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文西到波西》:解碼視覺中的音樂密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無論是電影還是電玩遊戲,創作者暗藏的「彩蛋」元素經常讓人又驚又喜,同樣在藝術與文化的世界中,作者經常會在作品裡留下蛛絲馬跡,當你凝視一幅畫作,又或是端詳一塊歷經風沙的古老石板時,每一道筆觸和每一條刻痕,都可能隱藏著意想不到的訊息,藉由視覺去構築出跨越時空的無聲對話。

從達文西的名作《最後的晚餐》,到公元前留下的楔形文字泥板,這些乍看之下以視覺體驗為主的作品,實則暗藏著不為人知的音樂密碼,彷彿等待著後人去破解。這些音樂彩蛋有時只是創作者單純的幽默,有時則承載著更深遠的象徵意義,使其不只停留於視覺藝術的範疇,更與聽覺體驗產生奇妙的交錯。



《最後的晚餐》


raw-image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無疑是藝術史上的巔峰之作,描繪了耶穌受難前,與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餐的場景,在歷經數百年的鑽研,從人物真實性的考證,到畫中可能暗藏的占星學訊息,學者們從不同角度試圖揭開其更深層次的秘密。然而在所有分析中,與音樂產生連結的關鍵便是義大利音樂人兼工程師 Giovanni Maria Pala 的驚人發現。

2007年,當時還是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博士候選人的 Pala,在畫作中發現了一組「音樂密碼」。他將五線譜套疊在畫面上,將桌上的餅與門徒們的手勢視為音符,並遵循達文西慣用的鏡像反射方式,從右向左演奏,這些元素竟能拼湊出一段約30秒莊嚴聖歌。




卡拉瓦喬


《音樂家們》

《音樂家們》


卡拉瓦喬的名畫《音樂家們》《魯特琴演奏家》這兩幅音樂題材的作品,皆帶有模糊的性暗示,例如在《音樂家們》中,左側那位手持葡萄、擁有丘比特翅膀的男孩,以及撩撥情欲的魯特琴,都是極具爭議的符號,引發多種解讀,甚至讓人懷疑卡拉瓦喬的同性傾向。


《魯特琴演奏家》

《魯特琴演奏家》


這些元素賦予畫面慵懶、夢幻、誘惑與煽情的氛圍,同時寫實地描繪了當時慣用的樂器與音樂場景,像是《魯特琴演奏家》下方的樂譜,實際上來自16世紀作曲家 Jacques Arcadelt 的牧歌,反映了當時盛行的音樂風格。藉由這些作品,卡拉瓦喬成功將音樂與視覺藝術緊密聯繫,完美展現出巴洛克時期多重感官藝術的獨特魅力。



《胡里安頌歌》


raw-image


現在讓我們將時間倒轉回3500年前,泥板上的文字竟成為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書面記錄樂譜,內容據說與生育崇拜有關,涉及向女神尼卡爾(Nikkal)獻祭與奠酒。這首讚歌的樂譜出土於古烏加里特(Ugarit,即今日敘利亞拉斯沙姆拉,Ras Shamra),學者們已將其不完整的音樂記號轉錄為現代樂譜,使這首古曲能以不同方式被詮釋與演奏。

2015 年,紐約大學(NYU)古代世界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委託學者對《胡里安頌歌》進行新的詮釋。該研究所專注於古代世界的比較與聯繫性研究,涵蓋高等學術研究、研究生教育及展覽,並促成這首世界最古老樂曲的不同版本在歷史長河中繼續流傳。




《第八號構圖》


raw-image


雖沒有實際的樂譜,但康丁斯基作品深受音樂的強烈啟發,他將音樂的抽象性轉化為視覺藝術,認為形狀、線條與色彩能像音符一樣組合,產生視覺的「旋律」與「和聲」。而現代音樂家曾嘗試將康丁斯基的畫作轉譯為音樂,透過畫中的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矩形和直線等幾何元素對應音高與節奏,以此模擬畫中的「音樂性」。



《來自地獄的六百年前屁股之歌》


raw-image


波西(Hieronymus Bosch)的超現實主義畫作《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由三部分組成,左側是伊甸園,右側是地獄的景象,中間則為人間,整幅畫作充滿大量的的細節,其中最有趣的便是在右側地獄部分,一名受刑罪人被卡在巨大的樂器底部,身旁一名頭戴修女帽的惡魔伸出佈滿尖刺的舌頭,在他的臀部雕刻樂譜。

這段《來自地獄的六百年前屁股之歌》之樂譜在2014年由俄克拉何馬州基督教大學的學生Amelia Hamrick 轉譯成現代樂譜,並用鋼琴演奏。Hamrick在她的部落格中解釋如何將這段樂譜轉錄為五線譜,甚至還有人將此填上無厘頭的歌詞,發行了聖歌合唱版本。



而就在今年五月,由法國導演兼舞台設計師—菲利普·肯恩(Philippe Quesne)以前述《屁股之歌》出處的波西三聯畫為靈感,衍生創作的大型劇場作品—《人間樂園》將於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迎來亞洲首演。融合中世紀寓言與當代科幻元素,透過充滿巧思的舞台設計,描繪一群角色踏上一場時光之旅,抵達一個被遺棄或剛從停滯社會中浮現的地方,利用有限資源建構屬於自己的世界。其中融合中世紀寓言、生態科幻與當代西部片風格,構築了一部復古未來主義的史詩,幽默地回應當代社會與環境危機。


raw-image


除了優秀的舞台構思外,劇中配樂也充滿亮點,從巴洛克大師普賽爾(Henry Purcell)到法國歌劇巨擘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從美國搖滾傳奇羅伊·奧比森(Roy Orbison)到電影配樂大師伯納德·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每一段旋律都為這場荒誕深刻的奇幻寓言增添層次,既是對藝術史的致敬,也是一場對未來的想像,讓音樂、影像與戲劇交錯,將觀眾帶入一個介於現實與幻想之間的烏托邦探索,思考人類社群如何在動盪時代中重塑自身。


raw-image


菲利普.肯恩《人間樂園》

𝕿𝖍𝖊 𝕲𝖆𝖗𝖉𝖊𝖓 𝖔𝖋 𝕯𝖊𝖑𝖎𝖌𝖍𝖙𝖘

𝟱.𝟮 - 𝟱.𝟰 國家戲劇院

購票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5會員
220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視覺藝術與音樂的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音樂概念,並提出了多種豐富的跨學科學習方式。一系列相關文章將繼續深入探討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跨學科教學。
Thumbnail
透過視覺藝術與音樂的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音樂概念,並提出了多種豐富的跨學科學習方式。一系列相關文章將繼續深入探討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跨學科教學。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分享最愛的調頻音樂,原來是小時候最愛的音樂盒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聆聽一首曲子,聆聽旅途中嘈雜的人群,聆聽心裡的旋律,聆聽窗外落葉飄下的聲音。在世界的穹頂下,我們以不同的身份穿梭、生活,這個身份是某一部分的自己,但又更像可以穿脫的衣物,可以被拿起,也可以被輕輕放下。在身份的背後,是渾然天成的本質,像珍珠或橡實一樣,隨著歲月與閱歷,珍藏在層層包覆的保護色裡。
Thumbnail
聆聽一首曲子,聆聽旅途中嘈雜的人群,聆聽心裡的旋律,聆聽窗外落葉飄下的聲音。在世界的穹頂下,我們以不同的身份穿梭、生活,這個身份是某一部分的自己,但又更像可以穿脫的衣物,可以被拿起,也可以被輕輕放下。在身份的背後,是渾然天成的本質,像珍珠或橡實一樣,隨著歲月與閱歷,珍藏在層層包覆的保護色裡。
Thumbnail
【風中的琴聲】【透明的詩】【寫一封長信給我】
Thumbnail
【風中的琴聲】【透明的詩】【寫一封長信給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