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別再社群媒體浪費時間了!提升網路能見度的關鍵:累積你的數位足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自己明明花了很多時間在創作上,社群PO文也發了,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卻總是看不太到效果...

難道真的是因為我沒有才華嗎?你是否有在午夜夢迴的時候,這樣子想過?

以前我也跟你一樣,寫了很多文章之後就開始懷疑自己,懷疑是不是其實我不夠格,懷疑是不是我沒有天分...

但在經過了幾年在網路上的打滾之後,我才明白了,其實並不是天分問題,而是方法問題。因為我一開始的策略就錯了,所以我沒有被看見。

你必須留下更多的數位足跡

那先說結論,容易被看見這件事情的關鍵是,你要留下足夠多的數位足跡。數位足跡是什麼,就是你在網路發言時留下的數據痕跡,這些痕跡可能是一篇貼文、一個留言、或是一支影片等等。

當這些足跡產生了足夠多的累積之後,讀者(消費者)就會自然而然地找上你。以我為例,如果你想要出書的話,基本上你只要搜尋「出書」的相關字都會找到看到我的網站。下面這張圖片是google的Search Console,他顯示的這個排名就是讀者在搜尋該相關字的時候,我會出現在第幾個。例如第一欄的「出書投稿」這個字的排名是2.9,就是當你搜尋「出書投稿」這個字的時候,我的網站會出現在搜尋結果的第二到三個(不包含廣告欄位)。

raw-image

而這個就是數位足跡的核心,你必須讓讀者能夠自主搜尋找到你,這樣你的努力才不會白費。而這也是我為什麼已經好幾年沒有在FB發文的原因,因為我發現在FB發文,他只能夠給你帶來一時的愉悅感。

對,愉悅感。

你可能在FB上PO一篇文章,然後得到3、400個按讚、留言、分享,然後呢?

 沒有了,真的沒有了,你覺得大家好像很喜歡你這篇文章,你覺得大家好像很重視你的意見,但當你滿心期待的發出第二篇文章之後,你就會發現「疑?怎麼按讚跟分享的數量沒有增加,甚至極有可能是下滑的」。你不會覺得很奇怪嗎?這個發文的人仍然是你,這個貼文的主題明明就差不多,但數據上為什麼會有如此鮮明之落差。

為什麼你的文章流量越來越差

我經過思考的答案是這樣,首先是時空背景環境不一樣,你的第一篇貼文跟第二篇貼文,絕對不會是零時差發出的,所以當時跟你第一篇貼文爭奪曝光度的其他貼文,跟現在在跟第二篇貼文爭奪曝光度的絕對是不一樣的。

所以即使兩篇貼文的內容差不多,但是時機點過去了就是過去了。講一個題外話,你也可以試試看,把以前發過的貼文刪掉,然後重發一次,或許你這次發貼文的時候,時機正好,所以會出現一篇爆文。

再來我們講第二點,你其實沒有其他人想像中的重要。這個聽起來很痛,我知道,但這是真的。

我們角色對調一下,就說你昨天好了,請問你記得你昨天看了幾篇文章或幾支影片,然後按了多少個讚嗎?我也不為難你,問你看了什麼,你就告訴我「你按過讚的數量」就好,你相不相信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拿去問你的朋友或家人,他們都答不出來。

而這個就是我們講的「你沒有你想像中的重要」,有看過你文章的讀者可能一天按了幾百個讚,你只是其中一個。如果你隔兩天問他,他可能只會依稀記得有這篇文章,卻不記得你是誰。也就是說,在FB上你的數位足跡近乎於0,FB的搜尋功能做的這麼差,他就是不想要讓你被搜到。

那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有什麼解法呢?

我的答案是,你不能只靠社群媒體。因為社群媒體,本來的設計就是會淡化你的個人印象的。就像我剛才舉的例子,讀者可能一天會滑幾百篇貼文,你只佔其中的一篇。那為什麼他設計邏輯不是讓讀者一次就看到好幾篇你的文章,或是偵測到這個讀者按讚或分享之後,馬上出現更多你的文章給他看到?

這個技術上,並不難做到,只是他們不想做。為什麼不想做,我們以後在講社群媒體的時候,在展開來講,因為這個要講清楚需要蠻多時間的。我先跟你講答案,因為這件事情是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好,我們回到原本的主題,今天這個讀者不記得你,是因為你給他的印象是模糊的。看起來好像有點繞,我講仔細一點。

我們還原一下當時的場景,今天這個讀者可能就是FB滑一滑,滑到你的文章,覺得說「哇,這個人寫得好好!」接下來就是按讚跟分享,然後呢?

滑下一篇貼文,他想說「我好想要知道你是誰!」然後就點進你的粉絲頁,看完全部的文章,這件事情極難發生。

所以他看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也就是說在現有的FB機制下,你花時間經營其實是費力又不討好的。這也是我現在為什麼都沒有在FB上面發文的原因,因為我很難讓自己被看見。

並不是說沒辦法被看見,而是你必須要花非常大的心力,譬如說你每一天都寫一篇很強的深度文章(EX:周加恩),譬如說你每一天都在FB上面海巡,然後去想有趣的留言回復其他人(EX:聞氫哥),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你才能夠極高程度的提升自己被看見的機率。

但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困難的,為什麼?

因為時間,你應該也跟我一樣,並不是全職創作的人。我跟你說你除了要創作之外,你還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在社群發文,這件事情就已經很為難人了。然後我還跟你說,你要每天發文,然後你花在社群的時間應該要比你創作的時間還多,你是不是想要跳起來打我了。

真正的解法是什麼

所以我現在選擇的解法就是我最前面講的數位足跡,你必須要讓自己能夠被看到。例如說,我在經營的部落格,他就是一種數位足跡的累積。當我寫越多篇文章並放在BLOG的時候,我的可見度就會越高,那會來找我的讀者就會越來越多。

那我也知道現在有一派的人的說法是「AI崛起將會讓人不看部落格」,我的判斷是假的。因為AI生成的內容依然是從網路上面抓取的資料,而我操盤的部落格也會很常被他們端去當成生成內容的參考資料。那如果你從網站經營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罪無可赦,AI都把我的文章都抄走了,我網站都沒有流量了。

這個說法只能說對一半,因為你常摸AI就會知道,他現在抄的東西還是非常的淺層,就是一種正確的廢話。例如說,我問AI要怎麼出書,他就會跟你說跟出版社投稿。對,我知道要跟出版社投稿,但是我該怎麼投稿?他就會回答「提供給出版社適合且正確的稿件」,你不能說這個答案錯,但這就是一個正確的廢話。

所以,今天即使讀者是透過AI看到你的文章,為了確保看到的內容正確性跟完整度,他還是需要點進去你的文章裡面看才行,也就是說所謂的「AI崛起將會讓人不看部落格」的說法就會不攻自破了。

但我也不是說要推薦你一定要架站寫文章什麼的,我的思考關鍵還是在於,你要怎麼留下能夠被人家看到(搜尋到)的內容。那以這個為前提出發,在部落格上寫文章的確是一個方法,那還有沒有其他的作法?

以我現在實操的經驗來說,還有兩個可以考慮的地方是YT跟脆(threads)。

經營YT是一個好選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5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創作者必看】創作變現加速思維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內容出版地圖的沙龍
38會員
10內容數
很多創作者都有一個迷思,認為寫完書才能向出版社投稿。但其實,只要一張A4紙就足夠跟出版社投稿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你為我刻意的閃躲感到見外,那是因為我失去了畫你的能力。
Thumbnail
當你為我刻意的閃躲感到見外,那是因為我失去了畫你的能力。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Yup、開始創作。 就創作吧! 除了創作,還是只能創作。 搜尋了關鍵字, 閱讀了文章, 問了chatgpt, 問了那神秘的內心, 沒有半點收穫。 不想成為抱怨的人, 不想對自己貼標籤, 只能點擊開始創作, 打擊自己, 擊中自己, 揪出真實的自己。 有好的事,也有壞
Thumbnail
我想追尋的自己,現在還沒能做到。
Thumbnail
我想追尋的自己,現在還沒能做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