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政論|二二八是和平紀念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年228紀念日,台灣社會總會掀起一場關於歷史與現實的討論。不同立場的人以不同角度詮釋這段歷史,有人強調真相與正義,有人主張寬恕與和解,也有人認為這已成為政治操弄的工具。然而,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時,更重要的問題是:228事件對當代台灣社會有何意義?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段歷史,才能真正促進社會進步,而非持續製造對立?

1. 和解的本質:道歉是手段,不是終點

在許多轉型正義的案例中,道歉通常被視為彌補歷史創傷的一部分。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道歉本身並不足夠。馬英九擔任總統期間曾多次為228事件道歉,民進黨政府也持續推動相關政策,但社會的分歧並未因此消失。關鍵在於,道歉如果沒有後續的行動支持,就容易流於形式,甚至讓部分人認為這是一種「口惠而實不至」的表態。

道歉應該是和解的起點,而非終點。真正的和解需要更具體的政策,例如完善歷史教育、推動社會對話、確保受害者家屬得到合理補償,並落實公平正義,而非僅停留在象徵性的道歉或紀念活動。

2. 歷史記憶應該成為橋樑,而非鴻溝

目前台灣社會對於228事件的討論仍然充滿對立,部分原因在於這段歷史常被政治化。例如,討論的焦點經常圍繞在「誰應該負責」、「某位政治人物的立場是否正確」,而非如何讓歷史記憶成為促進社會團結的動力。

事實上,許多國家面對類似的歷史創傷時,採取了更具建設性的做法。例如,南非在種族隔離結束後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以公開調查的方式讓社會共同面對過去,並建立跨族群的信任。德國則透過深入的歷史教育,讓新世代了解納粹時期的錯誤,以防止類似悲劇重演。這些案例顯示,歷史記憶不應該是社會撕裂的原因,而應該成為集體學習與進步的基礎。

對於台灣而言,關鍵問題在於如何讓228事件的歷史意義超越政治分歧,成為共同價值的一部分。例如,政府可以推動跨族群與世代的對話,讓不同立場的人能夠在理性的討論中找到共識,而不是讓歷史變成互相攻擊的工具。

3. 228紀念方式的檢討與再定位

當前228事件的紀念方式是否真的能夠促進和解,而非強化社會對立?

目前的做法,主要包括官方的追悼儀式、紀念館的運營、以及學校的歷史教育。然而,有些人認為,這些紀念活動過於集中在「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敘事框架,而忽略了如何讓社會真正從這段歷史中學習。

或許,我們可以思考更積極的做法。例如,除了紀念受害者之外,也可以設立「和平與對話論壇」,邀請不同立場的學者、社會人士共同探討如何在台灣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歷史觀。再者,政府可以推動類似德國「記憶文化」(Erinnerungskultur)的做法,透過藝術、影視、紀錄片等方式,讓歷史記憶以更溫和、更具啟發性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而非淪為政治攻防的議題。

4. 從歷史學習,落實制度改革

面對歷史,我們不能只是「檢討做錯事的死人」,更重要的是確保未來不再重蹈覆轍。因此,除了對228事件的追憶之外,政府應該更具體地檢討並改革現行制度,例如:

  • 強化司法獨立與人權保障:當年228事件的發生,與當時的政府威權統治密不可分。台灣民主化後,雖然政治環境已大幅改善,但仍需確保司法獨立、人權保障機制健全,避免未來再次出現國家暴力。
  • 落實歷史教育:目前台灣對228事件的教育仍然有所爭議,部分學校的教材內容不足,部分則過於情緒化。應該透過更嚴謹的歷史研究,讓學生了解事件的多重面向,而非簡單地貼上「正義與邪惡」的標籤。
  • 推動多元族群對話:228事件的受害者不只是本省人,當時的外省人、原住民甚至國際人士也受到影響。然而,過去的討論常聚焦於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衝突,而忽略了更廣泛的歷史脈絡。因此,應該促進不同族群的對話,讓各方能夠在理解彼此的背景下,共同面對歷史。

5. 尊重受害者,避免「讓過去就過去」的誤解

在推動和解的同時,我們必須確保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感受不被忽視。有些人擔心「超越對立」會變成「遺忘與淡化」,但事實上,真正的和解並不是要讓歷史變得模糊,而是要確保社會理解這段歷史,並從中吸取教訓。

因此,和解不應該是單方面的,而應該是基於歷史真相,讓社會共同面對過去,而非只要求某一方釋懷。同時,政府應該透過實際行動(如司法改革、人權教育)來真正落實公平正義,而非僅僅停留在象徵性的道歉或紀念活動。

從對立到共識,讓歷史成為動力

228事件不應該只是誰說了什麼、誰該負責的問題,而是如何讓這段歷史真正成為台灣社會進步的動力。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紀念與道歉,更重要的是具體的改革與對話機制,讓不同立場的人都能夠在歷史中找到共同的價值,而非持續被分化。

歷史的意義不在於仇恨,而在於學習。如果台灣能夠真正超越對立,將228事件轉化為社會進步的契機,那麼這一天將不再只是紀念過去的傷痛,而是一個讓台灣更加團結的象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allacy's room
49會員
35內容數
職場不是除了工作,我們會遇到很多工作以外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不是學校會教你的,那誰會教你?來聽聽fallacy的fallacy職場學吧!讓我們一起解決工作的難題,享受工作的精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28事件不應只是政治操弄的工具,而應成為臺灣社會進步的動力。和解需要具體行動,包含歷史教育改革、推動社會對話、落實轉型正義等。政府應避免單純的道歉與紀念,積極促進不同族群和世代的和解,讓歷史成為連結而非撕裂社會的橋樑。
Thumbnail
228事件不應只是政治操弄的工具,而應成為臺灣社會進步的動力。和解需要具體行動,包含歷史教育改革、推動社會對話、落實轉型正義等。政府應避免單純的道歉與紀念,積極促進不同族群和世代的和解,讓歷史成為連結而非撕裂社會的橋樑。
Thumbnail
如未經過這些陣痛,就不會有今日臺灣的民主與自由。
Thumbnail
如未經過這些陣痛,就不會有今日臺灣的民主與自由。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我覺得在此刻所討論的内容已經不重要了,對錯都已經不重要了。台灣人不是想建國嗎?請先學會尊重不同意見,尊重對手,尊重人,尊重議會,以至於尊重國家。。。可別說對錯了,都上去抱摔了。。。
Thumbnail
台灣在兩個多月的無政府狀態,居然出現未曾有的桃花源境。不過,一切在「光復」後巨變。
Thumbnail
台灣在兩個多月的無政府狀態,居然出現未曾有的桃花源境。不過,一切在「光復」後巨變。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無論是想更了解中國或是更了解台灣,都可以看看這些書!也歡迎留言推薦我好書! 臺灣政治 時代如何轉了彎 阿共打來怎麼辦2024不衹是選總統 認知戰下的台灣 臺灣歷史 二七部隊 來自清水的孩子 宋氏三姐妹與他們的丈夫 關於中國 被中國拘禁2279日 紅色賭盤 新疆再教育營 吃佛 關
Thumbnail
無論是想更了解中國或是更了解台灣,都可以看看這些書!也歡迎留言推薦我好書! 臺灣政治 時代如何轉了彎 阿共打來怎麼辦2024不衹是選總統 認知戰下的台灣 臺灣歷史 二七部隊 來自清水的孩子 宋氏三姐妹與他們的丈夫 關於中國 被中國拘禁2279日 紅色賭盤 新疆再教育營 吃佛 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