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活動公告
- 島語者 Islanders' Gaze
No.002 【「乙酉花朝.法夷犯順」-清法戰爭 140 周年.澎湖戰役三日風雲】 - 講座日期:2025/03/28(五)
- 地點:澎湖.植隱冊室
- 講者:鄭承榆
法、清、越三方角力下,被端上談判桌的澎湖!
19世紀後,西方列強新帝國主義席捲世界,法國陸續軍事占領中南半島寮國、柬埔寨和越南南部,建立「法屬印度支那」,後因法商在越南和清帝國(雲南)邊境交易不順,法軍藉口佔領北圻(Tonkin),阮朝皇帝阮福時私下請託清廷黑旗軍求援,導致三方在1883年12月在黑旗軍與法軍在越南北圻發生衝突,清法戰爭於焉爆發。
1884年起,清軍與法軍一邊交涉一邊作戰,戰事遍布越南北部、福建福州、臺灣基隆等,當時清廷為防禦法軍,封鎖臺灣實施全境海禁,並派兵增援澎湖,於是澎湖島內除原有編制的水師營之外,清廷另外從浙江、廣東和臺灣本島三處調兵集結澎湖,在媽宮港衍生另一股不見煙硝的暗潮洶湧。
澎湖曾經有過6個月的「法據時代」!
「乙酉花朝.法夷犯順」,這是一幅銘刻在觀音亭楹聯的題辭,由清軍德義後營管帶劉璨瑩敬獻。劉璨瑩來自廣東,奉命調派澎湖,親身參與1885年3月29日至31日法國軍艦轟炸澎湖灣的漫天砲火,對應清曆,時逢光緒十一年二月十二,歲在乙酉,正是花神時節。
澎湖戰役正好是大名鼎鼎的法國海軍上將孤拔指揮,法軍自3月31日占領澎湖之後,至8月4日才撤離澎湖全境,當時因清國駐澎文武最高指揮周善初、鄭膺杰雙雙敗逃,這段時間因澎湖逢權力真空,恰好成為將近6個月時光的「法據時代」。
你一定看過的,清法戰爭遠去後的歷史痕跡!
法軍在占領澎湖之後,便和清廷談判而停戰,同年6月間簽署《天津順化條約》,清廷同意放棄越南「宗主權」,法軍亦同意撤軍澎湖,此役告一段落後,澎湖在地開始進行一些重建和修繕工作,後來媽宮地區有一些廟寺內藏的匾額和石碑,落款年份是光緒十二年(1886年),正好是澎湖戰役結束隔一年。
你知道澎湖有哪一些廟宇和文物跟這場戰役是有關聯的嗎?以及,除了廟宇之外,澎湖還有哪些景點或者建築物,背後其實藏著清法戰爭的影子和影響呢?澎湖戰役即將迎來 140 周年,就在戰爭爆發前夕,誠摯邀請你來共襄盛舉,跟島語者一探究竟!
#島語者
#IslandersGa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