓人深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好好做人」。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中,究竟是追求成為人還是追尋動物的自由?
「不知為何,在珍.奧斯汀之後,一個女人承認她多麼孤獨、多麼強烈想要成為傳統家庭的一份子,已經變成丟臉的事情。」《也許該試著丟掉妳的「完美男」清單》 by Lori Gottlieb,關於四十一歲女性對於何為幸福婚姻的探索,以及「夠好」的心態如何引領她找到完美男。
從韓國作者的視角出發,探討芬蘭人如何看待二手商品。從個人經驗分享與芬蘭的歷史背景出發,描述二手商店的多樣性及其對環保的影響。經歷戰後貧窮,芬蘭人對物品的看法也隨之轉變,形成二手商品的新價值觀。文章還分享自己在二手商品交易中的趣事,反映出二手商品如何促進物品的循環與再利用。
作者周慕姿帶領讀者深入八個感人故事,讓人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醫生、學習、工作等片段觸動了許多人的內心,進而反思自己的過度努力。文章中深刻描述了過度努力所造成的情緒、壓力對身心的傷害,最後共勉讀者拋開過度努力,用更多的時間瞭解自己,真正讓改變發生。
⁡ 《麵包&奶油(Bread & Butter)》 作者: 芦原妃名子 是Threads上一排人都推薦的漫畫,讓我產生共鳴、使我想看的原因,是有一則留言說:「《麵包與奶油》是25歲以上的女性看了會很有感覺的漫畫」。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作者: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 Knausgård) 挪威國民作家的自傳式小說!!號稱每個挪威人家裡都有一本的小說!必須說,這本小說倘若沒有吳明益老師的導讀,可能我完全看不下去,我只覺得挪威人的口味真奇怪....
《正常人的條件》 先說….開頭第一章我腦袋是滿滿的「蛤?我到底看了什麼???」想棄書但又想說再看一下下好了…再看一下下好了….然後就莫名其妙整本都看完了!!這本書獨特的隱喻,讓人深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好好做人」。在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中,究竟是追求成為人還是追尋動物的自由?
「不知為何,在珍.奧斯汀之後,一個女人承認她多麼孤獨、多麼強烈想要成為傳統家庭的一份子,已經變成丟臉的事情。」《也許該試著丟掉妳的「完美男」清單》 by Lori Gottlieb,關於四十一歲女性對於何為幸福婚姻的探索,以及「夠好」的心態如何引領她找到完美男。
從韓國作者的視角出發,探討芬蘭人如何看待二手商品。從個人經驗分享與芬蘭的歷史背景出發,描述二手商店的多樣性及其對環保的影響。經歷戰後貧窮,芬蘭人對物品的看法也隨之轉變,形成二手商品的新價值觀。文章還分享自己在二手商品交易中的趣事,反映出二手商品如何促進物品的循環與再利用。
作者周慕姿帶領讀者深入八個感人故事,讓人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醫生、學習、工作等片段觸動了許多人的內心,進而反思自己的過度努力。文章中深刻描述了過度努力所造成的情緒、壓力對身心的傷害,最後共勉讀者拋開過度努力,用更多的時間瞭解自己,真正讓改變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可是到了現在,我還是沒有生小孩的勇氣甚或是衝動,我想心理因素應該是害怕改變吧,害怕自己已經過習慣的生活有所改變,擔心經濟因素「因為負擔不起,我想要給小孩、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關於生小孩的問題,作者剖析了自己對生與不生小孩的看法,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的生命經驗和對生活的反思。文章深入淺出,讓人思索牽連人生。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和我老公是不生小孩派的,主要是我沒有想要生小孩,擔心得太多了,擔心自己教不好,擔心自己養不好,擔心以後會是小孩的負擔等等的問題,而我老公也很尊重我的決定,他覺得如果他有小孩肯定會為小孩操心一輩子。我問老公說:「你確定不生小孩真的不會後悔嗎?」
Thumbnail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很快的就決定要讓一個生命誕生下來。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房價節節攀升,讓許多年輕家庭對未來感到絕望。另外,空氣汙染以及就業市場的壓力也成為許多人猶豫生育的考量。然而,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即使面對當前重重困難,我們仍然能夠採取積極行動,為未來的下一代創造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現在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願意生小孩的不願意教,生不出小孩的有些過得自在逍遙,有的則一直干涉別人孩子的決定,有的生小孩的年輕人,寵孩子,捨不得打罵... 當孩子的,就像上面的文章一樣,左右...為難。 看書看到這頁文,心中感觸極深,想...有一天要為這頁文寫寫... 我想...在家人眼中,被看見
Thumbnail
今年做了最重大的決定,是跟太太決定有個孩子。跟大家分享這消息,得到很多祝福,也得到很多過來人的「提醒」。 像是孩子出生前,要好好睡飽、趕快玩一波,不然孩子出生後,半夜要起來餵奶、哄睡。要遷就孩子,結果只能去親子景點、親子餐廳,甚至不適合出門。 我們為何要做,讓自己不自由的事?
Thumbnail
意外懷胎的那群人之中,由於現實的種種無奈,無法完成懷孕生子,選擇中斷,有部分的女方內心會感到相當愧疚,有的甚至生活中出現一些令自己相當困擾的事情發生,轉而找尋某些信仰的協助,帶著未出世的孩子前往更光明的道路前進。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可是到了現在,我還是沒有生小孩的勇氣甚或是衝動,我想心理因素應該是害怕改變吧,害怕自己已經過習慣的生活有所改變,擔心經濟因素「因為負擔不起,我想要給小孩、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關於生小孩的問題,作者剖析了自己對生與不生小孩的看法,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的生命經驗和對生活的反思。文章深入淺出,讓人思索牽連人生。
Thumbnail
結婚後是否要生小孩,這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小孩出生後的照顧、另一伴的家事分擔、性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在結婚或交往後,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問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我和我老公是不生小孩派的,主要是我沒有想要生小孩,擔心得太多了,擔心自己教不好,擔心自己養不好,擔心以後會是小孩的負擔等等的問題,而我老公也很尊重我的決定,他覺得如果他有小孩肯定會為小孩操心一輩子。我問老公說:「你確定不生小孩真的不會後悔嗎?」
Thumbnail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可以很快的就決定要讓一個生命誕生下來。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房價節節攀升,讓許多年輕家庭對未來感到絕望。另外,空氣汙染以及就業市場的壓力也成為許多人猶豫生育的考量。然而,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即使面對當前重重困難,我們仍然能夠採取積極行動,為未來的下一代創造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現在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願意生小孩的不願意教,生不出小孩的有些過得自在逍遙,有的則一直干涉別人孩子的決定,有的生小孩的年輕人,寵孩子,捨不得打罵... 當孩子的,就像上面的文章一樣,左右...為難。 看書看到這頁文,心中感觸極深,想...有一天要為這頁文寫寫... 我想...在家人眼中,被看見
Thumbnail
今年做了最重大的決定,是跟太太決定有個孩子。跟大家分享這消息,得到很多祝福,也得到很多過來人的「提醒」。 像是孩子出生前,要好好睡飽、趕快玩一波,不然孩子出生後,半夜要起來餵奶、哄睡。要遷就孩子,結果只能去親子景點、親子餐廳,甚至不適合出門。 我們為何要做,讓自己不自由的事?
Thumbnail
意外懷胎的那群人之中,由於現實的種種無奈,無法完成懷孕生子,選擇中斷,有部分的女方內心會感到相當愧疚,有的甚至生活中出現一些令自己相當困擾的事情發生,轉而找尋某些信仰的協助,帶著未出世的孩子前往更光明的道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