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考試經驗】非本科生的園藝考試之路(一): 普考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自從進入園藝業界工作後,常有人問我:自己不是園藝本科生,如果想進入園藝這個領域,有哪些試可以考? 該如何準備?

也有人問我:為什麼選擇從事園藝?

我大學就讀生物科學系,不是園藝本科生,閒暇時在宿舍種種花草,認為將來可能從事跟植物有關的生技工作吧,也沒有想過踏入園藝。

開始想從事園藝是在大四的時候,但那也不是真的想從事園藝,而是被即將面對的現實所逼: 我快大學畢業了,以後工作怎麼辦?

我住在南投,當地生技公司不多,而即便找到工作,我是大學學歷(生技產業很多要求碩士、博士甚至海外學歷)、欠缺經驗,自認也沒辦法做到多有成績。

家人希望我考公務人員,說鐵飯碗至少也能吃到退休,穩定不會被裁員。

我想了想,好吧,因為從小學到大學,經過16年的求學歷程,期間只有讀書考試而已,對於產業界到底在幹什麼,我完全不知道。

講白一點,那時候除了考試外,我不知道還有甚麼辦法可以謀出路。

而且如果考到高考,薪水四萬六左右(現在有調高到五萬多了),跟一般初入職場的薪水比起來,算很不錯了。

所以我在大四下學期快畢業的時候,開始準備高普考。

大學期間在宿舍種植的香草

大學期間在宿舍種植的香草

高普考類科沒有「植物技術」

生物科學的範圍很廣,包括動物、植物、生態與分生。

所以可以報考的高普考類科其實也不少,例如:動物技術、自然保育、生物技術、衛生技術等。

我在大學期間除了必修課外,選修課幾乎都選擇與植物相關的課程,像植物分類學、本地植物學、植物地理學等,加上我的興趣是種花種草,所以我打算找和植物有關的類科去考。

但困擾的是,不像動物有「動物技術」、生態有「自然保育」、分生有「生物技術」可考,植物並沒有「植物技術」這種單純探討生物科學的類科。

那時和植物相關的高普考技術類科有4個:農業技術、園藝、林業技術、植物病蟲害防治(113年改成植物病理)。

這4個都是重視產業實務的類科,其高考考科(當時有6個考科,現今已減為4科)有:

  • 農業技術:
  1. 作物生產概論
  2. 作物學
  3. 土壤學
  4. 作物生理學
  5. 作物育種學
  6. 試驗設計
  • 園藝:
  1. 園藝學原理
  2. 果樹學與蔬菜學
  3. 花卉學與造園學
  4. 園產品處理及加工學
  5. 園藝植物生理學
  6. 園藝作物繁殖與育種學
  • 林業技術:
  1. 樹木學
  2. 林政學
  3. 育林學
  4. 林產學
  5. 森林生態學
  6. 森林經營學
  • 植物病蟲害防治:
  1. 農業昆蟲學
  2. 農業藥劑學
  3. 昆蟲分類學
  4. 植物病理學
  5. 植物病原微生物學
  6. 植物病害防治與害蟲防治學

林業技術涉及林政與經營,植物病蟲害雖然是植物相關,但考科其實主要是昆蟲和微生物(昆蟲部分在113年轉移到昆蟲類科),這些都與我所學相去太遠,因此不考慮。

剩下農業技術和園藝。

農業技術,探討大田作物,像是稻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生產與應用,栽培管理比較粗放。

這對只是喜歡種花草的我而言,落差挺大,因為我根本沒有大面積種過田。

但農業技術的錄取名額多,高普考加起來大約70人左右,是一大誘因。

園藝,針對高經濟作物,包括果樹、蔬菜與花卉,栽培管理精緻,另外還有景觀造園、園產品加工。

這很符合我的興趣,因為除了探討的作物是我喜歡的植物外,景觀造園和園產品加工也讓我躍躍欲試(我國小國中時接觸過美術與手工藝)。

我心想:園藝這類科根本就是我的天職啊!

但是,園藝類科的錄取名額非常少,高普考加起來只有10個人左右,這是很大的挑戰。

接下來就是人生的抉擇: 選擇錄取人數多但沒什麼興趣的農業技術,還是錄取人數很少但符合自己興趣的園藝?

我思考了許久,結論是園藝。

我那時認為,準備國考是一個長期抗戰,可能一戰數年,這數年我都要讀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嗎? 這不與我因喜歡植物而選擇植物相關類科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而且即便我真的考上了,我要在我不喜歡的領域度過餘生直到退休?

既然要戰,就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科目,好好投入、磨練鑽研,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成為高手,贏下這場戰局。

認清實力差距,好好準備抗戰

  • 園藝高考的6個專業考科:
  1. 園藝學原理
  2. 果樹學與蔬菜學
  3. 花卉學與造園學
  4. 園產品處理及加工學
  5. 園藝植物生理學
  6. 園藝作物繁殖與育種學

(現改為4科,刪除植物生理與繁殖育種,這兩科其實是園藝領域的重要基礎,我不不太了解為什麼刪了,嘛算了)

  • 園藝普考的4個專業考科:
  1. 園藝學概要
  2. 果樹與蔬菜概要
  3. 花卉與造園概要
  4. 園產品處理及加工學概要

(現改為3科,刪除園藝學概要,這其實有刪跟沒刪一樣,因為都要讀)

普考的4個科目和高考是重複的,所以準備高考就是連普考一起準備。

既然都決定要在園藝領域發展,那我便是高考6科都準備。

但在這6科中,我只學過植物生理學。

說是學過,其實我連那本<植物生理學>的九成頁數都沒讀過,另外十分之一之所以會讀,是因為大學期中考要考。

所以我等於是要從頭開始準備考試,在一個新的領域,一個自己真的有興趣的領域。

我開始買書,不過在投入讀書之前,我想先知道身為生科系學生的我,和園藝領域的考生之間,有多少差距? 於是先去報名園藝高考試試水溫。

那是106年高考,我8年前的首戰,第一次踏入高考考場,憑著自己在植物方面的知識,在試卷上揮灑。

我覺得自己寫得不錯,儘管試卷有一半以上題目不會寫,不過看在我寫這麼多的份上,應該也有個筆墨分吧?

結果是理所當然的慘敗,平均分數30多分,連排名都沒有(高普考平均分數50分以上才會有排名)。

看到成績單,明白自己的差距後,就不敢心存僥倖,知道只能認真讀書了。

為了準備園藝考試而購買的書,有幾本已經翻到爛了

為了準備園藝考試而購買的書,有幾本已經翻到爛了

睡眠是整理思路的重要過程

106年高考放榜後,我確定成為全職考生,距離下場高普考還有10個月。

園藝這類科比較冷門,因為名額少,沒有補習班可以上課,只能讀書自學。

加上我不是本科生,所以我必須要先花時間把園藝的書讀完,才有辦法寫考古題。

觀念上,我當時把公務人員當作人生唯一的出路,為了考上高普考,我把自己逼得很緊。

我的作息很簡單,每天讀書11小時、睡覺11小時、吃飯洗澡2小時,加起來總共24小時。

我很重視睡眠,別人說我一天睡11小時也太多了吧? 但我才不管。

讀書是一個很燒腦的事,一個考生要能在書中找到重點,然後整理、記憶,頭腦勢必要清晰,思路條理要分明,尤其是當你要消化很多書的時候,這是基本條件。

我試過很多次,如果在頭腦昏沉的情況下強迫自己,原本1小時可以讀完的內容,我要花2小時才勉強理解,理解完後,頭腦已經達到極限,最後還是只能睡覺休息。

我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國三與高三時,學校要求學生留下來晚自習來準備基測與學測,我都不參加,我要先回家吃晚餐洗澡,然後睡覺,讓自己的頭腦重新整理後,再起床,接著沖一杯茶,走到自己書桌前,開始讀書之夜。

這是一個享受的過程。

而現在,我既然已經是個全職考生,我更有義務調整自己的作息,讓自己擁有最高的讀書效率。

缺乏運動,健康亮紅燈

在讀書效率方面,我自認為做得不錯,但我犯了另一個錯誤。

我不敢休閒娛樂,連運動都不敢,我擔心絲毫怠慢便落於人後,我就因而要再多準備一年考試。

這樣病態的做法會讓人生病,我不建議人學,這很可怕。

備考期間我幾乎沒有出過家門,依靠家人提供三餐,因為長時間沒有運動,免疫力下降,我甚至在之後得了帶狀皰疹(俗稱皮蛇)。

不過這樣病態的生活在備考第四個月迎來了轉變: 我收到兵單,通知要去當兵四個月。

當時覺得不情願,因為減少了四個月的讀書時間,害我可能考不上!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兵單可能救了我一命,因為再繼續這樣的作息,我的身體會倒下。

軍中的備考生,用不同角度檢視人生

我當兵地點在嘉義中坑精南營區。

當兵的作息很規律,好在我原本的作息更規律,所以這對我不是什麼難事。

為了彌補我的讀書時間,我把書帶到軍中讀。

起初可以堅持讀書,但是軍中人多事雜,要專心不容易(不過後來還是成功看完了一本826頁的教科書)。

我待的是兵器連。

連隊中也有備考生,像我的鄰兵就是法律系畢業,準備考律師。

另外也不乏台大畢業的高材生,而班長有位是政大碩士畢業。

說實話,當兵是我學習接觸社會的一個過渡站。

我不是鼓勵從軍,我指的是,軍旅生活已經不是學校生活,兩者可說完全沒有關係了,對於我這種只知道讀書又剛畢業的人,在軍中可以體驗到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各式各樣的思考模式。

跟其他人不同,許多人說進到軍中被束縛了,我反而是漸漸比較放得開了。

我開始改變那個把自己逼得很緊的想法。

「因為在軍中要服從規定,按表操課,沒辦法讀書準備考試,這是法律造成的,不是我不認真,錯不在我嘛!」

觀念改了,看到的東西會比較多,不再是狹隘的「只有讀書高」。

我人生第一次讀輕小說是在軍中,受到那位準備考律師的鄰兵影響。

我讀了<狼與辛香料>、<法布爾小姐的蟲之荒園>。

後來連上讀輕小說的人越來越多,有次營長經過還好奇我們在看什麼。

學生時代,讀小說會被說不認真,要讀就讀教科書好準備考試。

但我可以說:我在就學期間確實是養成了「研讀」的習慣,但「閱讀」的習慣,是在軍中養成的。

感謝軍旅生涯中的種種,讓我以不同角度開始思考人生。

當兵期間買的輕小說(狼與辛香料全集沒讀完...再找時間繼續讀)

當兵期間買的輕小說(狼與辛香料全集沒讀完...再找時間繼續讀)

退伍後的衝刺

當兵4個月後退伍,距離考試剩下2個月。

前面8個月我大致把書都讀遍了,於是剩下的2個月開始做考古題。

我原本到書局買了活頁紙,用手寫來答考古題。

後來越寫越不對,手寫真的太耗時,我所剩時間不多,不得已,改用電腦打字。

電腦打字有很多好處,排版容易、修改容易、可放大縮小,加上大學期間時常打報告,所以我打字速度自然較快。

而且不占書桌空間,我可以把參考書放在鍵盤前,一邊翻書找資料,一邊把找到的重點直接打在螢幕中。

然而,儘管我打字速度再快,解題速度依然有限,我計算過,一天大約解3題,狀態好的時候頂多6題,狀況不好時一天只解1題。

會解這麼慢,是因為我有一個習慣,我並不會只回答題目問的內容,而是把和題目相關的資料都整理出來。

因為我講求有條有理,我要確定所寫的答案都是有邏輯的,才會放心去解下一題。

作者當時手寫的考古題

作者當時手寫的考古題

這樣算下來,2個月我應該可以解個180題左右,但其實還要扣掉考前的複習時間,以及準備共通科目(國文、英文、法學)所需的時間,所以並不是整整2個月都在寫專業科目考古題。

另外,我開始不採用像初期那樣緊繃的讀書模式,我給自己多一點點的空閒好調整心情與步伐(但還是很緊繃就是了,畢竟大考臨前)。

所以,實際上我解不到100題。

100題,大概是三次高考的題目數量。

儘管如此,我還是堅持我的解法,因為我在寫的時候就發現,其實我整理的這些資料是環環相扣的,而不是相互獨立。

在這樣的訓練下,儘管考試時出的題目我沒見過,至少還可以有條理地「掰」出一些東西。

事實證明這個堅持是有用的,考試時的確有因此寫的比較順。

第二次的高普考戰役

107年7月6日,我第二次踏入公務人員考試考場。

我高考和普考都報名,所以需要考5天。

跟第一次試水溫不同,這次是要把自己的努力表現出來。

從發試卷下筆開始,盡所能地寫,寫到鐘聲響起前停筆。

考到最後心力交瘁,身體不知為什麼像是無法負荷般,一直咳嗽(如果你有考過園藝高普考,發現有一個人一直咳嗽,那就是我)。

但至少我知道我有寫出東西了。

堅持資料整理是有效的,這幫助我可以在看到題目後,能快速列出答題的大鋼,再根據大綱做連結,寫出一篇有條理的文章。

另外還要歸功於我前面8個月的讀書,我把書的每一頁都讀過了,不是跳著讀。

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每本書的每個章節都像一個節點,知道每個節點的內容後,再將節點與節點之間相互連結,一個園藝的知識網路就出來了。

講起來很容易,但需要付出很多心力才能體會,這是我的備考策略,實際效果因人而異。

與期望不同的結果

考試後約兩個月,9月19日,榜示。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我坐在我的書桌前,面對著電腦螢幕,點擊滑鼠進入考選部網站。

我心臟跳得很厲害,呼吸急促。

上次這麼緊張應該是我考大學學測查榜的時候。

但這次的狀況更惡劣,就像前面所說,我一直把這場考試的結果當作人生的勝敗。

考選部網站的查榜有兩種,一種是動態查榜,另一種是靜態。

動態查榜是輸入你的姓名或座號,系統直接顯示你有沒有上榜。

靜態是選擇考試的類科,系統會顯示該類科的上榜名單。

我不敢用動態查榜,選擇用靜態。

我首先選擇高考園藝類科,系統跳出新分頁,顯示榜單...

高考總共錄取5個人。

上面沒有我的名字。

看到這個榜單,我眼淚直接流下來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我這樣一年枯燥的讀書模式還不夠? 我還要再這樣生活一年?

眼淚真的止不住,這是希望落空後的痛哭,也是自己的努力沒得到認可的不甘。

我雖然常獨自默默流淚,但從來沒有像這樣,待在電腦前,盯著螢幕定格落淚。

幾分鐘後,我回神關閉榜單分頁,再點選普考靜態查榜。

網頁跳出普考榜單,這年錄取6個人。

我第五名。

我抬起手,撐著頭,不知道接下來要笑還是要哭。

這時媽媽來到我的書房,看到我撐頭流淚。

她知道我今天放榜,看到我這個樣子,便開口問:

「沒有上嗎?」

「高考沒上」,我回答,帶著哭腔。

「怎麼會這樣,你這樣子苦讀都沒辦法考上,這考試到底有多難?」

我知道我爸媽都有把我的努力看在眼裡,媽媽的回答是心疼,也是真心覺得錯愕。

「普考有上」,我接著說,依然帶著哭腔。

「蛤?」

「普考有上」,我重複。

「那你幹嘛哭!」我媽大喊。

經歷了大落大起情緒起伏,此時的我已經無力回應。

僵持了幾分鐘,我媽就去打電話給我爸報喜了。

我爸聽了也說,別人考上高興都來不及,啊是在哭啥米?

「啊...就...查榜的順序錯了啊...」

我心裡這樣想,不過也不想爭辯了。

至少懸著的心可以放下,也有工作了,還是大家所說的鐵飯碗。

這次的考試歷程也終於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要面對的是: 該如何用鐵飯碗來吃飯。

以及之後我一邊工作一邊準備高考,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作者107年普考成績通知書

作者107年普考成績通知書

後記

這篇文章中,寫的是我準備考試的心路歷程,有點像自傳。我在準備考試的期間,會上網找其他人準備考試過程,看看人家面對困難如何因應,知道大家都是這樣努力過來的之後,自己就比較不會焦慮,也比較能夠堅持繼續讀書。

準備考試一個艱辛的過程,國考更是如此。我在準備考試時,也想著將來要寫一篇自己的心路歷程,分享到網路上。

現在我寫了,說實話,發這篇文的時候我還有點不安,可能有人會認為我的文筆不佳,或者覺得寫這些根本沒用。

但再想想,若這篇文章能讓一個正在朝自己目標邁進的讀者再次擁有走下去的信心,或者重新燃起對自己興趣的熱情,那也就足夠了。

至於許多人關心的「如何準備考試」,日後再寫文章分享。

另外,我並不是從小到大完全沒有娛樂,而是不太敢玩,我的自我要求比較高,師長父母說的那些「戒律」,我常常記在心中無法自拔,我不是被虐待,不要誤會了。

最後,你以為我的園藝考試之路到此結束了嗎?

還沒喔,這只是剛開始!

之後還有高考、地特、研究所考試、技師考試。

敬請期待!

----------

【關於作者】

一位住在南投的園藝技師, 主要從事小果類作物栽培,兼種香藥草與觀賞性植物。閒暇時寫寫園藝文章,分享自己的所學經驗與生活趣事。如果你有想知道的園藝大小事,歡迎留言告訴我,有機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討論喔! 我的FB粉絲頁<莓園-園藝工作室>,邀您按讚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橘皮的園藝之路
4會員
13內容數
一位住在南投的園藝技師, 主要從事小果類作物栽培,兼種香藥草與觀賞性植物。閒暇時寫寫園藝文章,分享自己的所學經驗與生活趣事。如果你有想知道的園藝大小事,歡迎留言告訴我,有機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討論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不論你是對未來的職涯、學業感到迷惘無助,或是雖然有了明確方向但還是想要獲得更多、看得更遠,我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就是資訊種子的有緣人。我將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為何資訊種子是大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的大好機會,以及我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在裡頭學習成長、到現在發芽茁壯。
Thumbnail
不論你是對未來的職涯、學業感到迷惘無助,或是雖然有了明確方向但還是想要獲得更多、看得更遠,我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就是資訊種子的有緣人。我將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為何資訊種子是大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的大好機會,以及我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在裡頭學習成長、到現在發芽茁壯。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景觀系入學的學生主要以高職的設計群、農業群為主,但也包含部分的其他高職學群、高中生。本篇文章探討了景觀系學生的背景,並提出了個人適合性的建議。
Thumbnail
景觀系入學的學生主要以高職的設計群、農業群為主,但也包含部分的其他高職學群、高中生。本篇文章探討了景觀系學生的背景,並提出了個人適合性的建議。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差的科系也會有好的課程 不是每一個科系都只有爛的課程項目而已啦, 吐槽完我們的科系後,接下來就得講一下他比較唯一專業的部分, 畢竟身為一個科系,還是要有一些科目能夠出得了台面的, 而我們不知道什麼挖科系,現在的能拿出來的銀髮課程,可惜沒有好好把握, 之後又被獨立成一個科系, 另一
Thumbnail
差的科系也會有好的課程 不是每一個科系都只有爛的課程項目而已啦, 吐槽完我們的科系後,接下來就得講一下他比較唯一專業的部分, 畢竟身為一個科系,還是要有一些科目能夠出得了台面的, 而我們不知道什麼挖科系,現在的能拿出來的銀髮課程,可惜沒有好好把握, 之後又被獨立成一個科系, 另一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