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學測成績統計表【一些值得觀察的現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概要

 

        2/25(二)是114年學測成績放榜日。成績已成板上釘丁,但統計數據依然有一些值得觀察的要點。

       筆者整理出一些重點,進一步點出英文科成績分布M型化的現象。筆者期待能讓越來越多人知道學測英文科的測驗方向,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應是策略。


鑑別度

       

        首先,數據顯示英文科測驗具有鑑別度。

       別的科目不看,光就英文科已經連續三年頂、前、均標穩定【表7】(頁,4)且分數級距維持在6.1左右【表五】(頁,3)

       這點似乎說明英文科已經找到所謂的「命題黃金配方」:試卷能有效鑑別學生的能力。

       可以推論的是:目前的試卷題型已經能充分鑑別考生能力的高低。

       那麼,將來的考試勢必會以「這套命題型式」繼續設計考題。這意味著,考生得慢慢適應題型、重點考點:可以跟著上腳步的人會越來越得心應手;無法適應新規則的考生會被掃地出門,終而放棄英文考科。


非應屆人數

       

        非應屆比前一年(113)年上升1,500多人,達到快16,000位考生,且連三年人數都上升【表1】(頁,1)。連續三年總報考人數都以近1,000人,或超過1,000人增加【表2】(頁,1)。對照非應屆人數上升的數據,可以推測「這些考生可能是前一次考差、沒能達到理想校系的標準,選擇重考。」

       如果這個推論合理,可以推算有幾人想重新挑戰頂尖大學的熱門科系。由此,可以推測考生們都還在適應108課綱的考試方式。

       不過,光就表格無法細緻地看出非應屆報考生各自的報考動機,無法更進一步證實這個論點。

       因此,本文只提出某種猜想,就不深究。


全科報名

 

        可以看到6科全考的趨勢近三年逐年增加(頁,2)。也就是說,高中端替學生報考科目,策略保守,寧願全科報考,以增加備取的選項。

       在不確定考生能否適應新課綱的考題型式,穩定發揮專才的前提下,高中端寧願趨向保守地「照品照走,」按照傳統替報考學生全科。這意味著,如果課綱不調整,未來幾年內,考生在準備學測上依舊要鞏固所有科目。

        如果這個趨勢不變且逐漸擴大,可以想見,108課綱原先所設定的「適才分科」的美意可能會被「現實考量」瓦解:怕第一順位的科系落榜,大家寧可繼續考全科,增加備案。


選考組合


        從報考總人數來看,國文和英文維持最多人數,且報考率高達99%【表2】(頁,1)。這表示,不論是社會組或自然組,所有考生都要接受英文科測驗。因此,將「國、英、數」視為學測主科仍然恰當。

        進一步細看選考組合,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點。

        選考4科和5科的考生中,依然是偏社會組的多【表4】(頁,2)。從這邊可以推測兩個方向:


        1. 自然組通常6科全考,亦即「自然組同時準備社會組的考試。」

        2. 社會組考生會有多個備案,因此數A、B都考。

 

        如果這兩個推論方向邏輯連貫,則可以推論「自然組學生依然積極跟社會組競爭。」社會組前段的理想校系依然是各類組激烈競爭的目標。

       這意味著「所有人都考的共同考科的測驗級分」──國、英、數──依然是決定頂尖校系的錄取標準。其中,以國、英為重。根據以往經驗,國文科的級分幾乎都往前端集中;英文科卻是均質地分布。

       更大膽地說,「英文科成績決定頂尖校系的入學門檻。」這個推論和「雙語教育」基本國策的方向不謀而合。

       筆者想要強調的是:有志競爭頂標級分的考生,至少在英文科的準備上,都得熟悉適用108課綱嶄新的測驗內容【可以參考前一篇文章〈一場僅適用新規則的嶄新遊戲〉】。


逐漸擴大的底層結構

 

        接下來要進入本文的重點。


各科圖表比較

各科圖表比較



        如果跟各科級分分布比較,可以發現英文科的分布相當穩定【表7】(頁,4)。

        比較可怕的是「底標的累積人數,」竟然高達17,000多人,占整體考生比率10.82%。【表8】(頁,5)數據顯示令人憂心的趨勢:相當有可能越來越多表現不好的學生,早早在高中階段,就澈底放棄英文學科。

       跟數學科題目少、單位配分重的狀況不同,英文科是題目多、單題配1-2分。後者的測驗方式是相對容易拿到基本分數:只要積極答題,涓滴積分,仍然有機會得到中段分數。

       儘管如此,依然有為數不少的學生放棄積極搶分。

       筆者推測可能的主因是「後段班學生跟不上新的課綱教學的內容,」以致「無法適應嶄新的測驗型式,」終而完全放棄英文考科。


英語教育M型化


近三年M型化開始顯現

近三年M型化開始顯現



        高中英語教育呈現M型化,且趨勢明顯。

        透過數據圖表的呈現,比較113年(虛線),今年(紅實線)呈現更為明顯的「M形」【表圖1】(頁,6):中間分布明顯下凹,而人數往底、前兩個極端集中。

        自111學年度起上路的新學測題型,才用短短四年的時間,已經將「高中端英語教育M型化」的現象明確地檢測出來。

        如果這個趨勢持續往M型化的方向發展──懂得考試的學生會越來越強,跟不上教學內容、無法在考試中得到成就感的學生會早早放棄本科──未來只會有越來越多學生直接放棄英文;而頂尖學生會逐漸拉大與前標、均標的學生之間的差別。


結語


        透過初步的數據分析,本文指出英文科成績分布M型化的趨勢。

        對社會組或自然組來說,學測的主科依舊是「國、英、數,」而且國、英、數A、B皆考的人數依然佔多數。這可能是高中端保守策略所致:全科都考,學校能確保考生有其他備案可以選擇,萬一第一順位的理想校系落榜。

        英文科仍然是決定總級分的重點科目。其重要性,甚為大膽地說,可能比國文科還重要。

       然而,也有越來越多考生直接放棄英文;等於說,他/她們放棄很多機會。

       

       筆者未來也將持續分析考題、整理考點,期待能讓越來越多人知道學測英文科的測驗方向:讓新考生能在考前就先熟悉規則;舊考生則快速發現自己不足之處,加以補強。


參考資料

 

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相關統計資料說明會 [pdf]

https://www.ceec.edu.tw/files/file_pool/1/0p056331800469870607/114%e5%ad%b8%e5%b9%b4%e5%ba%a6%e5%ad%b8%e7%a7%91%e8%83%bd%e5%8a%9b%e6%b8%ac%e9%a9%97%e7%9b%b8%e9%97%9c%e7%b5%b1%e8%a8%88%e8%b3%87%e6%96%99%e8%aa%aa%e6%98%8e%e6%9c%83.pd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風輕拂的沙龍
12會員
194內容數
這邊主要分享在其他平台發布過、尚未發表,或只發表在方格子的短篇或長篇故事。 可以留言;回覆頻率不一定。 大學、碩班主修英文系;不定期分享英文學習相關的文章。 編輯頻率不固定。
徐風輕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0
藉由本文的分析,筆者想要強調的解題重點是「增加武器庫」(expanding your arsenal) :熟悉從不同方向解題,能讓自己更靈活應對不同題目,而不用固守「背多分」的過時策略。
2025/03/10
藉由本文的分析,筆者想要強調的解題重點是「增加武器庫」(expanding your arsenal) :熟悉從不同方向解題,能讓自己更靈活應對不同題目,而不用固守「背多分」的過時策略。
2025/02/02
承繼上篇,將第二段落輸入ChatGPT生成改寫過、具有基本文章結構的短文;按照上篇的步驟,將生成50-60字左右的短文,並與上一段落結合而成約120字的作文。
Thumbnail
2025/02/02
承繼上篇,將第二段落輸入ChatGPT生成改寫過、具有基本文章結構的短文;按照上篇的步驟,將生成50-60字左右的短文,並與上一段落結合而成約120字的作文。
Thumbnail
2025/02/01
本文的目的在於分解筆者自己使用ChatGPT改寫短文的步驟;適合有寫作問題,卻苦於缺乏指導者的人。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嘗試看看。在訓練自己掌握段落組織的這項任務上,AI提供十足優異的協助。
Thumbnail
2025/02/01
本文的目的在於分解筆者自己使用ChatGPT改寫短文的步驟;適合有寫作問題,卻苦於缺乏指導者的人。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嘗試看看。在訓練自己掌握段落組織的這項任務上,AI提供十足優異的協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Thumbnail
【統測國文科】考試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測驗時間與配分 二、命題趨勢分析 三、能力養成與準備 四、總結
Thumbnail
【統測國文科】考試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測驗時間與配分 二、命題趨勢分析 三、能力養成與準備 四、總結
Thumbnail
主計處公佈的數據,跟學校公佈的成績排名一樣 它的用意並不是告訴我們自己有多爛 而是,告訴了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在哪邊
Thumbnail
主計處公佈的數據,跟學校公佈的成績排名一樣 它的用意並不是告訴我們自己有多爛 而是,告訴了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在哪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