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簡單的認知為是你的股票進出場的理由。
這是交易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同時也是自我認知的過程。
無論你是跟單,或者是認真研究了一檔股票的基本面後決定買入,都必須要加入你的交易策略,嚴格設定進場與停損點,以確保你沒有浪費你的資金效率,獲得更好的績效。
如果你的進場策略是技術面突破:
以週K線的突破為例(圖1),24年10月25日的收盤價為46.4元,而本週起漲點為46.4元,那麼合理的停損點就應該設定為46.4元左右,但不用設定的太絕對,避免主力故意洗盤導致你提前被甩下車。
如果你是更短線的玩家,那麼你也可以使用5MA或者是10MA左右設定停損。
使用技術面突破的進場優點在於,你幾乎可以省下研究基本面的時間,並且提高你的資金利用效率,不用把錢parking在沒有波動的股票裡面。同時缺點也很明顯,當股票下跌的時候你就必須遵守你的進場策略(停損點)而出場,你無法透過對公司的認知長期持有一檔股票。
如果你的進場理由是基本面:
我在文章內提及了毛利率與營益率隨著原油價格下降而持續上升,且法人預估25年EPS有機會達到5元(=本益比不到10倍)
當你以基本面入場時,你就必須要先去確認歷史本益比河流圖。以23~24年的估值來看(圖2),市場給予了12~16倍的本益比,因此如果以上緣16倍與預估每股盈餘5元來計算,樂觀股價也許可以達到80元或更高,那麼就算你在60元進場,你也應該要對此有信心,而不是因為震盪而下車。
但基本面入場切記須持續追蹤基本面狀況是否有所改變,例如搶單、關稅或者是原油價格的變動,過程中也需要持續關注公司派提供的營收與展望是否有所改變,而非在一開始認定是 80 元就持續抱到 80 元。
此外,我也建議投資人就算以基本面為理由進場也應該嚴格設定進場與出場點。當你是中長期持有者,那麼最好的進場點為應該是20MA甚至是60MA,出場點則根據每個人的狀況進行設定。原因與技術面進場相同,你必須要避免浪費資金使用效率,並且無條件的死抱一檔股票,這可能會對你的投資績效產生嚴重的打擊。
有很多剛進入市場的投資小白很容易因為大哥大姊的介紹或建議而衝動買入一檔股票,包含我自己也是。同時,我們也很容易因為基本面入場,但是因為短期漲跌而肆意殺低;或者說因為技術面入場,但套牢了就說服自己是價值投資。
你的進場原因跟出場條件完全就是互相矛盾,怎麼賺錢?
大家都害怕失敗。
然而,害怕失敗才是你持續支付學費給市場的原因。
跟單這件事情本身並無對錯,然而即便是跟單也應該有自己的交易策略。大家必須認知自己是什麼樣性格的投資人(炒短線?基本面?),才能避免在震盪中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