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生活守則 1】那就開始閱讀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因為,所以,就開始閱讀吧...

如果真的要想在獨自生活能做點什麼讓自己更靠近自己,似乎,從閱讀開始吧......

印象中,真的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印象了,自己曾經是一個喜愛閱讀純文學的人,尤其是大學的那段時光。大二時常處於一種斷片的狀況,自己很常在一個空間,可能是在餐廳吃飯、可能是學校的游泳池、又或者是在文學院的教室內,自己很常處於斷片的狀態。明明在做著一件事情,但是腦袋總是在放空,身體彷彿被一層薄霧包著,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也常聽不見聲音,就只是想著自己最近讀的書本內容。那時的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歡閱讀文學小說跟散文。到了大三準備研究所時,我花很多時間在圖書館,但是大多數的時間其實都是躲在圖書館裡看課外讀物,那時讀了很多日本翻譯小說,架上的推理小說或是村上春樹的書基本上都翻過一遍,我都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要準備西洋文學組的研究所還是中文所的考試了?只是,那時的我也蠻喜歡寫小說就是了,得了一些文學獎,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純閱讀的習慣或是專注閱讀的世界似乎就停在我準備找工作或者說是開始工作的那段時間。真的是那麼一瞬間的時間,ㄆ一ㄚ、 的一聲純閱讀的習慣就斷了!單純讓自己沉浸在閱讀中、自己的思緒完全不思考,就只是單純跟著書本文字流動的時間消失了!

我開始一直為讀書而讀書,工具性地讀書!

我唸了一個研究所,不斷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寫報告、寫論文,而不是因為我喜歡閱讀。我大量思考,但不是單純享受的那種。我因為獲得新知而感到喜悅,但不是因為跟著書中角色情緒起伏的喜悅。又後來我參加很多研習、進修,那些書本很多都是診斷性內容,書本告訴我們How (如何),而不是What(什麼)。書本教我如何收納、如何斷捨離、如何投資、如何工作,但就不再是那種單純的推理小說、文學小說,不再是了!

回過頭來想,有好久好久好久的時間,單純閱讀的習慣就像是被吸到黑洞中不見了,而自己也像陀螺般一直旋轉、一直追求工具性地閱讀忽略這件事情,等到現在才發現,好吧......似乎,想開始實施獨自生活守則,那麼就從找回那種純閱讀的習慣開始吧!

我需要有一個寧靜且沒有3C產品的空間跟時間,還有一顆可以沉靜下來的心讓自己享受閱讀。當然,還有開始借自己還沒讀過的非工具性書籍。如果,有杯咖啡營造在文青店的咖啡廳也不錯。

因為,所以,就開始閱讀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y的喃喃自語的沙龍
11會員
47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前些日子看了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對於「獨活」這件事情產生共鳴,也想進一步看自己能獨活到什麼程度,之後買了原著<獨活女子手冊>,書中對於從事獨活有一些建議,還有剛開始嘗試獨活心態的調適,很適合剛開始想從事獨活的人去挑戰看看。
Thumbnail
前些日子看了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對於「獨活」這件事情產生共鳴,也想進一步看自己能獨活到什麼程度,之後買了原著<獨活女子手冊>,書中對於從事獨活有一些建議,還有剛開始嘗試獨活心態的調適,很適合剛開始想從事獨活的人去挑戰看看。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確實有種原來孤獨並不是一直說服自己一個人也很好,或是要好好練習獨處等等,而是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適時保有自我空間、開放接納別人的意見、隨時柔軟的身段,這些都可以讓自己更可以在面對自己或他人時更加自在。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確實有種原來孤獨並不是一直說服自己一個人也很好,或是要好好練習獨處等等,而是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適時保有自我空間、開放接納別人的意見、隨時柔軟的身段,這些都可以讓自己更可以在面對自己或他人時更加自在。
Thumbnail
當時是在博客來網站上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半獨居」一詞我理解為在擁有自己的生活的同時,開放式的和外界接觸,「剛剛好」用柔和緩慢的口氣,彷彿是在告訴我生命可以走出自己的中庸調和之道。
Thumbnail
當時是在博客來網站上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半獨居」一詞我理解為在擁有自己的生活的同時,開放式的和外界接觸,「剛剛好」用柔和緩慢的口氣,彷彿是在告訴我生命可以走出自己的中庸調和之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