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為何選擇鉤針比基尼,辣子帶著自信的微笑說道:「我很喜歡穿戴式的設計,作品被穿上、被展示出來,那種成就感很直接,也讓我感到滿足。」品牌的啟發,其實源於2018年的夏天。
當時她還是大一的暑假,看到母親在鉤織襪子,年輕的心總想嘗試不同的事物,便觸動了她挑戰鉤針比基尼的想法。「鉤針對我們來說是很個人的,我和媽媽可以在同一個空間裡各自創作,互不干擾,偶爾也會分享彼此的作品。」一針一線勾勒出她的興趣,身邊朋友也給予了許多回響,於是她抱著好玩的心情創立了IG帳號,憑著一股「先做了再說」的熱忱展開。
比基尼常給人性感、火辣的印象,「辣子」這個名字也正是來自IG貼文下粉絲們對她的稱呼。「雖然我當初對『品牌』的概念還很模糊,但最初的想法就是把這裡當作一個創作記錄,有什麼就放什麼。」她輕快地說著,語氣中流露著一股無所畏懼、勇於探索的冒險精神。就這樣,她的IG第一篇貼文記錄下她的第一件比基尼作品,之後也開始少量接客製化的訂單。
「嚴格來說,我算是從線上教學起家的。」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對於當時還是大學生的辣子來說,反而是一個穩定的契機。沒有實體工作室的她開始嘗試線上鉤針教學,為許多只能待在家裡的人們帶來一抹指尖上的溫暖與色彩。無需實體接觸亦不受空間的限制,辣子透過這種方式度過了疫情嚴峻的時期,而這種模式也意外地契合鉤針個人化手作的特性。
不過單憑客製化訂單與線上教學,鉤針的收入還是很難支撐日常開銷。「大學畢業到成立工作室的那兩年,我在青年旅社、餐廳、劇場後台、酒吧工作過。」前途的茫然與不確定感時常縈繞心頭,究竟該全心投入鉤針,還是尋找一份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面對畢業後的職涯方向她也曾感到迷惘,因此她選擇了彈性較大的兼職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工作狀態其實還不錯,沒有想像中焦慮。」這樣的生活既能讓她持續投入鉤針創作,又能有基本收入應付生活,給了她更多時間思考未來的道路,最後在2022年成立工作室,決心全職發展她的鉤針事業。
當興趣變成工作,要怎麼有動力一直創作下去?辣子興奮地說:「總是有我還沒嘗試過的版型,探索不同的結構、開發新的設計,那個過程真的很有趣!」純粹的創作慾望是辣子始終最珍視的初心,即使織出來的成品跟想像有所落差也無妨,透過不斷試錯而發現新的織法,這件事本身就充滿魅力。
然而,為了創造收入而需要商品化,讓她感到心情複雜。「例如帽子比較好賣,所以我開始大量製作,但其實我對它沒有太多熱愛,這時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湧上來。」她害怕過度追求商業利益會消磨對鉤針的熱情,而這是她非常想要呵護的興趣。為調和內心衝突,辣子重新審視品牌初衷,就如她所說:
「不滿意的織品,拆解後重新編織可能會有更美好的結果。」
她調整出一種讓自己更自在的經營模式,並啟動了「比基尼交換計畫」,透過在貼文留言中抽選粉絲並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聆聽其故事再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比基尼,顏色和款式皆由她全權決定。藉由這種方式,辣子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對鉤針的熱愛,持續保有創作的熱情。
問到創立辣子品牌之初是否設定了明確的階段性目標,辣子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沒有耶!」她的創業之路,並非依循預先規劃的藍圖,而是隨著當下的熱情與靈感自由展開。這種率性而為的品牌調性,恰好反映出辣子那顆因「好玩」而開啟IG帳號的心。不過這「做了再說」看似隨意的步調,背後卻是對每一件想做的事情都全力以赴的投入。
當然,這種隨性的步調偶爾有會讓她有點困擾。
面對腦袋裡冒出來的各種想法和創意,「怎麼取捨,對我來說是最困難的。」編織的世界不僅僅是線材的交織,還包含織圖的設計以及多樣的呈現方式,因此在成立工作室後,辣子積極嘗試各種事物,例如參與市集擺攤、經營Youtube頻道、開啟比基尼交換計畫、參與草率季、社區大學開設教學課程,並在2023年創立了自己的刊物,所有環節都由辣子一人獨立完成,每一期都凝聚了辣子的心血與創意,對她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隨著品牌逐漸成長,辣子也迎來了新階段性挑戰。一直以來,她都是一人工作室,獨立經營所有事務,無論結果如何都由自己承擔。不過在2024年底,她首次嘗試從單人作業轉變為和毛線廠商合作。
以往教學模式是她單方面輸出,可自由地設計課程;接客製訂單也只要面對一個客人,對方喜不喜歡是倆人間的事,與第三方無關。然而,與廠商合作推出的材料包則需要面對更廣泛的受眾。為了將最好的產品呈現給粉絲,「那段時間我非常焦慮,大家會喜歡這個顏色嗎?織圖設計是否完善?我扛的住成本壓力嗎?」這種合作模式的轉變,讓她心態上多了許多需要調適的地方,而這也是辣子印象深刻的經歷。
他人的回饋是支撐辣子經營品牌的重要動力,喜愛與人交流的她,非常珍惜每一次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回想初次市集擺攤,「那時就背著一個包包,對規則也不太清楚,就懵懂地搬了張桌子擺上作品,看到有人經過就主動介紹。」沒有預先擬定的銷售策略或說詞,辣子完全憑藉當下的直覺和現場情況與顧客互動,展現了她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個人風格。
顧客多半友善,但偶爾也會遇到不理解的目光,「很多客人會直接在我面前說:『這個我也會織啊!』或是問說怎麼賣這麼貴。」辣子帶著一絲苦笑說道。遇到這種情況,她還是會很正面地去應對,主動跟對方聊聊天,或是努力解釋她的設計和價值。
雖然市集擺攤或多或少會遇到奧客,但也會有印象深刻的故事。「曾經有位伯伯駐足攤位一陣子,我主動上前介紹這些產品是自己做的,接著伯伯默默地打開他的外套,裡面穿著一件針織上衣,他說『這也是我織的,我也很喜歡織。』」透過市集會友,辣子發現鉤織領域與社群非常廣闊,如同深邃的寶藏,越深越能發現其獨特的魅力,探索不盡。
當被問及創業最需具備的條件時,對未來充滿樂觀的辣子分享心得: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並接受過程中的起伏。「如果現階段的目標是獲利,那就先專注於能帶來收益的事項,將暫時無法獲利的部分延後。」她眼神清澈,語氣堅定地說道:「現在的不能,並不代表未來也無法實現。」
正是這份活力與勇氣,驅使著她探索世界的不同角落,從多元的生活方式中汲取編織的靈感,與不同的人事物碰撞出新的火花,並將這股力量全然地展現出來。
採訪當天發現,辣子只要談到鉤針眼神就會閃爍著光芒,語氣也隨之輕快,那份由衷的喜愛溢於言表,而這份熱情的源頭,始終離不開那份純粹的「好玩」。或許,維繫熱情的關鍵正在於此,唯有樂在其中,方能持之以恆,讓喜愛的事物得以長久延續。當被問及品牌是否有具體的未來目標時,辣子俏皮地回答:「沒有耶!」但她卻有一個很長遠的個人願景,「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織到變成一個老奶奶,或是可以跟每個禮拜五一起編織聚會的朋友們,一起織到老,那也很棒!」辣子對於鉤織的熱愛,就像手中的織線一般,細長而延綿不絕。
採訪編輯:李亞璇/撰稿編輯:Chien/攝影:蔡幸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