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 11.2 萬 Instagram 追蹤者的 Zoe,不只是一位攝影師,更是勇於探索自我的旅人。她曾遠赴愛爾蘭,以攝影專長與陌生人建立連結,開啟一場影像與情感交織的企劃。如今回到台灣,她仍在思索如何將熱愛的事物融入生活,在一次次的迷惘中,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我還曾經賣過炸麻糬。」她回憶起這段有趣的經歷,語氣中帶著興奮。「有次和朋友旅行時,在火車站對面發現一間小吃攤,賣的炸麻糬驚為天人,這個品項根本可以獨立門戶,於是立刻決定要來賣炸麻糬!」
當時,她一邊接攝影案,一邊利用假日跑市集,這樣的雙重身份維持了近兩年。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加上對職場的倦怠感,她逐漸感受到極限,內心開始萌生想要出走的念頭。
回想起當初決定獨自踏上打工度假的旅程,Zoe 平靜地說:「我想要轉換環境,去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重新開始。」她坦言,在台灣時,身邊的人都已經對她有既定印象,彷彿她只能是那樣的「Zoe」。但當時的她,卻感受到深深的不快樂,甚至有些迷失-「那段時間對我來說,是很黑暗的時刻,因為我覺得很多人都不認識真正的我。」於是 Zoe 決定離開熟悉的一切,踏上尋找自我的旅程。
在踏上愛爾蘭之前,Zoe 早已透過打工度假探索過人生。而選擇愛爾蘭,就和遇見了 Mitty 一樣,源於一場美好的巧合。她偶然讀到作家暖暖的書《搭便車,繼續歐洲》,書中提及環歐旅行最喜歡的國家是愛爾蘭,這讓她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她進一步查詢時,發現這個國家竟然也有打工度假計畫。當時適逢疫情剛結束,報名截止前,她發現還有名額,於是毫不猶豫地報名。「我去愛爾蘭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那本書而已。」
「我對要去哪座城市沒有太多想法,就在 Couchsurfing 上隨便找了一個地方,最後選了 Westport,覺得這裡看起來蠻正常的,雖然沒聽過,但就決定去看看了。」Zoe 笑著回憶當時的隨興。
坐在一旁的 Mitty 也分享了自己當初選擇愛爾蘭的心路歷程。「從小到大,身邊一直都有貴人幫助,當時的我,不知道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話,會是怎麼樣的我,也正巧當時的狀態沒有穩定到走不開,不如就趁這個機會跨出舒適圈吧。」
此外,她一直嚮往冰島,又覺得只去一次太可惜,她想找一個能長期停留,又能隨時展開冒險的地方。最終,經過一番考量,愛爾蘭以其獨特風情,成為了她的首選。
在決定前往愛爾蘭時,身為攝影師的 Zoe 也開啟了一個獨特的攝影企劃,她帶著相機,隨機邀請陌生人拍攝,不僅為對方留下影像,還用影片紀錄這整個過程。這個看似即興的點子,其實是她深思熟慮過後的計畫。
Zoe 坦言,自己一直在摸索真正想做的事情。她發現,傳統的婚攝有固定的流程與嚴格的時間掌控,讓她難以發揮創意。因此,她想嘗試不同的方式,探索攝影與影像創作的可能性,「因為我不擅長與人接觸,但我又想嘗試做 YouTube 內容,所以磨練自己練習踏出去,讓自己比較不怕人。」Zoe 坦率地說。「這個企劃既能讓我克服社交障礙,又能結合我熱愛的攝影與影像創作,所有元素剛好都能串在一起。」
除了單純拍攝,她也嘗試加入更多對話與情感,讓畫面不只是影像,而是帶有溫度的故事,這樣的調整不僅讓企劃更有深度,也更符合她想要傳遞的內容。
當被問到是否曾經被拒絕時,Zoe 毫不避諱地分享:「剛開始被拒絕的時候,真的會需要一段時間去消化、沉澱。」但隨著時間推移,她學會了用平常心去看待這件事。「我後來認清,那些拒絕我的人,或許就像感情一樣——他們不適合我,我也不需要過度在意原因。」
這段經歷不僅讓她在攝影上有所成長,也讓她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而這場挑戰並非只有她一個人參與,她也會鼓勵伴侶 Mitty 一起練習,把這個企劃變成一場有趣的遊戲,在相互推動下,兩人都在這趟旅程中不斷成長。
談到這趟追尋自我的旅程對自身帶來的影響,Zoe 提到:「應該是學會承受別人的肯定。」
她回憶道,以前的自己總是對讚美感到不好意思,聽到別人稱讚時,第一反應總是連忙否認,「沒有啦、沒有啦」,不太能接受肯定。但到了愛爾蘭後,她才慢慢意識到,原來接受別人的讚美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也開始練習肯定自己。
「在台灣,從小到大外表總是容易被評論,可能有人會說『哇,你長得很胖』,各種難聽的聲音,總是拿身材跟身體開玩笑。」然而,在愛爾蘭的文化裡,Zoe 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氛圍。「那裡的人不會因為你的外表去批判你,反而會對你說『你很漂亮』、『你散發的能量很棒』,就越來越了解自己哪個部分是漂亮的,而不是外表。」
這樣的體悟,也影響了她的創作風格。「我的影片裡,不會刻意挑選帥哥或美女,而是尋找那些讓我有感覺的人,去發掘不同人的美與可愛之處。」她希望透過鏡頭傳遞這樣的價值觀,讓觀眾看到,每個人都能在不同的地方散發光芒,而世界也應該更加多元與包容。
Zoe 的每一次出發,目的都不盡相同,而這樣的旅程,至今已發生三次。每一次,都像是人生的「遊戲重置」,但她從未畏懼,反而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越來越貼近真正的自己。
談到迷惘帶給她的體驗,Zoe 坦然地說:「我還蠻跟著感覺走的。如果現在很迷惘,那就讓自己迷惘一下吧。不過我會給自己一點時間,也會告訴自己,『可能明天就沒事了吧?也許後天就好了?』我盡量讓自己往正向的方向走,因為我相信這都是過程,迷惘也只是現在。」
除了保持積極的心態,Zoe 也分享了自己面對迷惘的方式。她最推薦的做法,就是找朋友聊天。「每個朋友都找一下,透過對話去獲得不同的啟發。」另外,她最喜歡的方式則是旅行。「只要離開原本的生活狀態,來一場沒有特定目的的小旅行,就能有更多時間與自己對話,也能看到新的事物。迷惘的時候,不用急著往前走,適時停下來,慢慢來就好。」
當被問到是否喜歡現在的生活狀態,或者還會不會感到迷惘時,Zoe 誠實地說:「現在回到台灣其實也蠻迷惘的,又是一個重新開始,生活也不斷地在迷惘與選擇中輪迴,還在思考自己到底想拍些什麼,因為我覺得走了這麼大圈,看了這麼多國家,的確國外很美很漂亮、環境也很棒,可是還是少了一個家的感覺,少了一點連結感,所以我們也還在尋找一個適合我們生活的方式與所在。」
她笑著補充:「我們還在路上,On the way。整體來說,我很滿意現在的狀態,但我也會持續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採訪編輯:李亞璇、梁銓/撰稿編輯:李亞璇/攝影:張之馨、蔡幸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