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灣房市分析:價格、趨勢與購屋要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5年台灣房市分析:價格、趨勢與購屋要點

2025年台灣房市分析:價格、趨勢與購屋要點


2024 下半年因為新的金龍政策, 房市動蕩很大,不少專家與房仲對於房價是否會下跌都持有不同的看法。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到底2025年的房價走勢與趨勢如何呢?

2025 年房價走勢:多空因素交織,下修可能性浮現

2025年台灣房價走勢撲朔迷離,專家看法分歧。建商樂觀看待,認為營建成本持續攀升,加上原物料價格上漲、綠色通膨以及碳費徵收等因素,都將墊高房價。此外,台灣家戶數持續增加,房屋供不應求的態勢 也將支撐房價。然而,房仲業者則持相反意見,認為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 及銀行房貸緊縮 將抑制買方需求,導致房價下修。尤其在投機炒作退場、部分區域賣壓沉重的情況下,房價下跌的可能性更加明顯。

2025 年房市趨勢:量縮已成共識,價穩或價跌尚待觀察

2025年房市交易量縮已成業界共識。永慶房屋預測全年交易量將較2024年減少18%至21%,甚至跌破29萬棟大關,創下近七年新低。然而,價格走勢仍存在變數。不動產聯盟總會認為,在剛性需求、換屋需求以及置產抗通膨等因素支撐下,房價將維持穩定。永慶房屋則預測,今年房市將呈現「量縮價跌」格局,剛需強勁區域房價估計下跌7%至10%,而過度投機炒作的區域跌幅可能達到10%至15%。

2025 年買房要點:審慎評估,理性決策

面對2025年充滿變數的房市,有意購屋者應保持理性,審慎評估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專家建議,購屋應優先選擇需求大於供給的區域,例如科學園區、高鐵站區以及生活機能成熟的區域。同時,應避免購買風險較高的產品,例如公寓四、五樓、旅遊地產、地上權以及二手隔套產品。此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 避免以持分方式購買: 夫妻或情侶購屋時,建議由一人持有產權,避免未來在貸款、新青安優惠、土增稅等方面產生糾紛,因為這些政策和稅務優惠通常以個人為單位。
  • 善用政府政策: 把握新青安政策的優惠利率、寬限期五年及最長四十年的貸款期限。同時留意即將於 2025 年 7 月上路的囤房稅2.0,考慮將多餘房屋出租以享有稅負優惠。
  • 審慎評估區域發展: 選擇具備實質重大建設、人口穩定移入的區域,例如政府機關、捷運、中心商場等等。避免投資缺乏未來性、僅有臨時性人潮的重劃區,例如音樂中心、電影文化中心、會展中心周邊。
  • 仔細觀察房價變化: 房價已經出現鬆動跡象,尤其部分區域跌幅明顯。建議持續關注市場動態,等待適合的進場時機。
  • 參考專家意見: 房仲業者預測今年房價將會下修,特別是過度投機炒作的區域。建議參考專家分析,做出明智的購屋決策。

總之,2025年房市充滿挑戰,購屋者應多方比較、理性分析,才可做出明智的決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房地產大小事
5會員
53內容數
房地產小白從買房後開始觀察台灣房地產大小事,發現房地產真的是有許多的眉眉角角,決定開始做筆記寫文章將看到的新聞與新知識分享給大家!
2025/04/28
最近房市的風向似乎不太對勁?別再只聽信樂觀消息,數字會說話!名家專欄作家徐佳馨一針見血地指出,三月份房市的關鍵字竟然是「降價」、「壞帳」、「放款」,這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危機?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看看房市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4/28
最近房市的風向似乎不太對勁?別再只聽信樂觀消息,數字會說話!名家專欄作家徐佳馨一針見血地指出,三月份房市的關鍵字竟然是「降價」、「壞帳」、「放款」,這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危機?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看看房市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4/22
別慌!投資市場的風吹草動,總是牽動著我們敏感的神經。最近股市、房市的消息面似乎都不太樂觀,讓許多人開始擔心自己的投資是否安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國泰金的最新調查,理性分析一下現在的局勢。
Thumbnail
2025/04/22
別慌!投資市場的風吹草動,總是牽動著我們敏感的神經。最近股市、房市的消息面似乎都不太樂觀,讓許多人開始擔心自己的投資是否安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國泰金的最新調查,理性分析一下現在的局勢。
Thumbnail
2025/04/16
別再讓地震搖醒你的噩夢!近年來,全球地震活動頻繁,台灣也難逃其擾。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強震,你是否也開始擔心,自己住的房子真的夠安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高強度耐震宅」稀缺的真相,搞懂如何挑選,才能真正住得安心!
Thumbnail
2025/04/16
別再讓地震搖醒你的噩夢!近年來,全球地震活動頻繁,台灣也難逃其擾。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強震,你是否也開始擔心,自己住的房子真的夠安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高強度耐震宅」稀缺的真相,搞懂如何挑選,才能真正住得安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經濟成長帶動房市:房價只要GDP超過2%,房價就會飛 先說好消息吧!根據房市專家何世昌的分析,只要台灣的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房價就會跟著往上爬。2024年的經濟前景相當不錯,GDP預期成長達3%以上,這意味著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Thumbnail
經濟成長帶動房市:房價只要GDP超過2%,房價就會飛 先說好消息吧!根據房市專家何世昌的分析,只要台灣的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房價就會跟著往上爬。2024年的經濟前景相當不錯,GDP預期成長達3%以上,這意味著房價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Thumbnail
2024年房價上漲,積極看房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政府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怎麼打房越打房價越高,難不成台灣房價只漲不跌,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政府是要打炒房,而不是要打房價,想通了這點,房價長期上漲也不是件怪事了。
Thumbnail
2024年房價上漲,積極看房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政府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怎麼打房越打房價越高,難不成台灣房價只漲不跌,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政府是要打炒房,而不是要打房價,想通了這點,房價長期上漲也不是件怪事了。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房價上漲的原因,以及從人性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居住正義。除了探討臺灣房價走勢外,還以南韓為例,預測了臺灣房價可能的下跌時機。最後,給出了對於是否該買房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房價上漲的原因,以及從人性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居住正義。除了探討臺灣房價走勢外,還以南韓為例,預測了臺灣房價可能的下跌時機。最後,給出了對於是否該買房的建議。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國泰金控20日發布2024年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最多民眾(達25.1%)期待新政府優先改善各項房市問題。 去年平均地權條例預告7月上路,不少專家預估,房市將會進行修正。1月內政部確定「預售屋禁止換約不溯及既往」,消除了新制對預售屋市場帶來的賣壓效應與價格修正預期。 緊接著8月
Thumbnail
國泰金控20日發布2024年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最多民眾(達25.1%)期待新政府優先改善各項房市問題。 去年平均地權條例預告7月上路,不少專家預估,房市將會進行修正。1月內政部確定「預售屋禁止換約不溯及既往」,消除了新制對預售屋市場帶來的賣壓效應與價格修正預期。 緊接著8月
Thumbnail
2023年歷經戰亂、升息、打房政策、出口萎縮等因素,房價仍是看回不回,甚至在年底拉一波尾盤。預測難以準確,但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的背景下,房價將緩漲。由於供給在部分地區有過剩疑慮,但後續又繼續有成本飆升,工期拉長、建商融資槓桿下降等因素幹擾,使得房價短期需下跌誠屬不易。
Thumbnail
2023年歷經戰亂、升息、打房政策、出口萎縮等因素,房價仍是看回不回,甚至在年底拉一波尾盤。預測難以準確,但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的背景下,房價將緩漲。由於供給在部分地區有過剩疑慮,但後續又繼續有成本飆升,工期拉長、建商融資槓桿下降等因素幹擾,使得房價短期需下跌誠屬不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