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護理荒-2:跨科調動是個問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記者採訪新聞,問到:關於護理人員跨科調動,是否會影響到病人安全?是否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壓力?

很簡單的反問一句:如果讓骨科專科醫師,幫你開腦,你覺得安不安心呢?

這就是跨科調動的風險問題啊!


你如果不放心讓非該專科醫師幫你開刀,你如何能放心讓原本在婦產科、兒科的護理師,去照顧心臟外科、神經外科的病人呢?


我知道了,你們都認為護理師只要打打針、發發藥、寫寫紀錄就好了,去哪一科有差別嗎?

OK,我們也可以只要打打針、發發藥、寫寫紀錄就好了,那麼其他的工作就交給你們自己去追蹤處理囉~


舉個大腿骨折術後病人的例子來說好了,手術部位的傷口,需要注意有無持續滲血、引流管出來的量、顏色都需要評估,因為仍可能有術後出血的問題,出血量太多還需要輸血;為了避免病人因為怕痛不敢動,而導致身上躺出壓傷(褥瘡),要時常提醒和協助翻身擺位;如果有換到關節的,還要注意擺位角度,避免又位移。

最重要的併發症─長骨骨折造成的脂肪栓塞,早期會出現的徵象症狀,若不是有經驗的護理師,是無法警覺判斷出來的。脂肪栓塞是急症,嚴重的話,是會造成死亡的!


或是腦神經外科,病人的意識改變,叫不醒,若讓沒有相關經驗的護理師照顧,她又剛好在忙手上其他的10個病人,延遲了評估,而家屬也認為病人只是在睡覺而已,不以為意。此時腦子裡出血、或栓塞的範圍,就隨著時間而漸漸擴大,癒後也就越來越差。幸運一點的結果是植物人,最糟當然就是死亡。


這樣還不覺得跨科調動是嚴重的問題嗎?


那些你們看起來不覺得怎麼樣的照顧內容,例如量血壓、測血糖、問吃進去多少?大小便出來多少?其實都是我們護理師的專業評估內容。

在你們以為我們只是在打打針、發發藥之外,其實我們正無形中不斷的在監測所有病人的生命動態,隨時在警覺著病人有無任何一絲絲的異狀,一有發現不對,我們便馬上通報,立即著手進行處理。


這些就是你們看不見,我們的「護理專業」。


如果你們仍不認為現在護理人員短缺是個問題,護理專業不需要受到重視。那麼你們可以期待黃仁勳、馬斯克盡快做出可以幫你打打針、發發藥的AI機器人(我相信這未來是可以達成用AI取代的),護理人員就可以退場了。然後其他的,您們就自己學著照顧自己了,還有,聽天由命了。


沒有了護理人員,治療是否能成功,就不是品質問題,而是機率問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可能不適合護理
2會員
44內容數
走了18年護理臨床,現在才發現不適合,會不會太晚了?
2025/04/14
本文分享一位外科主任如何透過嚴謹的知識傳授和實務訓練,提升團隊成員的專業能力。主任的教學風格獨特,重視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實踐應用,並鼓勵團隊成員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作者詳細描述了在主任指導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包括參與晨會、讀書報告、英文簡報訓練等,以及從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4/14
本文分享一位外科主任如何透過嚴謹的知識傳授和實務訓練,提升團隊成員的專業能力。主任的教學風格獨特,重視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實踐應用,並鼓勵團隊成員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作者詳細描述了在主任指導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包括參與晨會、讀書報告、英文簡報訓練等,以及從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臨床傷口護理經驗,探討不同敷料在傷口保濕上的應用,並強調正確的傷口評估與敷料選擇的重要性,呼籲讀者勿輕信網路謠言,應理性思考並仔細閱讀產品說明。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臨床傷口護理經驗,探討不同敷料在傷口保濕上的應用,並強調正確的傷口評估與敷料選擇的重要性,呼籲讀者勿輕信網路謠言,應理性思考並仔細閱讀產品說明。
Thumbnail
2024/12/30
框啷框啷...,換藥車推到了某層樓病房中。 「阿姨您好,我們來幫阿伯換藥囉!」大學姐先跟家屬打聲招呼。 「好,謝謝妳們啊。」阿姨起身幫忙學姐把床頭床尾搖平,讓阿伯側躺,然後打開尿布,露出尾骶處的傷口。 學姐輕柔的撕除紙膠,拆下舊的紗布後,並沒有直接丟進垃圾桶,而是先放在手上,看看滲液的顏色..
Thumbnail
2024/12/30
框啷框啷...,換藥車推到了某層樓病房中。 「阿姨您好,我們來幫阿伯換藥囉!」大學姐先跟家屬打聲招呼。 「好,謝謝妳們啊。」阿姨起身幫忙學姐把床頭床尾搖平,讓阿伯側躺,然後打開尿布,露出尾骶處的傷口。 學姐輕柔的撕除紙膠,拆下舊的紗布後,並沒有直接丟進垃圾桶,而是先放在手上,看看滲液的顏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急診室待床患者 有增無減 最近一年來,各大醫院均鬧「床荒」,急診室待床患者有增無減,平均得等上兩三天。原本癌友兩周一次住院化療,卻變成一月一次,這讓病家萬分憂心,焦急問著主治醫師:「這真的沒有關係嗎?」再者,刷手護理師、麻醉專科護理師嚴重短缺,開刀房運作也受影響,不少病家在預定開刀日的前一天,突然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在臨床上,因為護理師的忙碌不而言語,尤其是現在的人力流失不足,常常會遇到因忙碌而紕漏的很多小事情,所謂的小事就是醫院的一些指標未達到,這情況隨著人力的不足會持續的擴大,當然只要是行政的小事都還好,因為可以後補解決,但如果再延伸到醫療的相關呢?
Thumbnail
在臨床上,因為護理師的忙碌不而言語,尤其是現在的人力流失不足,常常會遇到因忙碌而紕漏的很多小事情,所謂的小事就是醫院的一些指標未達到,這情況隨著人力的不足會持續的擴大,當然只要是行政的小事都還好,因為可以後補解決,但如果再延伸到醫療的相關呢?
Thumbnail
護理師的工作裡面,除了很忙、很忙、還是很忙之外,外人很難想像,一個班上超過8H,幾乎忙碌至無法廁所;無法吃飯,甚至連一口飲品都無法品嘗的忙碌程度,每家醫院仍層出不窮,在我的人生經驗,真的環境至現在,很多醫院仍無法改變這樣的形態。
Thumbnail
護理師的工作裡面,除了很忙、很忙、還是很忙之外,外人很難想像,一個班上超過8H,幾乎忙碌至無法廁所;無法吃飯,甚至連一口飲品都無法品嘗的忙碌程度,每家醫院仍層出不窮,在我的人生經驗,真的環境至現在,很多醫院仍無法改變這樣的形態。
Thumbnail
隨著護理師的大離職潮,所留下來的後遺症,現在都開始慢慢的浮出檯面上了,而我擔心的隱憂感,似乎也無改變,而這時候的醫療,還能回到以往的醫療品質嗎?答案在心中自行評斷了
Thumbnail
隨著護理師的大離職潮,所留下來的後遺症,現在都開始慢慢的浮出檯面上了,而我擔心的隱憂感,似乎也無改變,而這時候的醫療,還能回到以往的醫療品質嗎?答案在心中自行評斷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