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月 Blue Moon」:柏林影展首映會後的「時/空」整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李察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 和伊森霍克 Ethan Hawke,帶著2025年的新作《藍月Blue Moon》前往第75屆柏林影展,並已於2/18舉行首映。 

對於他倆最近一次合作的印象,我仍停留在2014年的《年少時代 Boyhood》。十多年來,反覆觀看《年少時代》留下的影音印象,凍結在沒有時間流的「今天暫時停止」狀態… 突然被《藍月》的首映新聞驚醒,才發覺兩人又再度共鑄新作;時間原來已過了十多年。是的,時間。時,間。Linklater和Hawke只要碰在一起,就會想方設法來「喬」時間。

raw-image

圖:IMDb

所有把敘事形式美學置頂的電影導演,都不會放過機會,在作品中實驗故事時間/劇情時間/拍攝時間/放映與觀看時間/真實時間的複雜糾纏關係。而 Linklater 是位影癡型的電影人,當然熟知電影歷史與(非)主流電影形式的發展。自出道以來的諸多作品,已經完美證實了,他對敘事時間情有獨鍾的各式處理與設計,已經是他個人電影風格不可或缺的元素了。

1990 年Linklater 的首部發行長片《都市浪人Slacker》,是一部沒有完整劇情,人物與事件看似「隨機」發展的aleatory film偶然/機遇電影。影片開場就是 Linklater 老兄自己下了灰狗巴士,搭上計程車後,開始對司機哇啦哇啦講自己的夢境獨白。然後鏡頭就從他身上,推到下個不預期出場的路人甲、再滑到下一個路人乙、再搖到下一個… 最後是20個毫無連貫的(非)事件場景集錦。

raw-image

這樣的影片敘事,沒有了「劇情連貫」的時間框架束縛,其實才能讓所有片段場景的人物各自表述,同時也讓觀者在各個場景的短時間內,接收巨量訊息與表述的情緒。其實是非常迷人又高門檻的敘事形式。10 年之後,這早期的嘗試在2001年的《夢醒人生Waking Life》中,被 Linklater 發揮到「無法無天」的境界。

raw-image

夢醒人生》是100分鐘長的「轉描動畫 rotoscope animation」影片。在100分鐘的「情節」內,青少年主角Wiley歷經34個互無關聯的夢境場景,並聆聽場景中的人物高談闊論各種知識理論、社會/政治/哲學辯證、詩般語言的生命頌讚、甚至咆哮咒罵。

非常有趣的是,1995年才剛以《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令全球影迷酣暢癡醉的伊森霍克與茱莉蝶兒,也出現的《夢醒人生》中的一個「床戲」(!) 場景中,半裸著身軀,繼續做著他們最愛做的事:討論生命、死亡、時間、輪迴、集體潛意識與記憶。 

(全世界的觀眾還在七嘴八舌胡猜亂想,他兩人究竟是否可能在不依賴任何音訊聯繫的誓言下,重回維也納,赴半年之約… 而他們倆已經偷偷在《夢醒人生》裡上床啦!)

raw-image

同樣處理夢境時間,相較於諾藍Christopher Nolan在《全面啟動 Inception》中,自成一套妙不可言、卻又嚴謹精準的多層次夢境時間邏輯,《夢醒人生》是Linklater繼《都市浪人》之後,「毫無章法」的終極飄流;而這一次的無限舒展,飄進了「無法可管」、無邊無際、時間消失了的潛意識夢境。

 

而在將時間「極繁/極大化」實驗的同時,Linklater 卻又逆向操作,把電影時間「極簡/極小化」!令所有影迷情動難耐的「愛在」三部曲 "Before trilogy"已是眾所皆知的,就是這「低限極簡」時間美學中的極品。

raw-image

三部曲中的每一部,都是小單位時間/一天中發生的愛戀與生活情事。其中《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的劇情時間plot time, 甚至就是影片放映時間 runtime, 80分鐘的真實時間電影!

至於《年少時代》把影片拍攝製作時間的12年,完全等同於劇情/故事/演員成長的真實時間,那就是前無古人,後不知是否有來者的超限感人之作了。

 

Linklater不僅著迷於電影時間的可能性,他也沒忘記,必須有存在於空間中的意識來感知,時間才得以「存在」。所以,在他盡情漂流在毫無時空向度的《夢醒人生》同一年內,他和伊森霍克完成了在敘事時空設計上,彷彿和前者分屬陰陽兩界的《甜蜜的強暴我 Tape》。

raw-image

這部 86 分鐘的真實時間影片,僅有的三個角色人物,以及攝影機,全被禁閉在一個粗陋霉醜的摩鐵房間內!這一次,是以古典戲劇三一律最低限的視覺形式,處理「羅生門」式「記憶與主體意識」的命題。

這影片單一場景(one-location setting)的特殊敘事設計,以有限觀點取代了觀眾習慣仰賴的全知觀點 (這是本片與黑澤明的《羅生門》最根本的差異之處)。這極端內斂內縮、堅壁清野式的低限電影語言,完全不提供任何時空蒙太奇的鏡頭剪輯,以至於缺少制式的影像語言,來提供更高的意義參考座標,或明確的倫理判準。

因此,三個角色人物對同一性侵事件的記憶,形成各執一詞的強烈衝突張力,也因而讓事件的是非曲直變得撲朔迷離。這是「室內劇 chamber film」的經典之作。

 

上週,在柏林影展的首映記者會上,與會人士和 Linklater 都多次提及《藍月》與影史上chamber film 的關聯。這電影形式當然並非Linklater的首創。從1920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到現代主義的柏格曼、希區考克、波蘭斯基等大師手中,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一座座「電影室內劇」里程巨碑;或更準確地說,一間間戲劇與情感張力暗潮洶湧,瀕臨爆裂崩塌的人性展演「密室」。

 

雖然還未能親睹《藍月》,但若繼續追索影展記者會上的互動與提示,我們應該可以先從 chamber film 的時間/空間形式來想像: 

藍月》所展演的,應該也是在非常急迫有限的時間/空間所形成的巨大壓力情境下,在音樂/舞台劇/詩詞文字/愛情/友誼/背叛/自尊/榮辱/媚俗/藝術等瞬間同時迸發、天人交戰的劇烈衝突中,由導演 Linklater 和男主角 Ethan Hawke 共同構築的,另一部極度「引人入室」的情感大戲。



raw-image



內容總結
愛在黎明破曉時
5
/5
avatar-img
1會員
30內容數
孤獨是一種內心深度的標誌。它標示著一般社交的膚淺言談無法窺見的深沉內斂;而這是值得自己慶幸之事。我們孤獨地走進了悠遠流長的傳統,卻喜出望外,發現眾多志同道合的孤獨者與我為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later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只是雪景,降雪之前,必定降過大雨,而後瞬間溫降零下,把仍然濕漉的樹木、樹枝、樹葉全都封進透明的水晶冰膜裡。絕美的超現實奇觀異象!
我想那時應該就跳機算了,混到阿拉斯加去做個非法移民,一生終老或慘死異鄉也無不可…
讓獨處的某個公共空間充滿音樂的感覺,和自己在家中或私密空間聽音樂的感受很不同。就好像用音樂,就可以把教室延續成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我的感動,是在於我清楚見證了一個年輕生命的成長、反思與轉變,並且採取行動,讓自己從某種遺憾情緒中走出來…這就是一種「自我救贖」的小小案例。 
這些遺憾傷痛,會如影隨形貼著我們的生命同步成長,不斷在生活的各個可能的角落,幽幽然魅影般,把我們放在生命方向盤上的雙手,轉向錯誤 (甚至自毀) 的方向。讓我們一而再,再而三,重複犯下相同的謬失...
離開了1960年代,世人再也無法從他的演唱曲目中,辨認出自己心中的 Dylan了。他可以將自己脫胎換骨、變臉又變身,揚棄往昔形象意義,快速換場轉檯,改弦易調;我也就可以將 "Bob Dylan" 的社會歷史意義凍結,下架。
3/5Bob Dylan
不只是雪景,降雪之前,必定降過大雨,而後瞬間溫降零下,把仍然濕漉的樹木、樹枝、樹葉全都封進透明的水晶冰膜裡。絕美的超現實奇觀異象!
我想那時應該就跳機算了,混到阿拉斯加去做個非法移民,一生終老或慘死異鄉也無不可…
讓獨處的某個公共空間充滿音樂的感覺,和自己在家中或私密空間聽音樂的感受很不同。就好像用音樂,就可以把教室延續成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我的感動,是在於我清楚見證了一個年輕生命的成長、反思與轉變,並且採取行動,讓自己從某種遺憾情緒中走出來…這就是一種「自我救贖」的小小案例。 
這些遺憾傷痛,會如影隨形貼著我們的生命同步成長,不斷在生活的各個可能的角落,幽幽然魅影般,把我們放在生命方向盤上的雙手,轉向錯誤 (甚至自毀) 的方向。讓我們一而再,再而三,重複犯下相同的謬失...
離開了1960年代,世人再也無法從他的演唱曲目中,辨認出自己心中的 Dylan了。他可以將自己脫胎換骨、變臉又變身,揚棄往昔形象意義,快速換場轉檯,改弦易調;我也就可以將 "Bob Dylan" 的社會歷史意義凍結,下架。
3/5Bob Dylan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Before Sunrise愛在黎明破曉時》是1995年李察林克雷特執導的浪漫劇情片,本片描述一位美國男子與一位法國女子在火車上相遇,並在維也納共度一天的故事,本片在當年贏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導演及編劇的親身經歷。導演曾經與一個叫Amy的女子在費城漫步一夜。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著名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經典浪漫電影《四月物語》、由真實命案為故事藍本並橫跨港台攝製的《失路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奇幻動畫電影《貓的報恩》。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條列一些電影中的小碎片與個人感想 (2024/6/17 六刷更新,好片值得一看再看,讚讚)
Thumbnail
全台灣第一本橫式電影日曆 《日日有影》經典回歸✨ 2025 版本預購開跑,即將重磅上映 還記得用電影陪你度過日常的 《日日有影2023》電影日曆嗎? 我們以「電影黑盒子」為概念 將大銀幕搬出戲院 邀請 105 位電影人/影評/作家 ✕ 12 位插畫家 用文字寫下對電影的感受 也用插畫繪製對電影的
Thumbnail
拍電影的人是瘋子,電影是愛的結晶。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文章。
Thumbnail
2024年02月15日是第74屆柏林影展的開幕式,我在影展開始前幾天才突然發現這個歐洲三大影展之一即將開始的,所以就興沖沖的與朋友約好一起去參加這個就算沒有興趣但是既然身在柏林也應該要體驗一下的活動。
Thumbnail
二月影展餘韻未消,四部觀眾票選前20名的佳作終於登上院線!其中,《再見機器人》以其動人人性勾勒,成為最受期待之作;《火上鍋》為味蕾帶來饗宴;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融合哲學、女性覺醒,讓人愛不釋手;而《去唱卡拉OK吧》則以幽默笑聲與淚水勾勒愛情。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Before Sunrise愛在黎明破曉時》是1995年李察林克雷特執導的浪漫劇情片,本片描述一位美國男子與一位法國女子在火車上相遇,並在維也納共度一天的故事,本片在當年贏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導演及編劇的親身經歷。導演曾經與一個叫Amy的女子在費城漫步一夜。
Thumbnail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著名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經典浪漫電影《四月物語》、由真實命案為故事藍本並橫跨港台攝製的《失路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奇幻動畫電影《貓的報恩》。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條列一些電影中的小碎片與個人感想 (2024/6/17 六刷更新,好片值得一看再看,讚讚)
Thumbnail
全台灣第一本橫式電影日曆 《日日有影》經典回歸✨ 2025 版本預購開跑,即將重磅上映 還記得用電影陪你度過日常的 《日日有影2023》電影日曆嗎? 我們以「電影黑盒子」為概念 將大銀幕搬出戲院 邀請 105 位電影人/影評/作家 ✕ 12 位插畫家 用文字寫下對電影的感受 也用插畫繪製對電影的
Thumbnail
拍電影的人是瘋子,電影是愛的結晶。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文章。
Thumbnail
2024年02月15日是第74屆柏林影展的開幕式,我在影展開始前幾天才突然發現這個歐洲三大影展之一即將開始的,所以就興沖沖的與朋友約好一起去參加這個就算沒有興趣但是既然身在柏林也應該要體驗一下的活動。
Thumbnail
二月影展餘韻未消,四部觀眾票選前20名的佳作終於登上院線!其中,《再見機器人》以其動人人性勾勒,成為最受期待之作;《火上鍋》為味蕾帶來饗宴;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融合哲學、女性覺醒,讓人愛不釋手;而《去唱卡拉OK吧》則以幽默笑聲與淚水勾勒愛情。
Thumbnail
去年是大疫退散解封之年,生活回歸正軌,年初時的確有點報復性消費的觀影心態,但下半年後真的是有不少想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