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改變及新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位長輩嚷着說腳痛,問清楚腳痛位置,原來是膝蓋感到十分痛楚,問她之前發生什麼事情,她說是某次行路時突然感到膝蓋「啪」了一聲,很擔心是脫骹或扭傷,我說不可能是脫骹吧,但會否是骨骼退化呢?我又不肯定,於是便提議她先不要走動太多吧,她的朋友在旁邊也附和,但這位長輩便反駁說現在再不走動,肌肉及骨骼便會委縮,之後很快便要拿拐杖和坐輪椅了。欣賞這位長輩為著自己的健康而肯付出及努力,所以她每日有一個日行一萬步的目標,但我心底裡不時也疑問這究竟對她是不是太多呢,而究竟行一萬步有什麼根據,不行一萬步又應行多少?我一時又懶得研究。

長輩痛楚持續幾星期,她自己找了相熟的醫生及跌打師傅,卻沒有好轉,終於決定帶她看政府醫院的中醫診所,醫生很專業地問她痛楚的位置並有沒有什麼其他徵狀,她一一回答,醫生再問她痛了這麼久還有沒有繼續行路,這位長輩漏了口風說有時都能夠步行到一萬步但有時卻沒有,醫生聽到之後似乎便找到答案,便再問清楚她行一萬步的原因及心態,知道其答案之後便嚴嚴地跟她說以後別再以行一萬步作目標,今日政府已經不再以這樣作宣傳,但最欣賞醫生所說的一句就是訓斥她身體的機能根本都應付不了她的想法,昔日後生之時行幾多層樓梯也沒問題,但要接受今時不同往日了,長輩無言以對,她素來就是最聽從醫生的意見了。

聽說長輩日行一萬步已持續了好幾年,就算是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帶着口罩外出,她每日也義無反顧地繼續外出步行,她心想那段更困難的時間也做得到,怎麼現在太平盛世卻未能步行到一萬步呢?但她忘記了她的身體已處於不同的狀況,她的心態要變,思想要變,更要接受改變。

這個經歷也提醒我自己都要改變及與時並進,於是回家之後也立即上網查找日行一萬步是誰說的並有什麼根據,因為我發現我都有這個想法存留在腦海裏,原來據網上一些渠道的解釋,這是約六十年前一間日本公司為推行其產品而作出的宣傳口號及定位,其產品銷售大為成功之餘卻令到全球各地很多人出現了誤解,後來很多專家及研究已經解釋過一萬步根本不應該廣泛地應用在所有人身上,尤其是長者的身體機能跟年輕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看到這樣的說法,我也不得不改變我那可能已植根在我腦海裏面的想法了。

很多年前,曾經聽說多吃雞蛋會增加患上高膽固醇的風險,還好家中的長輩在十多年後也知道這是誤解而肯改變想法和做法,世上其實有太多東西要我們不斷學習和改變想法,不應墨守成規,即使有些東西不盡認同,但最少也要知道再按自己的情況去作決定,例如那位長輩如果知道行一萬步不過是一個口號,但她仍然覺得每日外出步行一段時間見見世面並曬一下太陽也是好的而繼續去做,我也不會否定一個良好心態比生理狀況更加重要,她不向人說「日行一萬步對身體好」是有科學根據就是了。

還好,這位長輩還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雖然她年紀已經不輕,但她的心態還比我一些同輩朋友好,最近重遇一位初中的同學,閒談間他知道我平日有跑步的習慣,便羨慕我能夠保持這良好的習慣,然後又有好的精神和身體狀況,我告訴他也可以慢慢建立做運動的習慣,但他卻說跑步會令膝蓋加速退化,我說不會卻反而能夠令骨骼及肌肉鍛煉得更有力,然後我便提議他害怕的話可以多去游水,他又說游水會令他脫髮,我便說很多游泳健將都沒有脫髮,脫髮應該是基因問題多於因為游水,何況他可以戴泳帽,但直至相聚完畢他只在不住嘆息及緬懷過去很喜歡踢足球但今日已經沒有力氣再踢,卻還未有一個逐步改變狀況的想法,更遑論付諸於行動呢?

我也不再跟他爭論及給予建議了,只要自己引以為鑑,切忌不肯接受改變及新知識。

(17·03·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k-AnOrdinaryGuy的沙龍
8會員
219內容數
2025/04/26
跑步可以說是一個很個人性的活動,所以當去年年尾一位教會姊妹提議我組織一個跑步小隊作每週一次一起和弟兄姊妹做運動的時候,我對這個建議十分有保留,畢竟自己建立跑步習慣已經近二十年,過去不是沒有跟別人一起跑過步,但絕大多數是獨個兒隨自己意思去做,就算間中和別人一起跑步,大部份也是按我的意思進行,所以⋯⋯
2025/04/26
跑步可以說是一個很個人性的活動,所以當去年年尾一位教會姊妹提議我組織一個跑步小隊作每週一次一起和弟兄姊妹做運動的時候,我對這個建議十分有保留,畢竟自己建立跑步習慣已經近二十年,過去不是沒有跟別人一起跑過步,但絕大多數是獨個兒隨自己意思去做,就算間中和別人一起跑步,大部份也是按我的意思進行,所以⋯⋯
2025/04/23
媽媽聽到歌唱班老師的推薦,想返回內地看一個歌舞表演,我趁着有時間便答應陪她去看,但她似乎又擔心我不習慣看中國式的舞台表演,害怕我覺得沉悶,畢竟那個表演她亦未看過,不知道會不會只適合她那一代的人看,但我爽快地說沒有問題,我也可以藉此見識一下中國大陸現今的舞台表演發展得怎麼樣⋯⋯
2025/04/23
媽媽聽到歌唱班老師的推薦,想返回內地看一個歌舞表演,我趁着有時間便答應陪她去看,但她似乎又擔心我不習慣看中國式的舞台表演,害怕我覺得沉悶,畢竟那個表演她亦未看過,不知道會不會只適合她那一代的人看,但我爽快地說沒有問題,我也可以藉此見識一下中國大陸現今的舞台表演發展得怎麼樣⋯⋯
2025/04/19
東京之旅在「意外」抽中當地舉行的馬拉松比賽名額而開始,又因過去的經驗而刻意調整整個行程的安排下進行,這次行程最終並沒有我未出發前的無奈與迷惘⋯⋯,除了有意外的收穫和因著過往經驗而設計到的好安排而感恩,整個旅程其實還有很多環節都需要讓我們凡事謝恩⋯⋯
2025/04/19
東京之旅在「意外」抽中當地舉行的馬拉松比賽名額而開始,又因過去的經驗而刻意調整整個行程的安排下進行,這次行程最終並沒有我未出發前的無奈與迷惘⋯⋯,除了有意外的收穫和因著過往經驗而設計到的好安排而感恩,整個旅程其實還有很多環節都需要讓我們凡事謝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小時候差點下身癱瘓,我以前跟爸媽出去,回來以後我雙腳就完全動不了就像癱瘓了一樣,我還嚇死了,如果是癱瘓了怎麼辦,好在可能是某些疾病原因導致我的腳不能動,但有去找醫生治療所以我的腳就好了可以走路,我無法想像如果我真下身癱瘓我的日子會怎樣,我應該會先自暴自棄吧。
Thumbnail
我小時候差點下身癱瘓,我以前跟爸媽出去,回來以後我雙腳就完全動不了就像癱瘓了一樣,我還嚇死了,如果是癱瘓了怎麼辦,好在可能是某些疾病原因導致我的腳不能動,但有去找醫生治療所以我的腳就好了可以走路,我無法想像如果我真下身癱瘓我的日子會怎樣,我應該會先自暴自棄吧。
Thumbnail
正式邁入術後的一個月,據說四至六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最明顯的是手術傷腳能踩放地上了,腳掌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好不真實且有種恐懼,會這麼說是因爲無法出力去控制腳,好像不是自己的,比較有感覺的是練習走路可以把腳跨出去踩在地面上,雖說不能出力撐它,但感受上
Thumbnail
正式邁入術後的一個月,據說四至六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最明顯的是手術傷腳能踩放地上了,腳掌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好不真實且有種恐懼,會這麼說是因爲無法出力去控制腳,好像不是自己的,比較有感覺的是練習走路可以把腳跨出去踩在地面上,雖說不能出力撐它,但感受上
Thumbnail
4/12晚上騎車時耳邊突然傳來尖叫聲,然後就是一片漆黑,等我回過神時,車已經倒在地上。還好,我戴的是近期花了2000元新買的貴鬆鬆安全帽,讓我的頭部完全安然無事,且自行爬了起來。但糟糕的是,我的右腳扭傷了,這樣的狀況勢必要搭上救護車,並通知家人。完蛋! 而且這樣的傷勢,讓我一休就是兩個
Thumbnail
4/12晚上騎車時耳邊突然傳來尖叫聲,然後就是一片漆黑,等我回過神時,車已經倒在地上。還好,我戴的是近期花了2000元新買的貴鬆鬆安全帽,讓我的頭部完全安然無事,且自行爬了起來。但糟糕的是,我的右腳扭傷了,這樣的狀況勢必要搭上救護車,並通知家人。完蛋! 而且這樣的傷勢,讓我一休就是兩個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您是否腳底長繭、腳指頭側面角質增生、拇指外翻、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呢? 在現代社會中,足部疼痛已然成為一個普遍而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作為臨廠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深知足部疼痛對生活品質與工作的影響,以及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便。 影響足部疼痛問題很多,但其中鞋子的挑選對於我們生活品質影響最高,且
Thumbnail
您是否腳底長繭、腳指頭側面角質增生、拇指外翻、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呢? 在現代社會中,足部疼痛已然成為一個普遍而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作為臨廠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深知足部疼痛對生活品質與工作的影響,以及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便。 影響足部疼痛問題很多,但其中鞋子的挑選對於我們生活品質影響最高,且
Thumbnail
某天晚上我忽覺自己兩腳掌漲痛,低頭一看,竟見自己兩腳掌腫得跟饅頭一樣,差點嚇死我!為了消水腫,就開始了走路大業......
Thumbnail
某天晚上我忽覺自己兩腳掌漲痛,低頭一看,竟見自己兩腳掌腫得跟饅頭一樣,差點嚇死我!為了消水腫,就開始了走路大業......
Thumbnail
前陣子看我爸走路怪怪的,感覺哪裡受傷姿勢不是很順。 問了我爸還說沒有沒有,追問下才說走路左膝蓋會不舒服、會嘎嘎作響,動久了隱隱作痛,嚴重還會從大腿外側抽痛到小腿,導致上下樓梯困難,蹲下站起時需扶著東西才有辦法起身。
Thumbnail
前陣子看我爸走路怪怪的,感覺哪裡受傷姿勢不是很順。 問了我爸還說沒有沒有,追問下才說走路左膝蓋會不舒服、會嘎嘎作響,動久了隱隱作痛,嚴重還會從大腿外側抽痛到小腿,導致上下樓梯困難,蹲下站起時需扶著東西才有辦法起身。
Thumbnail
我看了信後,眉頭皺了一下,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風格。
Thumbnail
我看了信後,眉頭皺了一下,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風格。
Thumbnail
2022.2.15 一位個案有在登山,但身體左側的髖骨會痛,除了擔心會影響登山時團隊的行進速度外,也因為在行進間左邊髖骨的不舒服,將身體重量轉移到右腳,造成右腳大腿到小腿外側的肌肉也會緊繃不舒服 一開始請個案連結左髖骨時,看見裡面有一個側躺著的自己,那個側躺的自己想成為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緩衝,
Thumbnail
2022.2.15 一位個案有在登山,但身體左側的髖骨會痛,除了擔心會影響登山時團隊的行進速度外,也因為在行進間左邊髖骨的不舒服,將身體重量轉移到右腳,造成右腳大腿到小腿外側的肌肉也會緊繃不舒服 一開始請個案連結左髖骨時,看見裡面有一個側躺著的自己,那個側躺的自己想成為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緩衝,
Thumbnail
2021.4.10 去年十月底,才四歲的阿波羅右後腳開始有關節炎的症狀, 從那時起,內心有好多的糾葛, 我知道是自己對離職的不安、以及對未來不知道該怎麼走的情緒影響到他,然而具體該怎麼處理自己種種卡住的狀況、以及該怎麼面對他的關節炎,我其實混亂不已
Thumbnail
2021.4.10 去年十月底,才四歲的阿波羅右後腳開始有關節炎的症狀, 從那時起,內心有好多的糾葛, 我知道是自己對離職的不安、以及對未來不知道該怎麼走的情緒影響到他,然而具體該怎麼處理自己種種卡住的狀況、以及該怎麼面對他的關節炎,我其實混亂不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