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亂世局清明心
頭探出窗外,閃電雷聲傾盆大雨,初春驚蟄過後不安的午後。觀看馬路來往的機車汽車,都開著大燈,好似夜間行走,氣候打亂了平靜的日常。望著「風雨如晦」,想到我們平靜的日常還能維持多久?台灣一天到晚循環的新聞台,大部分報導社會上的火災、車禍、兇殺、街頭爭吵、家庭事件,少有積極正向消息;真所謂狗咬人不新鮮人咬狗才新鮮的博取閱聽嗜血新聞台。而政論節目定時轟炸,不嚇死人誓不休,缺乏負責的言論,打擊政敵不手軟。關了電視,闔上報紙,裝鴕鳥卻不得,走在街上不時碰到大罷免攤位,好似社團徵會員,聞到國家社會「風雨如晦」的不安味道。
不論我們願不願關心台灣關心世界,許多事實都不斷的發生,由不得我們個人詮釋定位。台灣以為是護國神山定心丸的台積電,忽地一千億丟到美國,台灣政府再怎麼給台灣百姓打安慰劑都無法消滅質疑。剛剛又聽到台灣要恢復軍法審判,回到洪仲秋事件之前的肅殺戒嚴感覺,不由得想政黨之間已殺紅了眼,以及執政黨「安內」、「攘外」雙管齊下的政策,無非為一己政權著想。又聞生日僅隔一天的川習二巨頭準備見面,沒把台灣放眼裡心上。解放軍軍機船艦勢力天天覆蓋台灣而台灣軍方只有「任務機任務艦」新聞稿對抗,很虛的感覺(阿不然要怎樣?)。台灣在餐桌上,只不過是餐桌上的菜而不是食客,更慘的,在川普真心話中是桌上的一個筆尖點,
不能妄自菲薄的台灣人,要看得起自己,要有身為中華民國國格的尊嚴,中華民國已存在一百一十四年,不容任何人任何政黨任何外國人否認藐視;然而,這樣的意識,如何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社會上實現呢?我們關起門來,美食美景歌舞昇平,自我感覺良好的小日子可盡量宣傳;但政府的亡國感卻隨時釋放出信息,告訴我們戒嚴的必要性,似乎除了綠色執政品質保證外,台灣百姓沒有其他生存的選擇。《戰國策》記載西門豹「河伯娶婦」故事,告訴我們的信息之一是:統治者不需與被統治者商量,直接硬幹,要知道,民可以樂成不可慮始也!我們只能期待明君了。
此外,台灣百姓是封閉的,只關心生活周遭,不關心世界情勢,由新聞比例即可知。有人認為,自己都夠忙了,關心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做什麼?話是沒錯;但基於蝴蝶效應,加薩的戰火豈知不會燒到我們身邊呢?如果我們沒有分析,沒有心理準備,真有那麼一天我們成了魚肉,再喊「那欸阿內」為時已晚。但另一方面,知道瞭解世界情勢又怎樣?這就牽涉公民素養。因為沒有國際觀,沒有正確自由民主法治認識,沒有現代公民素養,只會任由新聞及口號帶風向,才會在民主選舉制度中選出不適任的議會代表,進而「毀憲亂政」。一個不關心世界的社會,被毀滅只能說是咎由自取吧?
既然平頭百姓真的無法左右身外之事,退而求其次,就先「修身」吧!修身首要安頓心靈,尋得內心平靜。讀書是途徑,繪畫音樂等嗜好也有幫助,更多的人會選擇宗教的洗禮。有一位朋友,每天念由佛經摘錄彙編的「格言真經」,心理異常平靜。另外認識一些人,藉著基督教信仰,安靜靈修,亦得到脫離世俗進入真實啟示的安寧世界。真的不必天天盯著電視煩心政治社會事件,「帝力何有於我哉!」就讓政治的歸政治,行無餘力,就關心自己內在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